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柑橘矢尖蚧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郑志翰,彭建,杨盛昌[1](2021)在《绿颖矿物油及其复配剂对红树林考氏白盾蚧的防治试验》文中认为利用绿颖单剂、绿颖-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体积分数2.5%)复配剂防治秋茄(Kandelia obovata)红树林中的考氏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cockerelli),试验结果表明:绿颖体积分数为0.2%时,无论是单剂还是复配剂均无法杀死各发育阶段的蚧虫;绿颖体积分数为20%时,单剂和复配剂防治效果显着;当绿颖体积分数为2%时,绿颖-次氯酸钠复配剂在喷洒第3天后补喷11d的防治效果优于绿颖单剂.可见绿颖对于红树林区考氏白盾蚧防治有应用前景,复配2.5%(体积分数)次氯酸钠和药剂补喷可以提升防治效果.
吕春鹤,刘超,张美丽,白鸿岩,李欣欣,王立国[2](2021)在《三种无公害杀虫剂无人机施药防治赤松梢斑螟效果对比试验》文中研究表明为筛选防治赤松梢斑螟Dioryctria sylvestrella的新型绿色高效低成本药剂,探索无人机施药防治赤松梢斑螟的剂量,提高防治效果,分别用3.6%烟碱·苦参碱微囊悬浮剂(CS)、10%吡丙醚乳油(EC)、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SC)的3种剂量对赤松梢斑螟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不同处理组的虫口减退率、被害率减退率和防治效果的差异较大。剂量为450 mL/hm2的20%氯虫苯甲酰胺SC防效最高,达到92.54%;其次是剂量为1 500 mL/hm2的3.6%烟碱·苦参碱CS,达到89.71%;3 500 mL/hm2的3.6%烟碱·苦参碱CS防效最低,为78.95%。
王谢,苏秀,张抗,王宇,黄云,王斌,庞良玉[3](2019)在《木本作物介壳虫化学防治效果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介壳虫是当前威胁木本经济作物生产的最主要虫害,全面掌握其化学防治效果,有利于山区木本经济作物的生产。本文在梳理防治药剂的基础上,按照药剂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类概述。通过对噻嗪酮、矿物油、螺虫乙酯、毒死蜱、噻虫嗪、石硫合剂和松脂酸钠的防治效果的综述,提出了介壳虫化学防治的技术要点,为木本经济作物的介壳虫防治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
周文靖[4](2019)在《四种生物源农药对康氏粉蚧的防效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康氏粉蚧对寄主植株危害严重,以往防治康氏粉蚧的有机磷类化学农药已经相继下架或限制使用,康氏粉蚧的防治现有待解决。目的:本论文通过比较四种生物源农药(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印楝素、苦参碱)对康氏粉蚧室内及田间防效比较研究,判断是否可以筛选出替代传统的高毒化学农药或防治效果相近的生物源农药来防治康氏粉蚧。方法:对康氏粉蚧进行室内培养并进行室内四种生物源农药药效试验,选定最佳农药配比进行田间试验。采用Excel2007和Spss19.0等专业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根据室内试验结果以及经济性、环保性的综合考虑,选定田间试验的供试四种生物源农药的浓度为分别为3.2%阿维菌素4000倍液、8000 IU/ml苏云金杆菌800倍液、0.5%印楝素400倍液、0.5%苦参碱700倍液。室内外试验结果略有差异。四种生物源农药对田间受试植株均为产生药害。四种生物源农药的速效性虽不能使受试害虫立即死亡,但施药后供试害虫几乎不再或很少危害寄主植株了,对寄主植株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在防治时可以选用速效性相对于其他三种生物源农药较好的阿维菌素EC4000倍液用药5d防效可达到90%及以上和持久性较好的8000IU/ml苏云金杆菌SC800倍液用药10d防效可达到90%及以上,0.5%苦参碱AS700倍液在防治5-7d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到90%及以上。效果接近于以往实际防治康氏粉蚧的有机磷类化学农药,虽不及40%杀扑磷乳油1000倍液在施药15d后防效仍可达到93.6%。但综合考虑环保因素建议选用生物源农药互补进行施药。结论:1.室内试验结果优于田间试验结果。2.本次试验所采用的四种生物源农药对受试植株安全。3.试验所选用的四种生物源农药对康氏粉蚧均有一定的防效。
王彦阳[5](2017)在《0.6%烟碱·苦参碱乳油对柑橘矢尖蚧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天敌的安全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明确0.6%烟碱·苦参碱乳油对柑橘矢尖蚧的防治效果及对其天敌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利用喷雾法测试不同剂量0.6%烟碱·苦参碱乳油和25%喹硫磷乳油对柑橘矢尖蚧的田间控制效果,同时调查施用0.6%烟碱·苦参碱乳油后柑橘捕食性天敌瓢虫种群数量。[结果]0.6%烟碱·苦参碱乳油对柑橘矢尖蚧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可达到98.21%,且该药剂对柑橘捕食性天敌瓢虫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结论]0.6%烟碱·苦参碱乳油可作为一种综合防治柑橘矢尖蚧的轮换药剂大面积推广应用,使用质量浓度以1520 mg a.i./L为宜。
