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培养论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性思维论文,过程中论文,语文学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一线教师,每次在教研活动中看到同行精心组织的课堂讨论时非常钦佩,同时也多有反思。例如,教师常会抛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以4人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课堂氛围很热烈,教师也很尊重学生讨论出来的不同结论,对之都给予肯定。又或者,有些活动课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呈现作业成果,整堂课都是几个学生代表在活动,其他学生在认真倾听,教师也只是略作点评。我们大多会说,这样的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面对这样充满了“创新”的语文课堂,笔者每每担忧,热烈的讨论之后学生是否对文章作者的观点及思路真正知晓?是否了解了文章最精彩的创作手法?如果每一堂课都是这样上的,学生能否真正掌握分析文章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讨论或完成展示作业时,是不是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了?发言学生说出来的意见是否真的经过了深度思考?创造性思维是否就表现为对一切传统知识和能力的颠覆?教师对各种发言的鼓励,会不会导致参与度高的学生养成思维过度发散、天马行空的不良习惯? 实践证明,至少最后一种情况是存在的。每年招来的一年级新生,都会有不少人上课根本不想听教师和同学的发言,急于表达自己已经知道的零散知识,讨论、发言时东拉西扯,借以展现自己知道得多、思维开阔。说者自鸣得意,听者一脸羡慕,甚至外来听课的教师都夸他们富于“创造性思维”。这样的情况让人不得不忧虑。 一、创造性思维培养存在问题的根源 (一)对“创造性思维”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 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1]。发散思维要求人们从多种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为事物本身的性质所束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检验发散性思维的经典方法,是要求被试者尽量多地想出“砖块有哪些不同寻常的用途”。想出的答案越新颖,就说明被试者创造力越强。因而,人们往往误认为凡是在课堂上反应快、乐于表达、发散思维突出的孩子,就是创造性思维非常优秀的人[2]。 事实上,仅仅进行发散思维,还很难获得创造性成果,创造性成果也离不开集中思维。所谓集中思维,就是通过逻辑分析,对经过发散思维而得出的设想,按问题解决的要求去进行筛选和优化,进而得出最佳方案。 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左右两翼,缺一不可。二者必须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以集中思维为主导进行有目的的发散,以发散思维保证集中出来的结果不简单肤浅、因循守旧。把思维过度发散、天马行空的不良习惯错认为“有创造性”,就是忽视了集中思维的重要性,单纯地把发散思维等同于创造性思维了。 (二)课堂教学的落实手段欠佳 中学课堂不应该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为他们上大学学习更多、更难的知识,甚至自学做好准备。思维培养最好的方法是一对一式的互动。对于教师抛出的问题,每个学生都应该动脑子思考,而不是个别学生想,个别学生回答,多数人等着记答案。 但中学一节课只有40~45分钟,课堂上的学生一般有20~30人。因而,教师很难在一节课上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事实上,听别人发言是很容易走神或者思想偷懒的。于是,教师期待通过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这个愿望是好的,但实施过程中如果缺乏相应的措施保障,仅靠激发热情,就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在动脑思考问题。 二、一些尝试性的教学实践 (一)让思维培养落实到每个人 不管是哪一类思维的培养,都要让它落实到人,否则这个教学就是不成功的。 教师在安排课堂讨论之前,可以先把要讨论的内容当成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促使每个学生都去思考并且把思考的结果写下来。教师批改作业时把值得讨论的答案汇总到一起,再提交给学生作为课堂讨论资料。尤其在作文课上,评论范文之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先在课下认真品读选出的几篇范文,并对范文进行书面评价后再到课上分组讨论。“读书会”等活动展示课上,教师可要求学生以“语录”形式记录课上听各组代表发言后的收获,并简单注明原因。这项作业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听汇报时认真思考。 例如,在讲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一文时,笔者通常会要求学生概括每一个秋景的小标题。如果分析课文时当堂讨论小标题,会有很多学生不去思考如何归纳、概括才最符合作者本意,而是等着抄老师的板书。因此,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笔者给学生留了“概括小标题”的作业,然后让学生把写得好的小标题抄在黑板上,课上再进行讨论、修改。经过两轮“写作—讨论—写作”,绝大多数学生都认真思考并练习了“如何概括压缩一段文字”,而这恰好是语文学科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 (二)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并重 毋庸赘言,语文教学中,关于写作、文学作品的内容概括、艺术手法鉴赏等内容,没有固定答案,更倾向于多元化的结果,其中涉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较多。在这类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学习任务中,学生的表现如何呢? 作为语文老师,肯定有过类似的体会——作文课上,集体审题、选材、立意时,学生发言踊跃、课堂如“头脑风暴”般火花不断、高潮迭起。等到真正开始下笔写作时,仍然有不少学生要很长时间才能落笔,收上来的作文也会远低于他们发言时所表现出来的水平。