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课程作为初中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必须加大对数学教学理念和方式的研究力度,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素质化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开始普及于初中教学课堂,分层教学模式是其中典型代表,其有利于帮助教师把握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利用分层教学模式,开展丰富的数学课堂活动,带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世界。本文结合人教版教学实例,重点从科学确定学生分层等四个方面探讨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教学模式;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课堂参与
分层教学模式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因材施教”教学规律的体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学校和教师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并不断改善其教学观念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开展有效的分层课堂活动,依据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情况,制定科学的课程目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探索数学世界。教师应充分发挥分层教学模式的作用,融合数学教学内容与模式之间的关系,综合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科学确定学生分层,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模式是教师不断探索教学规律的产物,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学生个性特征、认知水平、知识结构、接受知识能力、反应能力等方面的因素,科学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层、提高层和优秀层。基础层主要是指数学基础知识较差、自制力、意志力不强的学生,约占整个班级学生的30%;提高层是指数学知识较为扎实,对数学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但因学习方法不对或者自制力不强而导致成绩中等的学生,约占整个班级学生的50%;优秀层学生自制力强,能够积极主动的探索数学学习方式,约占整个班级学生的20%。教师应针对这三个不同层次,进行对应的分层教学,监督学生有序完成教学任务和作业,树立学生良好学习态度。
在实际分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根据教材大纲,开始学习前,教师应充分理解教材大纲,并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二是根据学生基础情况,教师在完成某一节知识后,可以通过随堂测验、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再对学生划分层次。如在学习完人教版初中知识“正数和负数”后,教师应及时跟进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掌握情况,再加入针对性练习,从而加深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程度。
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开展有效分层教学活动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受到生活环境、理解能力和个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数学方面展现出来的天赋和兴趣爱好都会有所不同[5],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通过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保障课堂秩序,通常都会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说话,也偏爱采取说教式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知识的灌输,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以学生为中心,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教学效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结合分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转变自身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解惑者的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知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教师须针对基础层、提高层和优秀层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即:基础层:“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满足哪些基本的条件?”提高层:“判定三角形全等4种公理分别是什么?请用表格或者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优秀层:“如图1所示,已知AD平分∠BAC,要使,请完成以下题目:(1)根据“AAS”判定公理添加条件。(2)根据“ASA”判定公理添加条件。(3)根据“SAS”判定公理添加条件。
2.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参与课堂的情况,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借助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融入分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根据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备课,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知识“随机事件与概率”时,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按照以下步骤实行分层教学:首先,进行课堂导入,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小明想让爸爸带他去博物馆参观,但爸爸提出了一个条件,通过‘扔硬币’的方式决定,如果扔到了正面,就带小明去,如果扔到反面,就不去。请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小明去参观博物馆的机会大么?说明你的理由。”通过动态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初步形成“概率”的知识概念;接着,依据学生不同层次,提出“阶梯式”问题,即:基础层:“同学们,从刚才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提高层:“同学们,在投掷硬币的过程中,会出现几种可能,每种可能出现的机率有多大?”优秀层:“同学们,你们认为概率和频率之间有联系么?你能举出其他实例么?”以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了解概率知识;最后进入到“概率”知识的详细讲解。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尽量将课件做得有声有色,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再带领学生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将课件贴合于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充分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排斥感和陌生感。制作课件前,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8],针对性创建教学情境,提升整个分层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合学生掌握情况,布置对应分层课后作业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不同学习层次,布置三个不同等级、难度的作业。如在学习完初中人教版数学知识“一元一次方程”后,教师可以布置以下类型的课后作业:
