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患者肾移植术后CGF的护理干预论文_张媛,张春媛

DCD患者肾移植术后CGF的护理干预论文_张媛,张春媛

(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泌尿外科 河北秦皇岛 066100)

【摘要】目的:DCD患者肾移植术后DGF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2例DCD患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消毒隔离及、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结论:通过对DCD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治疗及心理干预是患者尽早的恢复。

【关键词】DCD;DGF;肾移植;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232-02

中国红十字会受国家卫生部(现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于2010年1月,负责建立我国器官捐献体系工作,我国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启动。目前,等待接收肾移植的患者逐年增多,能够通过捐献系统分配完成移肾的患者相对较少,器官处于紧缺状态。为缓解我国器官移植与供体短缺的矛盾以及世界与世界接轨提供了一条出路。

1.资料

目前在临床中,肾衰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肾移植。2010年—2015年我科工做DCD 121例,DCD供者一般为脑外伤,车祸、脑血管意外、脑肿瘤,DCD捐献肾移植受者并发症率较高,其中12例出现了延迟恢复。(DGF是指肾移植术后并发症,为少尿、无尿、排斥)尽可能选择可控的DCD,提高所供器官质量,以保证DCD供肾移植的效果。

2.围手术期的护理

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坚持以病人我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责任护士的职责、责任心,提高服务质量,特别是对DGF的患者,更要加强护理。

2.1 术前护理

术前医生与患者、家属交代手术经过及住院注意事项、手术的风险等。责任护理向患者宣教手术前禁食水的目的、有效深呼吸的方法、床上大便的技巧及做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告知患者手术后直接进入监护室,给予最专业及最好的护理,提高患者的信心。[1]

2.2 手术后的护理

2.2.1生命体征 手术后立即连接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每30分钟~1小时测量一次。尤其是对出现DGF的患者,心率控制在80~100次/分,血压控制在120~140/75~85mmhg之间。一般患者血压均高,给我短效、快速降压药无效的情况下,给予硝普钠或乌拉地尔注射液静脉泵注,来维持血压。

2.2.2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与血压紧密相连,所以,每4小时测量一次,并及时报告记录。中心静脉压一般控制在5~12cmH2O,通畅DGF的患者中心静脉压控制在5~10cmH2O。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心静脉压过低,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血压下降,尿量锐减或没有尿;中心静脉压过高,引起心衰、肺水肿,威胁患者的生命。

2.2.3尿量 每小时记录尿量1次,观察尿的颜色、性质,尿管一般保留1~5天,加强尿管的护理,防止引起感染。每天抽取静脉血2次,检查患者血肌酐及相关 维微量元素对DGF患者严格控制出入量,量出为入。

2.2.4消毒隔离 严格限制监护室内的人员进入,进入必须穿白衣,戴口罩。解除病人前后要洗手,3/日次紫外线消毒病室,并用1:200洗消灵擦拭桌面、墩地,30分钟后病室通风。

2.2.5饮食指导 手术后8小时根据患者情况,改为全流食。对DGF的患者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饮食宜清淡,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禁食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减少含糖量高的食物。

2.2.6引流管的护理 根据患者管道的种类,建立管道防滑脱评估表,并根据管道的评分给我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管道防滑脱的措施及脱管后的措施。手术后自手术室带回颈静脉置管,此管道尤为重要,护士每日交接班查看管路是否通畅,接头是否松动。引流管每2~3小时挤压一次,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每日更换引流袋,跟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及防治逆行感染。

2.2.7指导有效咳嗽及皮肤护理 术后给予患者定时翻身,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的方法,痰液粘稠者给予患者雾化吸入,雾化吸入后给予患者叩背,促进痰液排出。每2-4小时协助患者翻身,给予患者受压处粘贴减压贴,定时按摩受四肢,指导患者在床上做肢体活动,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2.2.8血液透析时的护理 DGF患者尿量较少,为防止出现肺水肿、心力衰竭,给我血液透析治疗,向患者讲解,此时的透析就是为了过渡,有个让肾脏缓解压力的一个过程。根据治疗及护理,尿量会逐步增多,减少患者的压力,加强患者的信心。透析过程中,严格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准确记录超滤液的量。观察患者的血压,血液透析后防止因血压降低造成移植肾再次灌注不良,影响移植肾功能的恢复。[2]

3.心理护理

DGF的患者此时会出现心理变化,产生悲观、紧张、忧郁、烦躁的情绪。总是在问护士,我的尿量多少、是否比上1小时多了,肌酐下降情况,为什么他的尿量怎么多,我的就这么少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根据此类患者制定心理疏导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类型进行分型和有针对性的护理。此时的责任护士尤为重要,主动了解患者心理需求。[3]

3.1 悲观

对悲观的患者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理解他们的感受,解答他们的疑问,讲解有哪些病人的症状与他们类似,但是经过治理及护理,肾功能逐步恢复的,这个是需要过程的,要静下心来。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取得家属的理解。

3.2 紧张

此类型的患者心眼比较小,害怕出事,总是小心翼翼的,不停询问这个是干什么的,那个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用,对所以的事情都不放心。责任护士对此类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的宣教,讲解少尿或无尿的原因,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请之前的患者做现身说法,讲解他们是怎么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护理的,是怎么把这个难关渡过的,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

3.3 忧郁

此类的患者自认为自己是好不了了,就这样了,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前的信心满满,现在的心灰意冷,此类患者责任护士要及时矫正心理障碍,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及鼓励。告诉患者肾移植术后进入少尿或无尿期都是肾功能恢复的过程,是临床常见的症状,虽然少尿或无尿,不代表手术没有成功,使患者认识到疾病治疗的过程,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4 烦躁

此类患者均为性格比较急,平日脾气暴躁,尤其会把怨气撒在护士身上,护士在治疗与护理时要加倍小心、谨慎,不要与患者正面冲突,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再者,患者都是比较关心费用的问题,想到自己花了钱,没有治好病,不理解医护的工作,产生的负面情绪比较大。责任护士针对患者这一点,进行心理疏导,告诉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消除负面情绪、避免较大的情绪波动,是有利于病情恢复的。向患者分析、说明无尿或少尿的原因,告诉患者肾功能延迟恢复只是肾移植术后的临床症状之一。[4]

4.讨论

通过对患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消毒隔离及、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使12例患者肾功能逐步恢复。实施正确的治疗与护理,DGF期患者心理问题突出,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加强责任护士的责任心,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用专业的知识和临床经验护理患者,使之到底最满意的效果![5]

【参考文献】

[1]谢飞,李辉,罗永康,等.肾移植功能延迟恢复对移植肾存活率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4):139.

[2]郑克立,邱少鹏,陈立中等.肾移植术中心脏容量负荷变化与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关系[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97,17(2):108.

[3]叶桂荣.肾移植术后功能延迟恢复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J].山西护理杂志,1999,13(4):171-172.

[4]许士冬,马麟麟,郭清泊,等.肾移植围手术期病人精神障碍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2):115.

[5]吕忠,朱有华.肾移植功能延迟恢复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4,24(4):489-493.

论文作者:张媛,张春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DCD患者肾移植术后CGF的护理干预论文_张媛,张春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