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觉的先天性与后天性问题的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先天性论文,知觉论文,性问题论文,实验研究论文,后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知觉的先天性与后天性问题,多年以来一直是心理学家们极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这也是一个极其古老而又极具争议的问题。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希腊,知觉最初是哲学探讨的范畴。不过哲学家们最初所关心的主要是知识的来源问题——人们的知识是生来就有的还是源于后天的经验?柏拉图(Plato)认为, 所有的知识都是有机体生来就具备的,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则认为, 知识是建立在由经验而获得的各种基本感觉的基础上的,没有经验便不可能有知识。由此引发出先验论与经验论之争。17—19世纪的哲学家直接把这个问题引入到心理学之中,他们都是沿着这两条路线开展论述的。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空间知觉,因为在他们看来,知觉的根本问题在于说明对空间中对象的知觉。
哲学家的观点
二元论者笛卡尔(Descartes)深信天赋观念的存在, 认为这种观念不是源于经验,而是决定地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于心灵,以致我们只好接受。空间、时间和运动的经验都是如此。(注:波林著,高觉敷译:《实验心理学史》,185页,商务印书馆,1981。)
康德(Kant)亦认为空间与时间不是由经验而生,而是知觉的一些先验形式,它们同进入的感觉合作并使这些感觉富有意义。知觉是心灵施加选择性于感觉,接受一些,排斥一些,取决于它的意图。因为心灵生来就是空间的,感觉是在空间连续体上排列有序的;而由于心灵能鉴别时间,时间也赋予经验以秩序。因此心灵赋予经验的正如它取自经验的一样多。(注:查普林、克拉威克著,林方译:《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172—175页,商务印书馆,1984。)
穆勒(Müller)则以其特殊神经能说支持康德的观点。 他的论据是,心灵同环境没有直接接触,而是仅仅意识到神经冲动。由于构成视束的神经安排,空间可以直接由视束知觉到。因为神经冲动的型式不能自身自行给予空间感,除非心灵以某种方式理解这种型式是空间的。(注:查普林、克拉威克著,林方译:《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165 页,商务印书馆,1984。)
海林(Hering)和斯顿夫(Stumpf)进一步论证了知觉的先天性。海林以空间鉴别的部位标记为基础,认为规定空间性是网膜的一种内在特性。他认为每一个网膜点都赋有三个局部符号:高度、宽度和位置。斯顿夫则接受了海林的观点,认为空间正如感觉质一样是直接知觉到的。(注:查普林、克拉威克著, 林方译:《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 172—175页,165页,商务印书馆,1984。)
与先验论对立的一派是经验论,经验论者认为知觉不是先天的,而是建立在后天的经验上的。洛克(Locke )批驳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不是得自先天,而是得自经验。他说:“我们可以假定心象没有一字,也没有任何观念的白板。然而怎样而有内容呢?其无穷尽的富藏究竟从哪里来呢?推理和知识的一切材料又由哪儿供给呢?我可以一言答之曰,来自经验。我们的知识奠基于此,也取材于此”。(注:波林著,高觉敷译:《实验心理学史》,193页, 商务印书馆,1981。)
洛克在英国哲学内的继承人贝克莱(Berkeley)则在他的《视觉新论》中以经验为依据说明空间知觉。他论证说,距离或第三维不是直接知觉到的,因为到达眼睛的刺激终止于网膜上的一点,它绝不会随刺激的距离而在深度上有什么改变。就网膜映像的深度而论,落于中央凹上一点的光线不论发源于远在一百万光年以外的某星体,还是来自距离观察者只有几码的源头,都没有什么不同。本身只有两维的网膜没有什么机制能辨别深度。深度于是只能由经验——对付空间中的物体时所运用的那些接触与动作的经验引起。(注:查普林、克拉威克著,林方译:《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172—175页,165页,商务印书馆,1984。)
