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阶乘的一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肖云辉[1](2021)在《随机点积图上子图数量的极限定理》文中提出近年来,复杂网络越来越受到各科学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网络,其对科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面对复杂网络这种新型、动态的大规模关系数据,随机图理论及其衍生出来的复杂网络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它对研究复杂网络的小世界现象、集群关系以及幂律行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立足于一种重要的随机图模型-随机点积图,分别对稠密和稀疏情形下的随机点积图做了理论研究.具体地,我们研究了随机点积图中边数的极限定理,得到了这两种情形下关于边数的依概率收敛定理和中心极限定理.另外,本文还研究了稀疏情形下具有随机顶点向量的随机点积图中三角形数量的渐进性,当顶点数趋于无穷时,我们证明了三角形的数量会渐近收敛到泊松分布,其参数与顶点向量的第二矩有关.
刘凡[2](2021)在《《C君带你玩编程》慕课字幕英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和在线教育的兴起,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字幕的翻译备受关注。MOOC在无国界传递知识、分享观点方面的潜力无穷。本报告围绕昆明理工大学汉译英MOOC字幕翻译项目展开,描述了作者在2019年负责的《C君带你玩编程》MOOC字幕翻译工作。昆明理工大学《C君带你玩编程》是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本课程不仅详细讲解了C语言的本身结构,而且还会涉及一些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函数调用和编程设计。课程在国际MOOC平台开讲,有利于中国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创造全球性的教育机会,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吸引力。作为理工类院校,昆明理工大学C语言专业教学发展较为成熟,《C君带你玩编程》为首批建设完成的优质MOOC,拟面向全球选课,供全球学习者观摩学习,故需要将MOOC字幕翻译为国际通用语英语。这也是本翻译实践项目的由来。该MOOC字幕的英译对昆明理工大学教学成果的外化及常见编程语言的学习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报告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MOOC字幕英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词汇层面有关C语言专业词汇和普通词汇、句式层面有关算法指令、松散语句以及语篇层面非对应成分的处理。作者主要运用释意理论中的三角程序,即理解原文、脱离语言结构和重组表达来对上述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在理解阶段,注重交际意义,必要时译者可运用自身对词义的理解及对语境的认知进行补充。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束缚时,为实现意义对等,可根据上下文内容灵活地翻译,不必拘泥于原文形式、字字对应。最后,在重组表达方面,为了忠实于目标读者和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再现源语言的连贯性及文体风格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案例,作者认为释意理论可以指导MOOC字幕的翻译,该理论强调翻译不是两种语言单位变化,而是意义的传递。
张晓[3](2020)在《HPM视角下教学设计连贯性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堂好的数学课的背后必然有一位优秀和教师和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而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能惠及很多人。有研究表明,东亚数学课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比有着显着的连贯性的特征。而数学史作为数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其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早已得到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可。那么如何在东亚的文化背景下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设计中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要研究如何将数学史融入教学设计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不增加学生负担,不影响课堂教学的连贯性。本研究首先收集并阅读分析了大量与课堂教学连贯性相关的文献。教学设计本就是要应用于课堂之上,因此教学设计连贯性与课堂教学相关性息息相关,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教学设计的连贯性是课堂教学连贯性的一部分。因此笔者在充分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得出了几个可能影响融入数学史的教学设计连贯性的因素,并选取了三个较为优秀的融入数学史的教学设计,从中取出关键的片段,对其数学材料的选取、话语间的连接以及知识内部的规律脉络进行分析,试图综合文献找出其特点并进行验证。通过这些研究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后,笔者又发放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征求广大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收回的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并将这些影响因素按照比重大小以及基础数据设计成了一个可以测量融入数学史的教学设计的连贯性的量表。笔者依据这些因素做出一个以锐角三角函数为主题融入数学史的教学设计,并将之付诸实施,对这些因素进行再验证。实验表明,融入数学史的具有连贯性的数学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的确是比较明显,在原来两个班的学生基础知识及最近一次考试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后测的成绩优于对照班。由此可以得出结论:(1)文中提到的切合主题的数学史材料、过渡流畅连贯的教学语言、连贯的主题及活动等因素的确对融入数学史的教学设计的连贯性有影响;(2)融入数学史的连贯的教学设计与普通的教学设计相比,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成绩方面及格率有12%左右的差距。
