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地球”促进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_数字地球论文

建设“数字地球”促进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_数字地球论文

构筑“数字地球”促进中国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地球论文,数字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字地球”既是地球科学技术与空间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交融的前沿领域,更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科学紧密结合的结晶。“数字地球”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依托,是新的经济建设增长点,是科学技术、经济、政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当前,我们需要从“数字地球”的战略定位上,在全球、国家和区域的层次上,长远地规划地球表层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等方面的相关工作,从系统论不一体化的角度来整合已有的或者正在发展的与“数字地球”相关的理论、技术、数据、应用和能力;同时,我们应当建立多比例尺、多应用层面的数字化地球、数字化地区或数字化城市,从而更广泛、深入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1、中国发展“数字地球”的必要性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贡献。中国当前和未来的巨大社会需求是发展“数字地球”的驱动力。无论是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无论是促进当前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还是开拓未来知识经济的新天地,都对“数字地球”有着巨大的需求。

(1)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从全球角度来看,人类面对着共同的、日益尖锐的环境问题。城市发展如何避免某些第三世界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是中国面临的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其中管理、监测和规划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数字地球”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发展,可以在城市规划、管网管理、社区管理以及城市灾害、紧急事务动态管理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在经济发展中,劳动力、资金、生产、市场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和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字地球”促进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将有力地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数字地球”直接影响到我国居民未来的生活。网上商场、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等都涉及到地理信息。在“数字地球”的支持下,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使人们可以方便、轻松地进行虚拟旅游,访问世界各地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这是我们未来的目标。

(2)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需要研究新一代大规模并行处理器,高宽带网络,基于网络的分布式计算操作系统;高密度、高速率的海量空间数据储存、压缩、处理技术;多比例尺多时相多源数据集成技术;图像信息智能提取技术等,从而为“数字地球”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总之,建设“数字地球”的过程将极大地促进中国信息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和地球科学的发展。“数字地球”所提供的巨大市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数字地球”创意中的很多思路,例如数据共享、大型仪器设备共享、跨学科合作等等,是我们早已进行过许多探讨,尚未有效实施的思路。“数字地球”创意中的很多工作,例如建立统一的地学数据库、依靠信息技术实现地学数据的集成和一体化等等,是我们很久以来就一直在做、但却做得不够理想的工作。“数字地球”的提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更高层次上整合的机会,促进中国科学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中国发展“数字地球”的可能性

“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特别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一个自然的发展。地球科学能够解决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自然灾害问题,在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地球信息为突破口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历史的必然。而无论是否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无论是谁和以怎样的方式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与地球信息的集成和整体化有关的工作都是目前地球科学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科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高度的非线型性。“跨越式”的发展方式不仅是可能的和现实的,而且几乎是一个国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在这种“跨越式”的发展中,抓住新的科技成果和新的生产力所提供的历史性的机遇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地球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来,在国务院领导下,中国在地球信息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法规建设、空间数据信息收集、传输和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讯网络建设、国产计算机硬件软件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国家有关部委和中科院在“八五”、“九五”计划中所设立的一些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都直接与建设“数字地球”相关。

3、中国发展“数字地球”的战略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地球”的作用,在推动“数字地球”建设过程中实行“需求牵引、统筹规划、阶段发展、择优支持,共建共享”方针,争取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1)需求牵引。中国以应用和需求来促进“数字地球”建设, 做好需求分析,选好应用切入点。全国性的土地资源监测、灾害监测与预测预警、各区域性产业带、城市管理、精细农业等是可能的切入点;全球性的环境、资源问题的国际合作也是应予优先考虑的领域,应扎根应用领域,以效益促发展。

(2)统筹规划。“数字地球”首先是一种政府行为。 国家领导层的超前决策、立法、规范,对避免低级重复和资源浪费,至关重要。为此,建议成立国家级的“数字地球”工作协调委员会,由两部分代表组成:一是国家有关综合部门和空间信息专业部门的负责人,二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科学家。其任务是研究中国“数字地球”的发展战略、设计国家行为、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协调各项计划、推进国际合作,避免重复浪费和走弯路。

我们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时应当考虑“数字地球”有关问题。加强有关综合部门和专业部门的协调和联合,从不同的角度支持和参与中国“数字地球”的工作,并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世界各国共享的“数字地球”,为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作出自己的贡献。

(3)阶段发展。在发展中国“数字地球”方面,要做的事很多, 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按轻、重、缓、急实施。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数据共享创造条件。对地观测系统建设要根据需要,计划分步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973 计划应当资助对“数字地球”相关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国家S863计划应当支持开展“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科技“十五”攻关计划中应当安排和支持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和“数字地球”典型应用系统的建设。

(4)择优支持。中国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之中。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建立竞争机制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中国“数字地球”的建设将贯彻“择优支持”的方针。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将项目集中在有条件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机构,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杜绝“大锅饭”的倾向。

(5)共建共享。应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充分利用各部门现有工作基础,整合现有数据。为此。要根据统一的规范标准,将大量、分散的地球科学数据归一、整编、数字化,形成包括国内外数据在内的“数字地球”的大框架。应通过国家大项目牵引和引导。实现数据“共建共享”,尽快研究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空间信息共享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包括明确规定不同部门和单位对地理信息维护、提供和索取的权利、职责和义务;地理信息开放度的规定和开放等级划分;信息与数据的产权界定和保护政策;信息共享中的价值补偿政策。

4、加强“数字地球”建设中的国际合作

建设“数字地球”这样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信息系统,必须通过各国政府、有关部门、民间组织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而,广泛的国际合作将是“数字地球”成功的基础。各国在标准规范的制定、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等诸方面应当加强交流和合作,这将会大幅度提高现有和未来各分系统的兼容和互补性。

国际合作伙伴的财力和人力集中起来不仅可以减少费用,而且还可以使参加国获得利用大多数共同成果的机会。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研究需要全球性努力和不断的国际参与,任何单一机构或国家都不可能提供了解所有地球系统科学所必需的全面系统。对于“数字地球”这样人类共同的巨大工程更应当走相互流通、互惠互利的发展道路。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市场来共同推动,与国际市场接轨,要用国际标准、规范去开发利用国际信息资源,尊重国际上有关规章、制度和知识产权,按国际惯例办事。发达国家在“数字地球”建设中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不仅仅因为当前的全球性问题多数由于现代工业、农业的无序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所引发,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很难提供必须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呼吁发达国家能够在这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数字地球”的建设和在各国的应用。

呼吁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决策者共同努力,在和平与发展的共同需求下,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数字地球”的建设与不断完善。迎接信息经济时代,使“数字地球”真正成为对全人类都有利的事业,将人类生活推向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共同走向繁荣的二十一世纪!

标签:;  

建设“数字地球”促进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_数字地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