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复合词内部的转喻和隐喻现象及语法结构的轴心地位论文

汉语复合词内部的转喻和隐喻现象及语法结构的轴心地位

林 艳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

[摘 要] 汉语复合词是句法结构凝和而成,但同时存在大量的修辞现象,可归纳为认知上的转喻和隐喻。许多学者面对这些转喻和隐喻,不敢确认复合词的句法结构,甚至完全否定复合词具备语法结构,进而转向纯词汇属性。文章针对这样的矛盾,对《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双音复合词做了穷尽性的考察,认为复合词的语法结构不但没有受到转喻隐喻的影响,反而对其具有控制作用,从而在认知上确定了语法结构的中心性质。

[关键词] 汉语;复合词;转喻;隐喻

从开始有现代汉语研究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句法结构论一直是汉语复合词结构性质的主流观点。接着而来的就是对此的一系列质疑,主要理由是存在修辞现象和省略现象。而复合词里的修辞现象不外转喻和隐喻。周荐(1995)[1]将含转喻隐喻的复合词列入句法结构的例外。刘叔新(1990)[2]更是因为此类原因而完全否定了复合词句法结构的存在。我们知道,任何语言的句子中都大量存在修辞现象,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否定了句法结构的存在。那么,复合词构词结构中会不会因为转喻隐喻的存在而否定其语法结构的性质呢?

我们对《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全部双音复合词的语素义和词义的转喻隐喻进行了全面考察,对它们与复合词语法结构的关系做了定性的考证。

关于转喻。“‘metonymy’(转喻)一词源于拉丁文denominatio,最初出现在公元1世纪的匿名拉丁文献Rhetoricaad Herennium(《修辞和解释》)中……此后转喻几乎都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法,并在汉语界等同于“借代”修辞格……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普遍意识到转喻的认知本质”[3]

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2008)[3](pp.145-149)先后列举了几种主要的概念转喻定义:(1)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的转喻定义;(2)Willian Croft的转喻定义;(3)Antonio Barcelona的转喻定义;(4)Ronald Langacker的转喻定义;(5)Zoltan Kovecses和Gvnter Radden的转喻定义。我们认为Antonio Barcelona的转喻定义比较全面准确:

“Metonymy is a mapping of a conceptual domain,the source,onto another domain,the target.Source and target are in the same functional domain and are linked by a pragmatic function,so that the target is mentally activated.(Barcelona2002:246)

有一种历史,用汗水写就,几多慷慨,几多希望;有一种成绩,用生命铸就,几多豪迈,几多辉煌。2018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既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又迎来了中国化肥流通体制改革20周年,同时中国氮肥工业也走过了60年峥嵘岁月。六十载风雨兼程春华秋实,几代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中国氮肥工业在几代氮肥人分秒铸就中蓬勃辉煌。

从一个概念域,即源域,向另一个概念域,即目标域的映射。源域和目标域属于同一功能域,它们之间的语用功能联系使目标域在心理上被激活。”

《认知语言学概论》第149页又指出:“这些定义都视转喻为概念框架内的认知过程,代表了概念转喻定义的主流。”

鉴于这样的描述,我们对转喻的通俗理解是“人们对同一事件或事物内的部分和整体、部分和部分之间指代关系的认知”。

我们参考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3](pp.153-159)概念转喻的类型部分,以及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关于借代的阐述[4](pp.190-192),厘定出一套新的语义转喻项目,它们分别是主体、动作、对象、原因、结果、工具、方式、时间、处所、目的、事件、特征、本体、部分、整体、泛指、特指,以及范围和程度。这些类项都是同一个领域里相互作用的,又由相互关系分为三个大类:第一类是表示同一领域内部分之间关系的,是以动作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套行为领域体系,有点类似于菲尔墨的格语法,有“主体、动作、对象、原因、结果、工具、方式、时间、处所、目的”等,主体指动作的发出者,对象指动作的接受者,结果指动作的结果,工具指主体实施动作于对象所用的事物,方式指主体实施动作于对象所用的办法,时间和处所分别指动作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目的指主体发出动作所要实现的事情;第二类表示某一领域整体和其某一部分的关系,有“特征、本体、部分、整体、特指、泛指、事件”等,其中,特征和本体相对,部分和整体相对,特指和泛指相对,事件和其内部的动作、特征、方式等各要素相对;第三类表示某一领域内部分与部分的交叉关系,具体表现为“范围转移”以及“程度增大”“程度减小”。

关于隐喻。隐喻曾经是修辞学概念。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最初源自Lakoff与Johnson的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Lakoff & Johnson 1980),在Lakoff(1993)的一篇论文《当代隐喻理论》中得以系统阐述”[3](p.131)。“隐喻是跨概念域的映射”[3](p.132)。据此,我们对隐喻的通俗解释是“基于事物和事物之间、事件和事件之间的相似而建立的认知”。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入院后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手术治疗。在对比相关数据后可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接受管状胃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从此次研究的这一结果可以看出,管状胃对于患有食管癌的老年患者而言存在极为明显的应用优势。

语义隐喻的类项相比语义转喻要简单,可列出性质似、形似、位置似、声音似、味道似等几个项目。语义隐喻注重意义之间的相似性,外形相似和位置相似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性质相似是最多的一项,但其界定需要说明一下,它往往涉及具体和抽象两个层面的事物相互之间的相似,所以相似的特点也只能是比较抽象的。所谓性质,是指事物内部的关系特点,而非外形的直观特点。还有不太常见的声音和味道的相似,本来可以把声音和味道归入形似一起,但为了清楚界定,就专门把这两项分出来了。

