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构成界说的辩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境论文,界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美学家一直把意境视为艺术美的最佳境界,诚如王国维所说:“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①我认为就诗歌、散文、词曲等以抒情为主的文学作品来说,的确是这样的。所以,意境是我国文艺美学中重要的审美范畴,我们应在认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对这一审美范畴做出更加科学的理性分析,完整而准确地揭示出其构成条件、内涵和表现特点。
纵观我国美学界对意境的研究,最主要最有影响的学术建树,是以意境的情景交融构成论来对它加以界说。这一学术思想导源于王国维,他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②宗白华则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他认为“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并深刻指出:“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③
类似的论述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我对意境的这种情景交融构成论的界说,持有两点看法:一是意境的确有情有景,是通过情景交融而显示出来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王国维认为“著一‘闹’字”、“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为什么呢?因为诗人以这一“闹”、一“弄”,不仅把“真景物”写活了,而且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真感情”,使“景语”真正转化成了“情语”。
与此同时,我对意境情景交融论的界说也还持有另外的一种看法,这就是这一立论显得过于宽泛和笼统,因为文艺创作和鉴赏的实践证明,并不是任何情景交融都能生成意境。例如诗人以亢奋状态的情感来描写自然景物,就无法使之形成意境。“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其二)。诗中有情有景,诗人以青竹所抒发怨恨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它们并没有形成意境。另外诗人以即触自发情感来描写自然景物,也无法创造出诗的意境。“楚江亭上秋风起,看发苍梧太守船。千里同行从此别,相逢又隔几多年。”(张籍《送梧州王使君》)。诗人以楚江秋景抒发了自己与友人离别之际的惆怅感情,但是这种自发之情也没有使景生成为意境。
由此可见,情景交融生成意境是有条件的,有其特殊规定性的。我们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做出科学的阐释,这才能使我们对意境的认识更加逼近真理。
我认为情景交融中的“情”,它作为意境中“意”的内涵,主要是指作家的心境、情境,或曰心态、情态。人的心境、情境(心态、情态)与人的一般情感、情绪不同,它是人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精神活动,具有这样的一些特点:(1)有持续性、连绵性,是人在特定境遇中所形成的较稳定的心态、情态。(2)有扩散性、弥漫性,它可使周围景物濡染有人的鲜明的主观色彩。例如心境愉快的人,仿佛花在向他微笑,柳条在向他招手,鸟在为他歌唱,周围景物都充满了欢乐的情调。(3)有内省性、体验性,人可通过对自身心境的内省和体验,以自身的生活感受和阅历,把自己心境转化成为某种感性表现形态。“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在这首《青玉案》词中,称自己愁绪如江边那漫延春草,满天飞絮,绵绵梅雨,这显然是他通过对自身心境的内省和体验,并以切身生活感受,对自己心境感性状态所做的真切描绘。
所以,作家在意境创造中所表达的“情”,并不是一般的情感、情绪,而是自己在特定境遇所生成的心境、情境(心态、情态)。请看王维的《栾家濑》一诗:“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诗人所表达的超然于世、悠闲怡悦的心境,是自己在隐居生活中以修身养性所孕成的一种心态、情态。他正是因为对自己这种心境有着真切的内省和体验,所以,以这种心灵来观照周围景物,就感受到了它动中显静的境况,使之呈现出了一派清幽宁静的景象。因而,作家只有把自己情感、情绪转化成为自身可以体察和况味的心境、情境(心态、情态),那他才能使之构成为意境中的“意”,把它转化成为“意”的内涵。
正因为这样,我认为作家在意境创造中所描写的“景”,也不是一般的景物,而是要使之能生成“境”的景物。“境”是富有时空感的景象,我国古代文论家称艺术之境为“高”、为“旷”、为“幽”、为“深”,都意指作家所描写景象所给予读者的时空感受。那么,作家怎样才能使“景”成“境”,让景富有时空感呢?我认为这是由景的两种规定性而实现的,一是作家所描写的景物,要组成优美和谐、完整统一的自然景观;二是这种自然景观要能够显示出相应的活跃时空境象。请看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一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在诗中所描写的景所以能生境,就是因为它具有了我们所讲的两种规定性:他所描写的景物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花香鸟语的自然景观;他以这种优美和谐、完整统一的自然景观展现出了一派春意盎然的时空境象。所以,诗人所描写的不是单层面的自然景物,这里满蹊花树,繁花似锦,花妍芬芳,彩蝶飞舞,娇莺欢唱,这是一幅多么绚丽的富有鲜明时空感的自然境象。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对意境的情景交融构成论可做这样的具体界说:它要能形成优美的悦目怡耳的自然景观;要能展现出充满生机、活力的时空境象;要能表现出含蓄幽深的心灵境界。凡是以这种方式所实现的情景交融,这才能形成意境。我们以上所列举诗歌都具有这种特点;我们还可以马致远的《秋思》一诗为范例,对意境构成这种特点做进一步的分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王国维非常欣赏这首诗,他说:“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④那么,这种“妙境”是怎样形成的?很显然,诗人以简练的笔墨,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古朴荒凉的自然景观;他以这种自然景观展现出了一派寂寥空旷的时空境象,并以它们真切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孤独、悲凉、苍茫的思乡心境。由此可见,正是我们对意境情景交融构成论所做的三种具体界说,使这首诗呈现出了别具一格的艺术妙境。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
②④王国维《人间词话》。
③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