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同步共同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京曙光幼儿园实验班)
当今家长极为重视对幼儿的智力培养,往往忽视对幼儿情感与人格的培养。许多家长溺爱孩子,把养育当作教育,使得幼儿只知索取,不知给予;只知独占,不知分享;只知被爱,不知爱人。对于家长的爱、他人的爱,只见物,不见情。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我们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了解教育,参与教育,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家园联系会
我们根据教育的需要举行各种形式的家园联系会。
一种是向家长公布教育工作计划,使家长了解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并请家长对教育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例如,在新生入园前,我们召开新生家长会,公布我们的教育方案,详细介绍教育目的及方法。通过交流,幼儿园的教育方案得到了家长的赞同与理解,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意识。正是由于家长的配合,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在一周内就得到了稳定,顺利地度过了不适应期。
第二种是根据家长需要而举办的专题讲座。例如,家长缺乏如何培养幼儿良好情感方面的知识,我们就请康德瑛老师作专题讲座。家长听了讲座后,认识到幼儿情感培养的重要性,主动配合教育。
第三种是针对幼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家长共同进行专题研究。例如,我们根据对幼儿日常观察与家庭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就如何培养幼儿责任感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通过共同研究,为幼儿制定了家庭行为规则10条,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执行和自我评价,提高幼儿自我规范的意识。
第四种是每当遇到较为重大的教育问题或活动时,邀请家长利用放学来接孩子的时间进行协商,征求家长的意见与建议。例如,小班开学初为了让孩子们能尽快克服焦虑情绪,适应集体生活,教师与家长共同协商教育方案;中班阶段,为了开好中秋晚会,我们与家长共同讨论活动内容与活动程序;在大班幼儿即将毕业的前夕,大班家长自发地组织了一个领导小组,主动与班上老师协商,设计毕业活动的内容与程序。在协商会后,老师和家长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作出各自的努力。
二、家园互访
教师每天面对的幼儿来自不同家庭,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个性不同,心理需求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我们根据因人施教的原则,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形式的家园互访,加强对幼儿的全面了解。
每天放学时间是我们接待家长访问、与家长进行直接交流的好时机。在这段时间里,家长们主动向老师反映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同老师共同探讨教育方法。许多老师为此不能按时下班。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令家长感动。
我们通过普遍家访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和孩子在家的表现,还根据孩子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向家长进行更深入细致的专访。例如,有个小朋友不会通过协商的方式处理同伴间的问题,常常以推、拉、拽的方式对待小朋友。在对家长的专访中,我们了解到他是受家长做法的影响。我们就要求家长改变习惯,尽可能给孩子以好的影响。在家长的配合下,这个小朋友有了很大的进步。
此外,我们还利用电话与工作较忙的家长加强联系,及时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并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寒暑假期间,孩子们离园时间较长,我们就用电话和家长保持联系。对生病在家的孩子我们也注意随时了解他们的康复情况。
三、调查
为了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心理状态,我们进行了多种问卷调查,例如:幼儿责任心的调查,幼儿人际关系的调查,幼儿集体主义情感和行为的调查以及家长对幼儿品德教育认识的调查等。这为我们有针对地开展家长工作和更好地教育幼儿提供了可贵的依据。
除了专项调查,我们还根据教育活动需要设计了调查表,以保证教育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为使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小班老师设计了“幼儿主动适应新环境观察记录表”,在开学的第一周每天由家长和老师共同来填写。家长通过表格了解幼儿当天在园中对教师的态度,对同伴的态度,在游戏中以及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并协助教师对幼儿进行情感疏导。与此同时,家长将幼儿回家后对幼儿园的反映如实填写在表格中,使老师能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开学后短短几天,班上各项工作就走上正规,为下一步的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又如,为了提高幼儿自我规范的意识,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并制定了家庭行为规范,设计了“幼儿家庭行为调查记录表”,要求家长每天对自己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由孩子自己画上小红旗或小红花。通过这种行为评价记录,幼儿自律意识逐渐增强,关心他人、遵守规则等良好的行为在家园一致的要求下逐渐形成,家长们反映孩子在家里变得懂事了,有礼貌了。
四、家园信息交流
为及时向家长通报幼儿在园的情况和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有的班为孩子们准备了家园联系簿,有的班在活动室门口设立了家园教育信息专栏。
在家园联系簿中,有孩子们对幼儿园活动的感想;有老师对孩子的表扬与希望以及对家长的具体要求;有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和对幼儿园工作的建议与感受。小小联系簿像一座桥梁,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设在活动室门口的“家园教育信息专栏”主要向家长介绍本周的教育工作目标、教育内容和家园配合的具体要求,也向家长介绍一些教育信息、教育方法、教育经验。例如,“三八”节之前,我们开展了“我爱妈妈”的活动。活动前,我们将活动目的、活动内容以及对孩子的要求在家园教育信息专栏中作了介绍,请妈妈们主动配合,帮助孩子仔细地观察妈妈的劳动,做好夸妈妈的准备。孩子们通过观察知道了妈妈的辛苦,产生了帮助妈妈的愿望。在“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活动中,我们又通过家园教育信息专栏要求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些劳动机会,协助教师作详细记录。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良好的愿望变成了具体的行动。
五、家长直接参与配合教育
我们十分重视家长的情感导向,以家长的良好情感来引发幼儿的情感。
小班孩子在入园前对集体生活充满了陌生感与恐惧感。为了让幼儿树立对集体的良好印象,开学前,我们举办了由教师、家长、幼儿共同参与的“快乐接待日”活动。在活动中,家长配合教师向幼儿介绍班上的3位老师;带孩子挑选他喜欢的标记, 和孩子一同辨认自己的座位,找一找自已的小碗格,看一看毛巾架上自己的小标记在哪里;家长还向教师介绍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又和孩子们在活动区里一起玩,一起乐。回家以后,家长还经常和孩子一起回忆那段快乐时光。在家长的感染下,孩子们对幼儿园充满了向往。
在家长的直接配合下,小班幼儿很快度过了不适应期并爱上了幼儿园。一天,门外倾盆大雨下个不停,入园仅半个多月的孩子们一个个伸着小手,喊着“老师早”兴奋地来到了班上。这一天小班竟是全园出勤率最高的一个班。家长们纷纷告诉老师:“雨这么大,原本不想送孩子来了,但他们非要来不可。”
为了巩固幼儿爱集体的情感,我们请家长一起参加自然角的建立工作,以此作为孩子与集体相连的纽带,增强孩子对集体的关心与爱心。为此,我们向家长提出要求,请家长给予支持。结果,家长都能主动配合,积极支持。在家长、老师、幼儿的共同努力下,仅仅两天时间,班上的自然角就建立起来了。我们又请小朋友带着自己的父母来参观自然角。在家长们的赞扬声中,孩子们更加热爱自然角了。从此,自然角成为教师、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关注的地方。这里融进了大家的爱心、关心与热心。孩子们每天来园,手里都提着一个小小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喂动物的菜叶、拌好的小米。星期天,有的小朋友怕小动物饿着,在妈妈的陪同下特地来园喂小兔;有的家长和孩子一起每天大清早就来园打扫兔笼……小小的自然角渗透了家长的心血,陶冶了孩子们那颗纯真的心。
通过家园共同教育的一系列活动,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使幼儿的情感与行为得到了良好的培养。(沈心燕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