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距离理论”的哲学认识论联想_认识论论文

审美“心理距离理论”的哲学认识论联想_认识论论文

美学“心理距离说”的哲学认识论联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认识论论文,美学论文,哲学论文,距离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00(2003)04-0124-05

哲学认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类何以获得真理。围绕这一问题,人们运用多种方法,从多重角度进行了长期、艰苦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受瑞士美学家布洛关于审美过程中“心理距离说”的启发,反思人类认识史和主体认识客体的具体过程,笔者体会到,“距离”的存在是缩小认识成果与真理之间距离的必备条件,亦即认识主体提高认识“逼真度”的必备条件。

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是指审美主体要进入审美境界,必须把审美对象置于主体实用的需要和目的考虑之外,在心理上与审美对象之间的一切利害关系相隔离。认识过程中的距离则是指在认识过程中,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保持一定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有助于主体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流动、发展过程中,过程的历时性、不可逆性是物质运动的基本特征。斗转星移,时过境迁,然而,人的意识却可以通过思维运动,将进入认识领域的客体从周围世界的关联中剥离出来,回溯遥远的过去,前瞻不尽的未来,以便获得真理性的认识,指导当下实践。反思与预测就是人们经常采用的有效的思维方式。反思是“后思”,是对既有认识的认识,预测是“前识”,是对客体未来发展态势的推断,虽然二者的思维时序相悖,但它们都是主体跨越时空的思维。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要冷静地思考一下过去,冷静地思考一下未来。思考过去就是反思,思考未来就是预测。

人类的既时思维是对当下进入主体视界中的客体的反映,是思维统摄现实时空的结果,它一旦脱离了对历史时空和未来时空中的客体的反思与预测,就事论事,“今朝有酒今朝醉”,就不能达到对客体本质全面而深刻的把握,致使实践败北。今天,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环保共识,就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和预测的结果。当人们欢庆人对自然的胜利时,逐渐发现了这一成功的代价,环境危机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迫使人类反思自己的所思所为,认识到自然界的报复源于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片面认识。为了当代人类的整体、长远和根本的利益,为了后代子孙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预测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什么说反思能够帮助人们克服认识的局限性与盲目性呢?

反思概念出自西方哲学,多见于黑格尔哲学。剔除其唯心主义因素,我们可以把反思的含义归纳为三方面:(1)反思是思维主体以思维本身为对象进行思维,即思维的自我认识。(2)反思是主体对其认识经历的反复思考,亦即再认识。(3)反思是主体对客体本质的把握。反思渗透于人类认识客体的全过程,是人类理性认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于反思是“后思”,是对历史的思考与追问,反思发生的时空与所反思的内容发生的时空有一定的距离,正是这种回溯时空距离使主体得以冷静地思考过去,以便求得真知。

(一)回溯时空距离为主体把握客体的本质、规律创造了时机。由于客体本质暴露的过程性,实践水平的制约性等原因,前后阶段认识结果存在着差异和对立,促使主体反思认识要素和认识历程。主体通过怀疑、否定、批判既有认识,形成新思路、新思想,产生新的认识结果。这种反思是间断性与连续性辩证统一的无限过程,正因为如此,对杰出人物的评价才有“盖棺论定”,“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之论。

(二)回溯时空距离使实践的反馈回路得以形成。在控制论中,反馈是指把系统输送出去的信息作用于被控对象后产生的结果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产生影响。人类的社会实践就是一个反馈系统。它通过实践-再实践这一需要时空演进而展开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形成信息反馈回路。在再实践阶段,经过实践检验的结果以客观存在的信息形式反馈给人的思维系统,主体会发现原有的指导实践的认识与客观事实有矛盾,主体据之对实践观念进行反思,找出理论预期与实践结果产生差距的原因,从而制定下一步实践的修正和调整方案。通过一个又一个螺旋上升的实践反馈回路,主体对实践观念不断再认识,使人类的认识与实践水平不断提高。

(三)回溯时空距离使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超越成为可能。主体在反思认识过程和实践观念的同时,必须反思思维着的自我,包括主体认知图式、认知结构等内源性因素。这是一个认识主体加工外界信息机理和建构主体创造机制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主体可以改建认识图式,转换思维框架,提高认知能力,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我超越。

为什么说预测可以帮助人们克服认识的局限性与盲目性呢?

