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素秀

李素秀

胶州市人民医院 266300

摘要:目的:总结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神经内科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6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A组及接受神经内科护理的B组,每组患者34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的爱丁堡斯堪迪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SSS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但经治疗3个月后,B组SS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A组(P<0.05);但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但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可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脑卒中;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临床有着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脑血管疾病,本病病发后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对于患者的预后可造成严重的影响[1]。虽然目前临床多种药物治疗方案对于本病均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但目前临床有研究显示,通过改善护理方式,同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而我院今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将神经内科护理应用于治疗中,现将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间就诊于我院的6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需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脑卒中,且除外存在颅内外伤及颅内恶性肿瘤者。患者或家属于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以接受常规护理者为A组,以接受神经内科护理者为B组。A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52-71岁,平均(61.36±8.36)岁;属出血性脑卒中者12例,属缺血性脑卒中者22例;病发至就诊时间35-81min,平均(60.18±8.37)min。B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51-72岁,平均(61.66±8.57)岁;属出血性脑卒中者11例,属缺血性脑卒中者23例;病发至就诊时间36-82min,平均(60.25±8.17)min。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及病发至就诊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A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则接受神经内科护理。神经内科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即于护理过程中,通过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向患者解释病情及预后情况,以缓解患者因脑卒中后所产生不良情绪,并积极配合治疗。饮食护理,即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家属进行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家属在患者饮食结构中,以高蛋白及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品为主,合理饮水。康复训练包括三部分,分别为肢体训练、语言训练及生活能力训练。其中肢体训练,要求患者于病情平稳时,由坐、站至行逐步进行训练,同时可与配合上肢及下肢运动的辅助训练,患者于休息时需指导家属按摩局部肌肉。语言训练,同样于患者病情平稳后,指导家属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以此刺激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生活能力训练即鼓励指导患者逐步完成洗手、洗脸、穿衣等日常活动,以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1.3 观察方法

以SSS评分作为观察指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别于患者接受治疗前及接受治疗3个月后对进行SSS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SSS评分的改善情况。同时根据患者治疗前后SSS评分的改善情况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以治疗3个月后SSS评分改善超过75%者为显效,以治疗3个月后SSS评分改善50-75%者为有效,以治疗3个月后SSS评分改善未达50%或评分加重者为无效,以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分别对比两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9.0作为统计学软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百分率表示计数数据,分别应用t检验及χ2进行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差异时P<0.05。

2 结果

2.1 SSS评分改善情况

两组治疗前SSS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但经治疗2个月后,B组SS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A组(P<0.05)。

表1 SSS评分改善情况

*P<0.05,具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均为临床已经证明对于脑卒中患者治疗有着促进作用的护理方式[3]。而本研究中所应用的神经内科护理方式,是将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案。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接受不同护理方式的两组患者于治疗前的SSS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但在结果为期3个月后,接受神经内科护理的B组,其SS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A组(P<0.05)。可见神经内科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同时本研究进一步对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两组间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但A组治疗显效率为29.41%,B组治疗显效率为55.88%,B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可见虽然两组间在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接受神经内科护理的B组其治疗后的显效率明显高于A组。本研究中所应用的神经内科护理,其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康复训练三方面内容,通过心理护理可有效的缓解患者因患病后所出现的负面情绪,而饮食护理可避免患者因不良饮食习惯所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所造成的影响,同时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康复训练,可达到早期恢复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护理可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参考文献:

[1]孙世光.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2]杨志宏,王彦丽,刘海萍,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12(10):1594-1595.

[3]白晶.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239-241.

作者简介:李素秀(1971-)女,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护士长,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

论文作者:李素秀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  ;  ;  ;  ;  ;  ;  ;  

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素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