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一方面,怎样选拔好国有企业的干部,特别是党组织的干部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另一方面,中共十九大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而全面领导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的选拔和任用。这就从政治上对干部选拔提出了明确要求。
关键词:国有企业;政党;干部;选拔策略;政党能力
1导言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企业干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动力之一,国有企业更是如此。在当前的国有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在干部培养和选拔的时候依然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尤其是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当前的改革形势下,要想促进国有企业更好发展,及时改善干部选拔培养对策,将其纳入到国有企业发展战略之中,强化人才建设,对于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有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当前我国国企干部选拔培养过程中存有的主要问题
2.1过于重视领导团队的构建轻视干部的培养和选拔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体制逐渐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这就对我国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大部门固有企业在构建其领导团队的过程中对其领导团队的构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但是却忽视了干部的培养和选拔。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甚至片面的认为干部的作用不大,进而使得国企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制度存有着很大的不足和漏洞。此外,我国部分国有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干部培养和管理体制,但是在落实的过程中的大多流于形式。
2.2国企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
我国国有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存有着很多的先天不足,这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的流动性不强,选拔人才的途径较窄。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人选拔和任用的过程中,其要求较为严格,领导人员的选拔需要经过多次的审核,要求领导人员深入基层进行锻炼和学习,在转变为管理人员,在逐步的升职为基层领导干部和中层领导干部,虽然该种领导层层选拔机制保障了领导人的工作能力,但是其选拔和任用的时间过长。国有企业干部选拔和培养出现断层的主要原因在于,部门国企在招收新入职毕业生后,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没有给予毕业生应有的锻炼机会,限制了其发展,这就使得新入职的员工很难进入到干部团队,这就使得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出现了较大的断层。
3国有企业干部选拔方式的改进
3.1丰富党管干部内涵
“党管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在国有企业干部的选拔和任用过程中应坚持这一原则的运用。一是“党管干部”原则在企业中的应用是以选拔合格的干部,维护全体出资人(人民)的利益和职工利益为导向的。因此,国有企业党的组织部门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过程中应重视长期利益与当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关系的处理。具体而言就是要处理好出资者与企业职工的利益关系,既要保障上级党组织的权威,又有保障企业职工党员的合法权利。在干部产生方式上,实现自上而下的权威与自下而上的委托两者之间的平衡,依托党代会的制度化和党代表常任制增强基层职工党员对企业党组织干部人选提名的权力。同时,上级党组织在干部提名任命过程中,应增强基层党员特别是一线党员对干部候选人选的考察建议权,在干部提名环节中实现上级党组织的权威与基层党员的意愿有机结合。二是丰富党内民主内涵,扩大基层党员对党的领导干部的监督权,以此提升干部选拔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列宁认为,“实现罢免权”是无产阶级政党民主的特殊形式。增加基层党员对党的领导干部的监督权力,增加企业一线职工党员在企业党的纪检组织中的所占比例,提升基层党员对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的监督能力,增强一线职工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保障政党权威,这是提升国有企业干部选拔民主性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党管干部”科学性的重要内容。
3.2实现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
国有企业干部的选拔与任用需要以促进党的权力实现的科学化,巩固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为目标指向。针对当前国有企业干部在选拔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干部选拔标准的科学性,以提升党的权力实现能力。一是在国有企业干部选拔和任用过程中,应坚持对不同序列的干部考察标准的科学化区分与分类管理,促进干部任用考评标准的专业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国有企业中加快混合所有制建设,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党的领导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在这一条件下,应把是否具备强化党组织成为党的基层代表和职工利益的根本代表的能力作为考察党的干部人选的首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类干部的选拔任用标准。首先,国有企业干部的选拔是为更好地服务国有企业。