一、 双音复合词语素义的转喻和隐喻

(一) 语素义的转喻

每年我国农村都会排放大量污水,而且据相关调查显示,这些污水在排放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处理,而且污水处理系统也不完善,肆意排放现象尤为严重,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加大整治措施,通过合理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并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众所周知,西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发生如此严重的旱灾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此,科学应对本次灾害、尽量减少灾害损失、保障灾区经济社会正常发展对水利部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当前严峻的抗旱形势,结合西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笔者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旱灾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为当前抗旱工作提供参考。

1.特征转本体。如:“帮困”,义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或家庭”,后语素“困”基础意义为“困难”,形容词,借指具有“困难”特征的人或家庭。

2.动作转特征。如: “持重”,前语素“持”,动词性,在这里表示一种特性,但语义有所增加,变为“持得住的”。

3.泛指转特指。如: “金文”,义为“古代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前语素“金”基础意义是“金属”,在这里特指“铜器”。

4.本体转特征。如: “环顾”,义为“向四周看”,前语素基础意义为“圆圈形的东西”,抽取特征“向四周”作状语。

6.味道似。 如“田鸡①”,义为“青蛙”,由于烹饪后吃起来像鸡,这种动物又多生活在水田里,所以叫“田鸡”。

6.特征转动作。如: “加重”,义为“更加严重”,后语素“重”形容词性,在这里由于表示变化而动作化。

7.工具转事件。如: “杠夫”,义为“旧时殡葬时抬运灵柩的工人”。前语素“杠”基础意义是“出殡时抬送灵柩的工具”,在这里转指出殡时抬送灵柩这件事。

8.动作转结果。如: “碑刻”,义为“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后语素“刻”基础意义为“凿刻”,在这里转指凿刻出的文字或图画。

我们按照语素转喻方式的数量多少依次举例介绍:

9.部分转整体。如:“帮手”,义为“帮助工作的人”,后语素“手”基础意义是“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在这里转指整个的人。

10.动作转主体。如: “打援”,义为“攻打增援的敌军”,后语素“援”基础意义是“增援”,在这里转指增援的敌军。

11.工具转结果。如: “笔债”,义为“受别人约请而未交付的字画或文章”,前语素“笔”基础意义是“写字画图的用具”,在这里转指用这个用具完成的作品。

12.动作转工具。如: “扁担”,义为“放在肩上挑东西或抬东西的工具”,后语素“担”基础意义是“挑或抬”,在这里转指挑或抬的工具。

13.特指转泛指。如: “钢笔”,义为“笔头用金属制成的笔”,前语素“钢”基础意义是“铁和碳的合金”,在这里泛指金属。

(一)“人及动物饮食、发声的器官”由性质似隐喻引申为(六)“寸脉”;

15.工具转功能。如: “手民”,义为“刻字或排字的工人”,前语素“手”基础意义是“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在这里转指用手刻字或排字。

①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通称嘴。②指口味:~轻;~重。③指人口:户~;家~,拖家带~。④(~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⑤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海~;关~;胡同~儿。⑥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古北~;~蘑;西~。⑦(~儿)破裂的地方:伤~;衣服撕了个~儿。⑧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单位形成的管理系统:归~;财贸~。⑨刀、剑、剪刀等刃:刀卷~了。⑩驴马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多少看出来):六岁~;这匹马~还轻。⑾量词:a)用于人:一家五~人。b)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等:三~猪;一~钢刀;一~缸。⑿(kǒu)姓。

17.处所转主体。如: “逼宫”,义为“大臣强迫帝王退位”,后语素“宫”基础意义是“皇宫”,在这里转指“住在皇宫的帝王”。

18.工具转对象。如: “开眼”,义为“看到美好或珍贵的事物,增长了见识”,后语素“眼”基础意义是“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在这里转指看到的见闻。

19.对象转动作。如: “不暇”,义为“没有空闲”,后语素“暇”基础意义是“空闲”,在这里转指“有空闲”。

20.结果转原因。如: “白铁”,义为“镀锌铁的通称”,前语素“白”基础意义是“白色”,铁因为镀锌才变白,在这里结果转指原因。

21.原因转结果。如: “发福”,义为“客套话,称人长胖”,后语素“福”基础意义是“幸福”,一般人认为长胖是因为生活幸福了,所以在这里“幸福”义转指结果“胖”。

另外,当代网络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更是提高了大学生流行语的传播速度。QQ软件、微博、微信等各种app的发明和使用,也更扩大了流行语在校园中甚至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播途径,使得大学生流行语更为流行。

还有一些数量较少的转喻方式,如工具转方式、动作转方式、结果转动作、主体转动作、对象转工具、整体转部分、处所转事件、动作转时间、动作转功能、主体转处所、主体转事件、动作转处所、范围相反、工具转主体、功能转工具、结果转工具、目的转对象等。

还有只涉及词性转变的转喻方式,它们是动作转事件、特征转事件。

在现代汉语句法里,动作和特征的名物化是很常见的现象。把上述动作转事件和特征转事件的例证变成双音节组合,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句法化:怀抱遗憾,长距离的跑步,等待考试,保持新鲜,保持长久,偏向严格。从这种转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动作和特征在没有语义增减的情况下的名词化是一种常见现象,在汉语中由于没有词性特征的标志,所以这样微妙的转化常常不被人注意,只是信手使用而已。动词和形容词的相互交融也是常见现象,这两种词同样可以做定语、状语、谓语,所以它们合称谓词。在形容词性语素和动词性语素组成的联合式同类中,往往由于整个词的词性影响,一方偏向另一方,如“谙熟”,前语素“谙”是动词性,后语素“熟”是形容词性,整个词的词性是动词性,所以这时后语素“熟”就体现出作谓词的特性,和前语素形成联合谓词的结构。“病弱”,前语素“病”是动词性,后语素“弱”是形容词性,整个词的词性是形容词性,前语素“病”受整个词的环境影响和后语素的拖动,显示出它的表示特征的一方面。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形容词性转化为动词性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实现谓语功能,二是涉及使动用法,这时就有意义增减了;动词转化为形容词时,如上所述,语义有细微的增减,由一个动作抽象出特征,语义不可能完全不变,所以除了形容词性语素直接实现谓语功能的情况,其余的还是要处理为语义转喻。而对于“动作转事件”“特征转事件”这两类,我们虽然只看到在本来意义基础上的词性转化,但也体现了一种观察视角的不同。所以,鉴于所有语法转喻都是连带在语义转喻中一起进行的,而且语法其实也是语义的归纳性体现,所以我们也可把它们看作语义转喻。

