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方向的探析贾宝丽论文_贾宝丽

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方向的探析贾宝丽论文_贾宝丽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实施了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从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入手,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传统文化;方向

引言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传统文化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是我国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文化脊梁。在已经开始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推行传统文化,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

1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

小学作为语文学习的初始阶段,对于学生今后语文水平、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虽然很早就接触到语言学习,但小学才是系统学习的起点。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应用于小学语文教育中,将会对学生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无不体现出民族精神,很多诗词也总是赞美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精神品质。并且,传统的物质文化也能让小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文化发展历程,这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想让学生了解祖国灿烂文化的发展历程,更是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对国家发展、民族自立自强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方向的探析

2.1增加传统文化课程

改善小学课程体系是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不能死板或照搬其他学校的课程。学校可以因地制宜,灵活设置课程内容,并增加课程评估,保证学生可以真正学会传统文化,但不能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传统文化可以成为考试内容。学校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方式,推动传统文化和小学语文教育融合,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目标。

2.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多读书不但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还能使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如果书本内容晦涩难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便会在阅读中放弃。因此,教师应当根据课程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内容让学生阅读。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做好语言积累。一些优秀词句的积累是学生语文功底的展现。同时,在积累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3在古诗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中,古诗一直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古诗经过历史的发展和沉淀,如今逐渐发展成了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古诗教学中,单单诵读、理解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要以同文阅读的形式,借助其他古诗文,让学生熟练运用,在学习和拓展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渐形成较好的文化素养。例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古诗《雪梅》,是赞美梅花美好品格的诗作,由卢梅坡所作。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为学生引入卢梅坡的其他作品,为学生介绍作者的社会背景和个人背景,而后也可引入一些关于梅花的诗作,如王安石的《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王冕的《墨梅》等。如此才能为学生搭建起接触更多古诗的平台,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古诗词诵读的过程中有所熏陶,养成较好的文化素养。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讲一些关于诗人本人的趣事,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古诗的兴趣,并且在诗作学习中受到诗人本人美好精神品质的熏陶,进而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教师仅仅教授课本古诗内容并不够,还应当在教学中引用古诗文,实现古诗文的同文阅读等,以此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传统节假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的习俗对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教师可以在课上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与端午节有关的民俗文化和习俗,如选艾叶、包粽子及带香囊等,让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视频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和体验民族特有的风情和民俗,还可以向学生讲解端午节的别名、由来等。这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民俗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达到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目的。

2.5改革教学方式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而且我们知道,有效的课堂互动不但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有助于使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制订出更加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形式比较灵活,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就可以采用,所以这为改革教学方式奠定了基础。教师要积极改革教学方式,将那些枯燥无味的语文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者小视频等,吸引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与此同时,教师之间也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分享学生信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优化教学形式,尊重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6“写”传统文化

写作训练是衡量学生语言基础与语文能力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语文学科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让学生可以自觉将传统文化作为写作素材,以实现传统文化在写作训练中的应用价值。如进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庆祝节日的经验,但是并没有将节日与传统文化连接起来,在学习和写作训练活动中,教师可以以“中秋节”为例,向学生讲述中秋节的由来、庆祝中秋节的民俗习惯,使学生能够将中秋节与传统文化连接起来,同时为学生预留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自己了解的节庆文化进行回顾,并将这些学习和生活积累作为写作素材,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

2.7诵读、背诵传统文化经典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向学生传递这些优秀精神与文化时,需要注意学生为此内容的理解程度,只有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精髓才能够为语文教学提供帮助,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鲁迅等人提出,在进行幼儿教学时,引导幼儿进行名著的背诵有利于帮助幼儿提高学习能力,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篇幅短,内容简单易懂,能够带给学生各方面文化知识,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明白人生道理。由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预留出一定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传统名著的朗读、背诵,可以是学生们齐声朗读,也可以是根据教师所提供的配乐完成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完成背诵。同时在这些名著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首先,音节分明,语调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深入体会其中的美感与乐感。

结语

一言以蔽之,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凝聚了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精髓。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还对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双双.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9(25).

[2]龙江汇.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J].当代家庭教育,2019(19).

[3] 严雯雯.根植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6):72.

论文作者:贾宝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方向的探析贾宝丽论文_贾宝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