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时机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患者的预后影响论文_李湘黔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手术时机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9例眼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时机分为a组、b组、c组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视力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时机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时机进行手术,视力情况明显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手术时机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患者的预后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细胞增生阶段进行手术为最佳,可以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提升患者的视力。

关键词:不同手术时机;细胞增生;玻璃体切割术;眼外伤患者;预后影响

玻璃体切割术作为眼科治疗中比较常见的方式,对于患者的眼外伤治疗具有小组效果,可以有效地修复患者的伤口,提升患者的免疫系统,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1]。但是,这种手术非常注重手术时间,最佳的手术时间才能有效地保证手术效果。若是手术时间不是最佳,就会严重影响手术的开展,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为此,在临床实践中,研究不同手术时机对眼外科患者实施玻离体切割术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9例眼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患者47例。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5-65岁,平均年龄(38.65±3.85)岁,左眼患者54例,右眼患者45例,疾病情况为合并视网膜脱落患者30例,合并玻璃体积血患者40例,合并脉络膜出血29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时机分为a组、b组、c组,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等方面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都进行眼科检查,符合玻离体切割术患者;②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书;③没有其他比较严重的眼科疾病。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疾病患者;②不愿参加本次实验研究的患者。

1.3治疗方式

a组患者为受伤后到手术治疗的时间为1周,b组患者为受伤后到手术治疗的时间为1-2周、c组患者为受伤后到手术治疗的时间为2周以后。针对开放性外伤患者应该进行Ⅰ期显微缝合手术,若是部分患者在缝合之后有出现对合不良的情况还应该急性重新缝合。在手术的过程中注重伤口愈合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患者玻璃体、视网膜组织等进行检查,以判断患者眼球中是否还存在伤口。根据患者眼部损伤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手术,主要是急症手术、亚急症手术、选择期手术,以便保证患者的眼部健康,一般在受伤后一周进行手术。急症手术的实施主要是对患者眼中含有异物、化脓性炎症等症状的一种手术。亚急症手术是对患者眼中存在不活动无细菌的异物、视网膜脱落、开放性伤伴玻璃体积血等情况而进行的手术,一般在受伤后1-2周进行手术。选择手术主要是针对慢性眼内炎、玻璃体积血等症状的患者。

在实施玻璃体手术的时候,主要是对患者采取局部麻醉的方式,对于眼球穿航空及破裂的患者最先进行清创缝合,封闭球壁创口,进行平坦部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手术,对于存在白内障患者应该先进行白内障手术而后在进行玻璃体手术;对于存在异物的应该加以清除;对于视网膜脱落患者应该进行修复。手术之后还应该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

1.4评价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功能痊愈为患者的视力提升了2倍,感光较好。解剖痊愈为患者的视网膜解剖复位、屈光间质透明,但是患者的视力还没有完全恢复。未痊愈是指患者的手术没有恢复甚至加深。同时,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6个月后的视力情况。

1.5数据统计

本次数据分析主要是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加以适当处理,P<0.05则充分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三组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时机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视力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时机进行手术,视力情况明显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3.讨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作为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手术,对于眼外科的治疗取到积极作用。一般而言,眼外科手术主要存在三个病理阶段:第一个病理阶段是患者受伤一周内,为炎症反应阶段,此时患者的出血部位还没有愈合,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比较强,眼中容易出现水肿出血的情况,若是这个时间段加以手术治疗,患者容易再次出现出血等并发症,容易导致二次手术[2-4]。第二阶段是患者受伤1-2周的时间,为细胞增生阶段,这个时间患者眼部出血出现修复、增生等情况,不会出现瘢痕和牵引,这个时间段进行手术为最佳时间段,能够避免患者出现出血,有效地切除患者玻璃体,同时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情况,修复患者的伤口,促进患者纤维组织增生。第三阶段是患者受伤后2周以后,为瘢痕期,患者严重会产生计划增殖组织,视网膜容易出现牵引脱离,此时进行手术表现的比较晚,容易诱发炎症、感染等情况,不利于患者的康复[2-4]。

明春平[5]认为,在患者手术一周内进行手术,会使得患者再次进行手术,不利于患者康复,不能保证患者眼部的完整性。在治疗的过程中,还应该进行抗感染治疗,主要是运用糖皮质激素作为缓解炎症的药物。本研究表明,在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时候,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最佳时间段进行手术,时间一般集中在患者受伤之后1-2周之内加以进行,这个时间段进行手术,康复效果不仅优于其他时间段,也能提升患者的视力,避免患者出现炎症情况。综上所述,在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时候,应该高度重视手术时机,其中以患者受伤后1-2周的阶段进行手术为最佳,有助于提升患者视力,加快患者的康复疗程,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维护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曹晟玮,俞存. 玻璃体切割治疗时机选择对眼外伤预后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10,1(22):4169-4171.

[2]李博. 不同手术时机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患者的预后影响[J]. 临床研究,2016,24(3):104-105.

[3]Benacerraf B R. The role of the second trimester genetic sonogram in screening for fetal Down syndrome.[J]. Seminars in Perinatology,2005,29(6):386.

[4]Odibo A O,Ghidini A. Role of the second-trimester 'genetic sonogram' for Down syndrome screen in the era of first-trimester screening and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J]. Prenatal Diagnosis,2014,34(6):511-7.

[5]明春平. 不同手术时机采用玻璃体切割术对眼外伤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7):84-85.

论文作者:李湘黔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不同手术时机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患者的预后影响论文_李湘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