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实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体主义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价值取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集体主义原则的贯彻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但不能由此认为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只能是个人主义。相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必然要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但这一取向的实现则必须有新的具体途径和要求。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我国的经济生活、道德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其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也随之泛起。有的人认为,个人主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但认为有必要深入分析、探讨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个人与集体关系上的变化,说明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客观根据以及实现的具体途径。
一
应该肯定,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表现形式上有了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从而使集体主义原则的贯彻面临着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主体层次的多样性
集体主义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道德原则。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根据地和革命队伍中倡导集体主义,这时,作为道德的主体相对比较单一,革命者是当时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先进阶级的先进分子,他们能自觉地以共产主义道德标准要求自己。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集体主义道德实践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但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中,社会的经济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商品经济被作为资本主义经济遭到排斥,个体经济数量极小,并不断处于下降趋势,因此人们基本上是在同一种社会主义所有制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大家都是公有制下的公民,集体主义道德实践的主体相对也比较单一。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已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这不仅是指商品的多样化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更深层的是社会内部结构的多样化。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还有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各种经济形式竞相争辉。体现这种不同经济形式的实践着的人们构成了不同的道德实践的主体。因而今天的道德主体呈现出了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对于那些私营业主,从事经营活动的主观动机是利己主义的,是为了个体的发财致富。即使是国有企业,由于政企分离,企业成了独立的利益主体,有了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的追求,它在经营或从事其他方面的活动时要体现集体主义原则也具有了新的内容。
(二)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者所从事的事业决定了人的主体行为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就是在家庭、婚姻等个人生活中也是如此。他们选择了革命事业,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要无条件地服从于革命斗争的政治需要。因此,这时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达到了高度统一,有时甚至达到“大公融私”的程度。正由于这样,当时的革命队伍能步调一致地去战胜各种困难,并争取事业的成功。在过去实行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人的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由于和平建设时期的到来而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当时经济、政治管理上的高度集中,造成企事业单位或集体依附于国家,个人依附于集体,这种利益上的一元化自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个体独立性、自主性。当前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在创造一个开放系统,但人们还处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旧的东西仍然起着作用,因此人们的选择趋向必然是多重而矛盾的,新的利益结构同旧的利益结构相伴随,而每一种利益结构都有吸引人的魅力,人们在面临选择时常会表现出左右摇摆,但自主、独立意识的增强则明显地反映出来了。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个人具有充分的经济选择基础上的,个人可以拥有财产和生产资料,可以自由地选择职业,进行各种由社会创造的资金投向活动等。同时,商品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使人们不仅从个体经济存在这个事实本身来观照这个世界,而且商品经济发展造成的个人利益的独特性,也足以使他们不断反复地把自己从群体中挑拣出来加以审视。无论是租赁制、承包制,还是厂长经营负责制,无不都是将利益主体分解到最小单位,使每个人的个人行为表现和个人利益构成为一个统一体,并且使之在企业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中裸露出来,造成一种强刺激。不仅是个体,每个企业也都是这样。在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压力下,企业必然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力,生龙活虎地投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去。因此,市场经济对人的本质具有个体自主性和独立性的要求,而这又总是和人的自由、个性的解放、人格的独立相联系的,由此便带来了个人与集体结合方式上的变化。
(三)集合方式的多变性和灵活性
在民主革命的艰难岁月,在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强调绝对地服从命令,统一步调听指挥,这既是特殊的战争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人们为实现自身利益所必需的,集体主义在这个时期体现出较强的整体性、稳定性和统一性。个人要离开原来的集体,都得由上级部门统一指派或安排。集合方式的多变或灵活不适合特殊的战争环境。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集合方式虽然不再像战争年代那样具有高度的统一和严格性,但由于当时整个国家的运行机制由最高权力机构通过它的职能部门实行利益的一元化管理,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部门或单位被规范为不同的行政系列而把人集合起来,同时用城乡户籍制度限制住了占全国人口70%左右的农民,除了极少数人通过升学、招工、当兵或提干等方式而可能转为吃商品粮的城镇居民外,其余的均只能耕作在世代延续的土地上。城镇中大小集体和国营单位之间也壁垒森严,人员之间的流动受身份、指标等因素的限制,并需经层层审批而十分不易,跨地区的流动更是困难重重。这在客观上便造成了人们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态,每个公民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唯有在自己的单位或部门才有自身的真实利益和保障,因而道德主体的集合方式也比较稳定,多变和灵活性较少。但是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由于市场经济确立了个人的独立、自主地位,给人以经济自由及独立、平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这样人性的巨大膨胀力必然会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人性的需要从社会深处突破禁锢的外壳向社会各个方面伸展,个体之间或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表现为契约关系,即契约成了人们集合方式的载体,因而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就不再像过去那样通过行政手段的强制而具有稳定性,灵活和多变成了市场经济中个体与集体关系的一个特点。人们在一个单位或部门,如工作不称心或特长难以发挥可以跳槽,社会也开辟了劳动力市场为他们创造条件;有的人还可以独立地创办企业,开拓自己的事业。社会上不少人除了做好一门主业外,还从事第二职业,从而与其他部门或单位发生集合关系。