综上所述,哲学家们对空间知觉问题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们对空间的认识是内在固有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们对空间的认识是由经验所形成的。但是哲学家们的观点都是建立在未经证明的假定的基础之上的,他们对空间知觉的认识所采用的都是思辨的方法或思辨加经验的方法。心理学自从摆脱思辨哲学的束缚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后,心理学家们则采用实验的方法从发展的角度对空间知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这无疑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空间知觉的先天性与后天性问题。
心理学的实验研究
众所周知,实验方法的本质在于严格控制因素。从理论上来说,要评价先天论观点就要通过测验婴儿的知觉能力以判断他是否具有内在的空间感。这就要求在实验中限制婴儿的学习机会(以免形成经验),好让成熟在标准状态中产生,而要评价经验论观点则没有这种限制。但是由于伦理道德方面的原因,这类实验是无法用人作研究对象的,因为以人为实验对象将会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因此心理学家们最初的实验研究都是以动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知觉剥夺的方法考察了动物的空间知觉的发展过程。
一、对动物的实验研究
1.双眼剥夺研究
第一个采用知觉剥夺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斯波尔丁(Spalding,1873)。为了确保某种动物没有先前的经验, 他采取先剥夺动物的视觉而后再进行测验的方法考察了动物的空间知觉。他将刚孵出的小鸡的眼睛蒙上,到第四天再松开,发现小鸡立即就能跳过较小的障碍物并绕过较大的障碍物到达对面的母鸡那里。这个实验表明,缺乏经验并没有影响小鸡运用视觉避开障碍物。此外他还发现这些被剥夺过视觉的小鸡亦能啄食飞蝇, 从而表明小鸡亦有形状知觉。 (注:Spalding,A.Instinct with original observations on younganimals.Macmillan's Magazine,1873,27,282-293.)
继斯波尔丁之后,许多心理学家对动物进行了大量的剥夺实验。拉施里和罗素(Lashley & Russell,1934)研究的对象是白鼠。 他们对在黑暗中喂养了3个月之久的白鼠进行训练, 让其跳过放置在不同间距之间的基座(pedestal)。结果发现被剥夺的白鼠虽然跳得不如在正常条件下的白鼠好,但是它们却表现出随基座间距增大而增强跳跃力量的倾向,由于基座之间的距离大小是随意安排的,所以白鼠所用力量的大小是与实际距离相关的。这项研究表明,白鼠的距离知觉是先天的。(注:Lashley,K.S.,& Russell,J.T.The mechanism of vision :I.A preliminary test of innate organization.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934,45,136-144.)
瑞森(Riesen)在1947年所做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特征。他所研究的动物是种系发展中程度较高的黑猩猩。他喂养的两只黑猩猩在黑暗中所呆的时间达16个月之久。在黑暗中度过这么长的时间后,黑猩猩仍残留有一些视觉功能。当将其第一次放到光亮处时,它们能迅速抓住接触到它们身体的奶瓶上的奶嘴,但当瓶子在其眼前呈现10多天后,它们却无法分辨出来。研究还发现第一次极不精确的伸手去触摸瓶子的反应出现在16天之后。瑞森从对黑猩猩的实验研究结果推断人类视觉过程的组织需要一段长时间的学习。(注:Riesen,A.H.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perception in man and chimpanzee.Science, 1947,106,107-108.)
