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造价管理是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必须对其加强重视,在此过程中BIM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并分析BIM技术特点,然后以此为基础,综合探究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BIM技术的作用,希望能够有效推进我国电力工程建设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作用
1BIM技术特点
1.1协调性
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作业时,有效管理和科学协调造价师,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而在进行具体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部门,业主单位和施工企业需要对自身工作进行有效协调,但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由现场施工人员就电力项目进行有效沟通,但是,在进行具体作业时,该工作的全面性无法得到更高程度的保障,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具体作业时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科学应用BIM技术能够使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科学应用bim技术,通过进行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能够进一步明确问题产生原因,进而使现场工作人员能够以此为基础科学制定解决方案。
1.2模拟性
在进行具体工程建设过程中,BIM技术所具有的模拟性也具有很大程度的应用价值,能够劝补相关工程人员更为全面的处理工程设计,在具体进行工程设计时,不仅需要科学构建施工工艺相关模型,同时,还需要科学应用模型对具体施工过程中难以实现的部分进行科学模拟,通过进行科学有效的模拟操作,能够确保在进行各个施工项目之前对其施工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演练,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分析模型,能够进一步明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项问题及其发展源头,确保在进行具体施工过程中合理规避。
2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BIM技术作用
2.1规范市场竞争环境
在进行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通常存在大量承包商参与竞标,各个承包商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造价工程企业很难对其进行及时分析,通过科学应用BIM技术可以直接利用可视图呈现不同承包商综合能力[2]。与此同时,对于综合能力较强的相关企业,工程单位还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模拟实验,选择出具有最好模拟效果的承包单位,对其施工质量与造价工作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科学应用BIM技术审计具体造价数据,有效避免部分承包商在参与招标工作过程中存在虚假报价现象,确保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平原则。
2.2控制项目施工周期
在进行项目预决算时,通过科学应用BIM技术所具有的多维建模手段实时真实化虚拟建设,科学统计不同方案的预估算,同时,还可以更为生动的展现各种施工方案,对其企业效益和成本预算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工程利益和工程质量。应用BIM技术构建数据模型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视化和信息化,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够确保模型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在进行具体施工作业时,通过施工模拟技术和碰撞检查能够进一步明确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错误和漏洞,有效控制建设成本。在进行工程造价过程中科学应用bim模型能够确保最大程度降低施工成本。最后,在进行工程结算时,科学应用bim技术能够使其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得到大大提升,Bim模型的协同管理平台和信息数据库具有较高的信息共享功能,可以确保在进行具体施工建设过程中电力模型随之不断更新,进一步保证电力模型和施工电力施工电力统一,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强化施工过程管理
首先需要对其施工组织计划进行合理优化,BIM具体包括造价信息,进度信息和电力模型信息,科学应用计算机设备能够及时明确当前施工状态,同时将材料,机械设备,人力资源等具体用量,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基于模型汇总所得的相关数据,对其各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在我国工程建设过程中,普遍选择使用PDCA控制施工成本,质量和进度,在此过程中,手工核算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BIM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使PDCA实现更高程度的信息化,BIM的科学应用能够可视化呈现各个施工阶段具体施工发生以及施工成本,同时,在具体施工阶段具体进行投资估算,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实时对比具体建设成本和预算成本。例如,基于项目前期施工过程中构建的3D立体模型进行实际成本数据库的科学构建,同时,在数据库内及时输入实际成本数据,对其相关成本进行实时计算和统计,并对其进行合理分析和科学对比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对其进行及时改正,保证能够进一步实现项目建设目标。除此之外,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可必须要对其直供合同进行有效变更,在以往合同变更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点对点核算,会在很大程度内浪费大量资源和时间,科学应用,BIM技术相关工作人员只需要直接更改工程变更部位,有效应用该技术能够对工程变更量及其造价信息进行科学计算,确保有效降低项目周期,同时,科学提升工程效率。
2.4提升人员技术水平
虽然我国BIM技术起步较晚,但是该技术具有非常宽广的应用层,最初,BIM技术只能应用于慈溪大剧院等大工程,随后逐步在小工程项目中实现有效推广,国家也在一定程度内保障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在我国工业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确保有效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此同时,有效应用BIM技术能够使其工作精准度有效提升,对其施工方案进行合理优化,大大缩短工程时间,使其相关人员工作压力大大降低,确保进一步提升工程造价水平。
2.5施工阶段动态管理
施工阶段作为电力工程造价动态管控的关键环节,在实际造价管理中,严格按照初期形成的造价管控方案落实是非常必要的。具体而言,首先,技术管理工作到位。技术人员做好岗前技术交底,注重人员的培训教育,尤其是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一次性技术成功概率,避免返修施工导致工程成本投入上升的问题。其次,注重合同管理。对于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中出现变更的现象,要立足合同签订基础上,按照合同条款进行合理的索赔处理,通过合同的法规性,维护自身利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最后,材料管理。施工材料作为整个成本投入的绝大部分,施工阶段造价动态管理切实要加强材料应用的管控。材料管理要做好数据库的建立,通过信息化技术对材料进场入库数量、类型以及出库应用数量和类型等做好跟踪对比分析,注重材料应用的成果,严禁材料资源浪费,全面贯彻节能、环保理念,在提升材料资源利用率基础上,控制成本投入,提升造价管理水平。
2.6竣工阶段造价管理
电力工程造价动态管控下,竣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进行主要是对成本费用进行具体核算的过程,能够直观化的反应造价动态管控的效果,同时为以后工作积累经验。竣工阶段造价管控,要注重对工程项目全过程资料、信息的收集,尤其是施工阶段工程变更签证客观真实性的核查,在数据信息完善收集基础上,进行结算。为了提升结算效率,应使用信息技术,快速地实现结算。在结算结果获得之后,针对结算与工程概算形成的差距,深入核查,评估可行性,对于不合理的方面,注重岗位责任追究,切实明确造价管理的针对性,有效处理漏项的现象,提升实际造价管理水平。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工程建设进行造价管理过程中科学应用BIM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内规范市场竞争环境,控制项目施工周期,强化施工过程管理,提升相关人员技术水平,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高效性,进一步推进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手机更好的满足现代工程建设需求,为国家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松斌.论BIM技术对电力机电工程造价的影响[J].电力知识,2017(04):84-85.
[2]陈晓婕.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江西建材,2017(10):233-233.
论文作者:张庆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科学论文; 对其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程度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