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报道论文_杨魏琴

怒江州泸水县上江镇中心卫生院 云南怒江

摘要:目的 对盆腔炎(PID)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64例PI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1:1分配法将其分成A组与B组,各32例,A组实施健康教育,B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 A组患者健康达标率显著高于B组,且A组患者躯体疼痛、精神状况、情感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等方面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 对PID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强对经期卫生的重视度,可推广。

关键词:盆腔炎;护理;健康教育;依从性;生活质量

盆腔炎(PID)为妇女一种比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目前,临床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但由于患者病程长,不能长期坚持服药,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并使病情迁延不愈,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健康教育为综合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坚定意志以及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1]。本组研究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PID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护理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妇产科2012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64例PI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满足2002年美国疾病预控中心制定的盆腔炎疾病诊断标准[2]。其中,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48岁,平均年龄为(31.3±2.6)岁;学历:30例小学及以下,19例中学及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按照1:1分配法将其分成A组与B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年龄、学历等基本资料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B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健康饮食。

A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主要包括入院前、入院时、入院一周后、入院两周后以及出院后等阶段的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1 入院前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前,首先要了解患者年龄、临床症状、体征、发病时间、住院次数以及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盆腔炎疾病的护理知识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盆腔炎疾病的发病机制、症状、并发症以及护理知识认知度等方面的情况,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旨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2.2 入院时

入院时,护理人员主要负责对患者大致介绍住院环境、科室制度、主治医师、日常护理人员等;并为患者安排医师交流、沟通,医师则要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构建良好医患关系,使患者对盆腔炎检查有充分认识。

1.2.3 入院一周后

入院一周后,护理人员为患者普及盆腔炎疾病的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概念、临床表现等。通过对患者认真讲解,可使患者认识到生活中会对患者疾病产生影响的不良因素,使患者认识到不健康生活习惯对疾病带来的危害,减少和该类因素的接触。另外,对患者讲解物理、药物疗法治疗的方法、作用、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

1.2.4 入院两周后

入院两周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大致讲解盆腔炎疾病的治疗过程、可能带来的病痛以及可能导致的并发症等;告知患者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特别是两性方面,要重视卫生,避免加重病情。

1.2.5 出院后

出院后,告知患者要按时到医院复诊,积极预防,防止复发。并为患者发放健康手册,仔细阅读手册内容,加深对疾病的认知,更好的做好防护。

1.3 观察指标[3]

对比两组患者健康达标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其中,健康教育知识评定应用我院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总分100分,达标:测定分值≥90分;未达标:测定分值<90分。

生活质量评定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进行评定,主要包括情感功能、躯体疼痛、精神状况以及总体健康等方面,每项指标均为100分,分数和生活质量之间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使用“n/%”与(x±s)表示,进行X2和t检验,如P<0.05,则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情况对比

A组:健康达标31例,达标率为96.9%;B组:健康达标22例,达标率为68.8%。A组患者健康达标率显著高于B组(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A组患者躯体疼痛、精神状况、情感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等方面评分均高于B组(p<0.05),见表1:

3 讨论

盆腔炎为妇产科的一种常见疾病,病程长,易反复性发作,对患者身体、心理健康产生较大影响。有研究[4]指出,对盆腔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结果显示,A组患者健康达标率显著高于B组,且A组患者躯体疼痛、精神状况、情感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等方面评分均高于B组(p<0.05)。

其中,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基本病情、行为习惯以及疾病认知度等进行详细了解,利于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并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入院一周后,对患者讲解疾病发病机制、常用疗法、治疗目的等知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认识到早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助于加快疾病恢复。入院第二周,对患者讲解疾病的大致治疗过程、预后以及可能导致的并发症等,可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正确用药治疗的重要性,进而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出院后,对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并进行饮食、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可进一步加深患者对疾病预后的认知,避免复发。

综上所述,对PID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强对经期卫生的重视度,可推广。

参考文献:

[1]甘银辉.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15,28(6):242-243

[2]程朝霞.盆腔置管滴注抗生素联合理疗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5):3491-3492

[3]李红玲.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8):88-89

[4]包丽琼.盆腔置管滴注抗生素联合理疗治疗盆腔炎的护理[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7):22-23

论文作者:杨魏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  ;  ;  ;  ;  ;  ;  ;  

盆腔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报道论文_杨魏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