沃克和吉布森(Walk & Gibson,1961 )采用其创制的“视崖”装置对多种动物的深度知觉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要检验某种动物的深度辨别能力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这种动物必须达到能产生反应的成熟程度。有一些动物如鸡、鸭和山羊等在出生后的第一天内就能行走,猴子需2—3天,白鼠需3个星期左右,而猫则需3个半星期。他们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是否所有动物的深度辨别能力都是先天的,第二个方面是长期的视觉剥夺的效应问题。他们发现,鸡、鸭和山羊等动物自第一天能走动之时起就能辨别“视崖”上的深度,白鼠在4 个星期的视觉剥夺之后也能辨别“视崖”的深度,甚至在3 个月的视觉剥夺之后亦能辨别深度。但被剥夺4 个星期的猫则最初不能辨别“视崖”上的深度,只有在正常环境中生活几天之后才具备深度辨别能力。(注:Walk,R.D.,& Gibson,E.J. A comparative and analyticalstudy of visual depth perception.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1961,75.)范茨(Fantz,1965)对恒河猴的研究亦发现被剥夺视觉的猴子最初也不能辨别“视崖”上的深度。如果让这些猴子在光亮的环境中生活4天甚至更短的时间之后,则能辨别“视崖”上的深度。 而如果被剥夺达11周之久或更长时间的猴子则不能恢复深度辨别能力。(注:Fantz,R.L.Ontogeny of perception. Behavior of nonhumanprimates (vol.2).New York:Academic Press,1965.)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所有种系的动物生来就能辨别深度,而且某些动物的深度辨别能力比另一些动物发展得要好,抗剥夺的能力也要强一些。
心理学家们对被剥夺动物的形状知觉亦进行了许多研究。 蒂斯(Tees,1968)对正常的白鼠和被进行了视觉剥夺的白鼠均进行了三种类型的知觉学习的训练。第一种类型任务是从垂直线背景中辨别出水平线;第二种类型是从斜线背景中辨别垂直线;第三种类型是从一个“X ”型图案中辨别出“N”图案。结果发现,被剥夺的白鼠学会进行第一、二两种类型的辨别的速度几乎同正常的白鼠一样,但正常的白鼠比被剥夺的白鼠在第三种类型上的任务上的成绩要好一些。(注:Tees, R.C. Effect of early visual restriction on later visualintensity discrimination in rats.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Physiological Psychology,1968,66. 224- 227.)瑞森( Riesen,1965)分别对在黑暗中喂养但每天接受一定时间混乱光线刺激的猫和黑猩猩也做过类似的研究,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动物对简单形状的知觉似乎是先天的,且不受剥夺的影响,而剥夺对复杂形状辨别的影响则表明了经验在复杂形状知觉中的作用。
2.对动物视觉机能发展的研究
自本世纪7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们采用另一种视觉剥夺的方法——单眼剥夺,来考察动物视觉机能的发展过程。单眼剥夺实验的通常做法是,在动物出生后即将其一只眼睛缝合起来,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再拆开,同时将非剥夺眼缝合起来,以考察被剥夺眼的机能。
迪斯和威塞尔(Dews & Wiesel,1970 )运用单眼剥夺的方法对小猫在出生后的不同时间开始进行单眼剥夺。然后让小猫跳过一条水沟去获得食物,沟很宽,小猫如果跳得不够远的话就会掉到水中。结果发现只有那些在第2—3个月之间被剥夺的猫才受到了不利的影响,表现为在实验中不能跳过水沟;而对出生3 个月之后的猫进行单眼剥夺则未发现这种不利影响。这个研究结果表明,猫眼的机能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大约在第2—3个月之间。此后他们用同样的方法对猫的视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猫的视敏度影响最大的时间在第2—4个月之间,在这段时间进行连续的剥夺会影响猫的视敏度的发展。而且他们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错过发展的关键期之后,如果强迫猫只使用原来被剥夺的眼睛,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消极影响。(注:Dews,P.B., & Wiesel,T.N. Consequences of monocular deprivation on visual behavior in kittens.Journal of Physiology,1970,206,437-455.)