张勇[6](2016)在《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复配配方的筛选》文中提出褐飞虱作为水稻属专主寄生害虫严重威胁着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亚洲国家的水稻产量。对于褐飞虱的防治,化学防治一直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但是由于对化学药剂长期不合理的使用甚至滥用,导致褐飞虱对多种常规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因此,明确我国不同地区褐飞虱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从而为田间合理用药和抗性治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褐飞虱种群的抗药性监测,明确了褐飞虱对不同杀虫剂的抗性发展水平;通过室内抗性筛选进行了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评估,为该药剂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将氟啶虫胺腈与其他常规药剂进行科学合理的复配以期筛选出高效复配剂,为褐飞虱的抗性治理提供一种策略。1、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为了明确目前我国褐飞虱的抗药性现状,指导田间褐飞虱防治的合理用药,于2014-2015年在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对我国8省(市)共30个褐飞虱种群进行了抗药性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对吡蚜酮的监测中,2014年和2015年监测的21个种群均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47.0-339.9倍),2015年褐飞虱整体抗性水平与2014年相比略有下降;对新烟碱类药剂噻虫嗪的抗性监测发现,2014年褐飞虱种群对噻虫嗪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28.1-91.0倍),2015年监测种群的91.7%已经发展至高水平抗性(206.1-773.9倍),两年间抗性上升显着;对烯啶虫胺的抗性监测中,除2015年上海金山种群已经发展至中等水平抗性(12.4倍)外,其他24个种群对烯啶虫胺均为低水平抗性及以下(0.5~8.0倍),两年间抗性略有上升;对呋虫胺的抗性监测中,2014年田间褐飞虱种群处于低水平抗性及以下(0.7~8.3倍),2015年监测种群的93.3%已经发展至中等水平抗性(11.2-48.1倍),两年间抗性上升显着;对新型药剂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监测发现,2014年田间褐飞虱种群处于低水平抗性及以下(0.5~5.9倍),2015年监测种群的92.3%已经发展至中等水平抗性(11.2-25.9倍),两年间抗性上升显着;在有机磷类杀虫剂毒死蜱的抗性监测中,2014年褐飞虱种群间抗性差异性较大(0.7-34.9倍),2015年大部分种群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10.5-64.3倍),而安徽和县种群已经发展至高水平抗性(114.8倍),两年相比,褐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继续上升;对丁虫腈抗性监测中,2015年田间褐飞虱种群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12.7-83.7倍),较2014相比,部分地区抗性上升明显;对噻嗪酮抗性监测发现,2014年和2015年监测的22个种群中除2014年浙江金华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83.8倍)外,其它种群均处于高水平抗性(167.0-1487.8倍),相较于2014年,2015年褐飞虱抗性继续上升;2014-2015年褐飞虱所有监测种群对吡虫啉均为高水平抗性(132.3-8477.7倍),且抗性仍有所上升;对乙虫腈的抗性监测发现,2014年所监测的3个种群处于中等水平抗性,2015年褐飞虱种群处于中等水平至高水平抗性(53.6-191.8倍),两年间抗性有所上升。总之,褐飞虱对杀虫剂的抗性问题不容乐观。建议暂停使用噻虫嗪用于褐飞虱的防治,继续暂停使用吡虫啉和噻嗪酮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烯啶虫胺、、呋虫胺、氟啶虫胺腈以及毒死蜱作为候选药剂,合理交替轮换使用防治褐飞虱,并在褐飞虱抗药性研究基础上,加强混配制剂的开发和使用2、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评估为了明确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为氟啶虫胺腈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用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进行抗性选育,并应用域性状分析法,研究了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和抗性发展速率。结果表明,连续筛选前11代(F0-F11),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069:停止筛选1代后,再连续筛选8代(F13-F20),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2386;整个20代筛选期间,现实遗传力为0.1403。当h2=0.1403时,在致死率为50%~90%的选择压力下,预计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增长10倍需要30.5-13.8代,表明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具有一定的抗性风险。3、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等5种杀虫剂抗的联合毒力研究为研究氟啶虫胺腈与不同类型杀虫剂的联合毒力并筛选出含有氟啶虫胺腈的增效组合,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氟啶虫胺腈与毒死蜱、吡蚜酮、呋虫胺、烯啶虫胺以及乙虫腈分别以不同比例复配后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室内联合毒力。通过计算共毒系数,结果表明:当氟啶虫胺腈与毒死蜱重量比为1:5~1:7,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重量比为1:7~1:10,氟啶虫胺腈与呋虫胺重量比为3:1~2:1,氟啶虫胺腈与烯啶虫胺重量比为1:1~1:3,氟啶虫胺腈与乙虫腈重量比为1:7~1:10时增效作用明显。
