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统论文,科学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00)03-0001-05
一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使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由空想发展为科学。列宁和毛泽东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分别开创了欧洲半文明国家和东方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使科学社会主义从一种科学理论发展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并就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初步探索,形成了传统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邓小平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以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超越。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规律,但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逻辑构想与后来的社会历史有差别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剩余价值论和历史唯物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做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体系,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3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这样,社会主义就被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解决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并不等于说他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的认识,完全为后来社会主义的实际发展所证实,或被实践检验证明是完全科学的。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的逻辑构想主要有四点:(1)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2)按劳分配;(3)没有阶级差别,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4)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社会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这些构想,虽然是排除了各种具体情况的逻辑抽象,没有、也多次申明不愿为未来社会的建设提供某种模式,但是后来的革命者大都把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当作社会主义的具体蓝图而努力追求和实施。从数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设想的不少基本点是正确的,但也有个别结论不能被认为是完全科学的。科学社会主义有待发展。
(二)以列宁、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后继者,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但由于认识和时代的局限,以及社会主义规律的未充分显露,得出了一些空想性的观点,进行了某些空想式的实践
列宁、毛泽东在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作了重大贡献,但由于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局限,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某些认识不免带有空想成分。比如,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论述,指出:“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的工厂。”(注:《列宁选集》第3卷,第202-20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把整个国民经济组织得像邮政一样,使技术人员、监工和会计,如同所有公职人员一样,都领取不超过工人工资的薪金。“这就是我们最近的目标。这样的国家,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的国家,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注:《列宁选集》第3卷,第204-20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曾一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生产消费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全民公有制,对生产和分配实行全国的统一计划,对劳动和消费实行最严格的计算和监督,从而使全国成为一个没有阶段、没有商品、货币的社会。后来,他不仅放弃了这种设想,而且改变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列宁承认:“我们原打算(或许更确切地说,我们是没有充分根据的假定)直接用无产阶级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的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注:《列宁全集》第33卷,第39页,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益而宝贵的探索,并形成了一个苏联建设社会主义模式,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经验;同时,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有严重缺陷,随着实践发展,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
我国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不久,又重步苏联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后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实行共产主义原则的后尘,同样遭到了严重挫折。毛泽东坚持并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但也要承认,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某些方面,特别是他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陷入了空想论。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拨乱反正,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看,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否定空想论,实现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飞跃。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创立起来的。
二
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新突破,它在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中,是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过程中展开和深化的,并以此为红线,逐步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这根“链条”中的若干关键环节,删除其空想成份,结合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时代特征,开辟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条新路。
(一)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事实依据,是基于当代最具典型的四种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经验教训之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第一是苏联、东欧的经验教训。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完成了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即“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这种模式的弊端愈来愈明显地暴露出来,使原本赋有生机的社会主义建设变得僵化了、缺乏活力了。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邓小平在总结苏联及东欧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了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61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总之,“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2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正是鉴于这一点,邓小平特别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第二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教训。50年代,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曾经作过有益的探索。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不可能超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对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也不可能突破苏联模式的基本框架。因此,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由于对经济规律认识不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从而形成了对社会主义一些不科学的、空想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一味地追求所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并继而导致“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失误,使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时间内,实际上长期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巨大损失。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多次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并作出了许多精辟的阐述,从而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逐步引向深入。
第三是其他民族民主国家搞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60年代,亚非拉一大批民族民主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压迫,获得了独立。一些国家独立后,向往社会主义,选择了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这些国家原本想通过社会主义措施来建立平等、公正的新社会,但结果不仅没有达到目标,而且给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困难,没有较好地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非常重视研究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1980年,他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3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邓小平正是从对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时,促使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深入探索。
第四是资本主义国家内社会主义思潮变化发展的经验得失。6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新的矛盾的积累和新的经济危机的到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资本主义国家又出现了工人斗争的热潮。也引起各国共产党的深入思考。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以欧洲共产主义为代表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与传统观点和实际运动不完全一致的指导原则。邓小平认为,对于这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要采取一种辩证的和谨慎的态度,他认为这种探索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1980年,邓小平在回答来访的意大利记者提出的对欧洲共产主义的看法时说,这是一个探索中的问题,欧洲的共产党也在探索中。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深刻思考。
(二)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现代内涵,是基于对当代社会主义所处的时代特征和世界历史潮流的分析之上,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第一是对当今时代特征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回应。“现在世界上真正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05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这是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揭示和准确把握。邓小平反复强调,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发展的问题,不仅发展中国家迫切谋求发展,发达国家也有一个再发展的问题。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社会政治制度的巩固乃至国家的安全,都越来越取决于自己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已经把当今世界两种“态势”突出出来,一个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另一个是西方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妄图打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在这个大背景下,发展问题,便开始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核心问题,成为影响世界各民族盛衰兴亡的关键问题,也成为支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消长关系的基本问题。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既是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也是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条件和国际背景。
