镶黄旗民族特需品发展问题研究论文_宝拉尔

镶黄旗民族特需品发展问题研究论文_宝拉尔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 要:镶黄旗经济结构中二产业比重相对高,但由于畜牧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牧业旗县的本体要求及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的要求,现存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及牧民城镇化的推进下,镶黄旗民族特需品生产销售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其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以规模化不足及缺乏创新技术交流为首的问题。

关键词::镶黄旗;民族特需品 ;规模化经营

1镶黄旗发展民族特需品的价值

少数民族特需用品是指反映目前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特殊需要的、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传统特色的用品。[]已被历史淘汰的不予考虑、但含某些体现社会进步的特许用品的替代品。这些特需品与现代工业并存发展至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和保留住了一些文化内涵。因此,民族特需品便有了更高的存在意义。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蒙古族民族特需品,有其独特的工艺和浓厚的文化内涵,在蒙古族地区不仅是人民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也是经济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一方面,截止2015年,镶黄旗农业人口18118人,占旗县人口的为57.8%,其中转移就业牧民510人。随着锡林郭勒盟提出《锡林郭勒盟城镇体系规划(2014-2030年)》,2020年总人口达到120万人,城镇化率70%;2030年总人口132万人,城镇化率80%的背景下镶黄旗2013年末56.7%的城镇化率还会持续升高,进城牧民就业将会受到更大的考验。另一方面,在内蒙古十三五纲领中积极发展服务业的推进以及苏和同志在镶黄旗委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出“积极扶持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形成多个主导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长点推进景区建设,继续打造品牌节庆活动,发挥察哈尔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逐步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优势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随着现代人们个性化的生活需求和特色旅游业的发展,民族特需品作为文化旅游的一大特色,发展遇上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镶黄旗民族特需品发展现状:

镶黄旗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南端,草原总面积5144平方公里,是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牧业旗,近年来镶黄旗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和工业支撑,“资源型”能源型产业比重偏大,三次产业比重由2003年的43:25:32演进到 2015年末的6.4:75.7:17.9,2015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9%。截止2016年末,总人口31349人,蒙古族占总人口的61.6%,从1993年到2012年间,牧民到旗政府所在新宝拉格镇创业及打工人数共达3961人,蒙古族占比85.79%,共计3398人。

需求方面,镶黄旗制作出售民族特需产品以民族日用品为主,但旅游消费品相对少有着巨大潜在市场。蒙古袍,蒙古帽子靴子,奶食品大部分是蒙古族家庭的日常消费品,这些产品的生产占到镶黄旗民族特需品总产值的绝大部分。但民族特需品产品的旗县内消费和旅游消费都呈现较强劲的增长态势,尤其是在镶黄旗推进培育发展“家庭旅馆”“牧人之家”等各具特色的旅游业,察哈尔草原文化旅游的趋势下尤为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15年镶黄旗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9174元和10612元,分别增长13%和15%。

供给能力方面,镶黄旗民族特需品当前的发展水平低而且不平衡。水平低主要体现在产品开发创新力低下,人力资源匾乏,包括传承人和技术型人才,规模经济不显著,行业集中程度低等方面。而发展不平衡则体现在行业发展差异上,在镶黄旗蒙古族服装和奶食品制作销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发展水平要比毡艺皮雕石雕等民族工艺品制作销售行业高出很多,从工商登记营业执照数据看,后者近两年来才刚刚开始起步。

3镶黄旗民族特需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创新与技术交流不足

第一,在实用功能下降方面民族服装和民族风格工艺品尤为明显。与蒙古族传统游牧生活有关的工艺品在现今社会发展中使用频率日益低下,从而权衡它实用性和观赏性面临了挑战。马鞍是古代是蒙古族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而现代生活中很多家庭当装饰品,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在观赏性方面加大创新力度,而在走访中镶黄旗马鞍制作销售的种类单一,没有在尺寸原料上注入新的元素。蒙古袍在近些年来发展可观,以鸿格尔乌拉蒙古服饰有限公司为例,在政策大力引导扶持下,实现了从一个家庭小作坊到地方民族服饰行业龙头企业的跨越,经过多年来对民族服饰文化的钻研,在蒙古族服装设计上不断追求将现代流行元素结合到传统风格,生产了多种精美的蒙古族元素服饰。不但深受普通消费者的喜爱,还多次为自治区各地大型文艺活动和乌兰牧骑等艺术团体设计制作舞台服装。但是由于在品牌宣传和市场扩展方面与mongol9等新一代面向流行服装的民族服装企业相比产品线略显单一,品牌创新力度不足以让其品牌独特化,认知度与普及度不高。

第二,想要创新应当在各个生产者之间有充足的技术交流,这样才能促进在全旗乃至蒙古族地区手工业发展,在镶黄旗,现阶段的技术交流停留在店主及雇员、学徒与其他店主之间、通过各种联系进行技术交流。由于朋友关系、血缘和地缘的关系使得店与店之间不仅因为民族特需品加工才进行联系,而且通过镶黄旗政府或各个协会举办的节庆活动,民族各种节日、亲戚朋友的喜庆活动而联系。相同的文化背景形成店主、学徒和雇员间特殊的关系,大家都非常熟悉。工作之余,在一些节庆活动中就可以交流经验传递信息,从而提高技术水平。但是这种技术交流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是没有成系统的技术传播,另一方面不利于激励各个生产者与企业的积极性,容易导致市场意识淡薄。从而使技术进步相比现今市场需求要缓慢。

4建议

4.1政府针对性培养技术人才

从市民化的创业者结构来分析,全旗城镇化过程中市民化的牧民中,除去打工,50%左右的牧民从事了传统民族特需品制作销售,转移就业牧民创业结构单一,不仅不利于牧民提高收入,给当地脱贫工作带来挑战。镶黄旗扶贫办与蒙古国《ING》公司等合作,聘请专业人士对创业牧民进行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加大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提高贫困人口素质,2015年举办各类技能培训13期,人数达到830人,促使了技术提升和创新措施,但是一方面培训针对性不强没有组织性的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集中在民族服装和奶食品制作,另一方面这类培训收取一定的培训费用,很多生产者积极性不高,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当有针对性的组建专门的特色民族特需品生产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心等方式来引导他们,注重技术进步的同时应推进传统技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润球.中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旅游购物市场开发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2] 张新国.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论文作者:宝拉尔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9

标签:;  ;  ;  ;  ;  ;  ;  ;  

镶黄旗民族特需品发展问题研究论文_宝拉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