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质量缺陷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论文_张云轩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质量缺陷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论文_张云轩

山东建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工程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广泛,其中,在实施混凝土工程中,由于外部存在过多的影响因素,导致混凝土工程极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整个高层建筑的施工有序开展,同时也会影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提升混凝土工程在高层建筑中的施工质量,便要求施工有关单位对此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尽管我国城市规模变得不断增加,但是用于兴建建筑工程的用地仍然十分紧张,所以高层建筑便在城市中大量涌现,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土地的利用率。但是,对于高层建筑来讲,其均有较高的施工难度,所以一旦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瑕疵,势必会对整个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质量造成影响,而混凝土工程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关键一环,加强混凝土工程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研究,将会有助于降低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从而以此来提升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质量缺陷的检测

建筑工程质量缺陷的检测通常采用无损的检测方法,即超声波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脉冲波在相同条件下在材料中传播时间相同的原理,结合接收到波形振幅及频率等各种参数变化,对结构中的缺陷进行判断。脉冲信号传播速率和结构自身密实度存在很大的关联性。若结构所使用的材料、配合比及龄期等均相同,那么脉冲传播的速率越高,则表明所检测的结构更为密实,若是脉冲传播速率越低,则表明结构更加松散。如果结构之中存在孔洞或者存在裂缝,会导致结构整体性受到破坏,此时超声脉冲信号只有绕过空洞及裂缝而传播至接受换能器装置之中,脉冲所经过的路径会变长,检测的声时也会变长,检测声速变小。并且,因为空气所拥有的声阻抗率要较结构材料所拥有的声阻抗率小很多,在脉冲信号在结构材料中传播时,若是碰到蜂窝或者孔洞缺陷,会在这些缺陷界面位置处形成散射或者形成反射,从而导致声能出现衰减,一些频率较高成分会快速减弱,所接受的脉冲信号波幅会显著降低。

1.1现场测试

现场使用超声波无损检测仪器时,应对测区局域进行布设,还要将待测构建的对称表面清理干净,以便开展后续测量工作。在布设好了测区之后要设置相应的测量位置,准确的量取距离,应当确保测量位置和周围位置钢筋轴线相互平行。若是待检位置表面不够平整或者是存在粉刷层时,则先要将其打磨处理,然后清理干净。接收信号波的振幅大小,在一定程度会受结构质量缺陷的影响,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要求换能器要保持较好的耦合状态,在质量缺陷测量过程中,混凝士应为干燥状态。

1.2缺陷判定和数据处理

对于存在质量缺陷的位置,声波传播时间会变长,且声波的传输速率也会下降,声波的吸收衰减会进一步增加,波幅将显著变小,而且声波在质量缺陷位置处穿透能力将显著的变弱。这些均会导致声波的波形发生较大变化,使得声波不具有良好的连续性,而且所得波形也更加的不规则,根据这些现象能够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缺陷进行初步判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2.1加强对原材料之间的重视

相关单位在采购混凝土原材料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其质量和价格等方面的重视,结合工程成本和建设目标等开展原材料选择工作,充分调查不同水泥厂家的产品信息,就其产品的合格证等资料进行审查。同时,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开始之前就做好水泥等原材料的采购工作,导致前后应用的材料性质差异而影响建筑施工整体质量等现象。同时,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水泥性能的重视,结合建筑建设的要求来选择水泥材料,避免采购与建筑施工要求不符的材料。及时做好材料入场工作,选择合理的水泥存放地点,结合水泥的材料和性质等,将不同类别的水泥存放在指定位置,避免胡乱堆放对水泥性质产生影响。最后,为了保证水泥等原材料可以合理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开始之前对水泥进行基础的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来寻找这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其他类型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降低施工建设成本。

2.2合理开展混凝土施工配比工作

混凝土是将水泥、沙子和水等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建筑材料,可以有效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传统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主要使用“假定密度法”,在考虑施工环境差异等的基础上开展混凝土配比工作。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施工过程中已经开始应用“绝对体积法”来开展混凝土配比工作,可以有效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同时,施工单位还可以结合特殊施工段对施工的要求来开展施工建设工作,合理调整混凝土材料的种类和所占比例,推动混凝土施工以更为合理的方式开展。

2.3重视混凝土浇筑养护管理

待所有前期准备工作结束,且质量验收符合要求后,就需要开展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中,要对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给予重视,并明确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来开展各个环节的施工,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通过对近些年的工程实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诱发的质量问题比较常见,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阶段,不管是模板体系的设计、加固或安装,还是混凝土浇筑,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此外,施工人员还需要结合混凝土特点来选择覆盖薄膜或喷涂保护层,以提高混凝土工程的养护效果。

3筑工程质量缺陷预防与治理措施

3.1嵌缝封堵法

嵌缝封堵方法是在裂缝方向上开凿出相应的凹槽,在所开凹槽结构之中填充塑性或者是刚性的材料,从而确保裂缝被有效的密封。采用的材料主要是丁基橡胶、塑料油膏及水泥基聚合物砂浆等。

3.2混凝土置换法

若是一些建筑工程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缺陷,则应对这些部位混凝土采用置换的方法进行处理。先将已经发生较为严重损害的混凝土材料剔除干净,再置换新的混凝土,或者置换成其他一些材料。所采用的置换材料主要有混凝土材料、聚合物材料以及改性聚合物砂浆材料等。

3.3仿生自愈合法

在对质量缺陷进行处理时,还能够采用仿生自愈合方法,这是质量缺陷处理的新型方法。此种方法是对生物组织修复创伤过程的一种模拟,其是在混凝士之中掺人一些包含有粘结材料的胶囊或者液芯纤维材料,在建筑工程出现质量缺陷情况下,这些自修复材料便能够将包裹的粘结剂排出,从而对裂缝等质量缺陷进行修复。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质量缺陷,外部质量缺陷主要是指的建筑工程结构表面出现裂缝、蜂窝及麻面等质量缺陷,通常采取有效措施就可处理解决,对工程整体质量影响较小。而内部质量缺陷主要内部孔洞、钢筋错位及混凝土强度不足等问题,通过肉眼难以直接观察到,只有通过仪器设备才能对工程质量缺陷进行检测。发现缺陷并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是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姚建丽.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质量缺陷成因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2,38(7):224-225.

[2]杨庆城,薛宁.浅谈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缺陷的技术处理[J].城市建筑,2012(5s):53.

[3]张海鹏.浅谈墙柱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5(5):296.

[4]马宏轲,武二伟.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4985.

[5]黄丽珍.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0):1895.

论文作者:张云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质量缺陷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论文_张云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