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梅毒阻断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论文_刘凌

(贵航贵阳医院皮肤科 贵州 贵阳 550006)

【摘要】目的:观察妊娠期梅毒阻断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4例梅毒分娩孕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孕产妇妊娠期是否行梅毒阻断干预将所有孕妇分为对照组(42例:未行梅毒阻断干预)与实验组(42例:行梅毒阻断干预),比较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9.52%)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先天性梅毒、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死亡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O5)。结论:梅毒分娩孕产妇行梅毒阻断干预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以及先天性梅毒患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病死率。

【关键词】妊娠期;梅毒;阻断干预措施;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7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6-0064-02

梅毒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机体经性传播感染梅毒螺旋体,妊娠梅毒可分为显性梅毒、隐性梅毒,妊娠梅毒患者可经胎盘、脐静脉将梅毒传染给胎儿,梅毒一旦感染其病程长、传染性强,梅毒的感染对个体神经系统、骨骼系统造成的损伤较大[1]。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42例未行梅毒阻断干预的梅毒孕产妇与实验组42例行梅毒阻断干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预后情况,从而论证妊娠期梅毒阻断干预措施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4例梅毒分娩孕产妇按照孕产妇妊娠期是否行梅毒阻断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未行梅毒阻断干预)与实验组(42例:行梅毒阻断干预),实验组42例孕产妇年龄最小为21岁,年龄最大为37岁,中位年龄为(24.12±1.12)岁,孕周最短为25周,孕周最长为38周,平均孕周为(34.14±2.22)周。分娩次数:有22例为初产妇,有20例为经产妇。对照组42例孕产妇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最大为36岁,中位年龄为(24.11±1.11)岁,孕周最短为24周,孕周最长为37周,平均孕周为(34.11±2.12)周。分娩次数:有24例为初产妇,有18例为经产妇。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分娩次数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为隐性梅毒患者,结合妊娠期孕产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血液检测结果,患者均符合妊娠期梅毒临床诊断标准,所有孕产妇产前检查均为单胎头位。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语言交流障碍患者。(2)排除参与本次研究前使用抗生素治疗患者。(3)排除合并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孕产妇未行梅毒阻断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梅毒阻断干预,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给予苄星青霉素治疗,患者每周肌肉注射给药1次,每次两侧臀部各肌注120万U,连续给药3周。对于青霉素过敏患者给予头孢曲松治疗,患者每日静脉注射给药1次,每次静脉注射给药500mg,连续给药10日。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流产、出生畸形、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

(2)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死亡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以(%)表示计数数据,两样本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共有4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对照组共有12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实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2.2 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死亡发生情况,实验组有1例(2.3 8%)为先天性梅毒、有1例(2.3 8%)为低体重儿、有1例(2.3 8%)为新生儿窒息,有1例(2.3 8%)为新生儿死亡,对照组有3例(7.15%)为先天性梅毒、有3例(7.15%)为低体重儿、有3例(7.15%)为新生儿窒息,有3例(7.15%)为新生儿死亡,实验组先天性梅毒发生率、低体重儿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新生儿死亡发生率与对照组经χ2检验分别为5.007、5.007、5.007、5.007,P<0.05。

3.讨论

近些年我国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妊娠期梅毒发病率逐年攀升,妊娠期梅毒临床分期不同,临床症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现代研究显示I期梅毒患者、Ⅱ期梅毒患者以及Ⅲ期患者若未及时给予阻断干预治疗,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率明显提升[2]。青霉素属于妊娠梅毒临床常用药,梅毒阻断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梅毒感染率,对于青霉素过敏的妊娠梅毒患者,则应给予头孢曲松持续治疗[3]。本次研究显示给予妊娠期梅毒阻断干预的实验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先天性梅毒患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妊娠期梅毒孕妇梅毒母婴阻断可有效提升孕产妇分娩安全性,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综上所述,妊娠期梅毒母婴阻断干预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文华.56例妊娠期梅毒的母婴阻断治疗及其心理干预[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1):82-83,92.

[2]刘欢欢.妊娠期梅毒母婴阻断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275-276.

[3]朱玉霞,樊尚荣.妊娠期艾滋病和梅毒及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与母婴传播阻断[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41(4):259-262.

论文作者:刘凌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妊娠期梅毒阻断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论文_刘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