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公路局吕梁公路分局 山西吕梁 033000
摘要:对于现今公路的建设情况,部分地区还未能完全铺设。在公路铺设过程中,有时候会遇见某些天气情况,不同的天气对公路铺设有着不同的影响。雨季时候,公路建设就有了许多困难发生,而这些困难影响着公路施工的质量与速率。本文就公路工程雨季施工障碍入手,重点探讨公路工程雨季施工策略。
关键词:公路工程;雨季施工;障碍;策略
公路建设一般是在野外开始,受到野外环境影响,公路建设地区的天气也会发生变化。雨季是影响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难点,因此在雨季开展公路建设工作时需要密切关注公路施工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一、公路工程雨季施工障碍
(一)路基“弹簧”现象
路基“弹簧”现象指当路基中的水分达到较大程度时候形成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导致路基强度减弱、路基张力增加等等,公路施工就会变得困难。施工时候想要进行碾轧、打实就会因为路基弹性而难以进行,对施工工作的进程产生严重影响。此外,当路基强度减弱时,部分土壤就很容易松软,在松软的情况下进行公路建设,就可能在后期出现某些路面塌陷问题,留下安全隐患。这也是导致公路建设最后工程质量不达标的一个原因。
(二)路基材料性质变化
路基与水混合以后,它的性质会出现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材料内部空间增加,即材料的颗粒之间会有更大的缝隙。原因在于路基建设的材料基本都是无机材料,这些无机材料又以石灰石、沙砾、水泥为主。因此在无机材料之间就很容易松散开来。同时石灰石本身与水也会发生化学反应,之后又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如果不加以注意或做相应处理,就会导致路基松散,影响工程质量。第二,无机材料板结。众所周知,当泥沙、石灰石等等接触到水分以后,本来的状态就会被打破,形成硬块,这种结块导致路基质量降低。
(三)铺设材料性质变化
经过雨季以后,沥青混凝土的性质也会改变,被雨水浸过的沥青,在之后的高温加热过程中,沥青表面就会形成一层水膜,这一层水膜致使沥青与路基材料不能够较好依着,并且在此时沥青材料也会因为表面这层水膜而迅速丢失热量,导致沥青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同时,有的水分会向沥青下方渗透,一旦温度与湿度都较低时,这些水分就会发生反膨胀,从而对路面产生破坏。
二、公路工程雨季施工注意事项
第一,快速施工原则。在施工时候,应该要有快速施工的理念,所谓快速施工,就是在保证作业面长度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以避免雨天来临对工程的整体影响。
第二,提高天气防范。针对建设区域,负责人需要对该管理区域的天气有所了解,要通过信息处理,将天气预报以最简单的晴雨表格向员工告知,使得员工能够有提前准备,从而有意识地避免降雨对施工造成的影响。
第三,注意面层铺设。当雨季出现时候,如果在这一情况下还要继续施工,就必须要尽快完善面层铺设,同时在中面层铺设以后,如若施工公路车流量大,则不能够开放使用,要避免工程因后续人为原因造成面层损坏,增加后续费用。
第四,保障员工安全。在雨季时候,要制定能够充分保障员工安全以及设备安全的策略,要避免因为降雨引起的设备问题。同时还要尽量避免施工面遭到降雨破坏,根据具体情况发生,制定相应的策略。
第五,防水材料到位。防水材料是防止建筑材料被雨水影响的一个重要保护措施,常用的防水材料包括防水覆盖物在内的引水管道和抽水装置等。雨季到来,需要立即停止建设,而需要处理建筑材料,尽量减少降雨对建筑材料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公路工程雨季施工要点
(一)路基“弹簧”防治
路基“弹簧”现象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实际情况,有以下办法可以有效避免“弹簧”现象对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第一,避免使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要多数两个百分点的土壤作为地基材料;第二,土壤下方有的土质比较疏松,这时候就需要先用良性土壤填充以后,才能够继续碾压工作;第三,对于已经出现“弹簧”现象的路段,如果需要加快工程质量,可以加入生石灰粉翻拌,等到含水量达到预期水平以后再次碾压。
(二)雨季准备
天气的发生必然有一定先兆,管理人员要对天气情况加以分析,如果发现未来某一时期当中有很大几率降雨时,就需要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施工时候,有的路段本身已经完成了开挖,那么在这些已经挖掘完成的路段中,在较低处建筑一个临时集水井,集水井的数量应该根据降雨的强度来推测。但是集水井建立以后不能够不做任何处理,还需要在集水井的表面均匀涂刷乳化沥青。