刘娜[4](2020)在《适用于不同水分条件的植物蒸腾机理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植物蒸腾依赖于环境条件(微气象因子和土壤水分供给),土壤水分被认为是水分亏缺条件下影响植物蒸腾和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Buckley、Turnbull和Adams(2013)提出一个简化的基于物理过程的模型(a simplified process-based model,根据作者首字母,被命名为BTA)。该模型被广泛用于植物蒸腾模拟,其模型结构简单,仅包含两个变量(太阳辐射(Rs)和饱和水汽压差(VPD)),在土壤水分条件变化幅度小的地区或季节,能够很好地模拟植物蒸腾和液流。但由于模型结构中不包含指示土壤水分状况的指标,该模型在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大的条件下失去了高效模拟蒸腾的能力。本文分别基于土壤水势(ψ)、土壤含水量(θ)和作物水分胁迫指标(CWSI)构建了三个模型BTA-ψ、BTA-θ和BTA-CWSI用于改进BTA模型在水分条件变化大的情况下的蒸腾模拟效果,并利用亚热带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共五个站点)小时尺度和日尺度的实测数据检验各模型的性能。结果证明,所有改进的模型都能够有效地模拟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植物蒸腾量及其动态变化,可以作为不同时空尺度、不同水分条件下估算植物用水的有力工具。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BTA模型中的参数Emax(环境条件达到最佳状态时的最大蒸腾量/最大蒸腾量)用包括ψ和另外两个参数在内的方程代替,表示根区水分变化对蒸腾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模型BTA-ψ。用中国南方长沙市的两个站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南澳阿德莱德一个站点(地中海气候)不同水分条件下、小时尺度和日尺度数据检验BTA和BTA-ψ的蒸腾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分条件充足时,BTA模型在小时尺度和日尺度都表现较合理,但在干旱期,该模型完全失去了模拟蒸腾的能力。而BTA-ψ模型能有效提高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BTA的模拟效果。尽管BTA和BTA-ψ都能模拟夜间液流或蒸腾,但BTA-ψ比BTA表现得更好。此外,两种模型用不同树种的数据拟合的参数结果与基于叶尺度光合作用监测拟合的参数结果一致,证明BTA和BTA-ψ的参数结果能够指示植物的生理特征。(2)由于在诸多蒸腾模型中,机理模型的变量和参数往往不容易获得(如BTA-ψ模型中的土壤水势数据),而经验模型中环境因子的最佳响应函数表达式因树种和气候的不同而有差异(如Modified Jarvis-Stewart模型,MJS)。故本文将BTA与用土壤含水量(θ)表达的水分胁迫方程结合,构建了一个混合蒸腾模型(BTA-θ)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分别考虑用三种不同的水分胁迫方程构建BTA-θ和MJS模型,以检验最佳水分胁迫方程在不同气候区、不同实验站点和不同树种之间的可传递性。结果表明,BTA-θ在不同水分条件下蒸腾模拟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E)都超过0.5,即模拟结果非常可靠,且能够显着提高BTA模型在同期的蒸腾模拟效果。采用不同水分胁迫方程构建的BTA-θ,其模型整体性能在不同气候区和不同树种间的性能表现差异较小,且对模型结构中BTA部分的参数结果影响甚微。但是,由不同水分胁迫方程构建的MJS模型,其模型效果在不同树种、不同气候区差异显着,且对MJS中其它环境因子的参数结果有很大的影响。结果证明混合模型BTA-θ的性能优于简化的机理模型BTA,且在实际应用中,BTA-θ比经验模型MJS更稳健。(3)本文基于长期连续的实测数据,检验了作物水分胁迫指标(CWSI)能否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水分状况监测。应用地中海气候区三个站点的实测数据评估基于饱和水汽压差的经验法估算的CWSIe和基于Penman-Monteith方程和能量平衡公式的机理法估算的CWSIt的水分状况指示效果。结果表明,虽然CWSIe的计算方法简单、变量少,而CWSIt机理明确、所需变量多、计算复杂,但CWSIe的效果优于CWSIt。结果也表明,中午是一天中监测冠层温度的最佳时间窗口,CWSI的指示效果受微气象因子影响的程度在不同站点有所不同。整体上,应用CWSI监测土壤水分状况的适宜气象条件是:太阳辐射(Rs)大于600 W m-2且风速(u)小于3.0 m s-1。CWSIe与ψ呈显着的指数关系,与θ有明显的线性关系。通过CWSIe估算的θ和ψ与实测的θ和ψ吻合得非常好(R2约为0.7)。结果证明CWSIe是一种对植物和土壤无损伤的、可用于监测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水分状况的有效方法。在缺失θ和ψ的实测数据时,用CWSIe估算θ和ψ是可行的。(4)由于ψ和θ的监测对植物或土壤有破坏性、耗时耗力且仅限于站点尺度,限制了BTA-ψ和BTA-θ的广泛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基于CWSIe与ψ和θ之间显着的数学关系,通过由冠层温度得到的CWSIe估算ψ和θ,并应用于BTA-ψ和BTA-θ模型估算蒸腾;其次,直接引进CWSI作为水分胁迫指标改进BTA模型,构建了BTA-CWSI模型。通过对比实测数据,结果证明:应用估算的θ和ψ时,BTA-θ和BTA-ψ的模拟效果稍逊于使用实测的θ和ψ的效果,但仍然能有效模拟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植物蒸腾,且模拟效果远胜于BTA模型。