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杨菊香

(武威市凉州区第三人民医院 甘肃 武威 73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科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急诊患者中选取42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全科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均为21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质量总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分别为(95.4±2.7)分、(42.5±0.4)分、(43.5±1.0)分,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诊患者护理时全科护理措施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减缓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关键词】全科护理;常规护理;急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264-02

急诊科收治的主要为危急重症患者,因此对急诊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程度的要求,不仅需要护理人员掌握一定的抢救措施,同时,还需要掌握抢救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措施,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减缓患者不良情绪[1]。全科护理措施针对患者具体状况进行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本文注重研究全科护理措施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诊患者中选取42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为27~68岁,(47.6±6.4)岁;对照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为26~68岁,(47.1±6.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具体临床症状和特点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同时,护理人员积极配合临床医师进行急救措施。

1.2.2观察组:全科护理措施,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并针对患者具体临床症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提高服务意识,急诊患者不仅希望得到快速的治疗,同时也希望得到护理人员的关护,因此,护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全科护理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充分尊重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明确患者的需求,为急诊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2)提高护理能力,医院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全科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实际护理能力,主管护理人员要对每一个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进行监督,确保护理人员对患者负责,护理人员要掌握护理中的规范要求,严格按照护理流程进行操作。(3)开展独具特色的急诊全科护理,在急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独具特色的全科护理。首先要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持患者的心理健康,对于没有家属陪同的患者,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帮助患者,为患者挂号、交费、取药等,并及时通知患者的家属。护理人员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为患者讲解相应的疾病知识,并保证患者的知情权。护理人员还应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一次性干净、卫生的水杯,在冬季,护理人员还应该为患者提供取暖袋。(4)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要加强急诊患者部门之间的交接,根据医院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急诊与病房、急诊与重症监护室、急诊与手术室的交接流程,保证急诊护理人员的入院、接诊、抢救、护送、检查等全科护理,了解患者病情、用药情况,实现全程陪同、无间隔护理。(5)脑卒中患者护理,脑卒中是一种死亡率、发病率很高的疾病,近年来,我国脑卒中患者越来越多,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急救流程,进行优质护理规划,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一条绿色通道。急诊护理人员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急救时,制定最佳的护理方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2]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况,通过我院自行拟制的护理满意调查表对患者护理状况进行调查,调查表内容包含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管理规范性、综合素质和病房环境五项,总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证明对护理越满意,否之相反。焦虑标准分分界值为50分,分为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和重度焦虑(>70分)三部分,得分越高患者焦虑程度越严重;抑郁标准分分界值为53分,分为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和重度抑郁(>73分)三部分,得分越高患者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x±s),t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状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质量总评分为(95.4±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1±2.9)分,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在医院,急诊科室抢治重、危、急患者的第一线,在急诊救治过程中,受患者病情危急、家属焦虑等因素的影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科护理,从而全面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全科护理提倡以患者为中心,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人员要从内心关护、尊重患者,提高自身的工作责任心,尊重患者的习惯,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带给患者家人般的关怀。护理人员要对急诊患者一视同仁,树立良好的服务观念,在患者入院、救治、检查、用药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护理,保证患者的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与急诊患者进行深入沟通,了解患者需求,掌握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急诊全科护理。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质量总评分为(95.4±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证明全科护理措施能很好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2.5±0.4)分、(43.5±1.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和护理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急诊患者护理时全科护理措施能减缓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马春丽,许桂溱.全科护理在急诊病人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171.

[2]吕淑娅.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危重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28):2612-2613.

[3]张凤.全科护理在急诊病人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3):241-242.

论文作者:杨菊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2

标签:;  ;  ;  ;  ;  ;  ;  ;  

全科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杨菊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