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时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管理路径研究--基于产学研视角_经济转型论文

经济转型时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管理路径研究--基于产学研视角_经济转型论文

经济转型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管理路径研究——基于产学研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学研论文,转型期论文,人才培养论文,视角论文,路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教育之所以称为明天的生产力,成为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基础工程,就在于培育建设人才,特别是创新管理人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然而,科学家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一言击中教育软肋!拷问政府的教育体制和管理机制,拷问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特别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制度设计。人才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现实却与希望相距甚远。在社会经济全面转型的今天,我们基于产学研合作视角,分析人才培养影响因素,揭示人才成长规律,改革教学完善考评机制,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管理的路径和措施。

一、转型升级呼唤高校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管理

经济转型对创新人才提出新的诉求。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都有特定规律,我国社会经济进入全面转型期,是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关键阶段。“转型”主要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包括所有制结构和管理方式的转型,要通过企业重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体制等方式;“升级”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间转换、产业内升级及新兴业态的出现,要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的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升级,通过强化研发、品牌建设、专一投向和升级到产品链中高附加值的环节。要解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层次较低、经济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需要科技、资金和人才等资源的有效供给和合理配置,其关键是人才供给,特别是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

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方式。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所需的创新人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和培养,但主要是高校培养和职业磨炼成长。高校以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为主,职业岗位以提升实践能力为主,因而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为此,各高校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作开发、委托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共建联营企业、共建学院、人才交流、人才培训、信息交流、共同组织重大项目的投标和技术引进等,取得显著成效。高校要建立产学研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模式,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二、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现已形成多种产学研结合模式,如市场需求导向型结合模式,主要有技术转让、合同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等方式;学研机构主导型结合模式,是融产学研为一体进行技术开发、生产试制和市场营销的模式;共建实体结合模式,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围绕共同目标,将人财物集中起来,统筹管理和使用,创造的财富共享,是合作最紧密、最富有成效的形式。但现实中却存在众多问题,如企业对产学研认识有偏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国家法规不完善、缺乏统筹协调机制、R&D经费投入不足且结构不合理等,因而难以满足转型升级对创新人才数量、层次和能力的要求。

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造成大学生创新意识先天不足。我国传统教育,长期受制于中庸之道社会心理和中央集权统治传统影响,循规蹈矩的社会心理根深蒂固,家长和教师扼杀了儿童的探索心理,致使想象力和创造性先天不足。我国现代的义务教育和高考制度,迫使中小学接受应试教育,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后,因受思维定势影响,习惯于接受现成知识,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它不仅是智力特征,更是人格特征、精神状态、综合素质。学习知识不是目的,只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教学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真理探究的精神。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与创造、创业教育同步,注重实践教育、个性教育和过程教育,树立全面、科学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单向传授的传统教学,阻碍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培养。高校的专业设置、学科组合、教学方法亟待改革,封闭性、学科性、专门化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导致专业窄、知识单一、应变能力差、阻碍创造性思维发展。影响学生创新思维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是思维定势、从众心理、崇尚权威、过于刻板,有的只会求同思维不会求异思维,有的只会收敛性思维不会发散性思维,有的只会被动性思维不会主动性思维等。我们要构建“三全”教育模式,即全面发展的教育、全员参与的教育、人生全程的教育,具体实施中要有新规划、新思路、新举措。

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影响教师生涯和学生个性发展。教育部门对高校办学水平考核评估,学校对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工资晋升的评价机制,存在众多争议,特别是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向度的目标追求,使得学校及教师难以应对,弄虚作假现象较为普遍。以奖惩作为绩效管理制度,造成教师工作热情、时间精力、钻研程度发生偏移,影响优质教学资源投放,摧残青年学生,浪费教育资源,阻碍“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有的高校在创新教育旗帜下,出现功利化、片面化和形式化;有的高校把“创新”当做“万能钥匙”,认为只要开设创新课程、建立创新基地、增设创新项目,创新人才就自然培养出来了。我们要走出认识误区改进评价机制,因校制宜,采用多模式、多层次、多规格的培养方式。

三、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管理的路径和对策

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模式,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基本取向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法。通过合作教育模式,有效整合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破创新人才瓶颈,实施最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和措施,让他们更善于思考、更具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效益。