3.运动剥夺研究
有些心理学家对动物进行了运动剥夺方面的实验研究。瑞森(Riesen,1958)让一只在黑暗中饲养的黑猩猩每天接受90 分钟的光亮刺激,但黑猩猩在接受光亮刺激时仰卧着,并限制其运动。结果发现这只黑猩猩在知觉发展方面造成的损害同完全在黑暗中饲养但不限制其运动的黑猩猩、或者虽在黑暗中饲养但每天接受90分钟的混乱光线的刺激且也不限制其运动的黑猩猩的情形差不多。 (注:Riesen, A. H.Plasticity of behavior:Psychological aspects. In H. F.Harlow & C.N.Woolsey(Eds):B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basesof behavior.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58.)此后,瑞森和艾伦斯(Riesen & Aarons,1959 )对运动限制给猫造成的损害进行了更系统的研究,他们对一些猫给予定期的混乱光线刺激以剥夺其形状知觉(此为形状剥夺组),对另一些猫则给予定期的光亮刺激但限制其运动(此为运动剥夺组),其他时间这些猫则都在黑暗中饲养。结果发现,形状剥夺组和运动剥夺组在学习从一个静止的背景中辨别出一个移动的十字架的任务中都受到了损害,而在黑暗中饲养但能自由走动的猫的成绩则要好一些。瑞森等人由此认为,对于知觉的正常的发展来说,仅仅接受形状刺激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环境保持有意义的接触。(注:Riesen,A.H.,& Aarons, L. Visual movement andintensity discrimination in cats after early deprivation ofpattern visio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physiologicalPsychology,1959,52,142-149.)
赫尔德和海恩(Held & Hein,1963 )设计了一个更加巧妙的实验,证明了运动经验在空间知觉中的重要性:以20只猫为被试,它们在出生后一直在黑暗中喂养了10个星期左右,然后让它们每天在有光亮的圆桶中受训练3小时。受训练时每两只猫配成一对, 其中一只能在地面上走动,通过一个传动装置带动另一只装在小吊篮里的猫跟着进行空间位置的移动。在这种布置下,两只猫的视觉经验应该是一样的,只是运动经验不同。在训练10天之后进行测验,结果发现有自动活动机会的猫在“视崖”装置上能躲开视崖深的一方,而被动活动的猫则无这种反应。(注:Held,R.,& Hein,A.Movement-produced stimulation in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ly guided
behavior.Journalof Comparative and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1963,56,872-876.)
米勒和沃克(Miller & Walk,1975 )采用与赫尔德等人同样的研究方法对出生18天后的猫进行了研究。在第4 周进行测验时发现两者并没有差别。这个研究结果使人们怀疑空间知觉的发展需要主动运动这一结论。于是沃克(Walk,1978)等人又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让一组(甲组)在黑暗中喂养了49天的猫接受10天的光亮刺激,每天3小时, 但这组猫被限制在夹具内不能运动,结果发现这一组猫同完全在黑暗中喂养59天的猫(乙组)一样,在“视崖”上没有显示出深度知觉。还有另一组猫(丙组)虽也被限制在夹具内不能运动,但它们在每天接受光亮刺激这段时间内被放置在其面前有许多玩具小车在铁道上滑行从而吸引其注意的环境中,这组猫在“视崖”上显示出深度知觉。这组在积极注意但也被限制在夹具内的猫(丙组)的深度知觉同另一些能自主运动的猫的深度知觉并没有区别。(注:Miller,D.R.,& walk,R.D. Self-produced movement is unnecessa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ly-guided depth perception, Paper
presented
at meetings of the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New York, April 1975.)