罗守进[7](2014)在《柑橘几种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文中提出介绍了柑橘黄龙病、炭疽病、疮痂病和柑橘潜叶蛾、矢尖蚧、全爪螨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几种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焦乐[8](2014)在《温度对韭菜迟眼蕈蚊生态学特性的影响和蛇床子素对该害虫的生物活性》文中认为韭菜迟眼蕈蚊,俗称“韭蛆”,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害虫,发生广泛、危害严重。本试验旨在运用两性生命表研究不同温度下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学特性,为该害虫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定7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力和中毒试虫体内7种酶活力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杀虫剂的作用机理,为应用防治韭蛆的新药剂提供借鉴。采用室内恒温条件,运用两性生命表理论对15℃、18℃、21℃、24℃、27℃和30℃6个温度对韭菜迟眼蕈蚊内禀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得出15℃~30℃范围内:内禀增长率(r)分别为0.07363d-1、0.09243dq-1、0.1224d-1、0.1546d-1、0.1832d-1和0.1779d-1;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1.0764d-1、1.0968d-1、1.1302d-1、1.1671d-1、1.201ld-1和1.1947d-1;净生殖率(R0)分别为43.7、46.7、52.7、53.6、62.0和50.6;平均世代时间(T)分别为51.3d、41.6d、32.4d、25.8d、22.5d和22.1d。根据分析得出的各种群参数,以一对雌雄成虫为原始种群,模拟了不同温度下韭菜迟眼蕈蚊在60d内的种群增长动态趋势。测得15℃、18℃、21℃、24℃、27℃和30℃6个温度下全世代的发育时间分别为50.53d、39.94d、31.97d、24.75d.21、86d和21.22d,结果表明韭菜迟眼蕈蚊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逐渐加快,且雌性幼虫的发育时间均长于雄性幼虫。采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法计算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变异系数显示,对雄性幼虫期和全世代来说,直线回归法得到的结果略优于直接最优法,而对其他虫态而言,直接最优法更好。利用直接最优法得到卵期、幼虫期、蛹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3.77℃、5.44℃、4.49℃和5.49℃,有效积温分别为86.03℃、312.19℃、71.53℃和487.28℃。根据计算得到的有效积温,结合泰安地区2006~2012年的气象资料,推算在泰安地区韭菜迟眼蕈蚊平均每年发生8-9代。室内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比较了蛇床子素、印楝素、苦参碱、苦皮藤素、藜芦碱、吡丙醚和辛硫磷等7种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辛硫磷和吡丙醚毒力最高,其LC50分别为1.81mg/L和3.84mg/L。5种植物源农药中以蛇床子素毒力最高,LC50为41.68mg/L;其次为苦参碱,LC50为95.75mg/L;而苦皮藤素和藜芦碱的致死作用最弱。试验使用25mg/L和100mg/L蛇床子素处理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以未使用药剂处理的试虫为对照,并于处理后6h、12h、24h、48h和72h提取酶液,分别测定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酸性磷酸酯酶、碱性磷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等7种酶的活力以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蛇床子素处理后试虫体内7种酶的活力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乙酰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酯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逐渐上升,呈现诱导作用;两处理组幼虫体内的酸性磷酸酯酶比活力表现为比活力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则呈现出先激活再抑制再激活的作用规律。两处理组和对照组试虫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均呈现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并于48h时均达到峰值,随后蛋白质含量下降。与25mg/L蛇床子素相比,100mg/L蛇床子素对试虫体内的酶活力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更加显着。
