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对社会需求的应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市场经济论文,需求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是高等学校生存的基础、办学的依据和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高等教育的价值也正是在适应、满足和调节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实现的。马克思说:“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1〕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主动、更有效和更优化地适应社会需求,无疑是高等教育必须明确应答的问题。
应答之一:如何科学把握、正确选择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
一般说,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多是社会发展变革中的积极、合理、本质因素的反映,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因此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正向需求。然而,社会需求中也存在某些消极、畸形、变异的成份,即负向需求。这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尤其突出。例如,用人单位在人才需求上的重智轻德、社会对学历文凭的片面盲目追求,等等。同时,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还有全向性需求与专向性需求之分。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尤其是社会的人才需求是全方位的,即社会需要各种专业、层次、规格的人才;而具体高校的社会需求则具有规定性、专向性。应该说,在公平、合理、规范的基础上,市场允许参与者自由竞争,让市场作出选择,即允许高校不受科类、层次等限制去参与竞争。然而,实际上任何高校都不可能无限度、全方位地扩大自身的服务面向,去适应社会的所有需求。
高等学校面对的社会需求既然有正向需求与负向需求、全向性需求与专向性需求以及主要需求(人才培养)与次要需求(社会服务)等区分,那么,它就不可能只是笼统简单、不加区分地适应所有社会需求,而必须首先对复杂的社会需求予以科学把握和合理选择。
要保证高校始终保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主动适应合理、积极、本质的社会需求,主动适应与本校科类、层次、培养目标、办学条件基本对应的社会需求,首先需要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检查、监督,同时更需要高校在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中建立一种能够主动适应社会本质需求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这一运行机制应具有这样的内涵和功能:其一,科学、正确预测社会需求,分析、研究动态变化的社会需求的性质及其与高校自身培养目标、办学条件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对社会需求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只有正确地分析、鉴别,才能有科学、合理、正确的选择与决策。其二,对消极、变异、非对应的社会需求进行排斥、抑制或限制,防止消极、被动、盲目适应。其三,创造条件,千方百计保证对正向的、本质的、对应的社会需求予以主动、有效适应,就此作出科学决策和指令。其四,对抑制、限制和决策、指令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面对社会的全向性需求,高校必须依据自身的培养目标、种类层次、办学条件等,在社会需求总和的坐标系中准确找到本校所应有的坐标点,从而立足本科类、本层次、本规格,挖掘内部潜力,提高教育质量,在高等教育舞台上扮演好恰当合适的角色,成为本科类、本层次的一流高校;而不是以全面广泛适应社会需求为由,偏离本校所应服务的社会面向,不顾办学条件和原有层次、规模的许可,盲目追求高层次、多学科,或者“自行降格”——本科院校为了“创收”而大量招收自费性专科生。
高等教育对其社会需求的适应,决不是被动、盲目的适应,而是在适应的同时反作用于社会需求——除了对其进行鉴别、把握、选择外,还要引导社会需求,对片面需求、盲目需求尤其需要予以引导、调控。其一,直接引导个人需求,避免或减少其需求选择的盲目性。例如,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认识疏导、就业教育或在一定程度上以个人缴纳教育成本的多少即收费价格来调节、引导个人需求。其二,坚决贯彻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教育质量上引导社会需求,即培养、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引导用人单位不仅重视人才的智能而且重视其道德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对此,高校一方面要加强对人才的现代价值观念、市场经济观念(竞争、质量、效益观念)、敬业观念、民主法制观念等教育,另一方面更要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进行社会主义理想教育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
应答之二: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波动性需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般具有变化波动性,其表现有二:周期规律性波动与非规律性波动。两者都在不同方向、不同程度上影响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