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否能用来解释人类的心理现象呢?这个问题在某些西方心理学家看来,答案是肯定的。但我们认为,人脑与动物的脑虽然有其共同性,动物脑的一些活动规律虽然在一定程度内也适用于人脑,但人脑和动物的脑毕竟还有其更重要的差别性,尤其对心理学来说更是如此。人脑和动物脑除了结构方面的差别外,还有机能方面的差别。因而用对动物心理研究的成果,来说明人的全部心理活动显然是不恰当的。由于伦理方面的原因,对动物进行实验研究的一些方法(如剥夺)也是不能运用到人身上的。这似乎使心理学家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但所幸的是心理学家们从对动物的研究中得到了一些启示,找到了某些适合于人类的研究方法,特别是本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革新,使人们对人类感知觉的发展过程有了更多的认识,关于空间知觉的先天性与后天性问题的研究亦取得了不少成果。
二、对人类的实验研究
1.对婴儿的知觉丰富化(perceptual enrichment)研究
虽然不能对人类进行知觉剥夺,但心理学家们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了一种叫做知觉丰富化的方法探讨了经验因素对婴儿知觉发展的作用。怀特与其合作者(White,Castle,& Held,1964(注:White,B.L.,Castle,P.,& Held,R.Observ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of visually directed reaching.Child Development,1964,35,349-364.);White & Held,1966(注:White,B.L., & Held, R.Plasticity of sensorimotor development.In J.F.Rosenblith & W.Allinsmith (Eds).The Causes of behavior. Boston:Allyn & Bacon,1966.))对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婴儿(实验组)和生活环境贫乏的婴儿(控制组)的知觉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他们的研究是在马塞诸塞州的一个孤儿院进行的,这里的婴儿生活在一种刺激很贫乏的环境中:他们整天躺在铺着白床单的有栏杆的婴儿床上,育婴员每过4小时才给他们换一次尿布,用奶瓶给他们喂一次奶, 婴儿每次坐在育婴员膝上的时间也只有15分钟;每天给婴儿用海绵洗一次澡,称一次体重。这些活动就是婴儿在生活早期与他人接触的全部。
怀特等人共进行了四个实验。在第一个实验中,给实验组每天增加两次10分钟的喂奶,以增加婴儿与他人交往的时间。在第二个实验中,除了增加上述交往时间外,还增加15分钟的运动刺激,同时提供大量的视觉刺激。在第三个实验中,除了增加前述交往时间外,只提供少量的视觉刺激。在第四个实验中,则只提供少量的视觉刺激。研究者对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组与控制组的视觉注意、手的触摸反应进行观测。视觉注意的观测指标包括婴儿眼睛睁开的时间、每30秒内婴儿注意的转移次数和对自己的手的持续注意出现的时间等。结果发现在各种条件下,实验组比控制组的发展要好。White 及其合作者的这四个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们证明了婴儿的知觉发展具有可塑性,会因经验的影响而变化。要进行这样的研究,实验者必须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定程度的实验控制,而收养院的婴儿则正好能满足这一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增加与婴儿的交往和给予额外的环境刺激会改变婴儿的视觉注意及视觉指向性的触摸。这使人们有理由相信,持续的刺激丰富化有助于儿童智力(包括知觉)的发展。
2.对人的视觉系统机能发展的研究
心理学家们在对动物进行单眼剥夺时发现当动物的两眼不能接受匹配的视觉刺激时(通常的做法是轮换给动物的某只眼睛戴上眼罩,使其双眼不能同时接受视觉刺激),就会造成动物的脑皮层上的某些细胞(特征侦察器)的机能得到发展,而另一些细胞则会永远功能失常。在生活早期患有斜视的人的情形则正好同双眼被轮换进行剥夺的动物的情形相似,其双眼不能协调活动,因而不能产生正常的双眼视觉。一旦这样的患者通过手术得到矫正后,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效应呢? 班克斯
(Banks, 1975)等人做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他们通过考察斜视患者两眼之间的图形倾斜后效的传输效应研究了斜视患者的双眼机能。所谓图形倾斜后效是指这样一种现象:让被试用单眼先看一条与垂直线有一定倾斜角度的直线后,然后再去看垂直线,垂直线看起来似乎是朝相反方向的倾斜的。对于具有正常双眼视觉的人来说,这种效应能从一只眼睛传输到另一只眼睛,即当被试单用右(左)眼先看倾斜的直线后,然后再用左(右)眼去看垂直线,亦有图形倾斜后效。
班克斯等考察了被矫正的斜视患者的图形倾斜后效传输效应的大小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所有斜视患者的这种效应均比正常的要小。但那些3岁之前动手术的患者所表现出的这种效应要大一些,3岁左右最大,而4岁之后被矫正的患者则几乎没有这种效应。 研究者由此推断,人的双眼的机能发展亦存在一个关键期,这个时期大约从出生几个月开始,到2岁时达到最敏感的程度,然后逐渐下降。 人类视觉系统的功能跟动物的一样在发展的早期就显示出一定的可塑性,只是这个时间比动物的要长一些。(注:Banks,M.S.,Aslin,R.N.,& Letson R.D.Sensitive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inocular vision.Science,1975,190,675-677.)