同时,BTA-CWSI模型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蒸腾模拟效果也表现很好,证明在蒸腾建模时,CWSI作为土壤水分状况指标是有效性的。由于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获得不同时空分辨率的冠层温度数据,进而可估算CWSIe,因此,有望在大尺度上应用BTA-ψ、BTA-θ和BTA-CWSI模型,这为大尺度上估算植被生态需水量和区分蒸散发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本文基于多种水分胁迫指标改进了机理模型BTA在土壤水分条件变化大时的蒸腾模拟效果,所构建的BTA-ψ,BTA-θ和BTA-CWSI模型都能有效估算不同气候区、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植物蒸腾。在这几个模型的应用中,若有土壤水势数据,建议用BTA-ψ模型,既能得到较好的蒸腾模拟效果又能通过拟合的参数结果分析植物生理特征;若只有土壤水分数据,则用BTA-θ模型也能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得到较好的蒸腾模拟效果;若既没有水势数据也无水分数据,则可以通过冠层温度计算CWSI,然后用BTA-CWSI模型估算植物蒸腾;如果只有部分土壤水势(或土壤水分)数据及冠层温度数据,则可以通过ψ(或θ)和CWSI之间的关系对整个监测期的ψ(或θ)进行插值,然后用BTA-ψ(或BTA-θ)估算植物蒸腾。总之,本文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取得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蒸腾模拟效果,指导农林用水管理和理解生态水文过程。
李娜娜[5](2020)在《六年级学生理解比、比例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比、比例对于学生来说不同于学过的加减乘除,符号也不同,无疑是个难点。有的学生对比例基本性质“死记硬背”,能解决常规问题,但面对新的问题情景无从下手。学生只有真正理解比和比例才能灵活运用。学生正式接触比和比例是六年级,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比例推理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了解学生理解比和比例的过程有重要意义。虽然每个学生的理解过程存在差异,但笔者经过个案研究发现学生在比和比例理解过程中的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掌握六年级学生理解比和比例的规律,面对不同学生遇到的困难也可以进行科学干预,有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本研究着眼于三个学生对比、比例的理解过程,分析其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理解比、比例的动态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比例。首先,通过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汇总整理,笔者发现关于比和比例的研究方法更多的是问卷调查,这样能宏观看出学生在关于比和比例的理解现状。但关于学生理解过程的研究较少。在此基础上,笔者选择个案研究的方法具体研究学生的理解过程。其次,笔者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一所中学六年级的三个同学进行了个案研究。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比和比例遇到的困难类型,笔者对30名同学进行前测。让30名同学做测试卷后接受访谈,通过答题情况和访谈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理解比和比例时遇到的困难类型。在访谈的过程中笔者尝试不同的方式讲解难点问题并观察学生的理解变化。笔者在讲解的过程中总结科学干预的方式。再次,笔者选取了三位数学成绩分别为优秀、中等偏上、中等生的学生。通过课堂观察、任课教师评价等多渠道了解个案对象的特点。通过半结构访谈了解三位学生解决两个不同情境问题的动态理解过程。最后,根据访谈对话和访谈时笔者的观察记录,依据Pirie-Kieren动态模型理论,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在面对不同情境的比和比例问题,动态理解过程不同。学生会因为数学成绩、适应能力不同、关于比和比例的原始知识掌握不同,形成的数学理解过程不同。根据研究结论为教师和学生提出建议,希望能帮助广大师生理解比和比例,更高效开展教学。
葛依凌[6](2020)在《学术演讲集《理论物理学八讲》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翻译已经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符号转换,而是一定背景下的交际行为,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翻译马克思·普朗克的学术演讲集《理论物理学八讲》(Eight Lectures on Theoretical Physics Delivered at Columbia University in 1909)文本的汉译为基础完成。《理论物理学八讲》作为学术演讲集,既有科技文本属性,又兼具演讲稿的特点。科技文本大多属于信息型文本,通过朴实的语言向读者传递信息,一般要求译者以内容为核心。而演讲稿则采用更多口语化表达,导致全文术语表述不严谨和不统一。《理论物理学八讲》中最大的翻译难点和重点就是术语翻译,本文将术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分为可读性和层次性两大类,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全文共五章。第一章是翻译项目介绍,包括项目承接过程和该项目的语言特征。第二章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总结了科技翻译和术语翻译的一些问题和翻译方法,并给出术语的定义和术语翻译的要求。第三章强调术语翻译的可读性,要求译者注重时效性和术语意识这两个重要因素。理论物理学发展至今经历了许多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新的术语出现,而术语得到系统性的定义往往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针对经典早期科技文本中的不规范术语和错误术语,本章从时效性和术语意识两个角度出发,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第四章强调术语翻译的层次性,从术语的关联度、前后统一和级阶统一三个角度结合案例进行探讨。首先利用word2vector模型进行词向量分析,提供一个科学的术语关联度的判断依据。然后根据全文术语表,对反复出现的同义术语和相似术语进行统一和规范。最后根据韩礼德的级阶概念,通过级阶分析法,探讨术语翻译的级阶统一问题。第五章针对本翻译实践报告进行了总结。