古语云:“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意都是说明预测的重要性。预测是人们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对其发展趋势的推断,是主体对将来的思考,是主体思维对未来时空的统摄,它发生于现在与将来的时空距离中,正是在认识的超前时空距离中,主体得以冷静地思考未来,以便求得真知。

(一)超前时空距离使主体可以充分展示意识的能动作用,展现人的本质力量。人类为了有效地改造外物,改造物与人的关系以适应人类的需要,必须依据所认识的外物规律及其所预测的发展趋势,制定和选择最佳行动计划和方案。为此,主体必须预测供选方案实现的各种可能途径、后果,充分估计实施方案所需要的条件及其变化,根据预见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便在实践之前,选择出尽可能优化的行动方案,减少实践过程中的震荡和代价。

(二)超前时空距离与主体深谋远虑、创新思维,以促进事物长远和根本性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人的认识和实践都是有目的的,而目的与利益不可分离。以时间划分,利益分为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由于人是追求和创造理想世界的动物,具有趋向未来的本性和创新能力,而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绝非是短期功利行为。它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各种知识、目标等多重意交的调动、重构和除旧布新,通过在超前时空距离中的冷静思考,主体可以排除短期和局部利益的干扰,制定战略规划,确定战略目标,以克服实践中的短期行为,维护人类整体长久、根本的利益。

(三)超前时空距离是主体实现战略调整的契机。实践方案确定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多变性,主体性因素的变动以及预测误差等原因,会暴露出原定方案的弊病,需要及时调整之。这种调整最好在原方案与客观实际出现突出矛盾之前进行,以避免重大损失,它就是建立在预测基础上的战略调整。

审美不同于认知,审美的目的不在于求知,而在于对审美对象的情感体验。审美过程虽然受到主体价值观念的影响,但却要求在摆脱功利的条件下进行。但是,审美与认知并没有绝对的鸿沟,它们毕竟都是主体(人)与客体(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人类经历的各条道路的起点上,都可能找出审美经验:它开辟通向科学和行动的途径。原因是:它处于根源部位上,处于人类在与万物混杂中感受到自己与世界亲密关系的这一点上。创造的自然产生人并启发人达到意识。这就是为什么某些哲学偏重选择美学的原因,因为这样它们可以寻根溯源。”[1]因此,笔者认为,在认识过程中也会出现与审美过程中异中有同的心理距离效应,否则古人为何感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呢?认识过程中的心理距离是指,为了提高认识结果的客观性、“逼真度”,主体必须尽可能的超越自我,摆脱狭隘功利对认识过程的干扰。

认识论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人的心录不是白板,主体反映客体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固有的认知图式,从特定的需要出发,借助于实践反映客观事物。认识的主体性表明,作为整体的人的认识过程不应该也不可能摆脱功利性,因为人从来不是为认识而认识的,认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有效的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的认识不仅要提供客体的本质、规律是什么的答案,还要提供客体对人有何意义的答案,以便主体制定合规律、合目的的实践方案去改造世界。因此,人类的求真认识不可能脱离价值评价。而价值问题本质上是利益问题,需要的满足就是利益。人的认识活动受到利益驱动,但是,利益驱动对认识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它促进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去探究客体的奥秘。另一方面,它又限制了主体的视界,导致认识过程中错误的萌生。明显表现为:其一,增加了真理中的相对性成分。真理的相对性不仅源于客体发展的无限性与主体能力有限性的矛盾,而且,与主体的有意选择有关,因为主体是从自己的特定需要出发来认识客体的,专注于符合自身需要的客体属性,视而不见客体固有的其他属性,而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客体的本真状态,这就是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原因。其二,诱导主体陷入认识误区。如果主体被狭隘功利所缠绕,必然目光短浅,思路闭锁,“迷”在“当局”误以为“对我有用即真理”。事实上,利益追求并不是天然合理的,虽然利益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整体需要又要求对不同主体利益进行优化结合与协调发展,超越有局限的个体和局部利益。这种超越不是对个人和局部利益的简单否定,而是为了在更高层次和境界上实现个人和局部利益。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这种心理距离呢?其必经途径有二。

