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蓄、货币错觉与农民消费的实证研究_货币幻觉论文

实物储蓄、货币幻觉与我国农户消费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户论文,幻觉论文,实物论文,货币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引言及相关理论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消费不足,扩大消费成为基本的宏观政策,借鉴西方前沿理论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关于农户消费行为出现了一些代表性论文,这些研究尽管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户消费行为做出了说明,但存在如下不足:其一,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农户的消费倾向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但很难说是1997年)以来出现明显下降,这是研究中国农户消费行为中最难以解释的。杭斌、申春兰(2005)对中国农户的预防性储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中国农户的长期消费倾向在1997年前后存在显著差异,并在误差修正模型(ECM)引进预防性储蓄因素,得出的结论是1997年以来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是预防性储蓄,作者运用了一个虚拟变量来对1997年前后两个时间进行分析,这实际上并没有很好说明为什么1997年以后农户消费倾向出现下降。李谷成、范丽霞、冯中朝(2005)文运用了标准的误差修正模型估计农户的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协整关系,描述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方程中带有常数项,这说明农户长期均衡的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这一点尽管非常重要,但这也不能很好解释上述问题,这可能预示着说明农户消费行为,不能仅仅依靠该模型。朱信凯(2005)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农户消费行为表现出较强的谨慎性(过度敏感性),主要原因在于农户预期收入的不稳定及较强的流动性约束,并提出了描述农户消费谨慎程度和消费水平的“浴盆”曲线假说,但仍然没有解释上述问题。其二,对我国农户消费倾向的分析首先因该注意到的一个明显不同于城镇居民,即农户纯收入中除现金纯收入外,还有不能忽视的实物收入,农户的消费除现金消费,还有实物消费,目前在研究农户消费行为时,仅仅有少量论文提到这一问题,如王检贵(2001)等。其三,目前关于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普遍采用剔除因素来分析,固然有其优点,但明显的缺点是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因素排除在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分析之外,但实际上很难说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对居民消费行为没有影响。这一分析,还暗含农户是理性,不存在货币幻觉,对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能够进行准确的区分,但这一假定是否符合实际值得研究。

目前对居民消费行为的解释主要有如下几种:(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看,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因此平均消费倾向也是递减的,这是凯恩斯解释有效需求不足的一方面原因,另外,即使边际消费倾向保持不变,但只要消费函数的截距项大于0,则平均消费倾向也会出现持续的下降。一般来说,绝对收入说并不能很好解释西方的实际,因为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长期看居民的长期消费倾向是稳定的。但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户的消费倾向总体上看,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前相对比较稳定,平均在84%,之后大幅度下降,平均在75%,因此,单纯的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表面上看虽然可以解释农户的消费行为,但不能解释其中两个时段的明显下降。(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说、莫迪尼安尼的生命周期说、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说。尽管这几个理论有很大差别,但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均能够说明长期中消费倾向的稳定性。尤其是持久收入说与生命周期说,均是建立在严格的微观基础之上,消费行为是根据效用最大化推导出来。但这一时期我国农户消费倾向的稳定并不能完全由这些理论来解释的,因为我国农户消费倾向从中长期来看,并不稳定,而是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消费者要按照生命周期说与持久收入说的方式进行消费,暗含的前提是不存在流动性约束,但这在我国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均不成立。(能否用预防性储蓄、流动性约束来解释?预防性储蓄(Precautionary Savings)是指风险厌恶的消费者为预防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消费急剧波动而进行的储蓄。(注:林白鹏、臧旭恒主编,《消费经济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143页。)这里我们假定农户存在预防性储蓄,但这只能说明中国农户总体上存在较低的消费倾向。如果认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农户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下降,所以降低了消费倾向,笔者认为这在解释城镇居民问题是合理的,但对农村居民则值得商榷,中国农村居民并没有经历住房、医疗等传统福利制度的改革,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给农民以最低的生活保障,下岗失业对农村居民更是不存在。唯一可以解释的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收费,但高等教育收费改革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基础教育收费则是一直存在,因此这一因素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王检贵(2001)进行了分析。同样,流动性约束明显符合中国农户的实际,流动性约束可以解释我国农户消费对现期收入的高度敏感性,但不能很好说明农户消费倾向在两个时段下降的问题,我们不能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后中国农户才存在流动性约束,或者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后农户的流动性约束得加强。

本文力图区分实物储蓄与现金储蓄(消费),分别对二者进行研究,说明二者的影响因素,并引进货币幻觉,对1997年以来的农户消费倾向下降进行解释,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表1我国农户收入、消费情况

说明:资料来源于农户人均纯收入、农户人均消费来自各年《中国统计年鉴》的住户调查资料。

二、实物储蓄问题分析

这里我们首先列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户收入、消费数据:

