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现状及改进论文_代艳华

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现状及改进论文_代艳华

(石家庄良村热电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2160)

摘要:针对我国现阶段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作业现场的粉尘治理状况进行概述,并就作业现场劳动环境的新规定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探讨基于合规性要求开发的新型输煤除尘系统的技术特点以及其在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中的实际应用状况。

关键词: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劳动环境标准

一、我国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的现状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不断提升,火电厂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对输煤系统的粉尘防治工作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就现阶段我国存在的粉尘污染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输煤系统的粉尘综合防治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对我国火电厂进行细致的深入调查,结果发现,现阶段,多数煤电厂在除尘器的选择上,采用了喷水防尘器、旋风防尘器、湿式防尘器、电除尘器以及布袋除尘器等。虽然,这些防尘器的应用,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起到了显著的分成降低效果,但实际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维护工作量却比较大,且防尘器的实际投入率也比较低。

二、国家对作业场所粉尘治理的要求

我国大多数电厂在国家颁布新的工业粉尘浓度排放标准之前,一直沿用着原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的参数,及在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0%的前提下,执行10mg/m3标准,但随着国家颁布的《职业病防治法》和新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颁布,对火电厂的输煤环节粉尘排放标准提出了更高、更加严格的要求,规定中明确的指出,煤粉尘在短期内的接触浓度应当小于等于6mg/m3,同时在劳动环境和员工保护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火电厂仍旧延续着旧标准时期采用的除尘技术和设备,对于极大的提升除尘效率,降低输煤过程中煤粉尘的含量极为不利,为了最大程度的适应并赶超国家新标准的规定,电厂企业应当大力引进新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粉尘治理的设计和研究,加强粉尘的综合治理。

三、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的防治方法

3.1控制煤的一定湿度,能控制细、干煤的扬尘

控制好煤的湿度能有效的减少输煤系统的扬尘。一般讲,细煤中表水含量在5%以下攥不成团,轻轻一吹就有粉尘;含水在5%~8%的细煤能攥成团但很快又散开,吹时不会产生粉尘;含水分在8%以上的细煤不仅能攥成团且不会散开。引起燃煤粘堵的含水量为9%~20%,在此区间以外黏结力就明显下降,所以含水控制在5%~8%最合适。

3.2封闭式导料槽除尘方法

封闭式导料槽是将原普通带式输送机上皮带支撑结构改进,使物料在一个封闭的通道运行,它可使带式输送机跑偏量减小到3~5cm;杜绝撒料;环境粉尘浓度达到GB16248-1996《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卫生标准》要求;极大的降低了维护工作量,由每天进行水冲洗降低到每周打扫一次;由于采用简单而可靠的结构,封闭式导料槽可保持常年不用维护。

封闭式导料槽工作原理:该装置除尘为物料在跌落过程中,产生大量负压气流,气流经导料槽中分段设计隔断,使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冲击粉尘在集尘阻尼装置内实现负压、正压交替循环充分释放,使诱导风在其中实现曲线运动,加速循环撞击,含尘气体经抑制、缓解、撞落等过程,实现自动除尘。

3.3脉冲除尘器粉尘治理

根据除尘器的大小可能有几组脉冲阀,由脉冲控制仪或PLC控制,每次开一组脉冲阀来除去它所控制的那部分布袋或滤筒的灰尘,而其他的布袋或滤筒正常工作,为正常工作,要控制阻力在一定范围内(140~170mm水柱),必须对滤袋进行清灰,清灰时由脉冲控制仪顺序触发各控制阀开启脉冲阀,气包内的压缩空气由喷吹管各孔经文氏管喷射到各相应的滤袋内,滤袋瞬间急剧膨胀,使积附在滤袋表面的粉尘脱落,滤袋得到再生。清下粉尘落入灰斗,经排灰系统排出机体。由此使积附在滤袋上的粉尘周期地脉冲喷吹清灰,使净化气体正常通过,保证除尘系统运行。

3.4回程皮带及拉紧滚筒处扬尘的防治方法

(1)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头道清扫器、二道清扫器、尾部空段清扫器和配重前空段清扫器的作用,使清扫器刮刀与胶带紧密接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用优质复合聚氨酯清扫器刮刀,其摩擦系数小,弹性好,经久耐磨,不损坏胶带,清扫效果较好。