赵丹丹[7](2020)在《六年级学生符号意识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石家庄市两所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各学科逐渐形成学科核心素养。201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符号感”修订为“符号意识”,并列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十大核心概念之一。伴随核心素养的逐渐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十大核心词被认定为十大核心素养。从此,越来越多学者更加关注其发展。“符号意识”作为核心词之一,教师和学生对这一素养的落实情况以及现状究竟如何,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SOLO分类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石家庄市两所学校六年级学生和57名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访谈法对3名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学生答题思路,通过学生问卷的反馈情况,寻找问题,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最后提供适宜的教学设计。由调查结果以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六年级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发展水平高低依次为:数学符号感知、数学符号运算、数学符号推理、数学符号表达。(2)对于数学符号感知层次,学生对符号处于浅层感知状态而未涉及本质的认识。(3)对于数学符号的运算层次,发现部分学生运算能力有些薄弱。(4)对于数学符号的推理层次,学生在推理论证方面尚且不足。(5)对于数学符号的表达层次,发现学生难以用数学符号去表征所发现的规律。(6)不同学校之间的学生和同校学生在性别方面的数学符号意识素养不存在显着差异。(7)教师对“符号意识”的重视程度不如核心素养。基于以上结论,笔者主要从教师与学生方面给出以下建议,教师方面:(1)结合实际生活,理解符号本质。(2)灵活运用符号,提升学生能力。(3)重视符号推理,拓宽学生思维。(4)加深符号认知,强化符号表达。(5)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素养。学生方面:(1)重视数学符号,扎实运算能力。(2)自建错题笔记,注重日积月累。(3)强化规范意识,构建符号体系。
乌兰托雅[8](2019)在《高中排列组合教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公民素质和实践技能的教育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数学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对思维个体发展过程的影响力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新的要求,而且有关教与学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更是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数学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不能按照某种固定的模式来进行,应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组织或方式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分类,并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课堂内容结构设计出不同的实施方案。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有些排列组合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之中存在着不严谨、思路混乱现象,进而导致排列组合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我们旨在寻求科学的教与学方法,利用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以及调查分析法对排列组合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过程与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部分:绪论。简述高中排列组合教学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阐述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为更好地开展教学研究和选择有效的研究方法及思路提供参考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讨论。第二部分:理论基础。为了全面、深入探究高中排列组合教学研究,对“教”与“学”的六个环节(即前期准备、内容分析、方法的选择、遵循的原则、计划与实施、评价与反思)以及课型相关理论等方面从理论视角全面深入了解,为排列组合教学研究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并探索了组织与设计教学活动的基本思路。第三部分:排列组合的教学内容分析。对排列组合的知识点的本质与来源进行详细分析的同时结合高考真题对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思想与方法进行分类解读,又对拓展性知识与常见的排列组合的题型举例说明,为很好地设计排列组合教学过程奠定基础。