徐盼[9](2013)在《康氏粉蚧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是在我国很常见的一种农业害虫。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康氏粉蚧的形态、习性、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进行了系统研究;组建了南瓜为寄主不同温度条件下(17,20,23,26,29℃)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了三种药剂对康氏粉蚧的室内毒力测定实验。主要结果如下:康氏粉蚧若虫均需要蜕皮3次;在1729℃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康氏粉蚧的世代发育历期缩短,在17℃下雌雄世代的发育历期最长(分别为121.27d和89.64d),而29℃时仅分别为52.10d和36.01d,且其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雌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69℃,有效积温为1020.90日·度;雄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27℃,有效积温为659.04日·度。在26℃时,康氏粉蚧的世代存活率最高(81.94%),种群趋势指数(I)也最高(322.27),有利于种群增长。而在17℃和29℃,康氏粉蚧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64.85%和67.23%,种群趋势指数(I)分别为69.91和42.19,且32℃时康氏粉蚧1龄若虫生长停滞。说明高温和低温都不利于康氏粉蚧的种群增长,且高温的影响大于低温。在室内测定了毒死蜱、阿维菌素和杀扑磷对康氏粉蚧若虫和雌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防治康氏粉蚧的最佳时期在1龄若虫期,总体来说,杀扑磷的对康氏粉蚧的防治效果最好。
双有铭,彭李亚,杨兆良,李惠娟,林琪武,李锋,鲁勇,谭卓卓[10](2013)在《深圳市宝安地区植物病虫害种类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深圳市宝安区植物的病虫害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对病虫害发生原因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发现50种病害,其中真菌病害26种,细菌病7种,病毒病害5种,线虫病害12种;虫害37种,分别属于7目27科。其中有些病虫害对蔬菜、花卉和果树生产造成了较严重影响。
二、柑橘矢尖蚧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柑橘矢尖蚧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绿颖矿物油及其复配剂对红树林考氏白盾蚧的防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方法 |
1.2.1 药剂处理 |
1.2.2 施药和调查方法 |
1.3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绿颖单剂的防治效果 |
2.2 复配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2.3 绿颖单剂和绿颖-次氯酸钠复配剂的差异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2)三种无公害杀虫剂无人机施药防治赤松梢斑螟效果对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和器械 |
1.3 试验方法 |
1.4 防治效果调查 |
1.5 防治效果计算 |
1.6 综合效益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杀虫剂试验结果 |
2.2 3种杀虫剂各项指标差异性 |
2.3 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木本作物介壳虫化学防治效果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防治药剂 |
1.1 噻嗪酮 |
1.2 矿物油 |
1.3 螺虫乙酯 |
1.4 毒死蜱 |
1.5 噻虫嗪 |
1.6 石硫合剂 |
1.7 松脂酸钠 |
2 化学防治的技术要点 |
2.1 控制和清理虫源是防治介壳虫的必要途径 |
2.2 选择最佳用药时间是节约用药的关键 |
2.3 成虫防治是介壳虫化学防治的最难点 |
2.4 多种杀虫剂轮换使用是应对介壳虫抗药性的主要手段 |
(4)四种生物源农药对康氏粉蚧的防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四、文献综述 |
4.1 康氏粉蚧研究进展 |
4.2 生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
4.3 阿维菌素研究进展 |
4.4 苏云金杆菌研究进展 |
4.5 印楝素研究进展 |
4.6 苦参碱研究进展 |
五、材料与方法 |
5.1 试验药剂 |
5.2 仪器设备及用品 |
5.3 试验害虫来源及试验地 |
5.4 室内药效试验 |
5.5 田间药效试验 |
六、结果 |
6.1 室内药效试验 |
6.2 田间药效试验 |
七、讨论 |
八、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英文缩写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附图 |
