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发展与资本管理_经营风险论文

民营企业发展与资本管理_经营风险论文

民营企业发展与资本经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论文,企业发展论文,资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民营企业存在问题分析

1、体制问题

(1)产权关系不明晰

目前,在许多地方,家庭企业、合伙制企业非常普遍,在这些企业的创业初期,由于许多因素难以界定(譬如有的出钱、有的出力、有的出技术等),家庭成员或合伙人之间一般很难以正式书面的形式对企业产权进行划分和约定,因此,产权的模糊状态不可避免,造成了通常所说的民营企业的“原罪”问题。“原罪”问题的存在,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一大隐患,时刻威胁着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譬如一些家庭企业,由于内部成员之间缺乏明确的产权界定,一旦兄弟不和导致分家,处理的结果只能是甲分生产线,乙分厂房等等,最后甲乙都无法生产,使企业走上解体的道路。

(2)利益分配机制失灵

长期以来,不少民营企业没有制定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的员工奖惩制度,企业利益分配如何——企业的财富用于员工多少、回报股东多少等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企业对员工的承诺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而且经常是承诺多,兑现少。企业失灵的利益分配机制,将导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譬如企业优秀人才流失、员工积极性丧失、工作效率低下、企业产品质量下降以及企业内部吃大锅饭现象等。

2、管理问题

(1)家族化管理模式。 家族化管理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亲缘管理,这个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权责统一、自主管理、运作灵活、效率较高,适合于创业初期的私营企业发展。然而,当企业运行步入正轨,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之后,家族化管理固有的缺点便暴露无遗了。家族化管理模式的缺点主要有:共有式产权造成家庭成员之间产权关系不清晰,形成家庭“大锅饭”;业主与合伙人之间财产关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制约;管理以人治为主缺乏健全的制度与科学的治理机构;经营行为、决策行为缺乏科学性、民主性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管理跟不上企业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按原来的家族化管理模式,很多问题将难以解决。譬如,按企业规定,老板的父亲、兄弟如果出现迟到、旷工等违规现象,本来应该受到处罚,但这些规定很难执行。此类事情长期存在,企业管理就难以实现制度化。

(2)家长式决策管理。 民营企业创业之初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老板拥有绝对的决策权。这种家长式决策的机动、灵活和高效率特点,对于小公司的经营也许是有好处的,但是,由于企业经营者固有的局限性,以及所掌握信息的不足,许多民营企业在发展问题上,要么表现为“小农意识”浓厚,企业经营过于保守、安于现状,要么“冒进、投机”思想严重,企业经营过于激进、过分超前,市场上流行什么、什么赚钱做什么,在还没有深入地了解对手和自己的情况下,就匆忙地进军各种陌生领域,进行多元化经营。这两种决策方式的结果是,要么使企业错失发展良机,要么为企业带来各种投资失误。

3、人才问题

(1)“开国元勋”的安置。在民营企业的创业初期, 往往是志同道合几个朋友或兄弟联合打天下,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民营企业的“开国元勋”们已明显适应不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国际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企业资本经营等等,对于他们来说,大多是知之甚少。于是,围绕“开国元勋”的安置,解决民营企业管理升级问题已成为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一道难关。

(2)如何招揽和安抚人才。 当前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家族化管理模式,已导致企业在用人问题上走进了一系列误区。据调查,目前全国实行“家族型”管理的民营企业,约占总数的70%。在这些企业里,近40%的管理人员是家族或准家族成员,而且都处于企业的重要岗位,控制着决策、生产、经销等活动。另外,不少企业名义上是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实际上还是家庭企业、个体企业或合伙企业,在这些企业里,外来的人才除了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外,最主要还感觉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处处要看老板及其亲戚的眼色行事。其实,当一个人的收入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追求得更多的是事业上的成就感,而民营企业建立在家庭、亲情、友情基础上的管理体制,很难为外来人才提供这样的发展空间。

4、定位问题

长期以来,企业定位问题(或称战略问题)一直是国内民营企业的“致命点”。由于缺乏企业定位,许多民营企业发展没有方向,企业行为的针对性、目的性不强,最终造成了企业中的各种无效决策、失误决策层出不穷,企业管理秩序日渐混乱。譬如一些民营企业,经过几年比较成功运作之后,企业刚刚进入小有规模的快速发展时期,正应当在主业上“大展鸿图”的时候,突然从事多元化经营,结果事与愿违,造成大量的不良投资和管理混乱。在民营企业本身尚不具备从事多元化经营或实现企业低成本扩张的实力和管理能力的情况下,主观地、机械地强行从事多元化经营或盲目地加快企业扩张速度(如乱收购、乱重组、乱兼并、乱集资等),其结果往往是“增加风险”而不是减少风险。