第一,建立开放的认识参照系,通过扩大主体的胸怀、视界和思维空间,实现与其狭隘功利相隔离的目的。因为主体利益追求是否合理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比较问题,是一个以什么为价值评价标准问题。建立开放的认识参照系要求主体:其一,扩大时空参照坐标。当今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变革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如果主体坐井观天,在狭小的参照系内进行短距离比较,认识结果就走不出自我利益中心。如果主体扩大时空参照坐标,面向大局,面向整体,面向未来,在广阔的参照系内进行远距离比较,就能够拓展思维空间和胸怀,从而确立正确的价值坐标,确立合理的利益追求目标。其二,适时地转换认识参照系,主体就会获得“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认知。即从不同角度认识客体的本质,从不同侧面认识主体的需要,在差异和冲突中调控和整合认识动机、目的,远离狭隘功利。

第二,跳出情感的陷阱。人的认识不是单纯的理性运动,它受主体情感因素的制约。在客观世界中,只有那些与人的需要相关联并为人的情感所肯定的事物才能与人建立起现实的主客体关系。实际上,情感与利益一样,均根基于人的需要,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情感最显著的特点是两极性,即积极与消极,肯定与否定的对立,此外,情感还有量的适度问题,即使积极、肯定的情感,过强、过弱都会影响认识结果。因此,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在确立自己的价值坐标时,必须合理地调控情感的作用,情感作用发挥得当,它驱动主体满腔热情地追求真理,反之,则会诱导主体陷入情感的陷阱,难以摆脱狭隘功利的干扰,进而与真理无缘。跳出情感陷阱所凭借的工具是意志,它是十分重要的主体性因素,是主体为实现某种预期目的而自觉地调节自身行为去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通过意识调控,意志所特有的对主体内部心理状态进行自我调控的功能,抑制了情感对认识过程的负面影响,使主体朝着既定认识目标前进百折不回。实际上,意志抑制情感也离不开心理距离效应。人们时常借助下述几种常见的意志控制情感的方法,试图跳出情感的陷阱。

其一,延时决策。主体不能在情感冲动时匆忙决策,因为冲动的情感会使主体思维产生偏激性。经验告诉我们,在认识过程中,主体用意志制约情感在延续的时距中反思和前瞻,可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

其二,转移兴奋灶。激情的作用有双重性,当过度的、不良的激情出现时,主体要用意志的力量转移注意力,促使其淡化。这就是使主体的思维兴奋灶由此及彼,用“距离”阻碍激情的负面效应。

其三,逆情思维。即在认识过程中,凭借意志的力量,约束主体思考符合主体短期和局部需要又被主体情感肯定的客体属性的短处、弊病,思考不符合主体短期和局部需要又被主体情感否定的客体属性的长处、优势,使主体在思维空间的不同角度认识客体的多种属性,发现和矫正情感误导所产生的认识错误。

从人们常见、常思的认识现象中探讨“距离”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对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

(一)提升人的主体意识。认识过程中的“距离”作用能够促使主体登高望远,使主体意识真正成为对人的本质、人的根本需要、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意识,成为对人的主动性、超越性以及对人的价值理性取舍的意识。以便在不断提升的主体意识的导引下,进行科学的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自控、调节能力十分重要,要借助于理性、道德、理想、信仰、信念的力量,排除各种干扰,正确选择认识目标,走出认识的误区,以确证和优化主体的本质与素质,推进认识结果向真理趋近。

(二)提高人类实践的成功率。在实践过程中,人们经常因实践方案的非科学性而付出惨重的代价,运用反思和预测可以提高人类实践的成功率。反思不只是把人们的思维从现在引向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历史的生成与发展中,更深刻地理解现在,洞察未来。首先,“前车之鉴,后车之辙”,鉴往而知来也。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历史过程中,我党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反思,是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方针的前提;对纯而又纯的单一公有制的反思,是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前提。其次,面向未来是人类实践的本质特征。实践目的就是代表未来的要素,是主体关于客体的未来的理想模型。《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说过,人要是不动脑筋推测未来,就连十分钟也过不去。伸手去拿杯咖啡,也要对未来有个默默的假设——手伸到的时候,杯子还在桌上。为了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从合理的需要出发,制定合规律、合目的的实践方案,并不断调控之,以不断提高人类实践的成功率,高扬人的创造本性。

(三)促进人类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要涉及多重关系。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长期与短期的关系、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关系等。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坚持使这三大文明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表明我党对我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决策主体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开放的认识参照系中拓展视野,排除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地方本位主义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的干扰,着眼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建立起合理的、体现人类终极关怀的利益机制,才能制定出有助于人、社会、环境整体协调发展的科学决策,为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标签:;  ;  ;  ;  ;  ;  

审美“心理距离理论”的哲学认识论联想_认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