针对基础层学生:解方程:(1)2y-3/9=y+4/6 (2)2x+3=8/9-x (3)6-5(y+1/4)=6
解析:这一类作业题主要针对基础层学生而布置,可全面了解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查学生是否已经明白方程解题步骤,并检查其是否能够注意解题过程细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基础层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基础层学生对数学有着排斥感,因此,教师需要利用相关教学规律,引导学生自主解答问题,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针对提高层学生:
(1)选择题:下列两个方程的解相同的是( )
A.方程3+5x=6与方程6x+1=7 B.方程x+1=3x与方程4x-1=2x
C. 方程1/2+x=0与方程x/2+1/2=0 D.方程6x-15x=3与方程6x-3(5x-2)=5
(2)填空题:如果-6x3a-2+7=0是一元一次方程,所以a=
解析:该类作业主要针对班级数学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该层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其运用情况不佳,因此,教师可以在基础层学生作业的难度上适当提高,借助较为复杂的运算,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
针对优秀层学生:应用题:某一牛奶加工厂现生产鲜奶12吨,如果直接在市场上销售鲜奶,工厂每一吨可获利润600元;制成奶片销售,每加工1吨鲜奶可获利润2500元;制成酸奶销售,每加工1吨鲜奶可获利润1400元;该牛奶厂的生产能力为如果将牛奶制成酸奶,每天可加工4吨鲜奶;若制奶片,每天可加工1吨鲜奶;受到工作人员和生产设备限制,两种加工方式不能够同时进行,受气温条件限制,鲜奶必须在5天内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请你帮牛奶加工厂设计一种方案,使这12吨鲜奶既能在5天内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又能获得你认为最多的利润。
解析:这一类思考题主要针对优秀层学生,该类学生数学思维活跃,且基础知识掌握较为牢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性拓宽该类学生数学解题思路,丰富学生解题方法,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应用题能够很好地结合基础知识与实际生活,学生通过解答应用题,既能够巩固旧知识,也可以运用新知识。
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无须将层次划分得特别清晰,特别需要注意不能够直接告诉学生需要完成哪个模块,这种做法不仅会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甚至会让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教师可以统一布置课后作业,但在检查的过程中,则按照分层的方式,去衡量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优秀层和提高层学生的作用,借助一帮一等方式,帮助基础层学生尽量完成提高层和优秀层的课后作业,增强其数学学习信心。
四、落实学生教学评价,进行全面分层课内复习
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激励学生积极探索数学世界,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动态的评估学生学习情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利用分层教学模式,进行数学知识的复习环节。当学习完某一数学知识后,教师需要加入适当的实践活动,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水平。如学习人教版数学知识“轴对称”时,教师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层教学:
第一步,布置“轴对称”实践活动:请走访某一小区,观察小区存在的“轴对称”建筑或现象,通过拍摄等方式记录;第二步,将学生分为平均的学习小组,注意每一组之间的分层,确保小组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自主进入到小区进行探究;第三步,选择某一堂数学课,分享学习小组之间的成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对应要求的方式,提升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对于基础层的学生,教师用多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看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努力,及时肯定学生为数学付出的辛劳,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于提高层学生,该层次学生通常比较内向,很容易被教师忽略,教师应加大对提高层学生的重视程度,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参与的部分,并做出针对性评价,适当的让学生意识到与优秀层学生距离,从而更积极地参与数学实践;对于优秀层学生而言,教师须坚持公平的教学原则,更严格的要求学生,帮助该层次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最后,三个层次学生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分层教学模式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学校应加大对这一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将其普及于数学课堂,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个性特征、学生心理状况、教材大纲、教学目标等多方面的内容,科学划分学生学习层次,并根据学生所属层次,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通过借助小组合作教学等教学方法,多引导、鼓励学生自主积极探索数学世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高经芳,张 勤.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发展态势研究——基于2010—2014年核心期刊数学类论文统计[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2]杨善兵,陈万勇.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和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
[3]朱文英.基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以中职“数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12).
[4]吴 宏.多元文化视域下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5(6).
[5]王晓峰,程 宏,董 瑞,白春阳.应用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走班制分层次教学探究——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J].高师理科学刊,2015(12).
[6]叶晓芳.“主体介入式”数学课堂教学初探——以《计数原理》课堂教学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5(33).
[7]黄小瑞,占盛丽.家庭作业及课外补习对学生数学焦虑的影响——中国上海与芬兰的比较[J].全球教育展望,2015(12).
[8]王春丽,顾小清.形成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文化——“全国首届教育实证研究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5(12).
[9]朴昌虎.从“双基”到“四基”,从“两能”到“四能”的转变——2015年吉林省中考数学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6).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金清实验中学 318000)
论文作者:陈丹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作业论文; 方程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6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