5、成长问题

企业与人一样,也有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许多民营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各种疾病以及成长的烦恼正蜂拥而来。在企业规模尚小的时候,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相对简单,企业内部的许多问题可以轻易地得到解决或将其掩盖,但是当企业做大之后,问题就变得异常复杂化了。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企业管理活动日益复杂化,使得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创业者普遍感到力不从心,疲于奔命。由于这些创业者对企业的营销、形象设计等工作,缺少相关的专业训练,因此,借鉴发达国家成功企业的先进经验,探讨和引进“专家管理模式”和“顾问管理模式”已成为解决国内民营企业发展中各种“瓶颈”的有效途径。

6、资本经营问题

在民营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民营企业普遍缺乏现代资本经营的理念及技术。相当部分民营企业对资本经营知之不多,更别提主动应用、有目的地应用资本经营手段来经营企业了。有的民营企业从事资本经营时没有与企业的发展定位相结合,而是为资本经营而经营,乱筹资、乱兼并、乱收购,最后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二、资本经营的特点

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迫使我们冷静思考:民营企业要继续发展,就必须首先面对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管理等级和进行企业重整等一系列问题。其中,企业资本经营问题尤其显得重要。资本经营问题已逐渐成为企业的必修课,目前掀起的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等资本经营的热潮,客观地反映出我国企业的经营观念正在从以前仅仅注重产品经营转向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并重。

同产品经营相比,资本经营的特殊性表现如下:

1、资本经营是以资本导向为中心的企业运行机制。 传统的产品经营是以产品导向为中心的运行机制,企业只注重产品的生产和开发,注意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只注重产品的品种、质量问题,不关心资本的形态、资本运行的质量、资产负债结构等问题;只关心产品价格和原材料、设备成本的变动,不注重资本价格和价值的变化。而资本经营是以资本为中心的导向机制,要求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始终以资本保值增值为核心,注意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保证资本形态变换的连续性和继起性,资本经营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

2、资本经营是一种开放式和结构优化式经营。 资本经营要求最大限度地支配和使用资本,以较少的资本调动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源。资本经营理念认为,企业资本只有流动才能增值,资产闲置是资本最大的流失。因此,企业家不仅关心企业内部的资源,通过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组合来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还利用一切融资手段、信用手段扩大资本的份额,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租赁等形式的产权重组,盘活沉淀、闲置、利用率低下的资本存量,使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业和产品上,通过流动获得增值的契机。由此,企业通过资本的流动,实现了企业资产结构的优化,并对企业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等内部资源进行合理的组合和配置。

3、资本经营是以人为本的经营。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靠人来进行的,人才的潜能最大,同时,也是最易被忽视的一个要素。资本经营将人看做是企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人的管理作为资本增值的首要目标,确立“人本思想”,不断挖掘人的创造力,通过人的创造效益获得资本增值。

三、资本经营的方式

企业资本经营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包括资本筹措(初始扩张)、资本再扩张和资产经营(主要包括资产结构优化、盘活存量资产等)三个阶段。根据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企业可利用的资本经营方式有直接上市、收购兼并、资产重组、间接上市、租赁以及托管等。

1、资本筹措(初始扩张)阶段

对已有企业来说,增加资本量是实现资本初始扩张的主要方式。目前,企业能够利用来进行资本筹措的方式主要有:一是直接上市,主要包括发行股票、配股、发行公司债券和企业可转换债券等。二是联合经营,以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形式联合发起设立公司,达到资本筹措的目的。三是项目融资,即以企业特定工程项目为目标的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措中长期资金。四是引进外资,即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吸收国外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甚至个人,以及港澳台等地同胞和侨胞的资金,以满足企业从事资本经营活动的需要。五是资产租赁等。如中国民航利用跨国租赁方式,同美国汉诺威制造租赁公司等进行合作,从美国租赁了第一架波音747SP飞机, 河北某塑料厂以融资租赁方式引进了编织机生产线等。

2、资产再扩张阶段

在这个阶段,民营企业资本再扩张可以运用的方式主要有:一是兼并收购,企业并购是企业资本经营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企业走外部快速成长道路的主要途径。二是间接上市,即企业通过买壳(借壳)上市等方式,利用资本市场所进行的兼并收购和企业扩张等。三是引进战略联盟,即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状况,适时引进具有技术、品牌、资金或管理等优势的战略合作伙伴而进行的企业资本扩张。四是联合经营、投资参股。

