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自来水公司 河南三门峡 472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加强,以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主的系统形式逐渐应用于各行业领域当中,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其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经过多年的完善与发展,基本上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系统设备,具有较大的应用意义。针对于此,文章主要立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进一步指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旨在促进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进程,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发展趋势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特点及功能要求
对于热力设备而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信息采集方面,往往多具备作用对象数量少、信息量少以及操作频率低的特点。但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信息采集方面,必须具备传递准确性与高效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过程中,系统涉及到的自动化保护装置必须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且必须具备较高的作业效率以及较强的抗干扰效果。可以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正式运行的过程中,会借助自身安全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最大限度地确保系统整体的运行效果。数据采集系统与顺序控制作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的联锁保护装置较多。由此可以看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对于运行可靠性的要求相对较高,不仅要达到正常运行效果,如正常启停、运行作业等,还要达到实时监控运行状态的控制目的,主要针对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故障问题或者存在的不良状态进行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确保系统运行安全。
2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践应用分析
2.1在电力工程发电中的应用
发电在电力系统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可以在发电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这样就可以在以往的基础上提高发电厂的整体工作质量,目前我国大多数发电厂在发电中是以水力、风力为主。(1)风力形式的发电我国出现时间较迟,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但是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后,除了可以对风向进行适当的调整,而且还可以全方位检测发电设备,甚至可以保证设备的卫生干净。(2)在水力形式的发电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通过搜集和监控设备的实际运行信息,而且有效协调系统的总体性,而且对其进行保护,使得整个发电过程可以正常进行,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以上这些都对提高发电厂的工作水平充分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2.2 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我国电力工程中,已经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而且获得理想的成绩。在电力工程电网调度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搜集数据。伴随着电网规模的日益发展,数据信息不仅巨大,而且相当复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利用电脑集成系统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全面的分析,真正实现数据搜集的智能化,利用电脑随时随地的传送搜集的电网,而且利用智能化模型做出分析,进而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其次,在安全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长期以来,电网安全事故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电网在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电脑可以结合实现制定的方案,
及时处理问题。例如:电网运行过程通常会将预备实施自动启动,以此更好地满足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实际要求。此外,不需要人为操作,能够将有关指令自动下达。电网运行过程中电脑系统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可以将指令自动下达给有关部门,而且设置可以结合电脑的各项指令,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各项操作步骤高效完成,进而从根本上实现设备和电脑的连续运行。
2.3多任务简化处理
多项集成运用是指自动化技艺不仅能够独立进行对多个电力系统的多个工作步骤的调节和管理,同时也能够对不同工作步骤的目标任务开展简单化处理,以便于很大程度地增强工作的有效性,提升电力系统的生产效率。既能够提供给各个地区所需的生活用电和生产用电,还能够尽量降低电力部门的生产成本,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智能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发展与提高,自动化技术也不断地趋于智能化。所以随着智能化的发展,自动化技艺其有效可行和稳定安全的程度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然而,因为电力系统其涵盖的范围较广,所以也为其具体操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对于电力系统这一类无线性特性的系统来说,需要有相关工作人员对系统开展智能化的调节与控制,还要借助于提升电力系统其自身的安全稳定来保证电力系统的工作能够平稳开展。
3 自动化技艺实际运用的发展方向
3.1 以国际规范为未来研究发展的标准
当前国内电气自动化技艺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得到普遍推广,然而市场内部各个企业之间少有进行信息技术的交流共享,或是各个企业购进的软件和设施不之间类型不匹配,且不能够相互连接,从而导致难以形成技术上和资源上的交流与配合。所以统一采用一致的国际标准来进行行业间的规范,并且运用于电力系统的相关生产管理工作中,可以促进企业间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优化部门内部的资源配置。
3.2 信息数据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与融合
过去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其管理、维护、检测等各个环节是独立进行的,而且还要安排相关人员对数据信息开展汇总和整理,然后才能完成系统的其半自动运行。近年来远距离管理技术不断发展,电力自动化技艺会不断趋于信息数据的监测管理智能化、自动化,解放人力实现自动化生产。
根据现状来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各行业领域中得到了充分应用,且取得应用效果较为良好。然而,当前应用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只能满足设备的基本功能需求,并未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设备功能或者自身功能。针对于此,本人认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该结合智能化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OPC技术等,进一步优化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相关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弥补我国当前自动化技术存在的不足,从根本上促进我国自动化技术的长足发展。
3.3改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工作环境
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就是其运行环境。针对上文提到的电磁波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周围安装一些吸收或者干扰电磁波的装置,这样能有效地防止电磁波干扰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运行并引发安全事故。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所处在的外部环境问题,目前无法做出有效地解决措施,只有针对不同气候环境的设备尽可能地做出一些改善措施,尽量减少对设备的不利影响。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工作环境,设计人员需要将设计作为切入点。改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及时解决电气设备对电磁波问题和不同气候条件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科技力量的不断推动作用之下,国内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势必会取得更大突破,弥补当前存在的不足,并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二次优化,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目标。与此同时,随着系统远程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结合该项技术,实现远程监控要求,根据当前情况来看,系统远程监控技术很有可能成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点发展趋势。除此之外,相关研究人员应该结合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功能与应用效果,从根本上推动我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勇.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6):129+131.
[2]白一鸣.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228.
[3]刘梓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安全性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24):53-54.
[4]周欣.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J].电子世界,2017(24):171+173.
[5]孟子剑.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4):126.
论文作者:马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电气自动化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控制设备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