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体能训练与训练伤的关系及处理论文_刘怡 赵宇乾

军人体能训练与训练伤的关系及处理论文_刘怡 赵宇乾

(95958部队 上海市 201100)

摘要:体能训练是部队及军队院校等部门基础性的军事训练内容,起到军事战斗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但体能训练过程容易造成身体的损伤,妨碍军事人员的素质提升。本文总结了引发体能训练伤的常见原因,并分析了军人体能训练与训练伤的关系以及训练伤的有效处理措施,为关注此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军人;体能训练;训练伤

引言:随着我国新《军事体育训练大纲》的颁布实施,军队的年度考核训练任务有所加重,导致部队出现军人体能训练伤的情况愈加频繁。但体能训练是提升军人战斗素质与素养的主要途径,不能因为训练伤的发生就减少训练量,所以积极探索军人体能训练与训练伤的关系,并形成及时处理应对措施。

一、引发体能训练伤的常见原因

军人体能训练中引发体能训练伤的因素有很多,如体能基础差、训练场地不专业、自我保护意识不足、训练方法不科学、执行动作不规范等。军人体能训练很多时候出于磨炼精神意志的目的,会在马路、土路、石子路等场地进行体能训练,而这些都不是专业的训练场地,所以很容易造成膝盖、脚踝等关节的损伤。很多军人在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对护具的保护作用并不重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所以在训练中极易产生损伤情况。同时体能训练的方法不科学、动作不规范也是引起体能训练伤的主要原因,很多军人在体能训练时不注重专业的指导过程,也不会进行热身活动,训练动作执行也不够规范,所以很容易造成体能训练伤。

二、军人体能训练与训练伤的关系

体能一词最早起源于美国,其含义是指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一般可分为健康体能和竞技体能,健康体能是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机体能力,同时也是开发竞技体能的基础。军事体能训练更接近竞技体能,所以其具有较高的机体能力需求,对人体的各项机能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如心血管耐力、肌肉耐力、身体柔韧性、身体平衡性、身体敏捷性等,而这些身体机能提升训练过程中的负荷与磨损就很容易造成训练伤。当前世界范围处于整体的和平状态,所以训练伤是我国军队最常见的卫勤问题,严重影响着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并会造成巨大的资金损失,如美国军队在2007共有九十万人次的训练损伤情况发生,平均每次损伤的资金损失额高达3000美金,再将因损伤造成的其他损失计算在内,美军2007年度的损伤资金损失高达150亿美元。

体能训练带来的训练伤虽然影响与危害巨大,但体能训练与训练伤之间又是一对矛盾体的关系,军人在体能训练中会因为身体机能不足而容易产生训练伤,耽误体能训练,影响体能提升的质量和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同时身体机能的提升过程又是避免训练损伤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基础,所以就需要对体能训练方式进行科学的探索与研究,并优化训练伤的应对处理措施,从而兼顾身体机能的提升和训练损伤的降低[1]。

三、军人体能训练伤处理与预防的主要措施

(一)急性训练损伤的处理

军人体能训练伤的常见类型有很多,如肌肉拉伤、关节损伤、软组织挫伤、骨折、关节脱位、韧带撕裂断裂、开放性创伤等,其中一些非急性损伤不需要到医院进行处理,在部队现场就可以进行处理。在发生肌肉拉伤、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等非急性损伤时,要对损伤的部位以及程度进行初步的判断,通常需要停止体能训练,根据实际情况对损伤部位进行加护具、粘贴药物等保护措施,并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然后冷敷损伤部位,同时还要叮嘱损伤人员注意患肢的抬高。恢复过程中如果损伤人员感觉可以承受一定力量时,就可以尝试开始局部的恢复性锻炼,如损伤人员是膝关节的损伤,就可以改为进行一定程度的上肢力量和核心力量的训练,从而有效减少训练效果的丢失。

(二)慢性训练损伤的处理

军人的慢性训练损伤相比之急性损伤更为常见,其中包括疲劳骨折、肌腱炎、腱鞘炎、肌肉劳损等,这些慢性训练损伤一般都是由于训练人员的自身局部机能缺陷和训练形式动作单一重复造成的。当发生慢性训练损伤时通常要排除造成局部应力集中的因素,然后使用护具进行保护,并进行牵伸等康复训练。而具体的治疗处理方式有药物治疗、理疗、封闭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通常会采用非甾醇类的抗炎药与肌肉松弛类药物;封闭治疗的方式则适用于适应证明确的损伤人员;手术治疗适用于顽固性的慢性损伤病症。除此之外,在新兵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极易发生下肢的疲劳性骨折,在发生这种情况时要及时的停止跑跳等训练科目,进行肌肉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科目,从而去除造成疲劳性骨折的局部集中应力,消除疲劳性骨折的危害,并确保新兵营的训练效果。

(三)体能训练损伤的康复手段

康复性训练是损伤人员快速痊愈的有效途径,可以使损伤人员的修养时间缩短,尽早恢复正常的体能训练强度。一般情况下,康复训练要以损伤人员积极主动的康复锻炼为主要的恢复手段,而冲击理疗、药物治疗等康复手段只能作为辅助手段。通常康复训练宜早不宜迟,最好在损伤的早期就进行康复训练,而训练的形式要避免对损伤部位有害的活动,并且要注意损伤人员是否在康复训练的过程出现严重疼痛、肿胀等不适现象,若如发生这些情况要及时的停止训练。除此之外康复锻炼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由肌肉收缩活动、关节活动逐渐向复合活动过渡,直至损伤部位在正常活动中没有疼痛、肿胀等情况发生。

(四)训练伤知识的普及

针对军人体能训练训练伤的问题,做好损伤的处理与治疗是主要措施,但更为主要的是对训练伤相应的知识进行教育和普及,从源头处减少训练伤情况的发生。首先要从训练组织指导者入手,体能训练组织指导者是决定训练科学性的关键所在,所以组织指导者必须具备完备的生理、训练、医疗处理的基本知识。其次要对训练者进行知识的教育与普及,让他们形成对训练伤的正确认识,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和意识,并对自身的机能缺陷进行针对性的科学训练,最后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基本的诊断知识培训,避免因缺乏诊断知识而造成延误治疗的情况[2]。

结论:军人体能训练效果是影响我国军队战斗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所以军人体能训练伤处理措施的探索一定要基于对人体运动特点的正确认识,并形成有针对性的科学应对救治措施。从而使军人体能训练效果的转化率不断提升,增强我国现役军人的身体素质和战斗能力,打造一直坚实、可靠的国防力量。

参考文献

[1]乔岭梅,张蕾,刘健,田新颖.三类人员体能训练伤发生原因及对策[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11):1492.

[3]孙磊.军人体能训练与训练伤的关系及处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7,34(05):385-387.

论文作者:刘怡 赵宇乾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军人体能训练与训练伤的关系及处理论文_刘怡 赵宇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