1.借鉴世界成功经验,践行人才培养国家战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中科院院士、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在解读钱学森之问时说:“这么多年大家一直在喊素质教育,要培养创新能力,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这些学校从来没有人说培养创新人才、素质教育,但是他们培养出的就是创新人才。”并提出“教育改革要和30年前经济改革一样,必须祛除行政化”,按照教育内在规律运行。我们要站在国际视野高度,借鉴成功的国际经验,如美国的“企业孵化器”、高技术企业发展、科技工业园区等模式;英国的联系计划、知识转移合作计划、合作伙伴联盟;德国的“双元教育”、以“市场”为中心、“顾问合作制”等模式;日本的共同研究、委托研究、共同研究中心、创办中介机构等制度。这些模式各不相同,但都是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合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功典范。

要践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建立产学研合作服务机构和研究机构,鼓励科技园、创新中心及孵化器等产业集群,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高校要努力实现四大转变:从数量扩张到以质量提升为重点转变、从个体自发合作方式到以有组织合作为重点转变、从项目合作为主到以长期战略合作为重点转变、从适应性合作到以导向性合作为重点转变。结合高校人才现状,分析创新人才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和影响。

2.探索人才培养规律,营造高校学术科研环境

培养创新人才关键是教师,大学具有多学科集结、多文化交流、新知识汇聚等优势,教师是学术性、研究性、高智力群体,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力量。高校教师既要做人师又做经师、既有学术魅力又有人格魅力,要用自己高尚人格、精湛学识、丰富经验,把学生引入到学术殿堂,倡导批判性思维,鼓励怀疑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努力营造科研学术环境,如包容的学术科研环境、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团结协作的人际环境。要包容不同学派,主要是各种学说观点、学科内容、学者专家的兼容并包;要包容失败,遵循科技发展规律,正确对待失败;包容和鼓励晚辈冒尖,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为年轻人提供脱颖而出的舞台;包容人才个性,创新人才个性各异,要容忍奇才怪才。营造培养人才的学术环境,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格。

3.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构建培养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基地,构建“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产学研协同推进”的校企合作模式,逐步形成由政府统筹、行业主导、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政府要制订有利于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导向机制,主要是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组织机制、调节机制等。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它是提供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校企合作关键是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要遵循“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原则,提升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订单培养、合作办学、股份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提前上岗、创业实践等人才培养模式,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组建科技攻关团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高校产学研合作主要是“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平台,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的,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使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要有效地结合起来。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教育集团运行机制、与地方政府缔结战略联盟,拓展合作空间,充分发挥人才、学科、实验条件等资源优势,融入产学研联盟实现互补多赢。摆脱传统科研体制束缚,明确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培养创新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消除产学研合作的传统边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产学研合作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新路径;制定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突破发展瓶颈,形成产学研合作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将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贡献,作为评价高校和教师的重要指标,在重点学科、学位点申报、人才计划、薪酬分配制度中,形成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构建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机制。

4.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成就事业人生

教育的功能在于培养人才,而人才的核心特质在于其“创造性”。创新推动生产发展、创新引发生产关系变革、创新推动人类走向文明,人类历史就是不断开拓和创新的发展史。挖掘个性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个性潜能包括个人能力、独立自主性、自由自觉性和能动积极的创造性,创造性是个性的最高表现和本质特性。学生的创新精神源自于他们对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强烈兴趣,应遵循“承认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的教育理念,注重个性的完美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构建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模式。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接受创新教育的最佳时机,如何把蕴藏在大学生身上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潜能挖掘出来,是高校教师的责任。克服中小学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定势思维,鼓励学生掌握智力激励法、检核表法、列举法、联想法、组合法等创造技法,努力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动机、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催化创新成果,使学生创新欲望得到点燃、创新信心得到增强、创新精神得到提升、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各种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开设科技、文化、工艺等活动课程,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及展示其创新才能的舞台;组织课外兴趣小组、科技小组、智力竞赛、专题讲座等,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交往能力,塑造他们自信、灵活的个性品质。通过对学生创新成果鉴别和认定,如发明创造、取得专利、学科竞赛、研究论文或文学作品等,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专长与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拓展学生创新空间,打破“偏才生”两难局面,偏才拔尖者可以成为创新型人才,营造创新教育氛围。经过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教育、反复训练和养成过程,使之成为社会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标签:;  ;  ;  ;  ;  ;  ;  ;  ;  ;  

经济转型时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管理路径研究--基于产学研视角_经济转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