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是我国当前主要项目工程之一,与国民经济发展效率存在密切关系,而施工材料质量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直接要素。最近几年中,国内不同地区“楼歪歪”、“楼脆脆”等房屋质量问题屡见不鲜,对社会经济和谐安稳发展造成显著影响。在这样背景中,建筑材料检测的现实意义彰显出来,怎样提升建筑材料检测精确性,规避各类影响因素是目前建筑材料检测期间面对的共性问题。本次研究以建筑材料检测为入手点,对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方法;影响因素;对策探究
建筑施工期间所需的各类材料被统称为建筑材料,其是维护建筑体整体质量的基础性条件。在对相关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应结合材料类型与用途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最直接的办法是整体性地对建筑材料进行精确检测,检测工作的运行一定要依照相关规程,不对个体正常生活与工作造成影响,全面贯彻落实“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现代化施工理念,最大限度的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由此可见,施工负责人应精确的评估建筑材料检测数据,以使建筑工程施工整体质量评估工作的开展获得有效数据支持。
1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
1.1检测结果受温度影响
温度与湿度变化会影响建筑材料性能及质地。温度升高后,建筑材料强度也随之增强。有关责任人负责建设材料的存储,需要注意调整温度及湿度,防止影响建筑材料综合性能,使得检测结果有误。
1.2检测结果受检测设备滞后影响
一些检测单位为减少成本开支,不注重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使得检测设备性能低,自动化检测程度不高,不利建筑材料检测准确性的提升,导致检测不正确。人们日常需求增大同时,建筑材料性能及种类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检测设备要想满足建筑材料的检测所需十分困难,导致检测质量较低。
1.3检测单位专业素养缺失
对建筑材料检测而言,一些检测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知识不足,不注重常规检测,未按照有关检测标准,虚报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导致建筑材料检测和原有初衷不符,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4误差与数据的处置
建筑材料检测中相应的误差较多,而检测人员务必合理调整误差,防止影响建筑工程后续实验结果。检测缺少规范性或检测人员不合理操作,使得建筑材料检测不正确。建筑材料检测误差涵盖了下述几个层面的内容:同一样品而不同试件间的误差与同一实验试件间的误差等的存在均会引起误差。
3.提高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检测的措施
3.1适当确定检测项目
在建筑材料检验过程中,检验项目作为其一个关键性部分应当是准确而有效的,其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出具的是准确而有效的检验报告。技术监查单位应对存在于施工现场的各种类建材按照建筑行业相关规定对其开展恰当的项目检测。如对水泥材料进行相关检测时,应根据批次对水泥的凝固周期、细度、安定性及其强度开展有关检验;若工程对于混凝土采用了C30等级,应将其检测重点放在其压碎性能上;若选用的是粗骨料,因其相对疏松的质地,应着重检测其坚固性等。
3.2提升取样与试样的规范性
当面对的是大工程量时,无法详细的对所有建材按部就班的检测,如若逐一排查,就会使工期延误并造成较大损耗,针对于此只能采用取样检验的方法。对建材抽样时,应合理抽取代表性建材,按照常规的抽样办法,于同一批次建材的不相同部位以及随机数量抽取样品,但需要加强注意的是取样人员要保证合理规范选择取材部位,同时保障是正确合理的抽样数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建材检验抽样时,需要特别注意:①抽取样品时要关注安置周围的环境,要能够保障抽样的规范性;针对于膏质、水性品、乳液等流质半流质样品,应将其进行适当搅拌处理,并将其封入洁净、干燥的密闭不透气容器内。②依照各种材料不同的总储量来合理有效的取材。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使整体建材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分批次抽取建材,要严格依照标准规范来规定所进行的取材数量的确定。③如何对样品取回后进行摆放。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存放,严禁随意摆放,按标准对样品进行标记,并派遣专员专门管理样品。
3.3建筑材料检测人员素质
提高检测人员的职业水平和素质,在检测建筑材料中影响检测结果的最直接的因素就是人为因素,检测单位要定期组织并展开对相关检测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技术指导,聘请相关专业具有多年经验的资深负责人员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讲解并指导其正确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杜绝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检出材料检测结果失真的情况。
3.4建筑材料检测仪器
(1)相关检测人员需要在检测室按照操作标准规范检测,及时更新检测设备和仪器,要具备多种不同的检测仪器,做到能精确检测不同型号的材料。(2)在检测室用仪器检测室,必须按照操作流程按步骤操作,在检测材料之前要先校准检测仪器,及时纠正仪器的错误并重新设定参数,只有做到完善每一步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其检测结果的可信。(3)不同的材料对设备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在检测材料之前要选择正确的检测仪器,要根据不同型号的材料来调试检测的设备。(4)当检测仪器调试正确后,也不能完全保证检测结果就一定正确,其中包括检测人员对仪器的操作熟练度和水平高低也影响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准确掌握各种不同设备的操作流程,在操作仪器时要确保其检测的准确,只有做到以上的这些才能保证具有正确的检测结果。
3.5加强环境控制
在科技发展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当中,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建筑材料检测水平也应得到显著提升。对于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环境问题,应加强对检测环境温度与湿度的有效控制。其中,对于温度的控制,应确保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能够严格参照现行的建筑材料养护的温度标准,对于混凝土与水泥等建筑材料来说,检测试验过程中的养护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9~23℃之间;也可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19~23℃的氢氧化钛溶液当中,均能获得相对准确的检测结果。为避免湿度过高导致建筑材料与空气当中的水分融合,应将建筑材料样品放置在相对干燥的环境当中,以保证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3.6降低检测误差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在多种影响因素的作用下,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一般来说,建筑材料检测结果误差有3种:①同一组试件之间的误差,如果这一误差在规定范围之内,则取平均值作为这组试件的检测结果;若误差值超过规定范围,则需要重新试验。以检测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为例,对同一组试件的两个测定值,相比于中间值,出现了15%以上的误差,此时就需要重新安排检测试验[3]。②同一个试件被分成2个试样分别进行试验,检测结果当中出现了平行误差,这一误差常出现在砂的筛分析试验当中,经验表示,两次试验的检测结果中的表观密度之差,应在20kg/m3以下;细度模数之差应在0.2以下。③对同一材料的同一样品进行检测,在采用不同检测设备的状态下,所得结果之间存在一定误差,即再现性误差。对于再现性误差较大的情况,需要有效分析误差的形成原因,并对其进行改进。
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如此快速的今天,建筑施工质量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城市的全面发展都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关键环节,建筑施工单位必须重点关注此项工作,同时根据市场中不断涌现的高效新型建筑材料,制定科学有效的材料检测方案,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材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孙卫群.浅谈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J].江西建材,2017(06):286.
[2]王波,高荆,肖然.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9):102-104.
[3]杨敏.分析建筑材料检测中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J].建材与装饰,2017(09):71-72.
论文作者:安勇,陈立跃,孟仝,刘海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建筑材料论文; 误差论文; 材料论文; 样品论文; 人员论文; 建材论文; 的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