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创新计算机培训教育的研究论文_张建光

信息化背景下创新计算机培训教育的研究论文_张建光

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 云南 武定 653100

摘 要:当前,创新计算机培训,为培养创新人才打好基础,已经越来越重要。因此,教师要将计算机相关的信息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化观念,以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培训 信息化 创新人才

在现今这样的一个信息化发展迅猛的时代,IT行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社会正在逐步实现全面信息化,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之下创新计算机培训,为培养创新人才打好基础,已经越来越重要。而这种培训教育要从基础开始抓起,对于当今在职的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下面,就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进行相关研究。

一、我国现今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教育的现状

1.理论与实际不能相统一的现象比较明显。对于中小学教师的计算机培训教育,其主要目的就是让教师们去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计算机教育在现今教育中的重要性,并要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之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但是在现实培训过程中却有着实践与理论脱节的现象发生,因为在中小学教师的计算机培训中大多是在外校的一些培训机构中进行培训,由于时间的限制和课时较少,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的知识就是寥寥带过而已。而且在机构的培训方面因为时间不充足,对于中小学教育的实践把握不够,在培训过程中一味地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虽然教师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在理论知识上下了很多功夫,但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之中却未能很好地运用起来。同时,由于教师们对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现状认识的不足,导致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很多理论知识在现实教学中没有用上,如此一来培训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2.过于整齐划一的培训操作。很多的中小学教师在对于计算机培训这一方面有着极大的积极性,但是在培训教育过程中却慢慢地失去了这一积极性,原因就在于培训之中过于整齐划一的教学。很多的培训机构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把计算机培训教育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教师面授。集中教学,将一些理论知识一起抛下去,只是把计算机屏幕当作了另一种形式的黑板一样,其本质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样的培训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教师们的学习积极性,既不能很好地使教师们掌握计算机知识,也不能使教师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使得培训意义大打折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培训中的功利性太重。现如今,很多的中小学教师会选择一些校外的计算机培训机构,但是很多的培训机构只顾着大把捞钱,对教学质量要求得越来越少。各种培训课程的开办、各种教师的讲授,出现了非常繁杂的局面。而在此环境之中,教师们没有能很好地掌握知识,也没有很好地得到操作锻炼,很多的知识只是浅浅带过,没有深入讲解,以致于教师们在之后的实践教学之中遇到重重阻碍。这样的培训对于教师们来说既浪费金钱又浪费了时间,得不偿失。

4.教师们自身培训目标不明确。在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过程中,很多教师自身并没有比较明确的培训目标,只是认识到需要培训了,而培训的真正目标却没能认识到。如此一来,就导致了培训过后也是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方向。同时,教师们在今后不能将计算机培训内容很好地运用到教学中来,教学成效也会明显降低。

二、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的基本原则

1.注重全息化理念的培养。所谓全息化,即信息的全息化,是在多媒体环境下综合运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类型信息。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教师们全息化理念的培养,这种理念的培养在现今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尤为重要,将全息化理念带入课堂教学之中,将信息化与传统教学理念相结合,在教学之中通过多媒体将所学内容更为全面地表现出来,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中小学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这也就达到了计算机培训教育最初的意义。

2.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中小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要求,而中小学教师更要在这样的一种时代背景之下快速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文化常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技能几个方面,在计算机的培训教育中就是对基本的信息文化常识的掌握,也在这样的培训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与情感,更快地融入到这样的信息化社会之中。在信息技能的培养之上,还要去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之中,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也是计算机培训的目标所在。

3.因地制宜地发展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教育。在进行计算机培训教育的过程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不能“一刀切”地发展下去。针对各个地方的基本情况,要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目标,根据当地学校的硬件设备视情况选定教育方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的计算机教育培训对于教育理念的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们在培训过程之中只有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计算机相关的信息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们的信息化观念,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向南 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彭俊桦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论文作者:张建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8月总第1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6

标签:;  ;  ;  ;  ;  ;  ;  ;  

信息化背景下创新计算机培训教育的研究论文_张建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