1.对经济宏观发展速度的周期性波动带来的人才需求波动的适应。
经济建设宏观发展速度的运行轨迹是一条波浪式的曲线。这是一种周期性、规律性波动。邓小平同志指出:“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2〕经济建设宏观发展的周期性波动决定了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主要是需求总量)的周期性波动。可以说,经济宏观发展速度的曲线就是社会人才需求总量的曲线。
由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长周期、滞后性的特点,因此,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曲线与经济建设发展曲线(也即社会的人才需求曲线)不能同步起落。否则。一旦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便随之大量招生,而一旦经济调整紧缩,高等教育也随之压缩招生规模,便必然产生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毕业)之间严重错位脱节的矛盾——往往正当经济建设和社会人才需求暂时进入低谷时,却是人才大量毕业、人才供给曲线居高不下时;而正当经济要加速发展、社会人才需求曲线呈现高峰时,人才供给(毕业)却又处于低谷期。因此,为了真正适应经济建设需求,高等教育就必须充分考虑人才培养长周期、滞后性的特点,而以超前运作的态势(不仅包括超前发展而且包括超前控制)来抵消其滞后性影响。其招生规模运行曲线大体与经济发展曲线相反:当经济发展处于整顿的低谷期,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则须逆“冷”而动——超前扩大招生规模,进入高峰期。而当经济发展处于高峰期的后期时,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则须逆“热”而行——提前压缩规模,进入低谷期。招生规模曲线运行中与经济发展曲线的这种关系,似乎经常逆大环境而动,其实由于人才成长具有滞后性故而恰恰能使人才毕业曲线与经济发展曲线吻合一致,也就是使高等教育效益的发挥与大环境的需求相适应。这应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求、为经济建设服务所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律。
要实现这种积极能动的超前,首先要求人们从理性的高度认识招生规模与经济发展在一定时期内的这种背反关系,认真把握招生规模与经济大环境的“冷”、“热”在一定阶段内正好相反的运行规律;同时,更为关键的是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做好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遵循运行规律和预测情况果敢地作出逆“热”或逆“冷”而行的发展决策。
2.对市场非规律性波动带来的人才需求波动的适应。
市场自身存在的许多多变因素(例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投资趋向等)的变化波动同样带来高等教育社会需求的变化。从全社会看,这些变化波动常是局部性的,且多是非规律性的,表现为某些行业、职业的人才需求的变化。一是人才需求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二是人才需求的质的变化,即职业岗位规范对从业上岗者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变化。这些需求的非规律波动变化都将使从业者的职业岗位经常处于动态之中,使人才改行转岗。对此,高等教育宜从多方面予以适应。
第一,对于行业、职业对人才需求数量和品种多变的适应,宜在办学管理体制和专业设置方面寻找对策。从办学管理体制看,高等教育要更多地实行区域办学、区域统筹管理。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内部对人才需求的自我调节能力要大大低于区域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即一旦某一行业在一定阶段内受市场变化影响而使专门人才需求产生饱和、过剩时,便难以在行业内部进行自我调节;而区域性人才需求则呈现出较大的弹性特征,某一类专门人才在一定阶段内饱和、过剩时,可通过其他相关、相近行业予以吸纳、储备,在区域内部自动调节、平衡。从专业设置看,要建立开放、动态、柔化的专业设置机制,即以一些传统和骨干专业为基础,以社会资源和力量为辅助,根据社会需求,拓展新的专业或派生专业。其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可以依托传统和骨干专业的师资力量及图书资料、实验设备;专业课师资则可专兼结合,聘请社会相关行业的专家兼教;专业实验、实习也可借助相关行业的设备、场所。这种机制颇具弹性,开合、伸缩比较从容自如。学校可以骨干专业为基础和依托,瞄准人才市场的数量和品种需求较快较好地对所需的专业进行重组、派生,迅速培养适需对路的专业人才。
第二,对于人才职业岗位的多变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多变的适应,宜着重培养人才对未来社会需求和职业变化的自适应力。这就必须打破原有的专业界限,拓宽专业口径,促进理工渗透、文理(工)兼容,使人才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基本能力,加强知识迁移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培养,使人才面对多变的社会职业,能依靠所掌握的丰富知识和基本能力自动调节、自动适应。应该指出,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传统高校。
