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论文_周启睿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论文_周启睿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摘要】 老年高血压患者是指年龄>60岁,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患者常常会伴有心、脑、肾等并发症,对靶器官产生损坏,我国高血压患者非常多,尤其老年患者更为多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对高血压病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高血压病的治疗措施,从而使临床能够正确合理的使用降压药物,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3-0049-02

1.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1.1 收缩压增高

随着年龄的增高导致内膜血管增厚,许多老年患者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从而导致血管弹性降低,动脉膨胀受到限制,使动脉内血流量不能得到及时的缓冲,出现收缩压增高。有临床研究显示,老年患者收缩压增高的主要原因为动脉反射,而老年人的主动脉改变可使患者出现舒张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从而出现很多老年患者收缩压升高明显而舒张压升高不明显或降低的现象。同时血管的功能变化,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β-受体的敏感性降低也能够导致收缩压增高[1]。

1.2 合并并发症

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增高较为多见,导致左室肥厚、心力衰竭的几率较高,甚至发生猝死的危险,随着老年患者身体功能减退,出现高血压后易导致心、脑、肾等脏器发生病变,如肾功能在高血压发生时会使肾功能变化更快,最终导致肾衰竭;而高血压会导致老年心输出量不足,导致灌注降低,增加了脑卒中的发生率。

1.3 血压波动大

老年患者的血压波动较大,主要由于主动脉的压力敏感性下降,使血管对血管内部压力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从而肾脏小动脉出现透明样变,入球小动脉感受器的压力受体刺激肾素释放降低。老年患者血压变化在活动时血压升高,平静时相对较低,同时血压变化也随季节改变而变化,所以在测量血压时,应在患者平静时进行测量,使临床能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合并症多

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和多种疾病并存,如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不全等,这些病变能够使高血压出现病变,同时高血压也会使合并疾病发生恶化,造成相互影响,使临床治疗高血压更加困难[2]。

2.治疗

2.1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控制高血压,主要包括为:改变生活方式,多进行户外活动,适当的进行锻炼,坚持每天做有氧运动,改变原来少动的生活方式;保证充分的睡眠,不熬夜,并注意劳逸结合;改变以往不良的饮食习惯,戒烟酒,同时高血压病和过度食用盐以及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每天盐量限制小于5g,体重过高患者积极减轻体重,保持良好的情绪对待生活和疾病。

2.2 药物治疗

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时,需采取小剂量药物进行缓慢降压,避免大剂量降压出现血压过低,或引起不良反应增多,同时单一用药效果不明显时,可考虑联合用药,减少用药剂量。高血压药物选择上应尽量选择每日1次的药物,能够起到持续24小时降压的药物,不仅能够增加老年人的依从性,同时能够减少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老年患者应避免夜间血压过低,容易造成对其他器官血液灌注带来影响。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有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2.1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有大量研究显示,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的病死率,该药物能够改善心衰,对降低猝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该药物可能会出现心动过缓、心肌收缩抑制等不良反应,也可能支气管痉挛等。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有良好的选择性,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半衰期长,每日服用1次,生物利用度高,对降低高血压有显著的效果。

2.2.2钙拮抗剂 钙拮抗剂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一线药物,特别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具研究表明,该类药物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的并发症,从而降低临床上高血压患者的病死率。钙拮抗剂能够减少心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有些钙拮抗剂会出现不良反应,如二氢吡啶类药物,能够增加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因此,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时应尽量选用长效制剂。

2.2.3利尿剂 利尿剂的小剂量使用能够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的收缩压,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该类药物一般费用较低,适合长期服用,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利尿剂长期服用对血糖、血肌酐、胆固醇等影响较小,适合老年患者使用。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可选用螺内酯,但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血钾水平变化,避免出现高血钾发生。

2.2.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该类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能够有效的降低心脏负荷,并对心脑血供影响较小,保护心肾,不良反应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作用较为平稳,对靶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临床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降压效果较慢,对于老年高血压较为严重的患者,临床上往往和利尿剂联合使用来增加疗效。

2.2.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该类药物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有缬沙坦、氯沙坦。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同时不良反应少,增加了患者的耐受性;另外该类药物能够对血尿酸排除产生促进作用,并对靶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来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之间的发生,减少患者病死率。

3.小结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多种疾病,在选择药物治疗时需要针对患者的生理特点进行选择,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在天气酷热时血压会有明显下降,在使用药物时可咨询医生是否减量,对于高血压较为严重患者,切记不可随意停药,避免出现血压升高导致其他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宋红霞.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J].河北医药,2008,30(10):1577-1578.

[2]孙宁玲.高血压研究及治疗新趋势[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8(11):721-723.

论文作者:周启睿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4

标签:;  ;  ;  ;  ;  ;  ;  ;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论文_周启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