3.对人类深度知觉发展的研究
对于人类的知觉问题,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后,虽然有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是以成人为研究对象的。自本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研究方法的革新,使人们对婴儿感知觉的发展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于婴儿空间知觉的发展过程亦有大量的实验研究。
吉布森和沃克(Gibson & Walk,1960 )采用“视崖”装置首先对婴儿的深度知觉进行了研究。实验对象是6—7个月的婴儿,在实验过程中将婴儿放置在中央板上,然后让婴儿的母亲分别站在有深度和无深度的外侧招呼婴儿,诱使婴儿爬过去。结果发现36名被试中有27名从中央板爬过无深度的一边来到母亲这里,而只有3名婴儿爬过了“悬崖”。即当母亲在“悬崖”一侧招呼时,大多数婴儿不是朝母亲这边爬,而是朝离开母亲的方向爬,还有一些婴儿哭叫起来。 这个实验表明婴儿在6—7个月时就有了深度知觉。 但不能由此断定婴儿的深度知觉就是先天的,因为婴儿也可能是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中习得的。(注:Gibson,E.J.,& Walk,R.D.The "visual cliff".Scientific American,1960,202,64-71.)
坎波斯和兰格(Campos & Langer,1970 )采用更为灵敏的技术对婴儿的深度知觉进行了研究。他们把2—3个月甚至更小的婴儿分别置于“视崖”的两侧,测量其心率的变化。结果发现当婴儿放在“悬崖”一侧时,他们的心率减慢;而放在无深度的一侧时,他们的心率并未减慢。实验者推测这很可能是婴儿把“悬崖”作为一种好奇的刺激来辨认。但是当他们把9个月的婴儿放在“悬崖”一侧时, 发现婴儿的心率不是减慢了而是加快了。研究者推测这是因为婴儿已具有爬行的经验,由此而产生了恐惧的情绪, 从而导致心率加快。 (注: Flavell,J.Congnitive Development,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1985.)卡普洛威茨和坎波斯(Caplovitz & Campos,1983)通过研究进一步发现,婴儿的爬行经验和他的逃避摔落的倾向之间有正相关。由此研究者认为,婴儿深度知觉的发展与其爬行经验有关。(注:Flavell,J.Congnitive Development,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5.)
然而,雷德(Rader)等人则认为, 婴儿的深度知觉的发展是由某种成熟过程决定的。他们在实验中发现,如果不是要求婴儿爬行,而是让他们借助带步车移动,几乎所有的婴儿都毫不犹豫地通过“悬崖”来到母亲身边。而且还发现学习爬行较晚的婴儿倾向于逃避摔落,而学习爬行较早的婴儿则不然。这些现象是无法用经验来解释的。由此雷德等人假定,婴儿对摔落的逃避行为是由一种内在的视觉运动程序支配的,如果视觉信息已表明个体面临一个坚硬的表面,那么这个程序就指导婴儿前进。如果这种内在程序的成熟早于爬行,那么婴儿逃避摔落的行为就主要是由视觉来调节的。如果婴儿爬行早于这种内在程序的成熟,那么婴儿逃避摔落的行为就主要是由视觉来调节的。如果婴儿爬行早于这种内在程序的成熟,那么婴儿逃避摔落的行为就主要是由手的触觉来调节的。(注 : Flavell,J.Congnitive Development,EnglewoodCliffs,N .J.:Prentice-Hall,1985.)