第四部分: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为进一步优化排列组合课堂教学过程,对高中排列组合教学现状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一是排列组合知识教学课堂观摩;二是学生排列组合知识学习效果的问卷调查。通过整理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设法提出应对策略。第五部分:排列组合的课型分类和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同而教学形式(课型)有相应区别。根据教学内容,本研究只对高中排列组合知识点从概念课、原理课、练习课、专题课等四种课型的角度理清教与学中的存在问题,为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参考。第六部分: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我们通过文本研究和教学活动全过程调查研究的方式,基于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理论发展,为高中数学排列组合的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多维度研究与实践,对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研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了解,提高教师对学生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的关注程度,而且提出的教学策略对改进数学学习方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提出排列组合教学研究的几点建议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杨海燕[9](2019)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协作知识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中小学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很多研究者提出教师是知识的引导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探索、自主探究。以知识建构的模式来进行学习时,学习者以自身具备的原有知识结构来同化新的知识,在和同伴学习者的交流讨论过程中逐步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来同化新的知识,获得新知识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本研究以知识建构认知工具数课平台为依托,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创建学习共同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情境导入、案例教学、知识生成、实证分析以及提问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以数课平台中创建学习主题、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等功能实现教学方案。学生在平台中共享观点、协作交流,共同完善知识体系,完成知识的建构。首先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为研究打下基础。其次运用行动研究法进行为期九周的教学实践,依据数课平台中提供的“热词分析、问题提取分析、参与贡献分析、社交网络分析”等数据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参与度。经过三轮的行动研究,作品完成度均达到良好以上,网络密度从0.3上升到0.5,达到预期目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效果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在交互和探究的过程中共同获得新的知识,能够解决最初遇到的问题,并将问题深化,将观点升华,突破了教学目标。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使协作知识建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方面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通过本次研究为研究知识建构相关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林裕长[10](2019)在《高中数学“新题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数学高考“不分文理科”的时代背景下,考试形式和内容的改革迫在眉睫.为了落实数学精英人才培养等举措,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关于数学考试更是提出了“适当调整考试时间或题量,逐步减少选择题、填空题的题量”等全新的理念.为推动考试命题研究科学不断向前发展,考试题型要保持创新才能适应这一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特征,高中数学“新题型”就是在此背景下被提出来的.本学位论文共分为5章,第1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形成了研究框架.第2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高中数学“新题型”的研究现状.第3章讨论高中数学“新题型”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案例分析.第4章对本论文提出的“新题型”进行测试,收集“新题型”的各方面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第5章对本学位论文进行归纳与总结,提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参与测试232个学生当中,有将近80%的学生希望现有的数学考试题型能够有所改变,希望数学考试题型能够具有一定的创新,更加贴近实际生活;(2)本文提出的7种高中数学“新题型”比较新颖,受到学生的欢迎;(3)除了“数学作文题”以外,其它6种高中数学“新题型”可以较好考查出学生的数学水平;(4)高中数学“新题型”可以很好的融入传统的考试题型之中,使得数学考试题型更加丰富.
