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33
摘要:我国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形成了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其施工的重要技术支持,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耐久性也决定于混凝土施工,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国要不断的研发、改进混凝土施工技术,全面的认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实际建设中的应用方法,本文主要针对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中的技术应用 ,主要有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的主要环节及其他的末支等环节,混凝土的搅拌技术,是工程的源头部分,在搅拌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各种混合材料按照相关配比要求均匀的搅拌,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问题。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先进的混凝土搅拌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的应用,不仅大大的节省了人员劳动力的投入,还提高了使用人力的效率问题和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的搅拌需要在一定宽阔的场地空间来進行。所以,混凝土的搅拌场地往往远离了施工现场,这样施工的现场需要使用混凝土时,就出现了运输的问题,因为混凝土的面积、体积都很庞大,并且搅拌好的混凝土一定要保证好其匀质性,不能出现分层等情况。这样,在运输混凝土的工具上就要使用密闭性比较好的运输工具,且在运输过程中避免一次性装车太多形成疏漏的状况。混凝土浇筑之前,务必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保证浇筑其场地的平整性。在此之外。要注意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一定选用专用的压实机器进行操作,处理完成之后要做好养护工作,保证其实际的使用寿命。
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问题
2.1 混凝土生产问题
水利水电混凝土工程施工准备阶段,要完成混凝土的拌和,而混凝土生产质量会对工程最终施工质量产生极大影响,所以要求施工人员要通过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避免混合料质量缺陷问题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混合料中的骨料与水泥是质量控制中的重点,但是部分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工程收益,导致一些劣质低廉施工材料被运用到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该类混凝土原材料大多都是一些资质较差的小微企业生产,在质量方面存在过多的不确定性与稳定性,这也是导致一些水利水电混凝土工程整体结构强度不达标的主要原因。再者,施工单位在混凝土生产中没有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骨料颗粒大小进行控制,同时也在生产设备与生产条件等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混凝土产品质量无法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求,进而导致部分工序的混凝土工程结构强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2.2 混凝土施工问题
混凝土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重点在于浇筑施工与拆模等工序,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要确保各工艺流程的连续性,是否会对混凝土工程最终质量产生影响,再加上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构筑物结构形式、功能性之间的过大差异,所以施工单位往往需要采用多种混凝土施工技术来满足其生产要求,这也决定了水利水电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难度相对较高。水利水电工程过于复杂的施工组织形式,导致很多分部工程在施工阶段需要多个工种联合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对混凝土工程的结构强度进行有效控制则会导致混凝土工程构筑物的施工质量产生极大波动。最后,现代施工单位缺乏对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意识,很多单位都缺乏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与质量控制,该类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构筑物的抗渗性、稳定性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甚至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运行阶段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
3.1 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材料配比
首先,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基本强度基础上开始进行配比,尽量减少混凝土出现水热化等问题,这样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基础上也能够對施工质量进行保证。其次,针对具体的混凝土配比工艺展开研究,保证施工工艺的正常应用,尽量防止因为施工技术不到位导致材料出现变形或是质量下降等问题。
再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时间,若是时间过长或是时间不足都会造成严重的质量下降问题,不利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开展。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混凝土材料非常重要,同时也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使用最多的材料,所以在施工方面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开展,还要在施工开始之前,就及时进行检查以及实验,保证材料合格才能投入施工中。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基本强度,同时对混凝土水热化以及收缩等都可以进行保证,在此基础上严格进行混凝土时间控制,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加强浇筑、振捣质量控制
浇筑之前,应该对钢筋和模版进行检查,以保证其具备混凝土的浇筑条件,如果采用的是分层分块浇筑方法的话,应该结合钢筋的密集程度和结构的特点来决定每一层的高度。较大的梁体可以进行单独的浇筑,对连续浇筑无法实现的部位,应该在剪力较小的地方预留好施工缝。浇筑后应该及时的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振捣的作用是使混凝土能充满模版的每个角落,使其获得最大的均匀和密实度。振捣分为机械和人工振捣两种,一般只有工程量小、才会使用人工振捣的方法。振捣器应该垂直插入混凝土中,振捣密实后缓慢拔出;均匀的选择插入点的位置,按顺序依次振捣,以防止出现漏振、过振等情况。在插入振捣棒的时候应该使其进入下层混凝土5cm左右,加强上、下层混凝土的结合,以免在两层混凝土中间出现缝隙。每一个插入点的振捣时间应该持续30s,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无气泡、泛浆为准。如果使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则应该保证对已振实部分的边缘进行振捣覆盖。
3.3 加强对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达到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度、湿度变化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使水泥水化作用充分进行,以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混凝土浇筑硬化后的质量与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密切关联的,要有必要的保温和保湿措施。应该尽量减少混凝土表面暴露在外界空气中的时间,及时对混凝土的暴露面进行保湿覆盖,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养护时间按设计要求执行,不宜少于28d。
4混凝土施工中在水利水电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我国近几年的发展中,水利水电工程的进程也不断加快,但随之也出现了众多的问题,
主要问题就是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不断的下降,这给整个水利水电的工程都带来一定的安全质量隐患,影响到整个项目完成的具体使用。因此,我国在水利水电的项目不断发展中,一定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具体细节严格把控,尤其是作为施工最源头的混凝土材料、配比过程的把关。另外,作为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参与人员都应该经过严格培训、尊重一定的施工准则。
最后作为施工单位,一定要让各级人员明确混凝土施工在整个大的项目中的重要性,
各级部门之间要协调好混凝土施工的各项工作内容,监督好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过程,做好可能出现问题的预防措施,减小甚至避免突发情况的出现。做好混凝土制作的监视和后期的服务相关工作,确切的保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能严格的把控好,切实提高混凝土质量问题。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裂缝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常见的现象,由于裂缝的产生对混凝土造成很多病害,严重影响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因此,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采取有效方法消除裂缝,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在使用和运行时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雷云.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4):51~52.
[2]李欣.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23):119.
[3]王林旭.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7):220.
论文作者:张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