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创融合”的高职《物流市场调研》课程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_李霞

李霞(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高职《物流市场调研》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是,在“双创”背景下,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根据物流市场调研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以相关工作任务为载体而开展的教学内容、教学情景,以达到教会学生创新性的专业技能为目的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物流市场调研 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改革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物流市场调研》作为物流专业的基础课程,为迎合创新教育改革,课程的逐步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专业教育融合。

一、基于“专创”融合的“物流市场调研”课程设计

(一)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均立足专业教育,突出专业特色,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工作中,缺乏创新能力。“专创融合”教学理念要求专业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培养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兼备的综合型人才。因此,课程教学秉持以“立德树人、双创贯通、能力本位”为宗旨,对“物流市场调研”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本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创新创业目标,每个目标包括的具体内容见表1。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物流专业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物流营销服务组织开设奠定了重要基础。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本、专创融合为线、秉持“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以任务为载体、情景递进的要求设计教学环节,将整个教学内容围绕物流企业市场调研工作过程展开。

(三)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按照任务载体、情景递进的要求整合课程内容,将整个教学围绕物流企业市场调查工作过程展开,形成完整的工作链。教学中注重将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融入到课程的每一个模块,引导学生在现行物流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培养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创新创业思维。“物流市场调研”课程一共五个模块,物流市场调研外部环境分析、物流市场调研方案设计、物流市场供求信息采集、物流市场供求预测、物流市场调研质量报告与控制,如图1所示。

图1:“物流市场调研”内容模块设计

二、“物流市场调研”课程组织实施

(一)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启发引导、任务驱动法贯穿整个教学。每一个学习情境均精心设计案例素材,在课程网站上也提供教学案例资料库,教师通过对案例资料的逐层深入剖析,引导学生思考完成调研任务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采用什么工作方法、学习哪些知识;教师还通过提出问题、给出助学资料等,启发引导学生制定有效的行动方案。此外,围绕每一个学习情境提出的学习和工作任务,起到很好的导学作用,有效的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探究工作方法。

参与式及交互式等多种方法并用。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发挥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的作用,组织学生扮演项目策划人员、访谈员和网络信息员等基层调研工作人员,教师扮演物流企业市场部经理等角色,采用企业化方法进行组织管理,让学生扮演访谈员等进行模拟访谈训练、创新项目洽谈模拟训练等;组织学生开展案例讨论、项目组成员就工作任务展开讨论等,学习过程中实现了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技能的训练、创新项目的策划、创新项目的实施的有机结合。

(二)过程性考核为主,多元考评主体参与

与传统教学相比,创新创业教学在原有的教会学生应用技能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更强调多方面、多视角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物流市场调研”学业评价有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构成,过程性考核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模拟情景化操作,采用分模块的技能操作考核,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成绩的50%。其中过程性考核方案如下表所示。

主要模块能力目标考核评价内容考核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考评参与主体权重

过程性考核物流市场调研外部环境分析信息检索能力、沟通技能选题论证报告方案内容要完整,包括区域经济环境分析、地理环境、企业状况、人文条件的分析任课教师5%

物流市场方案设计物流市场调研方案设计定的能力物流市场调研方案制定包括建立调查组织、制定调查计划、调查活动实施方案等任课教师、小组互评15%

物流市场供求信息采集物流市场信息采集的能力调查问卷问卷要素完整,满足调研要求任课教师、小组互评15%

物流市场数据归纳整理能力调查资料的收集保证样本的有效性和数量的足够任课教师、小组互评15%

物流市场供求预测资料统计分析能力、预测能力物流市场供求预测熟练运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任课教师评10%

物流市场调研质量控制与报告调研报告撰写能力调研报告撰写的调研报告能达成调研目的任课教师、小组互评20%

沟通、表达技能调研报告展示报告演示的主要指标及标准任课教师、小组互评20%

三、课程改革教学效果

(一)创新创业技能大赛成绩显著提升

随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师生团队在各大赛中成绩理想。2017年-2018年,由物流管理专业16级及17级组成的学生在仓储智能比赛中团队荣获二等奖,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7-2018年,由物流管理专业16级及17级组成的学生团队荣获第十届、十一届全国物流企业经营大赛中荣获二等奖,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二)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强化创新思维

“物流市场调研”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及实际能力的训练,在实训教学中能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和产品作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做到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从近两年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物流专业学生在新岗位上的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较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创新创业技能都相比往届有显著的提升。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及转正工作的适应期较短,能够快速适应物流行业的相关工作内容,并且能够有效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1] 基金项目:本文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院级科研项目子课题(编号:18CZYR007)。

作者简介:李霞,女,1988年出生,四川内江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助教。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联系方式: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益街83号,610041;电话:18382371126;电子邮箱:475956395@qq.com。

参考文献:

[1]李晓翠.基于BTEC理念的“市场调查”课程设计及应用实践[J].市场营销,2018(3):149-152.

[2]林苹.高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2011(11):183-189.

[3]王伟华.经济统计学专业《市场调查》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J].科技之窗,2018(3):135-136.

论文作者:李霞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专创融合”的高职《物流市场调研》课程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_李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