(二) 语素义的隐喻

按数量的多少将复合词语素隐喻方式列举如下:

1.性质似。如: “白搭”,义为“白费力气”,后语素“搭”基础意义是“把柔软的东西放在可以支架的东西上”,在这里隐喻“费力气”。

2.形似。如: “背头”,义为“男子头发由鬓角起都向后梳的发式”。前语素“背”基础意义是“(人)用脊背驮”,因形似而隐喻“向后梳”。

3.功能似。如: “辩手”,义为“参加辩论比赛的选手”,后语素“手”基础意义是“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在这里由于功能相似而隐喻“参与某项活动的人”。

4.位置似。如: “报头”,义为“报纸第一版、壁报、黑板报等上头标报名、期数等的部分”,后语素“头”基础意义是“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在这里由于位置相似而隐喻“报刊上头标报名、期数等的部分”。

5.声音似。如: “松涛”,义为“松树被风吹动时所发出的像波涛一样的声音”,后语素“涛”基础意义是“波涛”,在这里因声音相似隐喻“松树被风吹动的声音”。

5.动作转对象。如: “报怨”,义为“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后语素“怨”基础意义是“怨恨”,动词性,在这里转指怨恨的对象。

观察以上语素的隐喻方式,性质相似和外形相似的隐喻特别突出,外形的相似是最直观的,而性质相似则是语义从具体发展到抽象的一个不可替代的方式。广义地说,位置似、声音似、味道似也可算作形似,因为都是外部感觉的相似。这样,隐喻实际上就是在外在的形象和内在的性质上找到相似点,加以联想。相对转喻的繁复,隐喻的机制可以说非常简单。

②水雨情发布系统:进入水雨情发布系统后,地图上分布着本地雨量站站址点,标有站名,站名点边标有降雨量数据,打开站点可看到降雨过程柱状图。地图下方列有本地雨量站分时段雨量统计值,可了解本地分时段降雨情况。

(三) 语素义转喻隐喻和语素义引申

上文多次提到,转喻和隐喻是推动词义引申的两大动力,在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和现代汉语双音节词中,词义的引申都是在转喻和隐喻的作用下进行的。经过本章上两节对复合词内语素转喻隐喻的情况考察,我们发现,复合词内语素的转喻隐喻,是在一定语法结构内同一定语义搭配时对既定的语素义进行的修辞性的延伸。不过,在词语从单音化向双音化演变后,大量的单音词不再单独使用,而是作为构词语素存在于复合词中,它们在复合词中的转喻和隐喻是否还会引起意义引申,有待深入地考察。作为前后二者共同载体的字,是我们对单音词和语素进行联系考察的交点。

下面我们就对“口”字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语义引申情况,探究其中的转喻和隐喻情况,以验证复合词中语素的转喻隐喻推动语义引申的观点。“口”字都是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成员,完全具备“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三个特点:一是在《说文解字》中都有记载;二是古今都全民常用;三是在现代汉语中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按“口”字下面列举的以该字起头的双音复合词算,“口”字起头的有84个。我们选取《辞源》1979年版、《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和《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作为释义来源,考察“口”作为构词语素在三个时段的语义情况以及相应的演变情况。

《辞源》里对字的释义排序是有大致先后发展顺序的,但其排列顺序不完全是时间先后顺序,不过第一个意义肯定是到现在为止确定的本义。我们可以从本义出发,依照意义引申发展的关系,进行转喻隐喻的联系。对《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语素释义,与《辞源》中重合的,就归入;《辞源》中没有的,就找出《辞源》中与之关系最近的,进行转喻隐喻的联系。对每一个释义标明的序号,除了第一号是本义以外,其余的不是按照严格的时间先后排列的,只是标明大致的引申顺序,以及在之后的引申图示中标注身份。

《辞源》对“口”的注释是:

酒评:这个混合了多个产区精华混酿的赤霞珠,在全新的美国橡木桶中陈年20个月。2014年份有部分来自Wrattonbully这个葡萄园,是当年舒伯特时期所没有出现过的葡萄园,这意味着奔富的酿酒团队仍在不断地创新和探索,想要追寻更加完美和优质的佳酿,一直在追寻更好。

在以天然气为燃料的锅炉中,烟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直接与燃料的原始组成以及锅炉的排烟温度密切相关[8-9]。当燃料中H元素的含量大时,产生的水蒸气量也会较多,此时,高、低位发热量差值越大。其中天然气等有机气态燃料为最大,液态燃料依次减小,其汽化潜热也逐次减少。