(四)个体的物质需求与社会整体利益发展的矛盾
个体对物质的需求与社会整体利益发展的矛盾在民主革命时期还不突出,因为当时采取的是军事共产主义生活方式,人们的物质生活要求通过供给制来实现。虽然物资匮乏,但分配公平,组织纪律性严格,先进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都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共产主义事业,公而忘私,不图享受,体现出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按照马克思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实现的,因而人们应能超越对物质的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历史并没有完全按照马克思所设想的那样展开。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经济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很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并不具备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主义模式所必需的经济条件。但在我国推行计划经济时,则通过社会的定量分配、工资大致保持平均水平等方式来抑制个体的物质需求,以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这时个体的物质需求与社会整体利益发展的矛盾还没有展开。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这个矛盾就展开了。即一方面由于发展商品生产,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关系,占有商品或与商品打交道的人自然要讲物质利益和效率,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日益增强,个人利益观念日益强化;另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使社会整体利益得到发展。应当承认,社会成员自身独立的物质利益是一种正当的客观需求,这是市场经济建立,从而也是合理的利益关系形成的基本前提,它能充分地激发个人潜能的发挥,给予人们同一的市场进入和竞争的平等权利。承认这种需求的正当性,必将有助于荡涤各种特权和不平等关系,使主体性活动得以在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上展开。但同时也不庸讳言,由于市场经济遵循交换原则,这就可能会使商品生产者以种种不道德乃至非法手段攫取利润;商品与货币在市场经济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可能会使某些人堕落于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的泥潭;以商品交换为基本行为模式的商品生产,可能会诱使人们利己主义思想的膨胀,以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为竞争手段,催发、加剧某种不健康甚至丑恶的社会现象发生或蔓延,从而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人民的整体利益带来极大的危害。
二
我们要正视市场经济发展给贯彻集体主义原则带来的新问题,但不能认为个人主义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只能是个人主义。这首先可以从市场经济本身来作一分析。
市场经济是市场化的商品经济,它作为社会经济的一种运行形式,是同自然经济相对立的。如果把市场经济和自然经济作一比较,可以看到自然经济是一种以生产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经济形式下,人们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个人或某些社会集团的直接生活需要。而市场经济则是以生产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不仅生产者的剩余产品是商品,而且他的生活必需品、各种不同的生产条件也都成了商品。即一切生产活动都表现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因而,市场经济具有流通性、开放性、社会性等特点。正因为如此,市场经济必定是一种法理型经济,它要以法律作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统治形式和调控手段,设定市场运作的规则和原则,使市场主体的多样化行为受到规范和制约。在市场经济生活中,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民众,都要服从具有非人格特征的法律秩序。市场经济这一特征的根据在于,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每一个体或企业都是由市场联系起来的,尽管每个个体或企业都有自身的利益和要求,但他们又有着超然于个体之上的共同利益,能否保障市场的有序性、规范性以及社会整体的稳定,是决定个体利益能否实现及实现程度的关键。而法律就成了维护整体,约束个体的依据和保障。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在它的运作过程中,在本质上必然要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就社会制度和人生价值取向的关系来说,任何一种人生价值取向,都植根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中,人生价值取向不是独立的本位概念,能自身规定自身,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自身的经济、政治的同时,也以一定的方式为实践主体的道德行为确立基本的价值准则,这就是集体主义。这是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及其内在需求机制中引伸出来的。社会主义在自己的本质构成中,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特征意味着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并有着一致的最大利益。正是这一点,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取向只能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目的是利润,但更根本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的需要,追求最大的社会效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原则,力求抑制剥削,防止两极分化,追求共同富裕。这一切都说明,坚持集体主义人生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应有之意。
三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倡导的是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取向,但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实现又必须有新的具体途径和要求。这种具体途径和要求最集中地表现为一种调控机制。人生价值取向是人们评价和认识事物时所持的一种基本观点,就它的形成来说具有自发、从众、可塑等特点,这说明了一个社会对某种价值取向的形成有客观要求,并不等于能自然地将某种价值取向作为一个社会现实的形式,哪一种价值取向在社会中真正起主导作用,社会调控机制必须发挥作用。尤其是当一个社会处于变革的状态,如社会调控机制弱化,则必定造成社会价值目标的模糊化及多元化,消极落后的价值取向对社会的发展就会起到破坏作用。笔者认为,在当前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实现上,有这么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调控价值标准,贯彻集体主义价值原则,应允许集体主义原则在多种层次上实现
建立价值观体系,必须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的社会主义目前尚处在初级阶段,在经济上实行的是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市场经济,从而造成了道德主体层次的多样性。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就不能简单地用一种道德标准要求人,而必须允许集体主义原则在多种层次上实现。我们要倡导公而忘私、大公无私,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精神,这是集体主义道德的最高形式。同时也应承认低层次的道德准则,如不损人利己、不假公济私、不损公肥己等的合理性。作为一个社会道德价值的基本原则,必须能够反映该社会社会关系的特点,反映当时社会道德生活的现实。我们不能对一切人一味地拔高其道德的品位。对一般的人来说,只要行为主体能遵守国家的法律,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和其他社会公德,个人本位的趋向性不发展为极端的自私自利,在客观上有助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就应当允许。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集体主义价值体系中,其价值标准应是具有层次性的,应形成一个由低而高的递进系统。
