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文/刘鹏坤
摘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虽然是基于无产阶级立场进行的论述,但是其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该项理论的应用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该项理论在新新民主义时期就已经被着重研究,这也为其后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将其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无产阶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主要探讨的是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生产关系”,然后从中总结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发展经过了政治哲学到古典政治经济学,再由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漫长过程。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不仅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明确论述,而且也做出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的预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呈现出的经济规律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且此理论经过不同国家和学者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后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结论和判断,比如新中国成立后就依据此理论构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发展方式,虽然这种方式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展现出它的弊端,但是在特定时代,这样的结论是具备一定正确性的。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然后结合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而创立的可以作为无产阶级发展理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在这项理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且从中发现了资本阶级对无产阶级进行剥削和压迫的手段——“剩余价值”,这也解释了两个阶级之间必然会出现斗争的原因。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中,马克思认为劳动者的社会劳动时间与最终获得的收益并不对等,两者之间的差值被资本家所剥削。之所以会产生“剩余价值”,那是因为社会上的生产资料全被资本家所占有,他们通过延长劳动时间以及提升技术水平来让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1]。该理论中的逻辑关系可以通过五个要点进行构建,第一是劳动价值理论,主要对商品价值的衡量方式进行论证;第二是对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劳资关系进行分析,即雇佣者与雇主的关系;第三是对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进行论述,并且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的最终去向;第四是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化之间的矛盾;第五是根据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对抗性矛盾,进而得出资本主义将会被社会主义取代的结论。这五个要点贯穿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中,以利于人们可以通过逻辑串联来分析经济发展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将其中国化的过程,目的是能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的发展进行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探索期
在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作为新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发展呈现出“混乱无序”的特点,很多知识分子开始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来进行研究,进而推动了该理论在中国的成长。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由于社会形势动荡不安,很难存在正常的经济生产秩序,这样的状况导致很多经济理论无法得到验证[2]。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社会逐渐进入平稳发展状态,并且中国的社会体制是社会主义社会,这说明中国社会跨越了资本主义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当时的中国经济亟待发展,在经济理论方面主要是借鉴苏联,但是这样的方式很难适应中国当时的国情,于是国家领导人在重视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且在研究中借鉴了列宁等人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人们对该项理论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并且由于当时的中国在发展经济方面并没有太多经验,导致出现了很多现实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期
该项理论的发展期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在经过十年文革的破坏之后,其经济发展急需获得正确的引导,而改革开放为该项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践平台。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有很多问题需要被解决,主要是对文革遗留问题的清算,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还是以追求“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前行,人们开始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来解答认识上的问题,比如人们认为按劳分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但其实资本主义的按劳分配是以剥削劳动者剩余价值为前提的,而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是以满足劳动者生活需求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反映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不是剥削和压迫,而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主。改革开放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且让人们认识到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可以通过融合来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在十五大之后,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得到了确立,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项制度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逐渐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指导农民施用农作物配方专用肥,改善养分投入结构,优化肥料运筹,减少农民生产投入成本,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率。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蓬勃期
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人们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社会实践的结合,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虽然这项理论中主要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关系,但是其提出的多种理论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指导价值。比如在“剩余价值”的论述中提出了创造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也压榨劳动者的一种方式,但是“剩余价值”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将剩余价值占为己有的资本家,并且“剩余价值”创造的越多,越能体现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所以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4]。此项理论的指导性并非直接拿来使用,而是通过对实践问题的研究,从中找到与理论的相通点,进而揭示出相应的发展规律。
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价值已经得到了验证,始终坚持这项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指导社会经济建设
在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迎来了经济发展的蓬勃期,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无论是对社会生产关系的论述还是对社会生产力的论述都与中国社会发展相匹配。中国社会在该项理论的指导下,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整体国力也进入世界前列。但是在这样良好局面的背后,却存在着多种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中国社会生产关系中仍然存在着体制性和机制性的障碍,导致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很难得到根本改变[3]。除此之外,中国社会中的贫富差距有着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这为社会的发展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并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建立在资源破坏、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基础上,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公益等之间出现了矛盾。中国领导人在此项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发展理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入蓬勃发展期,其实践价值有极高的指导性。
脚手架平台搭设完毕,需要在平台上铺上型钢作为拼装胎架,主结构采用方钢管,次结构采用4#角钢,材质均为Q235B。
深圳经济发展报告中指出,深圳经济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正在孕育和开启一个发展的服务经济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能级不断跃升。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利于推进改革实践与理论创新
此项理论的“中国化”是其存在的价值体现,因为通过“中国化”的过程,此项理论能够被用来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开创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来就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来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关系进行研究,而中国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使用和研究上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中国也要从“苏联解体”中借鉴其失败的经验,即绝不能盲目照搬理论成果,否则就会面临失败的危机。中国社会发展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然后结合该理论进行研究和创新,进而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如果没有此项理论的存在,那么中国的发展还需要走更多弯路才能步入正轨,这也是始终坚持这项理论的原因所在。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分配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影响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是由生产制度所决定,当社会生产关系中的矛盾消失后,劳动者进行劳动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生存,而且还加入了建设社会的成分,并且在获取收益时是按照自身“需求”,这就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各尽所能,按需分配[5]。但是在社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发现,这种“按需分配”必须是在国民素质和社会生产力达到极高水平时才能实现,如果盲目追求“按需分配”则会引起社会不公,进而导致社会生产力下滑,所以现在中国的分配制度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计划经济”十分推崇,认为其是解决生产资料私有化的唯一手段,但是随着“计划经济”弊端的显露,发展“市场经济”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但是马克思推行的“计划经济”仍旧可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家的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7)[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03):3-102.
[2]郭松.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实践历程研究[D].西北大学,2017.
[3]陈欣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7.
[4]富丽明.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比较[D].辽宁大学,2016.
[5]朱斌.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
(作者简介: 刘鹏坤,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7级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