(一)人及动物饮食、发声的器官。《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国语·周语下》:“口内味而耳内声。”(二)人用口说话,故又以口为言语的代词。《书·说命中》:“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三)人口。一人也称一口。《孟子·梁惠王上》:“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㈣出入的通道。如山口、海口、洞口。又指关隘。如“古北口”“张家口”。又,凡形状像口的可以口为喻。如瓶口、疮口、决口。汉王充《论衡·道虚》:“致生息之物密器之中,覆盖其口。”《三国演义》五六:“(周瑜)疮口迸裂,昏绝于地。”㈤刀刃。《水浒》十二:“杨志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㈥寸脉。中医学名词。《史记·一○五·扁鹊仓公传》:“切其脉时,右口气急。”正义:“右手寸口,乃气口也。”㈦量词。《晋书·刘曜载记》:“献剑一口。”《景德传灯录·五·慧能大师》:“并赐……宝钵一口。”

我们将这些义项的引申脉络联系一下:

(一)“人及动物饮食、发声的器官”由工具转动作转喻引申为(二)“人用口说话,故又以口为言语的代词”;

复合词结构的研究发展至今,很多学者依然只能用意合来解释,即使将语法和修辞同时考虑进研究视野,也因为没有把握到内部联系,而陷入杂糅的境地。叶蜚声、徐通锵在《语言学纲要》中明确指出:“多义词是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换喻等方式引申出新的意义。”[5](p.252)对于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以及多音词来说,它们受转喻隐喻的推动,发展引申出新的意义,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古代汉语的众多单音词,不管其在现代汉语里有没有失去作为独立词的地位,都会成为复合词的构词语素。作为构词语素,它们在复合词内还能否按照这个规律发展意义?通过上述考证,我们认为,复合词语素受转喻和隐喻的推动,依然能引申出新的意义。只是有一点要注意,复合词语素依靠转喻隐喻形成的修辞义,在什么程度下才能定型为新的意义,这就要看这个修辞义使用的范围和时间长短了。本文所考察复合词内语素的转喻隐喻是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已有语素义的释义基础上,结合考察每一个复合词的词义确立的,还处在修辞义的阶段。它们有的是旧已有之,有的刚刚发展出来。而如何在这些修辞意义中确立出一批新的定型的语素义,一是要看这些语素修辞义已经在多少个复合词中存在,二是要看这样的修辞意义已经使用了多长的时间。这项考察需要语言工作者大量准确细致的工作。《现代汉语词典》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好,能随新词新义的产生和发展,适时地收进新的版本中,反映语素新的发展状况。所以,我们认为,复合词语素的转喻和隐喻是引申出语素新义的动力。

(一)“人及动物饮食、发声的器官”由形似、功能似隐喻引申为(四)“出入的通道”;

(一)“人及动物饮食、发声的器官”由性质似隐喻引申为(五)“刀刃”;

14.范围转移。如: “富态”,义为“婉辞,身体胖”,前语素“富”基础意义是“财富多”,在这里转指“肉多”。

(四)“出入的通道”和㈤“刀刃”虚化为(七)“量词”。

《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对“口”的释义是:

①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通称嘴。②(~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③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海~;关~;胡同~儿。④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古北~;~蘑;西~羊皮。⑤(~儿)破裂的地方:伤~;衣服撕了个~儿。⑥刀、剑、剪刀等刃:刀卷~了。⑦驴马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多少看出来):六岁~;这匹马~还轻。⑧量词: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一~井;一~缸。

观察这些释义,不少和《辞源》中的释义重合,我们将部分释义与《辞源》释义进行归并处理:

孔老一下水将木桶捞了上来,坐进桶里,木桶稳稳地在水面上打着转,当然,这只木桶要坐进两个人是不现实的,他动员潘云留在北岸,等他办完丧事一定回头找他。

①“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通称嘴。”归入《辞源》释义㈠“人及动物饮食、发声的器官”。

《霸王别姬》主要讲述主人公一生悲欢离合的经历,情节非常紧凑,逻辑非常严谨。主人公程蝶衣对于戏和生活都是不疯魔不成活。对待“忠贞与背叛”,程蝶衣的态度是非常倔强的,甚至是痴迷的,说好了一辈子就是一辈子,少一个时辰都不行。当陈凯歌在戛纳得到金棕榈时激动地说,那个虞姬就是我。

2.PPP项目税收风险解析。PPP项目的收益有三种途径:政府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和使用者付费,其运作模式也分为特许经营类、私有化类和服务外包类,其实施周期过长,而与PPP项目相关的税法尚未出台,根据不同收益途径和运作模式的税收计算显得相当复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②“(~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③“出入通过的地方”和⑤“(~儿)破裂的地方”归入《辞源》释义㈣“出入的通道”,考虑义项的专一,可以按《现代汉语词典》的标准分为三个义项。

⑥“刀、剑、剪刀等刃”归入《辞源》释义㈤“刀刃”。

⑧“量词”归入《辞源》释义㈦“量词”。

剩下的没有归属的释义就是新出现的意义:④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古北~,~蘑,西~羊皮。⑦驴马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多少看出来):六岁~,这匹马~还轻。我们将它们纳入《辞源》的引申序列:

《辞源》释义(四)“出入的通道”由泛指转特指转喻引申为《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释义④“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定为整个释义序列(八)。

《辞源》释义(一)“人及动物饮食、发声的器官”由工具转结果转喻引申为《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释义⑦“驴马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多少看出来)”,定为整个释义序列(九)。

再来看《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对“口”的释义:

16.工具转动作。如: “槽坊”,义为“酿酒的作坊”,前语素“槽”基础意义是“盛饮料或其他液体的器具”,在这里转指用盛饮料或其他液体的器具酿酒。

2005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与1983年版相比,对“口”的释义多了四项,列举如下:

②指口味:~轻,~重。③指人口:户~,家~,拖家带~。⑧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单位形成的管理系统:归~,财贸~。⑿(kǒu)姓。