(5)0.6%烟碱·苦参碱乳油对柑橘矢尖蚧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天敌的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药剂 |
1.2 试验设计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0.6%烟碱·苦参碱乳油对柑橘矢尖蚧的防治效果 |
2.2 0.6%烟碱·苦参碱乳油对天敌瓢虫的影响 |
3 讨论 |
(6)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复配配方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褐飞虱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与危害 |
1.1 褐飞虱在中国的地理分布 |
1.2 褐飞虱的危害概况 |
2 褐飞虱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
2.1 褐飞虱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 |
2.2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 |
2.3 褐飞虱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 |
2.4 褐飞虱对吡蚜酮的抗性 |
2.5 褐飞虱对苯基吡唑类杀虫剂的抗性 |
3 氟啶虫胺腈的特性及研究现状 |
3.1 氟啶虫胺腈的简介 |
3.2 氟啶虫胺腈作用机制 |
3.3 氟啶虫胺腈与其他药剂的交互抗性的研究 |
3.4 氟啶虫胺腈在褐飞虱防治上的应用 |
4 本文的立题依据与目的意义 |
第二章 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1.5 敏感基线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褐飞虱对吡蚜酮的抗性监测 |
2.2 褐飞虱对噻虫嗪的抗性监测 |
2.3 褐飞虱对烯啶虫胺的抗性监测 |
2.4 褐飞虱对呋虫胺的抗性监测 |
2.5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监测 |
2.6 褐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监测 |
2.7 褐飞虱对丁虫腈的抗性监测 |
2.8 褐飞虱对乙虫腈的抗性监测 |
2.9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监测 |
2.10 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监测 |
3 讨论 |
第三章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评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3.1 毒力测定方法 |
1.3.2 室内抗性筛选方法 |
1.4 抗性风险评估方法 |
1.4.1 抗性现实遗传力的估算 |
1.4.2 抗性发展速率的预测 |
1.5 数据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室内抗性选育 |
2.2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 |
2.3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评估 |
3 讨论 |
第四章 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等5种杀虫剂的联合毒力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分析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柑橘几种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柑橘黄龙病 |
1.1 危害症状及识别 |
1.2 发生规律 |
1.3 综合防治 |
2 柑橘炭疽病 |
2.1 危害症状及识别 |
2.2 发生规律 |
2.3 综合防治 |
3 柑橘疮痂病 |
3.1 危害症状及识别 |
3.2 发生规律 |
3.3 综合防治 |
4 柑橘潜叶蛾 |
4.1 危害症状及识别 |
4.2 形态特征 |
4.3 发生规律 |
4.4 综合防治 |
5 柑橘矢尖蚧 |
5.1 危害症状及识别 |
5.2 形态特征 |
5.3 发生规律 |
5.4 综合防治 |
6 柑橘全爪螨 |
6.1 危害症状及识别 |
6.2 形态特征 |
6.3 发生规律 |
6.4 综合防治 |
(8)温度对韭菜迟眼蕈蚊生态学特性的影响和蛇床子素对该害虫的生物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1.1.1 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规律及危害 |
1.1.2 环境因素对韭菜迟眼蕈蚊的影响 |
1.1.2.1 温度 |
1.1.2.2 湿度 |
1.1.2.3 寄主种类 |
1.1.2.4 其他因素 |
1.2 韭菜迟眼蕈蚊的综合防治 |
1.2.1 化学防治 |
1.2.2 生物防治 |
1.2.3 农业防治 |
1.2.4 物理防治 |
1.2.5 其他防治方法 |
1.3 生命表 |
1.4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
1.4.1 印楝素 |
1.4.2 苦参碱 |
1.4.3 蛇床子素 |
1.5 保幼激素类似物研究进展 |
1.6 昆虫体内重要的解毒代谢酶 |
1.6.1 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MFO) |
1.6.2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 |
1.6.3 磷酸酯酶 |
