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农业展望——农业综合机械化将迅猛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迅猛论文,农业综合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种植业机械化广义概念是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以及产前、产后各项作业中机电动力和机具的广泛应用,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种植机械原包括各类播种机、水稻插秧机、栽植机、地膜覆盖机、多重复式播种机、秧苗准备机械。随着农艺的演改和农机科研的进步,先后出现了水稻抛秧机、水稻摆秧机、水稻播秧机、水稻精密抛秧机、地膜回收机具及各类作物秧苗移栽机等,均属种植机械范畴。
根据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目标,到“九五”期末,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6310万公顷、4730万公顷、2840万公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67%、32%、20%。5年内将播种机械化水平从18.97%提高到32%,机播面积扩大约2000万公顷,需新增播种机具略低于目前播种机具的社会拥有量。
我国有4亿多亩水稻生产面积,基本上都是采用移栽方式,按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目标,“九五”期末,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50%,那么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不应低于30%,届时约需水稻移栽机具30多万台,目前此类机具总量仅几万台,远远低于战略目标所要求的。按农业部的中心工作重点要抓粮食,主要抓重点作物、重点地区、重大措施、关键环节。因此发展南方水稻生产,提高机械化程度是当务之急,根据水稻增产机理,在“九五”期间,重点推广摆秧机、播秧机、精密抛秧机,通过农机工程技术手段,实现先进的水稻栽植农艺技术,在提高单产、增加水稻总产量的同时,可大幅度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
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单产,但在该技术推广过程中,由于铺膜、残膜回收机具尚无成熟产品,制约了其机械化发展。研制、示范、推广适用的铺膜复式作业机具和残膜回收机具,是非常迫切的,不但可以提高机械化作业面积,而且对地膜覆盖种植技术进一步推广起积极促进作用。
秧苗准备机械中水稻工厂化育秧将随着移栽机械的日益成熟大量配套使用,尤其在寒冷地区、土地规模化经营地区和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形成社会化供秧后,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般小规模生产的农户对田间简易育秧方式和育秧设备感兴趣,新型的田间育秧设备简而不陋,要求多项作业联合进行,提高工效、降低工本,实现一机多用,其它作物的育苗机械和设备,应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在保证一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走小型化、通用化之路。环境湿度、温度、气体成分等以监测为主,人工控制,降低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便于推广使用。到“九五”期末育苗机械化水平在20%左右,全国共有各类作物育苗移栽约0.133亿公顷,需育苗设备万套以上,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与育苗设备相配套的是秧苗移栽机械,巨大的旱地移栽面积,其市场需求量同样是巨大的,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效益和对作物的通用性,研制能自动喂秧的通用移栽机械是发展旱地栽植机械化的方向。
总之,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的农业机械化将走在现代化的前列。种植机械又是农业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通用性较强的各类播种机发展较快外,水稻育秧移栽由于难度较大而滞后,种植业的其它机具如育苗、移栽机械、铺膜、残膜回收机械因发展较迟、通用化程度较低而制约了其机械化的发展进程。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其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在先进的工程技术支撑下将有突破性进展,“九五”期间,是农机化后发阶段,农业综合机械化将得到迅猛发展。
目前随着水稻抛秧技术的推广,水稻抛秧机也应运而生,得到了各级农机推广部门的重视,但由于其使用价值和农户经济状况的限制,加上抛秧机与人工抛秧效率相近,且需二次下田清沟、理苗、补栽,辅助工时增加,所以个人购置很少。摆秧机技术综合了机插秧和抛秧农艺优势,采用毯状秧苗,能把秧苗保证一定的行株距有序地排列到大田里,同时发挥了抛秧的浅栽技术,且作物生长后期通风透光较好、便于田间管理和机械化收获,其增产机理明显,通过试验区的生产对比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长势好于机插、人插、抛秧,每亩平均增产10%左右。所以水稻专家称之为具有方向性的水稻高产机械化之路。播秧机、精密抛秧机采用的是抛秧钵苗,定位、定点将秧苗整齐排列到大田,此两种机型正在研制中,一旦形成产品,在抛秧推广地区有较大市场,并可结合在我国推广的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使其移栽实现机械化。
秧苗准备机械主要包括水稻工厂化盘式育秧设备、田间半机械化育秧设备和其它育苗机械。水稻工厂化盘育秧设备60年代源于日本,我国自70年代末期引进水稻田间半机械化育秧设备是从工厂化育秧设备演变而来,播种、覆土、洒水多项作业在田间完成,满足不同农作制度、不同品种和不同育秧方式的需要,并随着规模化育秧、社会化供秧的发展趋势,此种灵活多变、简易方便的田间育秧设备将在进一步完善后得到推广。
其它农作物如甜菜、烟草、棉花、玉米、瓜果、蔬菜的育苗及移栽机械,由于通用化程度不高,机械化程度较低,推广使用极少,真正实用的产品尚未形成。因此需要将农艺和农机相结合、育苗与移栽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旱地栽植机械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