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小学课程改革正在推进。小学数学是小学中的重要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我坚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一、课堂练习必须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
一个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有一定的目标和要求,而孩子们掌握知识有一个认知过程,课堂练习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孩子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和安排。
如在教学“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时,我根据思维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在下面各题的( )里填适当的数:
225÷( )=25( )÷7=21
448÷( )=61( )÷8=32
第二层,在下面各题的□里填适当的数:
750÷(6×□)=2560=(212+28)÷□
第三层,在□里填适当的数字:
2□94÷1□=□2699□0÷3□=□3
通过这三个练习,孩子的掌握了自己所学习的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三个层次设计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让不同层次的孩子练有所得。
二、课堂练习一定要有益于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既要注重练习的层次性,又要有多变的形式。练习形式的变换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对应、对比、查找错误等形式设计。
1.对应式。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我采用了送信的对应式练习。
我运用多媒体出示一条美丽的街道,标明其中的门牌号:18、27、45、54、63、72、81。再写好7个信封,每个信封写上与9相乘的式子,把这7个信封分别发给7个学生,让他们当小邮递员。手持“4×9”的孩子面有难色地对我说:“老师,我找不到是哪一家。”我安慰她:“你算算4×9等于几?可这里没有36号这一家。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了:一是写信时要细心,写错了地址就送不到;二是做事要有责任心,邮递员信送不到就要退回原处。这孩子立即就把“4×9”这封信放回了原处。
2.对比式。在学习新课之后,运用对比形式练习,与旧知识进行对照,加强新旧知识的区分,便于加深理解,巩固新知识的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学习带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时,引导学生对比:
23×4+45 (33×4)+45
586-65-19583-(65-19)
37×(12+3)37×12+3
72÷8×3 72÷(8×3)
通过对比练习,孩子们进一步理解了带括号的算式一定要先计算括号里面的。用这些相近的式子在练习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让孩子们养成了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3.“错误诊断”式。在孩子们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出现一些有错误的例子,可以提高孩子的判断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具体办法是:让孩子们当小医生,我先出示一些有错误的案例:
53×5+25 25+24×25+51×25
=53×30 =49×25+51×25
=1590 =(49+51)×25
=2500
然后让孩子们诊断,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把错误改正了过来。
三、课堂练习要注重孩子的智能训练
根据数学大纲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断增长知识,还要长智能。”在练习时要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给孩子创造活跃的思维条件。在练习时孩子们能主动积极地分析思考,掌握学习方法。设计中要注重习题的“灵活性”。
1.一题多问。同一道题,从多方面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解答,有益于培养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复习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设计: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4厘米、8厘米,当这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增加1厘米时面积和边长各增加了多少?
2.一题多解。同一道习题,要充分利用,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这样既能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有益于发展孩子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例如: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倍,男女生共多少人?这种题的作用好似一个题组,只要引导孩子们从全方位审视、多角度思考就会发现多种解法。
3.一题多变。一道习题叙述的方法不同,所反映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要提高习题的利用率,常常隐藏条件,变换提问、逆向叙述等,使原题开花,让孩子们分析思考、比较判断、得到启示:既可以是一题多变,又可以多变中不变。
例如:甲数是80,乙数是20,甲乙两数的积多少?可以把“乙数是20”应用多媒体隐藏变换为:
①乙数比甲数少60。
②甲数比乙数多60。
③甲乙两数之和是100。
④甲数是乙数的4倍。
⑤乙数是甲数的1/4。
⑥甲数比乙数多3倍。
⑦甲数比乙数少它的……
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说明问题的实质,能使思维适应多种变化,达到灵活变通的目的。
论文作者:程业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7月总第18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7
标签:孩子们论文; 孩子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论文; 边长论文; 习题论文; 多变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7月总第18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