(2)在皮带头部回程工作面增设喷雾增湿装置,并安装刮水清扫器以清除回程皮带上的微小粘煤,能非常有效地避免回程皮带及拉紧滚筒处的扬尘。喷雾增湿装置使用皮带喷雾抑尘水源,与皮带运行同步起动。清洗装置包括排水槽、刮水器、扇形喷头、电磁阀、过滤器、管道阀门等。

3.5尾部滚筒扬尘的防治方法

(1)技改原来靠螺栓调整的空段三角清扫器,为自重式三角清扫器,在清扫器清出的煤粉下落处加装接粉箱,定期清理。

(2)在尾部滚筒抛料的位置加装接料除尘装置,能很好的接住滚筒处煤粒及煤粉,有效地减少了粉尘二次飞扬。

3.6煤流在输送中产生粉尘的防治方法

利用原导料槽喷淋抑尘系统,在导料槽出口前的导料槽内对煤面喷淋,选用扇形喷头,使煤面覆盖一层水,减少煤流在运行中扬尘;或者在导料槽出口2m处加装1~2个大喷孔喷嘴,设球阀调整水量,给煤面覆盖一层水膜,既加湿煤流减少扬尘,又能避免喷淋水汽被除尘器吸入。

3.7链斗卸船机产生粉尘的防治方法

链斗卸船机漏煤、扬尘的部位是:旋转给料盘、悬臂皮带机、门架皮带机和落煤斗处。防治方法主要是:

(1)旋转给料盘漏煤主要是动静部位间隙和橡胶挡帘处漏煤,处理方法主要是使用双层挡尘帘密封。

(2)悬臂皮带机漏煤主要是落料点导料槽直板旁胶漏煤喷粉,使用双重防溢裙板和插入式旁胶能有效减少粉尘。

(3)门架皮带机导料槽的直板旁胶应使用双重防溢裙板或插入式旁胶,皮带机做防风、密封处理,以及皮带机平台的格栅板上铺设钢板,预防粉尘飞扬。

(4)移到皮带机的落煤斗漏煤主要是海边风大和诱导风引起的,处理方法是减少落煤斗上部间隙,如加装橡胶挡皮密封,使上下密封间隙小于10mm。

四、重视粉尘监管工作

每季度或每半年对输煤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粉尘浓度测试,并在现场监测点附近粉尘标示牌上填写测量数据;如测试不达标,设备责任人应分析原因,找出根源,进行治理,直到合格。加强巡检,发现漏煤、喷粉、扬尘现象及时登录缺陷工单,保证设备完好率。

企业领导重视粉尘治理,加强粉尘监管力度,预防工作表面化是做好粉尘治理的关键,始终狠抓设备和粉尘治理是搞好粉尘治理的基础。

五、结束语

火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防治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治理工作,在整个治理过程中,治理人员不能固守指标不治本,仅仅从部分场所的粉尘产生点进行治理的观念,应当将整个治理工作贯彻于整个输煤及煤炭加工的全过程中去,重点把握煤炭从进厂到进入锅炉燃烧、贮藏、转运等各个环节中,可能会产生粉尘的环节,通过全过程的统筹考虑,努力是整个输煤系统的粉尘治理工作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统一整体。

随着国家新的相关规定和文件的实施,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工作的水平应当依据规定的要求而有所提高,火电厂应当不断强化作业场所劳动环境的综合治理和管理工作力度,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认证,大力推进劳动卫生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并通过积极的作业场所粉尘综合治理工作的稳步开展,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改善生产现场的劳动环境,减少职业病的危害,促进发电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进,牟建.火电厂输煤线路除尘系统创新性设计方案及可行性分析[J].煤矿现代化,2015(03).

[2]马进,牟建,陆翔.基于粉尘在线监测的火电厂自动除尘系统设计[J].煤矿机电,2016(04).

[3]郭世明,许栋琳,毛宗普.矿井粉尘综合治理的创新与应用[J].中州煤炭,2016(12).

[4]王成福.工业微细粉尘的危害与有效捕集研究[J].科技通报,2015(01).

论文作者:代艳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现状及改进论文_代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