二、关于阶乘的一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阶乘的一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随机点积图上子图数量的极限定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网络建模简史 |
1.2.1 早期的随机图模型 |
1.2.2 互联网和幂律 |
1.2.3 幂律的生成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模型介绍 |
2.1 图论的基本概念 |
2.2 随机点积图模型 |
第3章 顶点具有随机向量的随机点积图的几个极限定理 |
3.1 稠密随机点积图边数的极限定理 |
3.2 稀疏随机点积图边数的极限定理 |
第4章 稀疏随机点积图中三角形数量的极限定理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5.2 进一步想法 |
5.2.1 稠密随机点积图 |
5.2.2 稀疏随机点积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C君带你玩编程》慕课字幕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1.2 The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
2.1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Text |
2.2 Purpos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2.3 Translation Process |
2.4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2.4.1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in Comprehension |
2.4.2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in Expression |
2.5 Theoretical Guidance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
3.1 Comprehension |
3.1.1 Complements of Cognitive Knowledge |
3.1.2 Complements of Cognitive Context |
3.2 De-verbalization |
3.2.1 De-verbalization from the Form of Source Text |
3.2.2 De-verbalization from Literal Translation |
3.3 Re-expression |
3.3.1 Fidelity to the Target Readers |
3.3.2 Coherence Maintaining in Translation |
Chapter Four Summary |
4.1 Gains in the Translation |
4.2 Problems and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A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 B The Translated Version |
(3)HPM视角下教学设计连贯性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
1.1.2 数学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
1.1.3 数学史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实验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设计 |
2.1.1 理论依据 |
2.1.2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2.1.3 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
2.1.4 教学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2 我国数学课堂现象及特征 |
2.3 高效教学行为特征 |
第3章 HPM视角下数学教学设计连贯性研究 |
3.1 连贯性界定及分类 |
3.2 课堂教学连贯性的界定及其重要性 |
3.3 现有的对课堂教学连贯性的研究 |
3.4 数学教学设计连贯性的研究 |
3.4.1 数列概念及其简单表示法教学设计及分析 |
3.4.2 排列教学设计及分析 |
3.4.3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及分析 |
3.4.4 影响融入数学史的教学设计连贯性的因素 |
3.5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6 评价量表的编制 |
第4章 实验研究 |
4.1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现状的分析 |
4.1.1 三角学的历史 |
4.1.2 现行各版本教材对比 |
4.1.3 锐角三角函数的有关教学设计 |