3、资产经营阶段

资产经营是指在资本转化为资产之后,企业进行的资产结构优化和盘活存量资产等一系列活动。目前,民营企业进行资产经营可运用的资本经营方式主要有:一是资产重组,即企业通过关、停、并、转、撤、卖、换等一系列行为对企业存量资产进行的结构优化和盘活等。二是直接上市、间接上市,针对企业在发展中的需要,让企业的资本流动,充分利用企业的外部资源优化企业资产结构、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实现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三是联合经营、投资参股等。资本经营的方式多种多样,即使是单一种方式也是具备多种功能,如发行股票上市,既是资本筹措,也是资本扩张,更可以用来进行资产经营。在经济大变革的时代,资本经营的方式方法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在操作中往往也是多种方式综合运用。

四、资本经营的风险

资本经营风险源于资本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具有客观性、随机性、连带性、动态性以及强破坏性等特点,不论是外部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等)的变化,还是企业自身对环境认识的误差,都可能导致资本经营过程的偏差,进而使企业遭受损失。民营企业在资本经营中尤其要注意规避风险。

按照风险的来源不同,资本经营风险可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风险: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全局性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资本经营效果的变动。由于这类风险是所有企业都有的,它不会由于企业采取多样化投资运营策略而消失,因此又被称为不可分散风险,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①社会风险。这是指由于社会因素如文化、宗教、伦理、心理等因素而引起的资本经营风险。例如,企业在进行跨国资本经营活动时,由于事先对国外的文化传统、民族习俗、法律法规、市场情况等因素没有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从而在筹资或者投资运作中发生了与环境相抵触的行为,导致资本经营活动出现危机。

②政治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是由政府的指令、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等因素而引起,也就是说,企业资本经营行为与上述因素出现了违背或者抵触,从而引发的资本经营风险。

③经济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既通货膨胀风险)、市场风险等。比如由于市场利率下降、通货膨胀加重,导致了企业原先的筹资成本上升,项目收益率下降所造成的筹资风险等。

第二类风险:非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指由非全局性事件波动所造成的风险。由于非系统性风险只会影响到局部企业,因此可通过多样化经营加以消除,因此又被称为可分散风险,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经营风险。这是指由于企业在资本经营过程中发生失误而引起损失的可能性,比如企业在并购活动中因对“猎物公司”选择不当而导致的并购失败风险。

②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融资方式导致股东的报酬发生变化的风险。比如企业在某个项目运作中因融资方式、比例安排不当而导致的项目收益率下降的项目风险。

③商业风险。主要是指资本经营过程中因资本经营各个关联方违约、关联企业经营活动出现重大变化而导致的风险。比如,企业利用杠杆收购方式进行企业购并时,因提供融资支持的金融机构违约而导致收购失败。

④管理风险。由于企业的快速扩张或被兼并企业长期形成的理念、企业文化等的不同,导致管理无法进入轨道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资本经营活动是一项牵涉到企业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战略性工作,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资本经营要比一般的产品经营活动占据和使用更多的资源,一旦在资本经营活动中发生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很大。对待资本经营风险,过分的保守和过分激进都是不对的。民营企业在资本经营中应该鼓励创新,但不鼓励盲目地冒险。在从事资本经营过程中,应当设计出最佳方案,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五、走出资本经营的误区

目前,资本经营观念正在不断融入中国企业家包括许多民营企业家的思想中,并逐渐成为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资本经营出现的时间不长,企业在资本经营中尚存在着不少误区,在此有必要予以澄清,并树立正确的观念。

1、资本经营并非万能。资本经营只是企业经营中的一个方面, 资本经营不能代替产品经营。产品经营是企业经营的基础,资本经营是为产品经营服务的,二者互相制约、互相促进。

2、资本经营并非高不可及。在发达国家, 资本经营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之一,资本经营有众多的形式,如收购兼并、投资参股、联合经营等,其实,国内企业在经营当中都会用到资本经营,只是我们还未对它们进行系统的研究而已。

3、资本经营并非要到快破产时才使用。资本经营不是神丹妙药, 如果企业在病入膏肓快要破产时才来进行资本经营,就为时已晚了。企业应该认识到,资本经营是企业经营的基本方式,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一部分。

4、资本经营并非仅为筹集资金。通过上市, 确实可以为企业筹集到发展所需要的宝贵资金,但是,资本经营更重要的作用在于,通过企业资产经营可以实现企业资产扩张、企业经营结构调整、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以及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管理升级等,达到企业资本的最大增值。

5、资本经营并非一劳永逸。有很多国有企业改造的上市公司, 由于当时改造上市的目的主要在于“圈线”,因此“圈线运动”结束之后,企业经营管理出现松懈,导致了企业效益的大幅度滑坡。深沪两市已有几十家上市公司因连续亏损受到特别处理。可见,资本经营并非“十全大补丸”,可以一劳永逸,解决民营企业中存在的一切问题。

标签:;  ;  ;  ;  

民营企业发展与资本管理_经营风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