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护理探讨论文_黄志萍

黄志萍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 江苏江阴 214400)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引导下进行胃息肉手术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采用内镜手术治疗的胃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采用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内镜手术治疗的胃息肉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胃息肉;胃内镜手术;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203-02

胃息肉是胃腔粘膜上凸出的良性赘生物,主要好发于胃窦部,是一种消化科常见疾病[1]。病因机制目前为安全明确,主要因慢性胃炎、食物刺激、变态反应、遗传因素、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导致胃粘膜上皮细胞在胃内部隆起形成包块。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容易出现腹部隐痛、不适感、上消化道出血、黑便、吞咽困难等症状[2]。根据病理变化情况临床将胃息肉分为增生性胃息肉和腺瘤性胃息肉,腺瘤性胃息肉的癌变率最高能达到60%,治疗难度大。内镜手术是治疗胃息肉的首先治疗方法,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特点,但是围手术期患者容易出现恐惧、或不适症状,影响治疗的顺利开展。所以对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减轻疼痛感、优化治疗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采用内镜手术治疗的胃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胃息肉的诊断标准,排除恶性病变、凝血功能障碍、不符合内镜治疗适应症的严重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我院伦理会批准。其中男56例,女34例,平均年龄(45.7±2.6)岁,平均病程(3.7±0.6)年。按手术治疗方法分为,高频电凝术43例,电切术15例,胃黏膜切除术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讲解胃息肉的内镜治疗、护理、病理病因等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进行饮食指导等。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1)健康教育 对患者讲解内镜手术的护理相关知识及并发症,让患者掌握正确的自我护理方法,减少错误的习惯和方法。(2)心理护理 患者对手术的不了解、害怕胃镜治疗、对疾病的担心容易出现消极情绪,特别是老年患者容易放弃治疗。护士要告知患者胃息肉切除的必要性、胃内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让患者对治疗有大概的了解,减少拒绝治疗的情况发生。护士要与患者耐心的交流沟通,态度要热情,语言要亲切,鼓励、安抚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深呼吸、平复情绪,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分散注意力,放松心情,坚定康复信念。(3)术前护理 陪同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和实验室标本采集,询问患者的近期用药情况,明确手术指征。术前6h禁水、禁食,做好胃肠道准备。检查医疗器械的完整性和性能,严格消毒。准备好需要的药品及急救药品,做好应急准备。(4)术中护理 观察麻醉情况和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调整吸氧浓度,去舒适体位。准确传递治疗工具,配合医生快速、安全的完成手术。(5)术后护理 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止血药、止痛药、抗生素、静脉补液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 术后待胃肠道功能有所恢复后进食,嘱咐患者清淡饮食,避免食物刺激。要注意防寒保暖,保证充分的休息。对于术后疼痛剧烈的患者可以适当使用镇痛药物,让患者取舒适位,有利于减轻疼痛、充血症状。戒烟戒酒,早期应卧床休息,不能剧烈运动。密切关注患者有无穿孔、出血、腹痛腹胀等异常情况,做好持续心电监护,有异常症状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6)出院指导 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充分休息。适量运动,强身健体,放松心情。定期复查,降低复发率。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0处理,以%表示,行χ?检测。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3.讨论

胃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病程长、体积大、数目多的胃息肉具有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癌变可能性大的特点[3]。内镜手术是目前治疗胃息肉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治疗彻底、复发率低、对胃内正常组织的损伤小、视野清晰的特点。治疗效果与治疗方法、护理方法密不可分,术前护理、准备工作、术中配合、术后后续治疗的护理配合对患者的恢复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对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必不可少[4]。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提高疾病知晓率,减少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感。心理护理有利于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让患者正确调节情绪,直面疾病。胃镜插入时患者可能会有呕吐、恶心、呛咳症状,术前给予麻醉,在麻醉起效后进行手术可以减少不适症状。术中配合可以减少医生的工作量,让医生专心手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术后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巡视,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出血、腹胀、胃穿孔等症状,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培养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5]。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对并发症的警惕性和处理能力。加强了对患者异常症状的重视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术后初期应禁食,待胃肠功能有所恢复后进食流质饮食,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出院指导可以督促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强身健体,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降低复发率。

本文结果中,相对于对照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更高,并发症更少,说明对内镜手术治疗的胃息肉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充分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护理水平,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208.

[2]罗华,王黎明,王小华.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6):70-72.

[3]李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9):220-221.

[4]李月艳.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5,29(27):3420-3421.

[5]郭庆梅.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护理[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4):342.

论文作者:黄志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内镜下治疗胃息肉的护理探讨论文_黄志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