这往往会让语文老师很苦恼。究其原因,是在发散思维阶段的“头脑风暴”中,学生并没有对“如何成文”进行集中思维。这种无目的发散思维的结果,导致热闹的发散之后部分学生仍然是茫然的。再深究下去,学生为什么没有“成文”的意识和迅速成文的基本方法呢?其原因主要在于课堂上分析精读课文时,教师只顾着激发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的发散思维,而缺乏对学生进行“为写作服务”的集中思维训练。 对此,笔者在教学中作出以下尝试。每一篇讲读课文开始前,给学生设置一个类似于课文内容的情境,要求学生先思考“如果是我来写这篇文章,怎么选材、立意、构建文章”。例如,在给初中生讲鲁迅先生的《风筝》之前,先让学生思考“如果妈妈平时不让你玩电脑游戏,有一次,你偷着玩得正入神,被妈妈发现了,她当然很生气。怎么写才能表现出妈妈的愤怒呢”。有的学生马上想到了用刚学过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法来正面描写人物;有的学生主张通过描写“我”的恐惧来反衬妈妈的震怒;有的学生要介绍玩游戏的几大危害;有的学生说要写写“我”深受班里玩游戏风气的影响而成绩下滑;还有的学生则结合以往学习的经验想到了在写这个主要场景之前,先写写平时妈妈对“我”的严格要求,为这次的发火作铺垫。笔者将这几条板书出来,让学生讨论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经过讨论,学生发现介绍玩游戏的危害和写“我”深受班里玩游戏风气影响而成绩下滑两条不是必须的。讨论后,学生再读《风筝》原文时,就很快在原文中找到了与另外三条相应的内容,还找出了一些描写不够充分的地方。于是,师生一起给大师鲁迅修改起了文章。当然,修改的过程同样是遵循前文所述“思维培养落实到人”的原则,先各自修改,再汇总讨论,最后确认、记录下来。 这样的教学过程和留在黑板上的板书,让学生明确了叙述事件的写作技巧以及为什么要运用这些技巧。这个教学过程就是以“我如何写作文”的集中思维来指导发散思维的。 (三)珍惜学生发散的思想火花 学生的创造性常常表现为灵光一现的思想火花,这是发散思维在中学生身上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每个学生都遇到过。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做一些“铺台阶”式的工作。 例如,在讲《孔雀东南飞》时,有学生当堂提问:“老师,既然‘五’这个数字是虚指,为什么孔雀是五里一徘徊,而不是其他的数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想火花。于是,师生首先一起回顾古汉语中常用的虚指数字有三、五、七、九、百、千、万等。根据上下文意,“五里一徘徊”表达的是恋人的依依不舍。于是,表示多次的“三”和描写数量多或时间长的“九、百、千、万”就不合适。剩下“五”和“七”,于是学生马上说,显然是“五里”比“七里”短,表示刚离开就回望对方的眷恋。 又如,《游褒禅山记》中,在总结作者王安石的观点——“志向、能力、外物帮助”对成功的影响时,有位学生提出来可以用物理学的公式来表示:成功=(能力+外力帮助)×志向。学生无意中将发散思维运用到了跨学科解决问题的层次,这是多么有创意的事情!于是,笔者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要求学生当堂讨论一下这种总结好不好。有的学生说“不好”,因为“外力帮助”和“志向”都可能为零,那么得出的答案就不科学了。有的学生说“好”,因为如果志向是错误的(即志向<0),那么个人能力和外力越大,失败就越大;如果没有志向(即志向=0),那么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教师、家长的帮助都不起作用。笔者要求学生课后继续思考这个问题,并写一篇有关这个问题的评论短文。有的学生给这个公式引入了“付出的时间t”这个概念,将公式修改为“成功=(能力+外力帮助)×t×志向”,并作了详尽的分析:如果在一个长期项目中,t趋向于无穷大,个人能力和外力帮助在时间的积累下会趋于常量,于是在长期项目中,“志向”的大小便成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也有的学生从对“什么才是成功”的界定入手,发现定义不同则评价标准不同,所以上课提出的那个公式不能概括影响成功的所有因素。还有的学生引入了“矢量”“极限”等数学概念。 (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的身教 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第一步是模仿。教师自身的思维灵活性和开放度,是对学生最好的身教。 在语文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己深入揣摩文本,不拘泥于教参。例如,关于《诗经·采薇》中主人公对战争的态度,人们往往认为,主人公对“王事”(即战争)持否定态度,这主要依据诗歌的第1、2、3、6节内容。然而仔细分析诗歌的第4、5两节,文中充满了对己方武器精良、战场上节节胜利的自豪。所以,在课堂上,笔者带领学生分析作者既苦于战争又有强烈的保家卫国的责任感的矛盾心理,同时把前人对文本的不同观点也告诉学生。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渗透了“开放思维,敢于创造”的理念。 语文教师也可以在教学方式的选取上做一些新的尝试。例如,每次讲《我与地坛》时,笔者都花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忧伤婉转的音乐配上教师深沉伤感的朗读,不必再做任何讲解,所有的学生都能读懂母亲对儿子的万般担忧。往往一节课下来,师生都在落泪。课下,笔者要求学生给文章写旁批,这就使得情感教育和文字分析都落实到位了。 另外,语文教学的外延可以说是整个生活,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文学科的知识。例如,外出参观时,教师现场出上联,学生对下联;通过改写歌词来练习诗歌创作;仿照《二十四史》中人物传记的方式,用文言文来介绍班级同学等。 总之,只有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不能图热闹、漫无边际、流于表面。尤其是对于智力超常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要实实在在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系统培养,随时随地,身教言传。否则,他们敏捷的反应会被误认为是创造力,久而久之,就会变成“泯然众人”的仲永。论语文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_创造性思维论文
论语文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_创造性思维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