在这四个释义中,义项③在1983年版《现代汉语词典》虽然没有出现,但在《辞源》中出现过,在这里只能算是恢复,所以归入引申序列㈢“人口”。另外三项,释义⑿是借“口”字为姓,这是比较随机的,没有意义引申上的问题,我们仍把它列在整个释义序列的最后。而释义②和⑧是完全新出现的意义,也是由旧义滋生出来的,我们把它们引入“口”字的意义引申序列:

《辞源》释义㈠“人及动物饮食、发声的器官”由工具转结果转喻引申为此处释义②“指口味”,按照转喻所依据的格的框架,作为饮食器官的“口”是我们进食的工具,而“口味”则是饮食尝到的味道,是一种动作得到的结果。此一项列为整个引申序列的㈩。

《辞源》释义(一)“人及动物饮食、发声的器官”由性质似隐喻引申为此处释义⑧“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单位形成的管理系统”,人体的“口”是人体和外界联系的最主要的通道,由此处统辖引带着人体内部各个器官,所以把“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单位形成的管理系统”比喻作“口”。此一项列为整个引申序列的“十”一样。

“口”的引申系联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希望可以为已建抽蓄电站的改造实施以及新建的有必要设置汛期备用水源的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同时对于该类型的新建电站,设计工作开展时建议:

(四) 复合词语法结构对语素义转喻隐喻的实现作用

(一)“人及动物饮食、发声的器官”由部分转整体转喻引申为(三)“人口”;

2016年3月,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24个省市,举国震惊。

我们认为,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绝大多数的语法结构都是句法逻辑结构。我们又经过考察确定,转喻隐喻也能推动复合词内语素的意义引申。而复合词内极少数的非句法结构的补充式都是没有语素转喻隐喻存在的,这也在复合词层面证明了句法逻辑和转喻隐喻的相关性,但句法逻辑与其内部成分的转喻隐喻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澄清。

就词语而言,许多学者认为,词义的引申是在转喻隐喻的作用下自行实现的,与语言环境没有一点关系。对这个问题,我们可先思考两个事实:一是儿童的语言习得。儿童学语言,要经历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以及以后的复杂句型阶段。独词句的学习就是针对一些生活常见事物在大人的帮助下指认,这是一种机械的对应。关键阶段是双词句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句法逻辑思维在两词搭配的促进下得以建立和发展,大量新词新义的习得也在搭配中进行。如果有多义词义项的习得,搭配环境的作用是必然有的,儿童会在旧有义项和搭配环境的配合作用下去猜测并进一步证实。证实时间可能很长,在这段时间里,这个被猜测的义项有可能在不同的搭配环境出现,并逐渐汇总凝固成比较正确的概念。在新的义项逐渐被清楚认识的过程中,转喻和隐喻一直在儿童的大脑中发挥着作用,而正是词语的新奇搭配在不断提醒着他们转喻隐喻的存在。二是在多义词义项的形成过程中,最初往往是在一个语境由某一个人偶然说出来,经过一段时间后被人们流传使用,可能开始限于某个固定搭配,到后来在不同组合中使用,并逐渐固定下来。我们在联系一个词的古今义演变时,总是要找出不同时代的有关语言材料,针对不同的语境进行归纳,而用以证明前后不同词义的语境肯定不同,也就是搭配方式不同。

在现有的汉语语言学研究理论中,导致词义引申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叶蜚声、徐通锵在《语言学纲要》中有比较系统的阐述:

一是“词的意义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词的意义的变化也可以引起和它有联系的词的意义的变化……下面的一些相互对称的意义都是由这种词义之间的相互影响引起的:

A1、熟(食物)熟——植物成熟——熟习——熟悉

A2、生(食物)生——植物不成熟——不熟习——陌生

B1、清(水清)——(声音)清脆——清高——语言学术语‘清’

B2、浊(水浑浊)——(声音)重浊——恶浊——语言学术语‘浊’”。

二是“如果词汇中增加了表示同一范围的现实现象的词,就会引起这个词的意义发生变化……‘吃’的对象原来不限于固体食物,液体饮料、流体食物都可以吃,在《水浒》等小说中,‘吃酒’之类的说法比比皆是。后来由于‘喝’分担了‘吃’的一部分意义,‘吃’的对象才限于固体食物”。

三是“词义大多是在语义组合中获得自己明确的意义的。组合关系的变化也会引起词义的改变。例如‘赴’的古代的基本意义是‘奔赴’或‘趋向’(凶险之地),如‘赴汤蹈火’‘舍身赴国难’等。后来和‘赴’组合的不限于表示凶险之地的词语,因而扩大了‘赴’这个词所指的实际意义的范围。到现在,‘赴京’‘赴宴’都可以说了”[5](pp.249-350)

归纳起来说,引起词义引申的直接动因可区分为聚合上的和组合上的,但聚合引起的引申也会在组合上得到具体体现,而且是同步的,组合引起的引申却不一定有聚合上的动因。所以,组合是导致词义或语素义引申的第一要素。正如李福印(2008)所说:“一词多义不是某个词的专有属性,而是概念合成过程的必然产物。”[3](p.224)苏宝荣(2011)对结构和语义发展的关系也有深入的阐释:“如果在特定结构中,结构反作用于语义,造成了语义的变化(或者说其义位发生了移动),并且有相对的稳定性,脱离特定结构这种意义仍可以存在并为语言使用者所认识,则应认为结构义已转化为词(语素)义,在语文辞书中则需设置独立的义项。”[6]虽然苏宝荣在这里强调了组合结构对语义引申的作用,但没有强调语义引申的内部机制是转喻隐喻。由此可以推断,特定的结构是造成词和语素转喻隐喻的原因。这种断定在词和语素层面似乎是有道理的,但我们也能找到反例。如“皇帝的新衣”,这个词组比喻众人皆知的谎言;又如:“羊群走路靠头羊,陕北起了共产党”,前句起兴,比喻后句。这两个例证中虽然都有一定的语言环境,但没有一个特定的语法结构来约束它。由此可见,转喻和隐喻的发生的内部机制还是在语义上的。回头再看词和语素这样的语言单元,它们意义的演变无不靠组合的环境得到实现,得到印证。我们甚至可以说,词和语素转喻隐喻的发生,是在语法结构和语义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而且由于复合词与句子结构相比是一个封闭的意义结构,词义一经形成,就会和语法结构一起,对语素义的转喻隐喻构成稳定的约束,而不像句子组合那样松散、临时。所以,复合词内部的句法逻辑结构会在词义的稳定观照下规定语素义的转喻隐喻,并促使其最终形成凝固的意义。