(三)降雨排水
对于已经长时间降雨的路段,就需要采取其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当正在修建的施工段已经有了连续二十四小时的降雨,此时就很有必要使用塑料膜将施工段整体覆盖,这种覆盖能够有效让水分不渗透到土壤当中,从而只在塑料膜上形成一个大面积的集水槽,在此种策略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塑料膜边缘的处理,阻碍雨水的向下渗透,工程的难点就在此处。当安全已经能够确保的时候,就需要利用抽水装置将雨水抽上,抽水后的水分排出就可以将现成的排水设施利用起来,减少工程量。
针对另外一种情况,即降雨时间在二十四小时以下时候,就可以直接利用排水装置进行排水,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方法。但是要注意的是,排水过程中要注意排水的效率,尽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雨水排除完毕。
(四)应对阵雨或突然降雨
针对不同的下雨情况,有着不同的处理办法,但是,有时候即便做好了相关预防工作,仍然难以预料到雨季发生。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候,就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立即停止施工。出现突发性降雨时候不能够继续开展施工工程,而必须要立即停止。现场的施工人员不能够在施工场地久待,也必须撤离出去。如果企业有应对这种突发情况的策略,应该要立即执行,以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积水处理。针对有的地段已经开挖的现象,有必要对其加以针对性处理。这些地段由于它的特殊性,因此需要利用建立集水井的办法,将雨水汇集,随着降雨的持续,就需要利用抽水机排除积水,防止出现积水满溢的情况。同时,在开挖的地段还要利用塑料膜进行大面积掩盖,有必要时需要全面覆盖。
第三,若有已经开始沥青混凝土施工的路段,在遇到降雨时也应该立即停止施工,在路面上覆盖塑料膜,等到这些工作都完成以后,才能够布置后续工作。
第四,如果有材料在土壤降雨过程中被雨水淋湿,受潮部分只能够当做废料处理,不能够晾干后又用于施工。成品料在遇到水以后其中的某些物质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另一种物质,已经不再是原有物质,即便晾干也没有任何作用。
(五)停雨处理
按照降雨量以及降雨时间,有如下处理办法。中等降雨情况(也有包括降雨一天以上),需要根据路基的实际情况,按照甲方、施工方、工程监理三方做出的最终决定做相应处理。若在这三方方案下依然难以实现路基处理,就需要联系设计单位进行处理。
在某些情况下会有集水井的设立,因此在降雨过后就需要处理这些临时建设的集水井。集水井的处理要通过它本身被水浸泡的时间长短决定,当积水井被雨水浸泡的时间较短时,如果检查的结果只是集水井的上部分松软,那么在清洁完浮尘同时晾干以后只需向集水井中回填混合材料就能够达到处理效果;但如果浸泡的时间本身已经较长,松软的部分比较多,就需要对松软部分清除以后,再回填材料。
结束语:
雨季天气在施工中有时候是难以避免的,对于这些难以避免的情况,要想做到较好的处理就需要了解如何应对各种雨季的发生,针对不同雨季有着不同的处理策略。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处理,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参考文献
[1]王刚.公路工程路基路面雨季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6,(33):36-37.
[2]冯小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雨季施工技术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07):110+112.
[3]徐素.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雨季施工技术及影响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7,(33):244-245.
论文作者:郝志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路基论文; 雨季论文; 材料论文; 沥青论文; 就会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情况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