1.7 乙酰胆碱酯酶(AChE) |
1.8 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虫源 |
2.2 生命表研究 |
缩略词表 |
2.2.2 数据分析 |
2.2.3 种群发生预测 |
2.2.4 数据处理与制图 |
2.3 发育历期研究 |
2.3.1 试验方法 |
2.3.2 发育始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计算 |
2.3.2.1 直线回归法 |
2.3.2.2 直接最优法 |
2.4 7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2.4.1 试虫来源 |
2.4.2 试验药剂 |
2.4.3 试验方法 |
2.4.4 数据处理 |
2.5 蛇床子素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体内7种酶的活力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5.1 试虫来源 |
2.5.2 供试药品 |
2.5.3 仪器设备 |
2.5.4 试虫处理 |
2.5.5 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体内7种酶的活力测定 |
2.5.5.1 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测定 |
2.5.5.2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测定 |
2.5.5.3 酸性磷酸酶(ACP)活力测定 |
2.5.5.4 碱性磷酸酶(AKP)活力测定 |
2.5.5.5 多功能氧化酶(MFO)活力测定 |
2.5.5.6 淀粉酶活力测定 |
2.5.5.7 蛋白酶活力测定 |
2.5.6 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体内蛋白质含量测定 |
2.5.7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温度下韭菜迟眼蕈蚊生命表研究 |
3.1.1 不同温度下韭菜迟眼蕈蚊主要生物学参数 |
3.1.2 不同温度下韭菜迟眼蕈蚊主要种群生命表参数 |
3.1.3 不同温度下韭菜迟眼蕈蚊的特定年龄生命表 |
3.1.4 不同温度下韭菜迟眼蕈蚊特定年龄阶段存活率和生殖力 |
3.1.5 不同温度下韭菜迟眼蕈蚊的期望寿命和繁殖值 |
3.1.6 不同温度下韭菜迟眼蕈蚊种群发生预测 |
3.2 不同温度下韭菜迟眼蕈蚊各虫态发育历期 |
3.2.1 不同温度下韭菜迟眼蕈蚊的各虫态发育历期 |
3.2.2 韭菜迟眼蕈蚊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3.2.3 泰安地区2006~2012年韭菜迟眼蕈蚊发生世代数预测 |
3.3 7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3.4 蛇床子素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体内靶标酶和代谢酶活力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4.1 蛇床子素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体内靶标酶活力的影响 |
3.4.2 蛇床子素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体内代谢酶活力的影响 |
3.4.2.1 蛇床子素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的影响 |
3.4.2.2 蛇床子素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体内酸性磷酸酶(ACP)活力的影响 |
3.4.2.3 蛇床子素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体内碱性磷酸酶(AKP)活力的影响 |
3.4.2.4 蛇床子素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体内多功能氧化酶(MFO)活力的影响 |
3.4.2.5 蛇床子素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体内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
3.4.2.6 蛇床子素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体内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
3.4.3 蛇床子素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温度下韭菜迟眼蕈蚊生命表研究 |
4.2 不同温度下韭菜迟眼蕈蚊各虫态发育历期 |
4.3 7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4.4 蛇床子素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体内靶标酶和代谢酶活力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5 结论 |
5.1 不同温度下韭菜迟眼蕈蚊生命表研究 |
5.2 不同温度下韭菜迟眼蕈蚊各虫态发育历期 |
5.3 7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5.4 蛇床子素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体内靶标酶和代谢酶活力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康氏粉蚧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国内粉蚧研究概况 |
1.2 国外粉蚧的研究概况 |
1.3 康氏粉蚧概况 |
1.3.1 康氏粉蚧分类地位 |