第三,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课程体系结构上采取基础模块加复合模块的模式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即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基础模块,以选修课群为复合模块。复合模块可根据社会需求中不同职业岗位的规范要求,利用相应的选修课组合而成。学生以学好基础模块为前提,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特长、兴趣、志向等选学有关复合模块课程,从而既可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又能掌握一二个可适应不同职业岗位需求的专长,可较为从容地应付未来职业变化。
应答之三:如何适应市场的近短期需求
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有近短期需求与远长期需求之分。其近短期需求主要体现于个人需求和社会用人单位需求中。从近短期利益出发,要求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时间短、见效快,当前职业岗位针对性强。这是市场的逐利性和对效益的急切企求心理所致。一般说,或从传统角度看,这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长周期产出是相抵牾的。例如,有学者认为,“市场经济所需人才带有明显的使用性、功利性,即要求教育与需求恰好对口,它所追求的人才标准是急需的‘专才’。而教育所考虑的人才标准则是有广阔的适应性,因而它要求一个合格的人才,应在文化教养、专业基础、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对口专才’易被新市场需求所淘汰,造成结构性的失业〔3〕”。然而,仅仅看到这些是欠全面的,这是因为:其一,逐利性和急求性也正是市场经济迅速自动调节和高效运行的十分重要的内动力。其二,市场对人才急功近利的需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的、大量存在的和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对此,我们不能固守传统教育思想,简单轻率地无视、鄙薄、排斥这种需求,而必须一方面予以正确引导、调控;另一方面,在不违反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寻找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予以适应和满足。其三,“广阔的适应性”只是教育所考虑的人才标准之一(在高教领域主要是普通的本科教育所考虑的标准),而并非教育的人才标准的全部内容。其四,“对口专才”即使被新市场需求所淘汰,但他仍可通过职业培训、回归教育等途径,使自己获得新的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
高等教育对于社会的近短期需求,其基本对策是“以短应短,以动应动”。当然,人才培养的长周期和稳定性规律决定了这种“短”与“动”都是相对的,是建立在“长”与“稳”的基础上的。应该说,高等职业教育是“以短应短,以动应动”,灵活适应市场近短期需求及波动性需求的有效途径。这是一种针对社会实际应用型职业岗位中较高层次的和非系统学科性的职业岗位需要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其学历教育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和灵活性。它针对特定的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需求(这些知识、能力一般是非学科性的,或是多种学科的切割重组,没有完整系统学科与之对应)培养人才。其人才上岗快,适应期短,具有“短、平、快”的特长。同时,针对职业岗位培养人才的模式大量借助社会用人单位的力量办学,上马快,转向快,能够灵活适应市场职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多变,弥补了传统高等教育因滞后性、稳定性强而难以贴近市场短期、动态需求的缺憾。除学历教育外,高等职业教育构成中大量的应是岗位培训和专业证书教育、回归教育,其特点是周期短、见效快,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强。受教育者从事什么则学习什么;缺少什么则实习什么,可谓学以致用、立竿见影。这是市场经济中适应用人单位对一些紧缺人才的急需的有效途径。
应答之四:如何保证个人需求与国家需求的基本一致
高等教育社会需求包括国家需求、用人单位需求和个人需求。国家需求即国家根据全社会和全民族最大多数人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而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其他有关政策上。个人需求则主要包含四种动机目的需求:一是生存需求——个人为适应未来竞争性社会中的生存需求而对高等教育产生的需求。这是个人需求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最大特点是趋利性,注重对智能的需求,对知识、能力的选择标准主要是市场的就业前景,即职业的收益率、谋求率和稳定率。因此这种需求极易导致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同向性,可能使某些专业领域人才过剩,或优秀人才过于集中于某些“热门”专业。二是身心发展需求——个人在生存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以成为高层次的“社会人”而对高等教育产生需求。三是尊重需求或荣誉需求——个人为求得较高的学历、素质和较高的社会地位进而得到社会的赞许与尊重而对高等教育产生需求。四是成就需求——个人为自己的志向、抱负、兴趣的实现而对高等教育产生的需求。