表1数据的纯收入中既包括了现金收入,又包括了实物收入,相应的就有实物储蓄与现金储蓄,二者存在很大的区别,实物储蓄主要是农户生产的粮食扣除通过市场销售的部分再扣除农户自己消费部分的剩余,这部分储蓄的基本原因是预防自然风险,但还有无其他原因?这是本文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农户的实物储蓄存在价值上的急剧贬值问题,例如,当年的粮食在次年出售,价值将大大降低。因此不区分地将实物收入与货币收入纳入一起考虑得出的消费倾向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消费倾向,这样我们所说的农户消费倾向与城镇居民就不具有可比性,我们可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对实物品储蓄进行测算,见表2。

表2 农户现金消费、现金纯收入、粮食总产量、收入增长情况表

说明:现金纯收入1999年之前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0》,2000年之后的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现金收入与现在支出的数据测算得出,现金纯收入=现金收入-现金支出(扣除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转移性和财产性支出)。现金消费数据来自于各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实物储蓄=总储蓄-现金储蓄。收入增长速度数据来自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5》。

根据表1、2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总体上看,无论是包括实物的消费倾向还是现金消费倾向,存在下降趋势,现金意义上的消费倾向更具有稳定性。2.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无论是包括实物的消费倾向还是现金消费倾向,中国农户的消费倾向均出现明显的下降。3.实物储蓄在总储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这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农民从第二、三产业中获得的收入逐渐增加,实物储蓄存在着巨大波动。4.根据表1的数据,现金意义上的储蓄率(现金储蓄/纯收入)比实际储蓄率小,有些年份甚至相差很大,如1996、1997年。用现金意义上的储蓄率看,中国农户的储蓄没有我们原来所想象的那么高。

我们首先要对农户的实物储蓄做出解释,根据表2的数据看出,农户的实物储蓄在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值存在明显波动,这与一般的消费行为有着较大差异,如果农户的实物储蓄仅仅是用来预防自然风险,那么实物储蓄的部分应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显然,预防风险不能解释这一现象。与此同时,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存在显著的波动,二者究竟有无联系,我们可以对农户的人均实物储蓄与粮食总产量进行回归分析,为了避免“伪回归”,首先我们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因为DW值较大,残差不存在着序列相关,因此可以用DF统计量进行检验(SPSS11.5软件),结果见表3。

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人均实物储蓄、粮食产量是一阶单整序列,但△RAMS、△GRAIN是平稳序列,我们对其进行OLS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表3 人均实物储蓄、粮食产量单位根检验

DF

5%临界值 DW

人均实物储蓄(扣除价格后的实际值)RAMS -1.56 -1.951.87

△RAMS-4.15 -1.951.94

粮食产量 -1.90 -3.002.04

GRAIN

△GRAIN

-4.24 -1.95

1.93

分析表明:我国粮食总产量对农户的人均实物储蓄有着显著的影响,粮食产量增量统计上非常显著,决定系数达0.77,粮食产量增量的标准化系数达0.88,粮食总产量构成农户实物品储蓄的主要因素,粮食产量增加,农户人均实物品储蓄增加。这一分析结果是符合实际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并没有出现稳步上升的局面,而是存在粮食产量的波动,可以从表2得到说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粮食总产量增长很快,结果出现卖粮难,1985-1988粮食产量增长缓慢,农户实物储蓄减少,粮食问题引起重视,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央重视粮食生产,粮食产量增加,再次出现卖粮难,农户实物储蓄也增加到最大。2000年以后,随着粮食的减产,实物储蓄也相应减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波动对农户实物储蓄的影响表明农户的生产的粮食转换为现金存在一定的障碍,这其中的主要障碍是粮食市场是一个缺乏弹性的市场,在粮食流通市场不发达情况下农户只能按照市场行情卖出当地所需要的粮食(在上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还有国家强制收购部分),剩余部分只能储存起来,尽管国家中央在上世纪90年代制定了按照保护价收购农户的余粮,但保护价在执行中存在着,仍存在以种种借口限收、拒收、停收农民余粮,或是压级压价收购的问题,因此该政策没有很好解决上述问题。另外,粮食产量增加以后,可能带来粮食相对价格下降(不是绝对价格水平,因为农业生产资料的上涨也可能影响粮食价格),农民出售粮食可能没有利益。这两个因素使得农民的实物储蓄与粮食总产量存在显著的关系。

三 农户现金收入与消费的分析

下面我们对现金意义上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目的是剔除实物因素对消费倾向的影响,分析方法是对消费与收入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然后分析货币幻觉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最后从这两个方面对农户消费行为进行解释。

表4 单位根检验

说明:c,t,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中的常数、趋势、滞后阶数。

误差修正模型因为既能够反映非平稳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同时又能够反映变量之间的短期关系间近年来在分析宏观经济问题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我们首先在现金收入与现金消费之间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说明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我们所用的数据时段是1985-2004年的现金收入、消费数据,为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我们首先运用以1985年为基准的定基价格指数(农村消费价格)指数剔除价格因素进行分析,取自然对数,对现金消费、现金收入进行单位根检验,因为用DF统计量检验的DW值较低,我们运用进行ADF检验(SPSS11.5软件),结果见表4。

检验的结果Ln(RCON)是Ln(RINC)与均是一阶单整的。因此我们对这两个变量进行协整回归分析,得到如下分析结果:

