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新思维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朱子懿1,李钦2,刘满意 3

谈创新思维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朱子懿1,李钦2,刘满意 3

朱子懿1 李钦2 刘满意 3

山东孔孟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272000

摘要:城市规划设计中少不了风景园林景观,风景园林的应用,使城市面貌和城市生活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当前,风景园林设计和规划已然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我国风景园林建设还处在初期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设计技术被引入,风景园林建设工作也在快速发展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应当积极开展创新思维,进一步推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创新思维;创新因素

前言:城市工业化发展,虽然推动了城市经济的提升,但同样也带来了城市大气污染等负面影响。风景园林景观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污染现状,提升城市形象,并为市民提供了绝佳的休闲踏青场所,可谓是一举三得的工程。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城市和地区风景园林规划思想较为落后,传统观念挥之不去,只有大胆采取创新思维,才能使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建设突破瓶颈,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

一、目前国内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问题

1、过分强调景观设计的科学性与理性主义的设计感

目前,很多的园林景观在设计时仅仅一味的考虑对于视觉上的冲击,追求给观赏者更多的新鲜感,在设计中更多的追求视觉效果而不是韵味。这样的园林景观或许在前期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但是其并不具有持久性,在人们的新鲜感过去以后很快便会被人们遗忘。因而我们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视觉的冲突,而是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涵,也就是对于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只有有了内涵,有了情感表达的作品才能更加长久。此外,园林艺术由于其特殊性,在设计过程总还要充分考虑季节给景观带来的影响。

2、缺乏对地域性与地方文化的尊重

国际化设计风格与工业化设计语言脱离了与地域自然和文化的联系,使现代风景园林景观缺乏地域的变化。从深圳到长春,再从昆明到石家庄,千篇一律的风景园林景观不能不说是现代主义景观实践最大的硬伤。

二、国内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思路

中国园林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有着一套独立的“浪漫主义”创作语言与营造方法。并且,这些思维与方法的精华对今天的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1、生命材料

在园林中只用自然元素与有生命的材料,只有有生命材料可以与生命共鸣,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其中,四季植物代表着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周期,花鸟虫鱼代表天真与生命,水代表了是生命之源、永恒的迷与园林的灵魂,山石代表着大自然的机理,是无声的歌,是园林中唯一一个与建筑相协调的元素,是花园的笔触。当然,山水是园林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自然元素。有机地运用山石与水体不仅是美学的需要,也是生态的需要。山水不仅是园林与自然联系的纽带,也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

2、功能要求

同时满足苛刻的功能要求与丰富的情感需要是中国传统造园的另一个特点。中国私家园林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具有系统的意境与情感策划的园林,在一个不大的江南园林里,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做什么、想给人以怎样的意境与联想都经过精心的策划,这就是为什么江南私家园林可以这样无与伦比的精彩的另外一个原因。创新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满足人们生活工作需求的基础上。

3、 自然诗意

自然诗意的居住一直是中国人的居住理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论是老庄自然之道的产生,还是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出现、发展,都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这个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创作。传统造园的自然精神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凿。这种尊重自然的观念在高度城市化与环境人工化的当今景观设计中极其可贵,在今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理应保留。

4、 民族文化

中国的文化包括哲学、文学与艺术,都具有鲜明的自然性。中华民族是对自然理解得最透彻的民族之一。中国的先民在与大自然的长期相处中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山水观,他们为自然界的物化山水赋予灵魂。山水与神明、与祖先、与人的精神和意志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人们游目骋怀的空间,更成为人们抒发情感的对象。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传统园林的掇山理水不仅是构建园林空间骨架,更是在为整个园林的氛围定下基调。

三、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创新的相关建议

1、设计时应有效结合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

传统园林的长期演变与其之后的不断发展,已被社会认可,而园林的发展方向则由现代园林则代表,现代园林是时代的产物。现代生活与传统生活的各方面都相距较远,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选择中,只是单方面的选择任意一方都是不正确的,所以我们在选择设计方式时应该灵活运用两种设计方式,促进现代园林和传统园林的有效融合。正如前文所述,对中国传统园林的规划设计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利用,借鉴西方优秀园林作品。

2、让人们群众积极参与到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是为人民服务,群众是使用者,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群众生活质量。当前设计者、决策者、受益者三者之间存在一条狭隙,园林设计应该摆脱这条狭隙,前两者都应倾听公众的期许,满足群众需要。群众会有效地对两大主体进行制约,形成较为合理的大众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决策的方式。三者相互影响、制约,平衡使用者的各种需求,能够尽量克服片面性。并且促进人民对城市景观的理解和人民素质的提高;能促进监督,减少暗箱操作一系列违规事件的发生,推动风景园林设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3、有效应用声景环境

根据声景理论对声音环境的理解,结合园林中应有的景观元素,声环境的规划设计应当考虑:①自然声的保护和发展利用;②噪声的预防和控制;③提高

声景观的质量。依照园林空间规模的大小,声景的设计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空间规模越小,声景观的个别性和多样性的要素就越强;而空间规模越大,声景

观的公共性和统一性的要素就越强。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园林景观环境,即带有自然绿地、水系环境、运动或活动设施、游戏设施和步行道等各种功能和设施的较大规模的绿地系统。对游客来说,是作为一个可以充分享受自然气息、放松心情的场所,同时也能够参加各种运动和活动。

结语:

当代风景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的创新,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作,不仅要善于借鉴世界优秀园林艺术,还应把握中国传统,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才能做到有特色。还应注意到现在的科学世界是相容相通的,也就是风景园林设计并不是一门孤立的科学。行为学、心理学、美学等有关科学都应结合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继续更快更好发展中国风景园林艺术。

参考文献:

[1]刘家麒.中国风景园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广东园林,2010:17~19.

[2]郭美峰.一种有效推动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公众参与[J].中国园林,2011(1):45.

[3]葛坚,卜菁华.关于城市公园声景观及其设计的探讨.建筑学报,2003(9):58-60.

[4]秦佑国 . 声景学的范畴. 建筑学报,2005(1)45-46.

论文作者:朱子懿1,李钦2,刘满意 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5

标签:;  ;  ;  ;  ;  ;  ;  ;  

谈创新思维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朱子懿1,李钦2,刘满意 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