(二)优化调控主体,提高建立真实集体的自觉性
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集合方式的多变性和灵活性等,是在市场经济中贯彻集体主义价值原则面临的新问题。应当肯定,自主性、独立性等意识的增长,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就其本质而言,它向人们提出了人际关系上的广泛社会交往及平等互惠的要求,个人与集体关系上的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的公正分配要求,以及人与人关系上的相互沟通、理解、平等、真诚合作的要求。人们道德关系上的这些变化,要求我们更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真实集体的形象,使每个人在企事业部门或单位能真正体认到集体对他的意义。现在在一些企事业部门或单位,往往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即对于不少个体而言,企事业的存在只有通过经验水平上的直接感受才能感知,他们在某部门或单位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工作,他们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主要是“按劳取酬”的货币关系,具有低度的实利性质,而职工个体与企事业这个群体结构中本应具有的协同发展的现实联系往往具有抽象性而不易理解到,从而造成个体行为选择上的个人功利倾向的加强和群体意识的迷失。这样,优化调控主体的问题就突出出来了。所谓调控主体,指的是拥有一定权力的机构和人。调控主体的言行和自身价值取向,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很大。调控主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价值观体系水平的高低。在一个真实集体中,通过高素质的调控主体的有效管理,能达到高度的民主化、透明度。
(三)强化法律的调控手段
由于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的个人利益,个体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要贯彻集体主义价值原则,就必须强化调控手段。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至少有5种手段可以利用,即教育手段、舆论手段、政策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这些手段各有特色。笔者在此特别强调法律的调控手段的重要,认为法律手段的实施,既是市场经济体制中弘扬集体主义原则的客观基础,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特殊途径之一。需要说明的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生活实行一元化的全面控制,并且这种控制方式的经济性、法律性因素比较小,主要诉诸直接命令的控制手段。在这种情况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建立,教育、舆论构成了主要的运作机制,并同荣誉措施一起起着重要作用。当时,我们实行的是低工资制度,个人收入的差距很小,评英模、发奖状等精神鼓励的作用十分明显。当人们在经济上拉不开差距的时候,政治荣誉上拉开了差距,其激励机制就变得异常有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确立,首先遇到了利己法则的挑战,尤其是在已经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共同富裕尚未实现的条件下,“向钱看齐”极易成为一种似乎是不可抵挡的潮流。但市场经济是法理型经济,它既要把利己行为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又要依法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利益调节,对有利于国家或集体的高尚行为理应给予合理的回报。应发挥法律运作中的这些功能并配以教育、舆论等手段,来保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实现。应该肯定,内涵于市场经济运作中的法律调控手段,按其自身的逻辑必定给人性的系统以深刻的影响,将会由外在的因素逐渐转化为社会成员的自律行为。
(四)调控道德文化的现代化建设
调控道德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属于心理或精神层面,是影响主体因素的软系统,又是其最核心的部分,体现了人的思维的理性自觉。对道德文化现代化建设进行调控,就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道德观的前提下,改革传统的和既定的道德文化观念中的一切不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成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道德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曾热烈讨论过的价值观上的“西化论”和“复古论”都必须接受现实的批判和改造,以防理论上的误导。
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问题上,调控道德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在现阶段有必要特别强调内倾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所谓道德的内倾文化,是指人的内在完善,即要求道德主体通过“内省”、“克己”,做到人际间的和谐,为社会作出表率和自我贡献。之所以要把这方面的建设突出出来,是因为注重内倾文化建设曾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但现在人们却忽略了它的重要性,行为的表现上具有短视性、功利性、实用性等色彩,而较少从道德、良心上评判事物,走上了一种片面性。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制度,但它的最基本的社会活动细胞仍然是个体,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道德建设,最终还是应体现在构成这个社会无数的个人充分自觉的基础上。因此,时代的更替,内倾文化的具体内容可以发生变化,应赋予新的内涵,但人的道德自觉的培养和训练则是具有普遍生活意义的。
总之,应通过对道德文化现代化建设的调控并运用其他多种调控方式,使集体主义价值取向能得以实现。必须意识到,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忽略了这方面的工作,使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精神道德大厦毁了,要修复和重建则比进行经济建设要困难得多。
本文1995年1月收到。作者系上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注:本专题1992.3索引中将《不存在商品经济与道德的“二律背反”》一文中的“不”错印为“在”,作者“孔润年”错印为“孔润平”。特此更正。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Realization of Collectivist Value
Li Yuqing
Abstract The fostering of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evitably poses a number of new problem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llectivist principle.However,this does not lea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value - orientation of market economy cannot but be individualism.On the contrary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dheres to collectivist values ,though the realization of this valueorientation requires new practical measures and approaches.
Key word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collectivism,valueorientation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集体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经济论文; 政治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经济学论文; 法律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