以一个有语素义隐喻的复合词为例,“破浪”,义为“(船只)冲过波浪”。在造词之初,造词者先有表达的意图即词义,而后用“破”和“浪”组合,形象表达这个意思,造成“破”字的隐喻使用。最初听到这个词的人会结合语境猜测语素到达词义的脉络,等到词义完全弄清,这个复合词内的语法结构和隐喻手法会被清楚理解。在表达和接收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中,语法结构和隐喻协同为语义的传递起着作用,没有确定的语法结构,隐喻无法实现。如果这个隐喻形成的修辞义以后固定下来,会作为“破”的一个义项保存,到那时,再来解读“破浪”这个词,就只有语法逻辑的认知,而没有隐喻的参与了。

至于复合词句法逻辑结构和语素转喻的关系,就更清晰了。因为转喻往往造成语素词性的变化,使得句法逻辑结构对它的影响更明显。如“库存”,义为“库中现存的现金或物资。”“库”和“存”按现有意义搭配,逻辑上是不通的,只有在理解词义和确定语法结构的前提下,对“存”进行动作转对象的转喻处理,才能实现正常的语言传递。语素“存”从转喻阶段到固定为正式意义,也离不开复合词句法逻辑结构对它的限定作用。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语素转喻隐喻构建词义的整个过程都发生在稳定的语法框架内,复合词的句法逻辑结构对语素转喻隐喻实施规定,并最终将其作为正式意义融入正常的逻辑框架内。

综上所述,汉语复合词语素义的转喻和隐喻,不构成对复合词语法结构的否定;相反,正是语法结构实现了语素义的转喻和隐喻,使其在句法逻辑的框架内最后凝固成新的语素义。

二、 汉语双音复合词词义的转喻和隐喻

叶蜚声、徐通锵在《语言学纲要》中明确指出:“多义词是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换喻等方式引申出新的意义。”[5](p.252)这无疑适用于句法结构下修辞引起词义发展的现象。我们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多义双音复合词范围内考察复合词词义的转喻隐喻,并做了两项前期工作:一是区别多义词和同形词。两个义项之间,如果意义完全没有联系,或语法结构一级类不同,都确定为同形词,否则确定为多义词。对一词多义项的标示用序数①②③……,对同形词的分词标示用1、2、3……二是在多义词内界定词义转喻隐喻的范围。只有语素义和语法结构完全相同的义项之间才会有引申关系,也才会发生转喻隐喻。做好了这两项工作,我们才进一步考察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词义的转喻隐喻情况。

(一)双音复合词词义的转喻

1.范围转移,如: “道具”,义为“拍摄影视剧时表演用的器具”,古代汉语里的意义是“佛教语,指修行用的衣服用具”。

2.泛指转特指,如: “暴力②”,义为“国家强制力量”,“暴力①”义为“强暴的力量”,由泛指转特指引申为“暴力②”。

3.动作转特征,如: “背眼”,义为“人们不易看见的(地方)”,原为动词性支配结构,在这里转化为表示特征的形容词。

4.特征转本体,如: “白领”,义为“指从事脑力劳动的职员”,因为这类职员一般穿着整洁,所以用这个特征代指这类人。

5.特指转泛指,如: “布局②”,义为“对事物的结构、格局进行全面安排”,“布局①”义为“一局棋开始阶段布置棋子”,泛指为“布局②”。

6.部分转整体,如: “耳根②”义为“耳朵”,“耳根①”义为“耳朵的根部”,“耳根①”部分转整体转指“耳根②”。

7.动作转主体,如: “帮办②”,义为“主管人员的助手”,“帮办①”,义为“帮助主管人员办公”,“帮办①”动作转主体引申为“帮办②”。

8.动作转对象,如: “抱负”,本为“动+动”的动词,在这里转指胸中所负有的志向。

9.动作转结果,如: “雕刻②”,义为“雕刻成的艺术作品”。

10.特征转动作,如: “全勤”,义为“在一定时间内不缺勤”,本来为“形+名”词性结构,名词性,作为特征转指动作。类似的情况还有“热衷”“涂炭”。

11.动作转工具,如: “开关”,本来“动+动”联合反义结构,转指用来开关电源的器具。

12.处所转主体,如: “门馆③”,义为“家塾教师”,“门馆②”义为“家塾”,通过处所转主体指代“门馆③”。

13.原因转结果,如: “风湿”,义为“中医指由风和湿两种病邪引起的疾病”。

14.工具转事件,如: “舟车”,基础意义是“船和车”,借指和此有关的旅途。

15.本体转特征,如: “厚道”,基础意义是“忠厚的为人之道”,转指“待人忠厚”的特征。

16.对象转动作,如: “废话②”,义为“说废话”。

17.结果转原因,如: “齿冷”,义为“耻笑”,因为笑则张口,笑得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觉到冷。

