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居住区用地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再局限于房子的档次与质量,他们对户外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住宅小区园林景观是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对城市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衡量住宅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1.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求,也是最主要的一项生活构成和行为内容。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居住区用地不断增加,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室内空间的设计,对户外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小区绿化是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今,人们生活压力大,希望自己的居住空间能够很好的释放压力,然而小区的绿化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环境的好坏,并承担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2.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2.1生态化的设计
所谓生态住宅小区就是指:在保证社区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和维护社区内居民较好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均生态基区面积的居住社区。学者们一致认为:生态居住区应该达到节能、节地、节约资源、节省材料、太阳能运用,无害化、减少废弃物、注重材料、能量和资源的重复运用和循环运用等要求。生态居住区的目的,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居住社区的设计和规划之中,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2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
特色是绿化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和对户外活动的要求不同,做出不同设计。由于北方四季分明,冬春风沙大,因此绿化首先从防护功能出发;夏季应考虑通风,遮阴降温的作用。楼间绿地应有足够的遮阴乔木。其次,为了方便居民的户外活动,在空间组织上应考虑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在道路,小广场的安排上,还必须考虑日常生活上的行动方便以及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防灾及人员疏散问题,因此绿化种植不应阻碍交通。景观设计还应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同时,景观设计也应与建筑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2.3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
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如具有巴渝民居特色的住区,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语汇,景观设计应崇尚“自然天成 ”、“依山就势”、“随高就低 ”的艺术效果。如深圳万科房地产开发的深圳“第五园”,原创的现代中式住宅打造出前所未有的现代中式住宅院落,让天井、前庭、后院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现人文自然 ”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
2.4明确居住区功能要求
根据居住行为学的原理,住区的公共景观设计应具有明确的功能要求,它的重点功能是针对婴幼儿、老年人,因为住区户外环境是其主要户外活动空间。这一前提是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的着手途径。住区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能给人以家园感,促进社区居民民主和自主精神的形成。居住区的景观兼顾了“动 ”、“静”两大功能,居住需要的“动”包括运动、健身,所以居住区有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儿童玩耍、老人跳舞、健身的集散场都属 “动”的部分,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则属静的部分。设计时,“动”的区域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的区域,或集中设置在会所等地,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深化中心、创造围合感与层次感
规划住宅小区的景观时要强化中心景观、注重层次清晰、对住宅小区设计的好坏评价中,层次感显得至关重要,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空间供应多种多样,有私密空间、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每个空间还都紧密的联合在一起,动静的变化非常有序,人们可以切身体会到人性化的空间,良好的环境,并流连忘返。住宅小区本来就是由人性化的多个小空间组成,人民从形式、尺度不一样的空间挑选出自己满意的空间,划分空间不但可以从建筑的围合方面出发,还能依靠植物创造出“疏而不漏,围而不闭”的感觉。根据灌木、乔木的紧密搭建,错综复杂,能够形成多种多层次的空间。
3.实例探析某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
3.1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占地面积为8万多平方米,以多层和小高层框架结构的住宅为主,总建筑面积近14 万平方米,小区定位为现代生态型高尚住宅区,其中绿化率达到42%。
3.2入口景观区
位于小区西部主人口,一组红色跌水景墙、水台阶、石壁水景墙塑造了该区的总体形象。红色跌水景墙以其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突出了人口景观的雕塑性和标志性。
3.3中心景观区
中心景观区包括一区和二区中心绿地2部分。区内一条贯穿南北走向的水溪是中心绿地的主要园林景观核心,也是视线的通廊。亲水平台、密林广场、水边汀步等,是人们休闲、散步、锻炼的好去处。以水景为依托依水设计了亲水平台、水边广场等,主要如下:
3.3.1树林通廊
人口道路的布局设计突出深山老林的纵深感,植物的规则种植,都有利于这种空间氛围的营造,乔木、灌木、地被选择多种类,感受森林的气氛。
3.3.2童趣广场
考虑到成年人看护孩子的便利性,该广场与西侧的林荫广场相对,将成人活动范围与儿童活动范围紧密联系。从安全性和趣味性考虑,该广场的铺装采用木铺装和塑胶垫相结合,种植池、座凳等小品均进行特殊设计。
3.3.3浅池涌泉
作为该区的特色景观,曲折而灵动的潺潺水湾,自然散落的水中置石,汩汩跃涌的泉眼,都将为小区的环境增添无限的动感和情趣。
3.3.4聚景广场
以水景为依托,依树临水的聚景广场是一区中心绿地最佳的景观观赏点,景观在此处一览无余,框景、对景、借景等园林设计手法在此运用得淋漓尽致。广场外缘的曲线形平台给人们提供了亲水的机会。
3.3.5诗墙画壁
位于中心绿地的北入口。高低错落的系列景墙排列于主园路东侧。我国传统的古诗词与西方现代绘画、雕刻艺术相融合,体现现代都市人对文化、艺术和生活的追求。
3.4休闲广场
小区各休闲广场周围则以绿地及乔木、灌木、花卉混置,通过雕塑喷泉的合理应用,在各角落自然形成各式各样、各具特色的园林小品,如香樟、银杏、石楠、垂柳、冬青、女贞、乌柏:红色的枫树、卫予、水杉、盐肤木、无患子等。常年异色叶树种如紫叶李、榆叶梅、胡颓子、该地区特有的红花槛木等,大大地丰富了小区园林的地域特色,使小区居住环境也变得更加生动自然。
结束语
总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切景观设计的宗旨,小区规划的环保意识提高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促进生态平衡。现今居住小区环保发展的趋势惟绿色生活,绿色植物就是主要元素,它既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又能与山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在小区规划中充分利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人们赢得绿色环保的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葛平发.现代景观在城市住宅开发中的作用[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0.
[2]王婧.浅谈现代住宅园林景观设计[J].绿色科技.2012.
[3]张倩.设计与传承-将山水艺术融入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J].今日科苑.2012.
论文作者:张旭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住宅小区论文; 居住区论文; 景观论文; 空间论文; 广场论文; 小区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