表5 残差AEG检验

检验的结果Ln(KCON)是Ln(RINC)与二者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得到如下结论:1.我国农户的现金消费与现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这种长期均衡关系不断下降,因此,我国农户平均消费倾向长期中不断下降。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农户存在凯恩斯所说的消费特征,同时长期中消费对收入的弹性值为82%,这说明现金意义上的消费增长速度相对收入呈现出较慢的情况,消费主要受现期收入影响,表现出对现期收入的高度敏感性。其原因可以用流动性约束与预防性储蓄来解释(本文不再分析)。总体上看,消费增长速度低于收入增长速度。中国农户消费倾向长期中呈下降趋势。2.从短期因素看,农户消费行为存在明显的误差修正机制。非均衡误差的系数为负值。这说明农户的消费行为尽管短期存在波动,但误差修正机制的调整使得农户的消费朝着长期均衡值靠近。

四 货币幻觉对农户消费倾向的影响

当前面的分析还没有很好解决上世纪90年代中后以来我国农户消费倾向的下降问题,为此,笔者根据农户消费倾向下降的同时,发生了一个明显现象,即名义收入增长出现了明显下降,尽管实际收入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见表2),笔者提出一种假说,即农户存在货币幻觉(Money illusion)。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忽视货币收入的真实购买力而只注意名义价值的一种心理错觉。(注:林白鹏、臧旭恒主编《消费经济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100页。)货币幻觉是宏观经济分析中一个重要概念,在新古典综合派分析总供给线时就假定工人存在货币幻觉,即工人只注意名义工资,而忽视实际工资,工人会抵制名义工资的下降而不抵制实际工资的下降。农户的消费倾向与名义收入增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即农户存在“货币幻觉”现象,从现实中我们可以有这种经验,假定居民实际收入不变,由于总体价格水平下降,名义收入也下降,另一种情况是发生了通货膨胀,居民名义收入上升,消费者可能觉得后一种情况收入增加,而前一种情况下收入下降。这实际反映出许多消费者可能并不过多注意总体价格情况,这一点对中国农户居民可能更适合。为了证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误差修正方程中引进货币幻觉因素,我们用1985-2004年的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的差,用π表示,作为反映农村居民货币幻觉的指标,这一指标与实际收入增加无关,因此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首先对其中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见表4,表明π是平稳变量,因此可以作为解释变量,在上述误差修正模型的短期方程中加入该变量,得到如下分析结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用滞后一期的价格水平的变化反映出的货币幻觉对短期消费增加的解释力明显上升,如果运用当期价格水平的变化作为解释变量,对可决系数仅有微弱的影响,这可以说明是价格水平的变化导致了消费的增加,而不是相反。t检验非常显著,ΔLn(RINC)、、π的标准化系数分别是0.80、-0.68、0.43,因此短期对消费影响的因素中,误差修正机制、货币幻觉因素对消费均有显著的影响。价格水平的变化与农户的名义收入增长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据表2的数据,1998年之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总体上面临通货膨胀,农户的名义收入总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由于货币幻觉因素,对消费增加有促进作用。而1998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总体面临通货紧缩,农户名义收入增长较慢,货币幻觉因素对增加消费的作用很小。据表2的数据很容易计算出1985-1997年名义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14.9%,1998-2004名义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5%,1985-1997年实际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4.4%,1998-2004实际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4.3,说明两个时段的实际收入增长没有多大差异,但名义收入增长差异达10个百分点。正是这一因素,使得农户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前,消费倾向的长期均衡值尽管趋于下降,但货币幻觉又使得消费倾向有上升的趋势,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我们观察到的现金意义上的消费倾向总体保持了稳定。同理可以解释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后的情况。

五 政策意义

上述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1.实物储蓄在当前对农民的消费有着明显的影响,粮食总量增加,可以直接增加实物储蓄,这说明我们在重视粮食生产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农民利益,在粮食产量增加以后,纯粹依靠市场调节可能使得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因此国家应该根据当年农业生产资料的实际价格水平制定合理的保护价并真正执行,使得农民能够尽量将实物储蓄转换成现金收入,增加消费。2.现金意义上的当期名义收入对当期消费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说明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是刺激消费的基本方法。3.现金意义上的消费增长速度小于收入增长速度,其弹性值为82%,这说明农户的消费是非常谨慎的,启动农村消费市场需要减轻农民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负担(不仅仅是税费),建立农村信用体系,缓解流动性约束,提高农户的消费倾向。4.中国农户存在明显的货币幻觉现象,农户并不具有完全理性,在相当程度上是短视的。这一分析结果具有政策意义:当前扩大农村消费是理论研究的热点,这说明从宏观经济上看,通货紧缩对农户的消费明显不利,因为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农户即使保持了较快的收入增长,但名义收入增长相对较慢,农户就会对消费保持谨慎,因此保持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扩大农户消费,这就需要总体上中国要实行一种适度扩张的宏观政策,才有利于扩大农民消费。

标签:;  

中国储蓄、货币错觉与农民消费的实证研究_货币幻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