18.整体转部分,如: “太阳②”,义为“太阳光”。

19.工具转结果,如: “笔墨”,义为“文字和诗文书画等”,用书写工具转指写和画的结果。

20.对象转工具,如: “卷宗②”,义为“保存文件的纸夹子”,“卷宗①”,义为“机关里分类保存的文件”,由保存的对象转指用来保存对象的工具。

21.工具转对象,如: “寸阴”,义为“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这里是用衡量时间的日影来转指时间。

其他还有对象转主体、事件转主体、工具转功能、工具转动作、动作转时间、动作转方式、动作转处所、程度增大、程度减小、事件转结果、处所转事件、对象转结果、事件转工具、工具转主体、结果转动作、空间转时间等,数量都很少。

许多语义转喻是同时连带语法转喻的,也就是要涉及词性的转变,如动作转主体,在语义有变化的同时,词性由动词性转变为名词性,又如特征转本体,大量的情况是形容词性转变为名词性,当然也有名词性的特征转化为名词性的本体的,还有形容词性或名词性的特征转化为动词性的本体的,也就是特征转动作。所以,词语的转喻中语义和语法是连带一起变化的,语法转喻是语义转喻的一部分,但也有相当数量的转喻是只涉及词性,而基本不涉及语义的增减,如动词的名物化,形容词的名物化等。其实,在这样的转喻里,语义的增减也有,只是非常微薄而已。举一个很常见的动词名物化的例子,如“比赛①”,义为“在活动中比较本领高低”,动词性,而“比赛②”,义为“比赛活动”,名词性,这种意义基本相同而词性不同的情况,是人们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相互间往往只有意义类别的不同,但就是这微小的意义类别差异,也可认为是语义差别。

(二)双音复合词词义隐喻

1.性质似,如: “暗潮”,义为“比喻暗中发展,还没有表面化的事态”。

2.形似,如: “长龙”,义为“比喻排成的长队”。

3.功能似,如: “脾胃”,义为“比喻对事物爱好、憎恶的习性”。

4.位置似,如: “中心①”,义为“跟四周的距离相等的位置”,人的心基本具有这样的位置。

5.声音似,如: “棒喝”,义为“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

6.味道似,如: “卤水②”,义为“矿化度高的地下水”,这样的水都比较咸,像盐卤,所以在这里隐喻。

(三)复合词语法结构和复合词词义的转喻隐喻

多义复合词在词义和词性上偏离了复合词本来的语法结构,不少学者以此作为复合词内部没有语法结构,只有语义结构的依据。如王宁(2008)[7]以一个小节专门论及这个问题:

“三、构词与构句在词类生成上的差异

……

肥瘦、深浅、利害(形容词+形容词=名词)

一再、再三、千万(数词+数词=副词)

物色(名词+名词=动词)

告示、出入、得失、丧葬(动词+动词=名词)

寻常(量词+量词=形容词)

的确(形容词+形容词=副词)

在句法层面上,动宾词组的性能应当承袭动词,但在构词法里并非如此:

知己、当局、代数、点心——名词

有限、吃力、失望、讨厌——形容词

在句法层面上,主谓结构属于离心结构,两个成分之间没有侧重,是无法界定其语法性能的,但是,下列合成词是可以限定它们的词性的,而按照句法的结构方式,它们必须界定为‘主谓式’:

心疼——动词

地震——名词兼动词

年轻——形容词

势必——副词

主谓结构可以界定词性,这说明它们因为语义的凝结,在句子里已经不能再分析为两个语法位置了。”

上述情况,我们在上文考察双音复合词词义的转喻时已经论及,是整个词义在转喻的作用下发生引申时连带造成的词类变化。不能不说这些现象造成了复合词的词化。然而,复合词词义引申情况到底怎样,一直没有一个全面的考察,因此我们还不能断言,说复合词词义和词性的漂移就是对复合词内语法结构的完全否定。下面,我们对《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内所有复合词词义引申现象做一穷尽性的考察,对上述问题做一个明确解答。

我们以复合词语素义和语法结构形成的词义为起源,计算转喻隐喻引起的词义引申义项与复合词初始义之间的引申次数。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确定,复合词词性的改变,是包含在词义引申中的,归根结底是一种语义的演变。所以在我们的统计中统一计算词义引申的次数,而不专门计算词性的变化。经过具体的分析统计,我们得出如下结果:

1.复合词词义引申的层次。

一次引申

共9059例。如:

“爱好②”,义为“浓厚兴趣”,名词,从“爱好①”经过“动作转对象”的转喻引申而来,“爱好①”义为“具有浓厚兴趣”,动词。

“暗淡③”,义为“前途不光明”,形容词,从“暗淡①”经过“性质似”的隐喻引申而来,“暗淡①”义为“光线昏暗”,形容词。

以上为复合词初始义在词典中出现的例子。

又如:

“把持①”,义为“独占(权利)”,动词,《辞源》中“把持”义项(一)“掌握、拿”,动词,“把持①”从此义经过“性质似”的隐喻引申而来。

“背心”,义为“不带袖子和领子的上衣”,《辞源》中“背心”义项(一)“离心”,义项(二)“一种只蔽胸背而无袖的衣服”,义项(二)和义项(一)之间根本没有引申的关系。从“背心”现代汉语词义看,其意义应来自“胸背”一义,经过“对象转工具”的转喻引申而来。

以上为复合词初始义在词典中没有出现的例子。

二次引申

共937例,如:

“笔记③”,义为“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其引申脉络是:“笔记①”,义为“用笔记录”,动词,是该词的初始义,经过“动作转结果”的转喻引申为“笔记②”,义为“用笔记录的内容”,名词,再经过“泛指转特指”的转喻引申为“笔记③”。