因此,政治责任担当,对党忠诚是考核干部人才的首要指标;其次,国有企业干部是党借以实现国家治理与企业管理相统一,党的能力建设与公司治理相统一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干部应是党务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与政务人才的统一。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及市场经济的运作应是法治化的制度安排。国有企业干部的法治能力是应对企业发展转型和深化体制改革的必需能力。企业复合型干部的选拔应将法治能力建设作为干部选拔的一项关键指标。二是规范干部选拔程序。在具体的干部选拔过程中应突出把党的领导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有机结合,在程序上实现干部的任用成为将党的领导嵌入于公司治理的有机环节。首先,以《公司章程》的制定为契机,实现“党管干部”与“党管人才”在企业中的协调发展,使国有企业干部,特别是党务干部在选拔程序上既符合党内法规,又在制度上与公司章程不发生冲突,减少制度供给成本。其次,借助“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实现干部任用程序的科学化。在国有企业干部的选拔上,特别是“一把手”的选任上,切实将复合型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再次,实行干部流动法治化,建立责任终身追究机制。针对国有企业干部在企业与政府等多维流动特征,必须建立干部责任终身追究机制,改变国有企业干部由于管理体制所造成的权责不等,权力大于责任的现状,实现干部队伍的健康发展。
3.3培育有利于良性政治生态发展的政党文化
一是塑造平等、正义的国有企业党内政治文化,塑造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文化应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相结合的产物。在国有企业塑造有利于选人用人科学化的政党文化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国有企业党组织内部的政党文化应是一种具有包容性的政党文化,包容性政党文化建设侧重于党内权利主体间平等关系的建立。具体而言,在国有企业内部应该探索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实现企业一线职工党员、党的干部及具有党员身份的经营干部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序发展,建构相对平等的党内政治生活环境,为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党的干部选拔制度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国有企业内部政党文化的建设应克服传统政治文化中“忠恕”思想的束缚,防止党内人身依附关系的形成。通过建立平等型的党内人际关系,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提升党内选人用人的权威性。再次,吸收“参与型政党文化”的合理内核,增加选人用人过程的民主性,实现干部选拔的科学性与权威性的有机结合,赋予“民主集中制”以时代内涵。通过丰富党内政治文化的平等性与正义性,为建构“党员参与、管理者接受、出资人认可”的干部选拔路径建构良性的企业内部政治生态。二是国有企业内部的政党文化,特别是领导团队内部的文化应当是一种廉洁型文化。廉洁型政党文化的建设有助于企业党内治理能力与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改善政党形象,提升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干部选拔任用的现代化,必须以廉洁型政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塑造清正廉洁的用人环境,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高度重视干部选拔任用主体与客体的党风廉政考察,并以作风建设推动整个企业党组织政治生态建设,为选人用人的廉洁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具体而言,必须在国有企业内部发挥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在干部选拔过程中的作用,重视干部选拔过程的法治性。将对干部的廉政考核作为干部选拔的必要过程,防止出现干部“带病提拔”的问题。其次,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主管部门和国企党组织自身必须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党风廉政建设塑造国有企业党内廉政氛围,提升国有企业党组织权威,进而增强选人用人的权威性。再次,重视国有企业经营生态的廉洁性建设,以经营生态建设提升党的领导权威性,进而降低干部选拔的成本。通过增强党领导下的公司经营和管理层的廉洁性建设,在国有企业实现党领导下经营生态的改善,展现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最大政治优势,有助于提升党的 领导的权威性。这也为进一步提升党在企业中选人用人的权威,增强党的领导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奠定了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干部选拔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不仅能够完善企业的人才建设,而且对于促进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对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给予足够重视,不断创新和改进干部选拔培养形式。把干部选拔培养工作作为国企管理的重点工作,强化制度设计,严格把握干部选拔任用标准,积极完善干部考核制度,促进国有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勇.关于国企干部选拔培养的思考和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7):115-116.
[2]杨雪瑶.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干部培养选拔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7,(13):164.
[3]文精毅.加强国有企业干部培养选拔的思考[J].中国建材,2016,(12):100-102.
论文作者:卢宇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国有企业论文; 干部论文; 干部选拔论文; 政党论文; 领导论文; 党内论文; 党组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