后来有人运用“视觉逼近”实验研究了婴儿的距离知觉。 鲍尔(Bower,1970)等人通过采用实物或物体的影像逐渐逼近婴儿的方法,观察了婴儿对此做出的反应。当一个实物逼近到距婴儿8英寸以内时,6—20天的婴儿有明显的躲避反应,如挥动手臂、哭泣等。 而且发现当物体逼近的速度为每秒2英寸时,反应最强烈; 而当物体逼近的速度超过每秒10英寸时,则无法引起婴儿的反应。当改用投影装置向婴儿呈现物体的影像时,婴儿亦同样产生了躲避反应,只是反应强度要小一些。(注:Bower,T.G.R.,Broughton,J.M.& Moore,M.K.Infants responses to approaching objects:An indicator of response todistal variables.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1970,9, 193-196.)鲍尔的实验似乎表明,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有距离知觉, 无须或很少需要经验。杨纳斯(Yonas,,1977 )等人后来重复了鲍尔的实验,他们发现1—2月的婴儿对逼近的物体或影像根本没有躲避反应, 4—6个月的婴儿有不太明显的反应,8—9 个月的婴儿才有强烈的躲避反应。(注:Yonas, A.,ect.Development of
sensitivity toinformation
for
impending
colision.Perception
andpsychophysics,1977,21,97—104.)也有人(White,1971)采用保护性的闭眼行为作为指标研究了婴儿的距离知觉,得出的结论是2 个月大的婴儿已能在物体逼近时产生保护性闭眼反应,3—4个月的婴儿的这种能力已发展得很好了。(注:White,B. L., Human infants. Experience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Englewood cliff,N.J.:Prentice-Hall,1971.)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对于婴儿何时就有距离知觉,经验因素在距离知觉中起多大作用等问题,目前并没有一致的看法。
分析与思考
以上我们介绍了有关心理学家从发展的角度围绕知觉的先天性与后天性问题进行的实验研究,这些具体研究大多是在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争论者大多是根据实验中获得的事实来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先天论者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的认识是由脑的活动规律决定的,他们用一些事实说明经验在主观映象的出现中并不起主要作用,而是脑的活动规律对知觉起决定性的制约作用,进而认为整个心理活动是由主观框框决定的,认识不反映客观世界,而是模铸世界。虽然有一些对动物的实验研究表明,动物的深度知觉和简单形状知觉似乎是受动物脑的活动规律制约的,我们姑且不论用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实验结果来解释人类的心理现象是否恰当,就是从这些研究结果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无论是完全剥夺还是部分剥夺都会对动物的脑机能和知觉发展造成损害,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经验因素在知觉发展中的作用。而且研究者们也难以找到足够的实验证据来支持人类知觉也是先天性的观点(或许这里有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原因),而经验论的观点却在19世纪末开始的注重实验的气氛中受到了支持。综观这些研究成果,我们不难看出,研究者们是从不同的侧面来思考、研究知觉问题的,知觉研究的焦点问题——先验论与经验论之争至今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但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家们在系统收集了早期经验对知觉发展的作用的研究材料的基础上,对于先天论与经验论这一问题的认识已经改变,人们不再持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观点:知觉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或者知觉在多大程度上是先天的或后天的。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提法是: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是怎样相互作用影响知觉的?或者成熟因素与经验因素如何相互作用产生成熟的知觉的?正如波林(Boring,1950)所指出:“贯穿先验论——经验论争论的错综因素在于每一先天论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经验论者,而每一经验论者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先天论者。就这方面说,可以想到遗传与环境争论的近期收获,结果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把一切个体差异归之于任何单一因素,而不得不承认两种因素的作用。实际上,心理学家争论的特点在于他们所讨论的往往是各自的侧重点而不是绝对的分歧。”(注:查普林、克拉威克著,林方译:《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172—175页,165页,商务印书馆,1984。 )这正是心理学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知觉问题的贡献所在。
我们认为对知觉实质的理解,从哲学方法论上来说,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整体观和系统论来理解。从知觉的产生来说,知觉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人脑的组织特点是产生知觉的基础;知觉的对象——客体特性是产生知觉的条件,诸如平面的、立体的等等。我们之所以有空间知觉,就在于在空间的任一点上,都有其特定的线分布,且在周围空间的每一点上的光线分布都含有一定的差别。从这一点上来说,吉布森(Gibson,1950,1966,1979)的论证是有理由的,从知觉的发展变化来说,知觉能力既受人的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的影响,又受知识经验的影响。我们在理解知觉时绝不能从一个侧面去考察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或许更接近客观事实,揭示知觉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