邓小平正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考虑,提出了把当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问题与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有机统一起来的“中国的发展路线”,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为中心,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问题,形成和确立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路线,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了成功的典范。
第二是对世界现代化历程进行深刻分析的理性成果。现代化是世界潮流。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属后发型现代化,其发展道路极为艰难,普遍为共同的世界历史难题所困扰,即在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经验的同时,又很难不受其束缚和限制;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同时,又很难避免资本主义的全面渗透和冲击;传统的社会稳定、协调控制的基础极可能被现代化进程所冲垮,而新的社会稳定、协调控制的条件和机制又一时难以形成。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后发型现代化,就是由于不能解决这种世界历史难题而使现代化受挫。
这种世界难题也同样困扰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因此,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也是解决这种世界历史难题的过程。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际上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它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不少原则:如独立自主与争取外援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对外开放与维护国家主权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原则;“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的基本原则等等,这些原则既是邓小平对世界现代化历程进行理性思辩的结果,也是当代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需具备的措施和保证。
第三是对世界历史潮流和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思考的必然归宿。工业文明兴起和发展的历程,也是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过程。马克思首先揭示了这种转变的必然性。而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这种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质的飞跃。从经济方面看,已经由形成世界市场到形成世界经济体系,进而发展到世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被卷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置身于世界经济联系体系之外已经越来越不可能。邓小平正是在洞察、顺应和把握当代世界民族历史日益深入地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的基础上,解决了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问题,提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战略。
三
邓小平理论在实现科学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中,澄清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问题上许多不完全清楚的,甚至是多少带有空想色彩的观点,以一系列新认识、新论断、新内容组成了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新体系,这些新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明确使用过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但从他们的有关论述中,人们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他们认识的基点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后人则在缺乏这种基点的现实条件下来认识他们的论述,结果造成种种失误和挫折。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各项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邓小平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揭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属性,从而明确了社会主义区别于其它社会制度的重要标志。他认为,社会主义本质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决不能导致两极分化。他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壮大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因而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也是一个历史过程。
邓小平强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或同步富裕,而是允许一部分人通过勤奋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事物的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规律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具体体现。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论断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经济成熟程度不同划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发展阶段,为我们提供了划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和方法。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会呈现出阶段性、“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2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并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关于社会主义阶段论的第一次科学而明确的论断。它指出了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构建了东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各方面问题的现实依据。我们党正是根据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的特征和这个阶段主要矛盾的清醒认识,才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正是依据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状况、生产关系不成熟、上层建筑不完善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才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正是根据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特点的认识,才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等等。可见,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不可能回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也就不可能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曾论述过社会主义改革的问题,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要求。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邓小平依据新的探索实践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0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这就给我们指明了社会主义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必然解放生产力,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科学认识得出的新结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认识和新突破。如果对旧的僵化的模式、体制不进行彻底变革,继续下去,就是一条绝路。因此,改革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这已被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所证明。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突破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否相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过去对此作出的是否定的回答。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2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1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经济,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他们所处的时代出发得出的合乎逻辑的结论。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胆突破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传统观点。首先,邓小平以生产力为切入点,提出了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社会形态角度理解社会主义不同,邓小平从社会运动、社会实践的新视角来认识社会主义,他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建设的手段和目标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揭示了有别于只从制度特征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新的本质论,从而得出现阶段商品、货币、竞争、多种所有制形式乃至一定范围剥削的存在,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所容许的。这就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包容性。其次,邓小平摒弃了把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理解为带有制度属性范畴的错误观点。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计划与市场“中性论”,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扫除了最后一道理论障碍。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新突破。
(五)社会主义发展态势论——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内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考察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形势时,都指出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来潮也有退潮。邓小平一改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一些“左”的倾向和做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认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处于低潮的态势,进而独到地提出和平和发展是世界的两大问题,并以此确定了必须实行特殊的社会主义战略方针。
信念问题是事关全局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此,邓小平告诫我们:“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了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么回事!”(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38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实践已证明,尽管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但是社会主义运动仍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正在高歌猛进。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20-321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收稿日期:2000-03-03
标签: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科学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恩格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