“关键③”,义为“最关紧要的”,形容词,“关键①”义为“门闩及功能类似的东西”,名词,“关键②”义为“比喻事物紧要的部分”,“关键①”经过“性质似”的隐喻引申为“关键②”,再经过“本体转特征”的转喻引申为“关键③”。

以上为复合词初始义在词典中出现的例子。

又如:

“步骤”,义为“事情进行的程序”,名词,《辞源》中“步骤”释义道:“步,缓行;骤,疾走。引申为缓急、快慢……今指事情的程序”。“步骤”的今义与“缓急、快慢”义无关,与本义有直接联系,是其本义经过“动作转结果”的转喻和“性质似”的隐喻引申而来。

“长安”,义为“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名词,从其字面本义经过“特征转本体”和“泛指转特指”的转喻引申而来。

以上为复合词初始义在词典中没有出现的例子。

三次引申

共82例,如:

“薄脆②”,义为“一种薄而脆的油炸面食”,名词,“薄脆①”,义为“一种薄而脆的糕点”,名词。“薄脆①”从“薄脆”字面本来意义经过“特征转本体”和“泛指转特指”的转喻引申而来,再经过“范围转移”的转喻引申为“薄脆②”。

“先生⑥”,义为“旧时称风水先生”,名词;“先生①”义为“年长有知识的人”,名词;从“先生”字面本来意义经过“动作转主体”和“范围转移”的转喻引申为“先生①”,再经过“范围转移”的转喻引申为“先生⑥”。

四次引申

共8例,如:

“高低⑤”,义为“到底,终究”,副词;“高低①”义为“高低的程度”,名词;“高低③”义为“深浅轻重”,名词;“高低④”义为“无论如何”,副词。“高低①”从“高低”的字面意义“高的和低的”经过“形容词名物化”的转喻引申而来,再经过“性质似”的隐喻引申为“高低③”,再经过“名词虚化为副词”的转喻引申为“高低④”,在经过“范围转移”的转喻引申为“高低⑤”。

“经济④”,义为“对国民经济有价值和影响的”,形容词;“经济①”义为“经世济民,管理国家”,动词;“经济②”,义为“社会物质生产活动”,名词;“经济③”,义为“国民经济的总和”,名词。“经济①”经过“动词名物化”和“范围转移”的转喻引申为“经济②”,再经过“范围转移”的转喻引申为“经济③”,再经过“名词转形容词”的转喻引申为“经济④”。

2.复合词语法结构对词义转喻和隐喻的限制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词义在转喻隐喻的作用下,可以一次引申,也可以多次引申,最多可达四次。下面我们将双音复合词词义引申次数情况列表显示,一窥全貌。

表 1双音复合词词义引申次数

根据表1可知,每增加一次引申,词项的数量落差都非常大,都会减少一位数。再作一个百分比的计算:与总数相比,引申一次的占89.8%,引申二次的占9.29%,引申三次的占0.81%,引申四次的占0.08%。一次引申形成的复合词占到将近90%,加上二次引申的复合词,就达到99.1%,剩下引申三次和四次的词的义项不到总数的1%,几乎可以忽略了。这个统计数字清楚地表明,在现代汉语常用复合词中,引申义项和复合词初始义的距离非常近,人们完全有可能将引申义和初始义及其语法结构直接联系起来进行理解。假使具有内部语法结构的复合词靠转喻和隐喻引申的次数太多,势必影响对复合词初始义中的语法结构的理解,进而造成混乱。也就是说,汉语复合词词义引申对其内部语法结构的偏移是十分受限的。而这样的情况在单音节词中是没有的,正是因为没有语法结构,单字词或单字语素就像原子一样,自由漂移,自由发展,经过许多次语义引申,发展出众多的引申意义。而复合词则不然,引申出来的义项总是遇到联系语法结构进行理解的问题,如果离得太远,势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正是人们对复合词认知上的限度限制了它的意义引申。由此看来,复合词的语法结构对其词义的转喻隐喻有很强的限制作用。

三、小结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复合词内部确实存在大量的转喻和隐喻现象,但复合词的语法结构还是构词的本质属性:对内,帮助语素义转喻和隐喻的实现,进而凝固为新的语素义;对外,限制词义转喻和隐喻的发展,使其不能远离而不至于影响词义的认知。复合词的语法结构实际上就是控制内部语素义和外部词义发展的轴心。

[参 考 文 献]

[1]周荐.复合词构成的语素选择[J].中国语言学报,1995(7).

[2]刘叔新.复合词结构的词汇属性——兼论语法学、词汇学同构词法的关系[J].中国语文,1990(4).

[3]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苏宝荣.词(语素)义与结构义[J].语文研究,2011(1).

[7]王宁.汉语双音合成词的非句法特征[J].江苏大学学报,2008(1).

The Metonymy and Metaphorical Phenomena within Chinese Compound Words and the Axis Status of Grammatical Structure

LIN Yan

(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Chinese compound words are united with sentence structure, but have a lot of rhetoric phenomenon at the same time,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metonymy and metaphor.Facing these phenomenon, many scholars dare not to confirm sentence structure of compound words, even negate completely its sectence, and then regard it as nature of vocabulary.This paper deal with the problem, studying completely all the compound words with double syllable in<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the fifth edition, confirming that the sentence structure of compound words is not only affected by its metonymy and metaphor but also control them. The study confirm the centre nature of the sentence structure.

Key words: Chinese; Compound words; Metonymy; Metaphor

[中图分类号] H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541( 2019) 04-0071-11

[收稿日期] 2019-05-17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常用词的构成理据研究”(13BYY123)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陈 默]

标签:;  ;  ;  ;  ;  

汉语复合词内部的转喻和隐喻现象及语法结构的轴心地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