1.3.2 康氏粉蚧的鉴定特征 |
1.3.3 康氏粉蚧寄主与分布 |
1.3.4 康氏粉蚧研究进展 |
1.4 有效积温的研究概况 |
1.5 利用有效积温预测发生代数 |
1.6 生命表的研究概况 |
1.7 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 |
1.7.1 化学防治 |
1.7.2 生物防治 |
1.7.3 农业防治 |
1.8 本研究的意义 |
1.9 主要研究的内容 |
1.9.1 生物特性方面 |
1.9.2 生态特性方面 |
1.9.3 化学防治方面 |
2 康氏粉蚧形态特征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试验器材 |
2.1.2 供试虫源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卵 |
2.2.2 1 龄若虫 |
2.2.3 2 龄若虫 |
2.2.4 3 龄若虫 |
2.2.5 蛹 |
2.2.6 成虫 |
2.3 本章小结 |
3 康氏粉蚧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生活史 |
3.2.2 产卵习性 |
3.2.3 羽化行为 |
3.2.4 交配行为 |
3.2.5 取食行为 |
3.2.6 防御行为 |
3.2.7 群聚行为 |
3.3 本章小结 |
4 不同温度下康氏粉蚧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主要试验器材 |
4.1.2 供试虫源 |
4.1.3 温度处理和种群指标观察方法 |
4.1.4 发生代数的预测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温度下康氏粉蚧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
4.2.2 康氏粉蚧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
4.2.3 康氏粉蚧年发生代数的预测 |
4.2.4 温度对康氏粉蚧存活的影响 |
4.2.5 不同温度下康氏粉蚧的种群生命表 |
4.3 本章小结 |
5 康氏粉蚧的室内毒力测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供试药剂 |
5.1.3 实验方法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康氏粉蚧 1 龄若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5.2.2 康氏粉蚧 2 龄若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5.2.3 康氏粉蚧 3 龄若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5.2.4 康氏粉蚧雌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康氏粉蚧虫态特征 |
6.2 康氏粉蚧生物学习性 |
6.3 康氏粉蚧实验种群生命表 |
6.4 室内毒力测定 |
7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深圳市宝安地区植物病虫害种类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病害调查和鉴定方法。 |
1.2.2 虫害调查和鉴定方法。 |
1.2.3 主要病虫害的危害性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宝安区病虫害种类 |
2.2 病虫害发生原因及特点分析 |
2.2.1 病虫害发生原因分析。 |
2.2.2 病虫害发生特点。 |
2.2.2.1 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大、范围广。 |
2.2.2.2 流行速度快, 为害重。 |
2.2.2.3 为害期长, 损失大。 |
2.2.2.4 病虫种类繁杂。 |
2.2.2.5 新病虫种类增多。 |
3 讨论与结论 |
四、柑橘矢尖蚧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绿颖矿物油及其复配剂对红树林考氏白盾蚧的防治试验[J]. 郑志翰,彭建,杨盛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2]三种无公害杀虫剂无人机施药防治赤松梢斑螟效果对比试验[J]. 吕春鹤,刘超,张美丽,白鸿岩,李欣欣,王立国. 中国森林病虫, 2021(06)
- [3]木本作物介壳虫化学防治效果研究进展[J]. 王谢,苏秀,张抗,王宇,黄云,王斌,庞良玉. 四川农业科技, 2019(10)
- [4]四种生物源农药对康氏粉蚧的防效比较研究[D]. 周文靖. 佳木斯大学, 2019(03)
- [5]0.6%烟碱·苦参碱乳油对柑橘矢尖蚧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天敌的安全性评价[J]. 王彦阳. 农药, 2017(06)
- [6]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复配配方的筛选[D]. 张勇.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5)
- [7]柑橘几种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J]. 罗守进. 农业灾害研究, 2014(10)
- [8]温度对韭菜迟眼蕈蚊生态学特性的影响和蛇床子素对该害虫的生物活性[D]. 焦乐.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1)
- [9]康氏粉蚧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D]. 徐盼. 浙江农林大学, 2013(04)
- [10]深圳市宝安地区植物病虫害种类调查[J]. 双有铭,彭李亚,杨兆良,李惠娟,林琪武,李锋,鲁勇,谭卓卓.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