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职初教师职业适应的支持策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园论文,教师职业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职初教师踏上幼教工作岗位后会面临许多“不适应”:角色转换的不适应,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不适应,以及对园所文化、区域文化的不适应等。面对职初教师一系列的“不适应”,幼儿园如何在教师入职初期阶段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使其尽快摆脱不适应的问题,加速其职业适应的步伐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试图立足于本园实践,研究幼儿园职初教师的培养问题,着重研究职初教师的角色适应、教育行为适应以及文化适应方面的支持策略。这些支持策略要在社会期待与自我期待的双重考虑下,在以教师为主体的前提下,激活职初教师内在的成长需求与自我发展的意识,才能为加速其成长、缩短其适应期提供支持,并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理性思考:构建支持策略体系
为了针对职初教师的职业适应情况采取有效的支持策略,我们首先要明确职业适应的内涵,然后根据幼儿园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来明确教师在适应期不同阶段的目标和发展定位,在此基础上首先构建支持策略体系。
(一)明确“职业适应”的内涵
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的解读以及对职初教师适应问题展开的调研,我们将职初教师在适应期的困惑和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的适应,即角色适应、教育行为适应和文化适应。
1.角色适应:职初教师的角色适应主要包括从“大学生”到“幼儿园教师”、从父母眼中的“宝贝”到家长眼中的“小老师”、从大学时代的“同学”到幼儿园的“同事”等。角色适应问题是职初教师在适应期首先面对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角色适应的程度及效果将关系到职初教师对自我的认识和定位,进而影响其职业发展生涯。
2.教育行为适应:职初教师的教育行为适应主要包括活动设计、师幼互动、家长工作、家园互动、班级管理工作、常规培养等内容,这些内容体现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也是职初教师每天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3.文化适应:职初教师的文化适应主要包括对幼儿园文化,尤其是教学文化的适应、对区域文化乃至对“二期课改”文化、当代教育背景文化等的适应。
(二)明确目标和定位
根据职初教师在适应期的问题以及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我们将职初教师的适应期分为三个阶段:
1.入格阶段:即入职第一年,大多数职初教师对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的“基本要求”还不了解,也未养成教师的“基本习惯”。为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师德建设作为重点,养成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习惯和素养,如衣着大方得体、言行举止文明、对待幼儿要有爱心和耐心等。
2.规格阶段:即入职第二年,职初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往往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从实践角度对其所应具备的教育技能技巧进行重点培养和培训,帮助其做好基本的班级常规管理等工作。
3.合格阶段:即入职第三年,职初教师对具体的教育实践工作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在教学能力提升、教育行为改善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为此,我们在整体关注的前提下,注重提高其教学实践能力,丰富其实战经验,并提供机会让其展示,为其以后具备自己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
(三)构建职初教师职业适应的支持策略体系
围绕着职初教师职业适应的问题,我们主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构建支持策略体系。纵向主要包括三个系统,即诊断定位系统、培训培养系统和评估反馈系统;横向主要从角色适应、文化适应和教育行为适应三个方面来考虑。
三、实践探索:实施支持策略
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围绕着职初教师的职业适应问题,根据支持策略体系,我们主要形成了以下策略。
(一)目标诊断策略
在对职初教师的适应问题进行归纳汇总的基础上,我们对其面临的共性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诊断分析,并根据他们在适应期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鼓励职初教师积极制订并实施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我们首先帮助新教师认真学习幼儿园的三年发展规划及园务计划,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能力制订符合自身情况的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如在第一年入格阶段,通过网络带教等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逐渐适应幼儿园文化,认同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等。制订发展规划的具体流程为:新教师自我评价——教师之间互相诊断——制订个人发展规划——互动交流——完善个人发展规划。
通过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职初教师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明确自己在三年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可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自身发展,并为主而努力;另一方面通过查看、讨论新教师制订的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幼儿园可以对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新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帮助,避免“一刀切”的培养模式。
(二)角色适应、文化适应的多元推进策略
1.生动形象的小品表演,激发职业认同感
为了让职初教师尽快了解幼儿园文化和教育实践,每年9月开学前我们会开展暑期全员培训活动,以生动形象的小品表演,鲜活的案例帮助职初教师直观地认识角色转换、了解园所文化和氛围,激发教师对幼教职业的认同感。我们认为“只有参与进来,才有深刻体会”,为此团支部在组织暑期培训活动时,会邀请职初教师中的团员青年参与策划和表演。
2.针对问题的园本培训,提供学习的平台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职初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真正体会到了“理论是美好的,实践是残酷的”。为此,我们一方面鼓励职初教师要多从具体的教育实践出发来考虑问题,并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提升实践,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组织针对实践问题的园本培训,帮助职初教师尽快了解园所文化以及当前课改文化的大致情况。
