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市人民医院 宁夏中卫 7550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不典型X线和CT影像特征及误诊的原因。方法:借用数字随机选择的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均接受X线与CT扫描,分析患者的不典型X线与、CT影像特征与误诊原因。结果:CT确诊率为70.0%,误诊率10.0%,优于X线的20.0%与53.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误诊率是20.0%,与X线的27.0%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特点、影像学特点等均不典型,加强X线、CT检查可提高确诊率,减少误诊。
【关键词】肺结核;不典型X线;CT;影像特征;误诊原因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1-0046-02
肺结核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肺部慢性疾病,也是常见的传染疾病之一,我国已经将该疾病纳入重点预防控制的疾病中[1]。近些年来,我国老年肺结核的发病数量不断增多,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多,极有可能掩盖了肺结核的症状,因此早期容易误诊或者漏诊。为了提升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率,降低其误诊、漏诊,文章选择100例老年患者分别进行X线与CT扫描,现把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借用数字随机选择的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80例,有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最小年龄是61岁,最大年龄是80岁,平均年龄(66.5±0.8)岁。100例患者均能通过病理检查、手术与临床表现等诊断为老年肺结核。
1.2 诊断方法
10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均接受X线与CT检查,其中X线检查方法为:选择GE公司生产的DR-F型X线机对100例患者进行胸部DR正位片摄取,根据设计需求加摄斜位或者侧位片。
CT检查方法为:采用GE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吸气后再屏气,将扫描层厚控制为5mm,具体扫描的范围以肺尖到肺底水平为主。然后再实施CT增强扫描,将100ml的碘海醇对患者静脉团注后实施5mm的薄层扫描,之后拆薄成1.25mm进行图像重建,同时分析测量CT值[2]。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处理
研究数据均导入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0例患者X线的诊断率是20.0%,疑似肺结核所占比例是27.0%,53例误诊,误诊为5例转移性肿瘤、7例淋巴瘤、8例炎性假瘤、33例肺癌,误诊率高达53.0%。CT诊断诊断率是70.0%;疑似肺结核所占比例是20.0%;10例误诊为肺癌,误诊率是10.0%,详情如表1所示。
3.讨论
老年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慢性传染疾病,患者的年龄多高于65岁。该疾病发病原因主要以结核杆菌所引发,可以通过患者的打喷嚏、咳嗽、大声说话飞沫等途径传播。目前,老年肺结核已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病趋势,人们对于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也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的免疫能力较低,机体抵抗结核杆菌的能力下降,发病后其核临床症状多表现出呼吸道症状,结核中毒的症状不显著,影像学会出现多样化的表现[3]。本次研究中,X线的误诊率高达53.0%,明显高于CT的1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 影像学特征分析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不典型X线与CT影像学特征为:支气管内膜及肺不张型肺结核、肿块或结节型、节段实变型以及粟粒小结节结核、多发结核瘤、淋巴管浸润等各种类型的肺结核病理变有所不同,CT扫描能清晰显示出病灶的内部支气管情况,有助于提高诊断效果。同时对于肺不张型的肺结核可以显示出患者的肺体积有缩小现状,未有局部隆起的特征,通过增强扫描后可以鉴别是否为转移性淋巴结肿大,而X线检查则很难检测出来。此外,CT扫描还能更好地提示支气管内膜结核,但是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确诊不能仅依赖某种明确的特点定论,需要与患者的临床针状、X线、影像特征等进行综合考虑。
3.2 误诊原因分析
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力逐步下降,反应结核杆菌的能力降低,临床症状和影像特征不一。另外,老年人对肺结核流行现状了解甚少或者完全不了解;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变化呈现出多样化,加之老年患者大多患有基础性疾病,严重者甚至有恶性肿瘤病史,这类患者肺部可看见团块样的阴影,因此诊断时优先考虑是否为肿瘤,进而忽略了肺结核。有很多为糖尿病继发肺结核患者,其发病的部位不典型且病灶多样化,无显著的特征与症状,因此均可出现误诊的现象[4]。
3.3 避免误诊的措施
对于肺部出现了肿块或者结节病的老年患者,首先应考虑为不典型的结核,同过X线进行基础检查,然后再行CT检查加以确诊,综合检查避免出现误诊。当患者肺部出现肿块阴影且有不断增大的趋势,肺门纵膈与锁骨下未看见淋巴结转移应考虑为不典型的结核。伴有呼吸疾病史且长期咳嗽的患者,其肺部的基础病变影像十分复杂,难以察觉,此时应采取皮肺穿刺活检加以确定;最后,对于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需要通过多种手段联合应用,提高确诊率[5]。
综上所述,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影像特征、病灶部位等均不典型,所以需要采取X线与CT联合诊断,提高确诊率,降低漏诊与误诊率。
【参考文献】
[1]李广明,陈辉.结节或包块型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特征及意义[J].齐鲁医学杂志,2015,30(06):692-694.
[2]周永铮,杜金梁.老年性肺结核X线、CT影像学特点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15):2796-2798.
[3]裴宁,盖亚茹.老年肺结核48例影像学特征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45(07):591-594.
[4]周书军.260例老年肺结核病人X线诊断资料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2):145-146.
[5]杨文军.肺结核不典型X线、CT影像学表现及误诊、漏诊原因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06(02):11-12.
论文作者:尚慧娟,宋玲先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肺结核论文; 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影像论文; 特征论文; 典型论文; 疾病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