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与国家需求、用人单位需求一般是一致的,但也存在非一致的矛盾之处。由于生存需求是个人需求中的主体需求,其趋利性与用人单位需求比较吻合,因而个人需求与国家需求的非一致之处便较为明显:一是个人需求总量可能大于社会在一定阶段内的实际需求总量。如果高等教育仅仅依据个人需求力量办学,则可能造成专门人才过剩、浪费和外流。二是在层次和专业结构上个人需求可能与国家需求脱节。例如个人需求多追求本科层次,而现阶段社会大量需要的是专科层次人才;个人需求常偏重于就业前景好、经济回报率高的专业,而对基础学科、师范和特殊的、面向边远地区、艰苦行业的专业不感兴趣甚至回避和拒绝;就业时则向往城市、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以及高层次单位、大型企业、“三资”企业,而不愿去农村、基层、老少边穷地区,不愿去小型企业、乡镇企业。应该指出,这种情况在不少市场经济发达国也同样存在。例如,日本的许多大学生的谋职目标都指向大城市、大企业;美国的医学生也多不愿去乡村、山区从医,医生分布存在着“乡村危机”。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与国家需求的基本一致,目前我国采取的措施有定向培养、公费培养、提供各种助学金,等等,以吸引和促使个人需求向国家需求倾斜。与此同时,还可采取的对策有:其一,坚持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奉献一切的牺牲精神,自觉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其二,为避免个人对“热门”专业的同向性选择,国家、学校宜在招生时采取必要引导和调控措施;其三,建立促使两种需求趋于一致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保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低重心,积极发展高中后教育尤其是可以通往基层、农村、乡镇企业去的高等职业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其四,制订优惠倾斜性政策,进一步完善“四定”(即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定期服务)。
应答之五:如何对待支付能力不同的高等教育需求,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从购买支付能力角度看,高等教育社会需求又分为缺乏购买支付力的需求与具有购买支付力的需求。经济学原理认为,没有购买力的需求构不成真正的需求。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同时高等教育是一种成本昂贵的稀缺性资源,因此,高等教育面对着较大的缺乏购买支付力的需求,即国家、区域、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都企求更多地获得高等教育的成果,但只能有限地支付高等教育的成本。这里着重讨论个人需求与区域需求中的支付能力。
从个人需求看,如果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较多地高于普通家庭的支付能力,则虽有很大的主观需求——人们普遍渴求接受高等教育,但却构不成真正的现实的高等教育需求,势必使相当部分优秀学生的个人需求难以实现。而如果无视富裕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支付积极性,则显然不利于扩大高等教育的办学资源。
因此,对于个人具有较强支付能力的高等教育需求,要积极予以爱护、鼓励、引导,在生源质量达到一定标准和高层次职业岗位需求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满足这种需求。另一方面,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满足普通家庭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必须采取措施促使需求形成购买力:一是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利用各种大众传媒),努力提高普通家庭的高等教育支付意识(个人教育的成本意识、投资意识)和支付能力,引导普通家庭将消费热点迅速转移到教育上来,促使普通家庭尽早进行个人教育的投资心理准备和资金积累;二是必须实事求是和充分考虑普通家庭的实际教育支付能力,制定大多数普通家庭能够承受的高等教育收费标准;三是对支付能力不足而素质较高的个人需求者,应降低其实际支付标准,不足部分由国家或社会用人单位或其他志愿者参与支付(其形式有各种奖学金、助学金等)或垫付(如贷学金等),或由受教育者以勤工俭学所得支付;四是要提高人才就业后的个人投资回报率(主要是提高其工资标准)。应该说,在个人上大学不缴费的情况下,个人的教育成本全部由国家财政支付,个人就业后必须在其创造的价值中通过税、利向国家补偿其垫付的全部教育成本,故其低薪是有依据的。然而,当个人的教育成本不再全部由国家支付而有相当部分由其个人投资时,则个人便有权在就业后得到他个人投资部分的补偿回报,体现“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只有提高人才的工资标准,才能体现投资与收益的合理性,才能使人们真正认同个人对教育的投资,也才能使贷学金的偿还具有可操作的物质基础(否则贷款者的实际收入必将低于现有标准)。
从区域需求看,经济欠发达地区对高等教育、对人才虽具有迫切需求,但其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支撑能力或支付能力不足(以及现有高层次社会职业岗位不足),故其区域高等教育需求中有相当部分只是主观愿望或潜在需求而同样难以立即形成有效的可操作的需求。对此,这些区域应有清醒认识,制定与经济水平相匹配的高教发展规划;同时国家要帮助其提高支付能力。而经济发达地区则既有较强的区域高等教育需求又具相应的经济支付能力(例如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国家对这种具有较强支付力的区域高等教育需求,必须与支付力不足的区域需求区别对待。应制订特殊的倾斜性政策允许经济发达地区利用其区域内的资源力量积极发展区域高等教育,以满足区域内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大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4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8页。
〔3〕孙喜亭:“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需要有个科学的定位”,《中国教育学刊》199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