3.转变价值观念,培养团队意识
职初教师作为一个全新的个体加入到集体中,往往会有一种忐忑不安感,担心被排斥、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针对职初教师的这种担忧,我们用各种方法宣传与介绍幼儿园以平等、自主为主要特质的园所文化,通过故事分享、轮流主持、对话研训、网络培养等活动既让职初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制度与文化,又让他们在活动中尽快融入整个团队,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观念。
(三)文本指引策略
对职初教师来说,面对新的环境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角色意识不明确,甚至对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都不甚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为职初教师提供文本指引,让其通过自主学习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1.规章制度、师德规范的文本学习
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基本的行为习惯是最为重要的素养,我园党支部、团支部和工会组织了一系列关于规章制度、师德修养、园所理念与特色等文本知识的学习活动,让职初教师明确了作为教师应该具有为人师表的风范与形象,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对幼儿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并将其落实在具体的行为中。
2.门背后的提示“我准备好了吗”
幼儿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要关注很多内容,这对职初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们表示“进入教室连最基本的章法都不清楚,该如何把好教育质量关”。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尝试在教室的门背后贴上了详尽的提示——“我准备好了吗”,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所要准备的内容逐条列出,包括活动前的准备、家长工作、教研活动等内容。
(四)同质共构学习策略
受年龄、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职初教师总觉得和老教师不能自如地沟通,同伴之间的交流有时反而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形成了以职初教师为主体的“同质共构学习小组”。小组活动形式主要为空班教师讨论学习、教学活动展示交流、网络讨论、教研组援助等,同时辅以午餐聊天、外出活动中的交流,其中小组网络讨论打破了时空限制,使他们能及时就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寻求策略,解决问题。依托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小组活动的内容也涵盖了教育实践工作的很多方面,如班级管理工作、一日活动常规工作、家长工作等。
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小组学习方式有助于职初教师共同反思、协同解决问题、相互取长补短,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的讨论也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能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五)异质互动策略
为了充分利用园所优秀教师资源,帮助职初教师尽快成长,使其少走弯路,我们采取了异质互动策略,即有意识地按照事先选定的标准,将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教师编在一个小组内,重点就“家常课”、家长工作两方面进行研究。
“家常课”研究活动旨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善职初教师教育行为的。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在“家常课”研究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采用“同课异构”“滚雪球”等方式,积累了许多好课例,供职初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传阅、分享、学习。
家长工作是职初教师在实践中碰到最多也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家长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如来园、离园时的接待、不同内容的家访、平时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如何赢得家长的尊重和信任等。为此,结合家长工作的要求以及职初教师的问题,我们就如何帮助职初教师做好家长工作进行了不同形式的研究,如怎样和家长沟通交流的小品表演与深度会谈活动、如何进行家访工作的微格分析等。
(六)自我反思评价策略
以教师为主体的自我反思已经成为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自我反思既包括“家常课”中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反思,也包括对日常活动的反思与评价。为了让职初教师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成长情况,通过参考我园已有的《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月评价准则》以及《幼儿园教师成长手册》等内容,我们还设计了《职初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评价表》,内容涉及到班级管理、家长工作、来园接待等各个方面,让教师自行填写。此外,我们还通过平时的常规检查、定期汇报交流等监控措施,评估他们的适应情况和发展情况等,及时将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梳理、反馈,再次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
(七)扬长激励策略
为了突显职初教师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彰显个性和特色,我们采取了扬长激励策略,具体包括自夸墙、项目招标制。
1.自夸墙
我们在教师办公室外竖立了一块“自夸墙”,上面不定期呈现教师自己写的小文章,字里行间不仅再现了教师工作中的琐碎小事,许多不为人知的小故事也成为彼此激励的最好方式。小小的“自夸墙”成为激发职初教师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成为大家开发自我潜能的重要途径。
2.项目招标制
大多数职初教师虽然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他们在接受新理念、反思实践问题等方面具有优势,为了充分发挥其优势,针对不同教师的个性和特点,我们开展了“项目招标制”。如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时,我们将课题研究内容分成一个个小的专题,鼓励职初教师积极“投标”,承担子课题研究,并按照要求来完成相应工作。实践证明,“扬长激励”策略在弥补职初教师的弱项的同时,也使他们的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