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论文_曾询

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论文_曾询

(四川省江安县人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200)

【摘要】目的:研究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肩关节脱位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整复手法,实验组采用“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1次复位成功率(97.7%)高于对照组(81.8%);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能够提高1次复位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关键词】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肩关节脱位;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6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071-02

肩关节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脱位,这与其解剖特点和生理特点有关,多发生于青壮年,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局部肿胀、疼痛、畸形以及活动受限等,且在首次发生肩关节脱位后,如制动时间不足、功能锻炼少等极易造成习惯性脱位。因此为肩关节脱位患者制定正确的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现我院将“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应用于肩关节脱位复位及康复训练治疗中,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肩关节脱位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肩关节脱位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有骨折等其他损伤,合并有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者,所有患者均同意加入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实验组男性28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8.6±2.3)岁;病程2h~9d,平均(2.3±0.6)d;脱位部位:左侧14例、右侧30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9.1±2.4)岁;病程1h~8d,平均(2.4±0.5)d;脱位部位:左侧16例、右侧2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组间对应比较,P>0.05,能够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整复手法,仰卧位,医师站立于患者病变侧,面对患者,双手握住患侧手腕,一足着地,另一足伸至伤侧腋下,向上蹬住腋部和附近胸壁,臂外展,沿着上臂的纵轴方向牵引,向外旋转,达到复位的效果。

实验组则采用“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首先进行手法复位,以右侧为例,仰卧于硬板床上,站立于右侧,放松肌群,医师右手握住右手腕,左手向下按压右肩,患肢在牵引力作用下缓慢上举,直至120°,并将患肢内收至头部右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肢由内上向下、外、上做旋转,如患者的喙突下脱位或锁骨下脱位,可使用左手指向外下方推顶脱位的肱骨头;如为盂下脱位,则可用左手指向外上方推顶脱位的肱骨头;如为后脱位,则可用左手指向前上方推顶脱位肱骨头,直至肱骨头由盂下出而滑入肩关节盂内,有明显的复位感,搭肩试验阴性,肩峰饱满。如脱位时间超过1周者,应首先进行外旋,然后在进行内旋,通过回旋的方式,将肱骨头的还纳通道打开,避免其他软组织的嵌顿,保证脱位关节能够沿原路还纳至关节囊内,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复位成功后,在腋下及上臂内侧放置薄棉垫,上臂紧贴胸壁,宽胶布固定,同时患侧手搭于健侧肩上,宽胶布条绕患侧肩峰和肘后环形缠绕(肩肘固定带),以避免因上肢的重力作用造成就肩关节的再次脱位,时间为3周。在固定期间可进行肘关节、腕关节以及指关节的锻炼,解除固定后,可进行患肩系统康复锻炼,增加肩关节周围肌肉肌力,预防关节囊松弛,提高患肩的稳定性,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康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1次复位成功率、疼痛程度。

复位成功标准:方肩消失,肩峰饱满、触诊肱骨头在关节盂内;Dugus征阴性;X线显示肩关节恢复正常[2]。疼痛程度依据疼痛进行判断,0分无痛,10分剧痛,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8.0计算分析本次研究结果,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用(x-±s)、(%)表示,然后以t检验、 检验。如检验结果提示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1次复位成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有43例1次复位成功,成功率为97.7%;对照组患者有36例1次复位成功,成功率为81.8%;实验组患者的1次复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6.06,P=0.014)。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44 6.8±1.23.5±0.8

对照组44 7.1±1.35.4±0.9

t1.12510.466

P0.2640.000

3.讨论

肩关节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脱位,来院患者多数采用健侧手臂拖患侧手臂,并紧贴于胸壁,避免肩部活动引发疼痛。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足蹬牵引法、牵引回旋法、拔伸脱入法等,但该种治疗方法有用力不均、费时耗力的缺点,经过临床探索,发现“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次实验就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法与传统整复手法(足蹬牵引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的1次牵引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采用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法进行肩关节脱位的回纳有较好的效果,减少了二次整复为患者带来的痛苦。而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法则能够上举,松弛肩部肌肉、关节囊破裂口,更好的解脱嵌顿的肌腱,降低肱骨头大结节与关节盂的挤压力,提高肱骨头复位成功率。还能够对脱位后闭合的关节囊形成负压空洞,对肱骨头产生吸引作用,再加上肱骨头外侧肌肉、肌腱等软组织的张力挤压和牵引,形成的轴向运动促使股骨头复位。肩关节脱位时上肢多数呈外展后伸位,复位时,肱骨小范围环转能够松弛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松解嵌夹在盂头之间的软组织,便于肱骨头找到脱出口,帮助肱骨头顺利复位。在牵引的基础上,摇摆前臂,能够推动肱骨头的复位;外旋能够放松肱二头肌肌腱、关节囊破裂口以及肩袖结构,更好的牵引肱骨头至关节盂边缘;内旋时能够帮助牵拉肱骨头滑向关节腔,提高1次复位成功率。在进行复位时松弛肩袖、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缓解了肩部软组织的疼痛。且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法对医师的体力要求较低,无需使用暴力,操作简单,不限定时间、地点,并且能够避免医源性损伤,有效避免再次骨折可能。

综上所述,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能够提高1次复位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参考文献】

[1]解冰,赵勇,田竞,等.部队官兵复发性肩关节脱位诊治及疗效评估[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6):569-571.

[2]王勇.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手法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3,11(23):160-161.

论文作者:曾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上举内收旋转整复手法治疗肩关节脱位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论文_曾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