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基金”促学生成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诚信论文,基金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3月以来,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开展诚信伴我行成长基金活动,建立了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激励机制,提升了学生道德水准,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了良好基础。
建立诚信“基金”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闪光点”,“以一点带多元”的形成性评价为操作手段,以“自我参照标准”为可控目标和学生的自我激励、约束机制,以诚实守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道德准则。“基金”采用的是“诚信积分”的办法进行成长“积累”,把学生的道德实践结果直观的表述出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坚定成长信心。
“基金”运行方式是成立由教导处领导的成长基金顾问委员会全面指导基金的运行。基金主要内容是“明礼仪、学做人、会思考、勇创新、能自主、敢竞争、懂健美”等7大要素。工作流程是学校每月发布一次校重点基金评价要素,学生以此重点为努力方向,同时依据自身能力自主选择一个其他要素。重点基金评价要素公布后,各班根据实际情况由师生共同制定本班的“自我参照标准”。学生自选择的发展基金要素,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计划书,在全班公布,供全班同学监督。“自我参照标准”,是把学生每时每刻都在努力完成的目标具体化,作为指导他学习生活的行为准则。其实践的过程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过程,用他们实践和体验到的道德规范指导他们的成长过程,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不断地进行实践与提高。
主要评价方法:学校采用定期评价与不定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一是定期评价。每周一小评,每月一总评,每学期评出“成长之星”。这是在少先队小队中进行有组织的评价,是对重点基金要素及学生选择的自主基金要素完成情况的集体参与评价。通过家长评,学生自评、他评和老师评等得出评价结果。评为优记2分,未评优不给分。二是不定期评价。师生随时进行评价,即“多元评价”,也就是教师在平时通过对学生的观察,随时给与的评价,评一次记1分,作为学生的意外收获,记入总分中。可以作为孩子意外的惊喜,让全校的小学生都能感受到在“诚信”中健康成长的快乐。三是每人一卡、自我激励。发给每个学生人手一张基金卡,起点分数都是100分,寓意为:老师百分之一百的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百分之一百的相信孩子们能自己管理好自己,百分之一百的相信孩子们都拥有最高的个人信用。孩子们每兑现一个承诺,都可以在诚信基金卡里获得加分。
“成长基金”初见成效。现在,在这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中,诚实守信蔚然成风,拉动了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五年级一班班主任陈志勇说:“学生们在基金成立前后的表现差别很大,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讲文明守信用的多了。现在,学生们的基金分数都在400分以上,最高的已经超过600分了。”一位名叫何亮的学生说:“4月份我们承诺的重点是学习文明礼仪,同学们都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同学之间团结了,爸爸妈妈都夸我变成一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了。在家里,学生们不仅努力做好孩子,而且还用自己纯洁的心灵,用自己诚实守信的行动启迪和教育了家长,成了诚信“小教员”。在社会上,学生们争着做好事,讲公德,把他们美好的道德意识与文明行为传播到了社会。
诚信基金,虽不以物质的、货币的形式呈现,却又有别于一般的精神鼓励,使孩子们认识到:诚信是资本,诚信最可贵。这种类似道德银行的诚信基金,将物质奖励与精神满足巧妙揉合,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激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诚信热情,强化学生的诚信理念,培养学生的诚信习惯,从小就做诚实守信的人,而这种习惯的建立,对未来社会的良性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签:基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