4.2 锐角三角函数的地位及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4.3 锐角三角函数概念教学设计 |
4.3.1 实验目的 |
4.3.2 实验思路 |
4.3.3 变量分析 |
4.3.4 前测及后测试题的设计及分析 |
4.3.5 教学设计 |
4.4 实验过程 |
4.4.1 实验前测 |
4.4.2 实验干预过程连贯性分析 |
4.4.3 实验后测数据及分析 |
4.5 实验结果及结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及不足之处 |
5.1.1 总结 |
5.1.2 不足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学教学设计连贯性影响因素调查 |
附录2 前测问卷 |
附录3 后测问卷 |
附录4 教学设计 |
致谢 |
(4)适用于不同水分条件的植物蒸腾机理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蒸腾的影响因素 |
1.2.2 土壤水分状况监测方法 |
1.2.3 植物蒸腾模型 |
1.3 蒸腾模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2 站点和监测数据 |
2.2.1 站点1——王家湾 |
2.2.2 站点2——岳麓山 |
2.2.3 站点3——Flinders校园坡地1 |
2.2.4 站点4——威尔逊山 |
2.2.5 站点5——Flinders校园坡地2 |
2.3 估算冠层蒸腾 |
2.4 估算站点蒸腾 |
2.5 叶尺度光合作用数据分析 |
2.6 土壤持水曲线 |
2.7 冠层温度计算 |
2.7.1 站点4的冠层温度分解 |
2.7.2 站点5的林冠温度分解 |
2.8 模型的参数优化和性能评估 |
2.8.1 参数优化 |
2.8.2 参数化验证 |
2.8.3 性能评估 |
3 BTA-?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BTA模型 |
3.2.2 BTA-?模型 |
3.2.3 模型参数指示植物生理特征 |
3.2.4 去耦合系数 |
3.3 结果 |
3.3.1 日尺度的蒸腾模拟 |
3.3.2 小时尺度的蒸腾模拟 |
3.3.3 夜间蒸腾模拟 |
3.3.4 蒸腾模型拟合参数与叶气交换模型估算参数的对比 |
3.4 讨论 |
3.4.1 BTA-ψ模型的蒸腾模拟优势 |
3.4.2 从拟合参数推断植物的生理特性 |
3.4.3 模拟夜间液流 |
3.4.4 模型的不足之处 |
3.5 小结 |
4 BTA-θ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BTA-θ模型 |
4.3 结果 |
4.3.1 日尺度的蒸腾模拟 |
4.3.2 小时尺度的蒸腾模拟 |
4.4 讨论 |
4.4.1 基于经验方法和机理方法改进的模型之间的差异 |
4.4.2 水分胁迫函数的传递性 |
4.4.3 BTA-θ在大尺度的潜在应用 |
4.5 小结 |
5 CWSI指示植物水分状况 |
5.1 引言 |
5.2 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 |
5.3 结果 |
5.3.1 估算CWSI_e和 CWSI_t |
5.3.2 冠层温度的最佳监测时间段 |
5.3.3 风速和太阳辐射对CWSI的影响 |
5.3.4 通过CWSI_e估算θ和? |
5.4 讨论 |
5.4.1 CWSI_e和 CWSI_t的性能 |
5.4.2 林冠温度测量的最佳时间段 |
5.4.3 环境因子对CWSI性能的影响 |
5.4.4 大尺度的应用 |
5.5 小结 |
6 BTA-CWSI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估算θ和ψ |
6.2.2 BTA-CWSI模型 |
6.3 结果 |
6.3.1 估算土壤水势和土壤含水量 |
6.3.2 蒸腾模拟的评价指标 |
6.3.3 时间序列上的模拟效果 |
6.4 讨论 |
6.4.1 BTA-CWSI与 BTA-ψ和BTA-θ的对比 |
6.4.2 BTA-CWSI的应用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5)六年级学生理解比、比例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比和比例 |
1.1.2 数学概念理解 |
1.1.3 比、比例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
1.2 提出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对比、比例教学的作用 |
1.3.2 对数学代数概念教学的作用 |
1.3.3 对学生学习比、比例的作用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 |
2.2.2 Pirie-Kieren动态模型理论 |
2.3 核心概念界定 |
2.3.1 比和比例的概念 |
2.3.2 比和比例的性质 |
第3章 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所在学校 |
3.1.2 前测对象 |
3.1.3 访谈对象 |
3.1.4 研究对象说明 |
3.2 研究工具 |
3.2.1 前测试题 |
3.2.2 访谈提纲 |
3.3 访谈问题的设计 |
3.4 研究过程 |
3.4.1 访谈前测 |
3.4.2 改进 |
3.4.3 访谈 |
3.5 访谈数据收集和分析 |
第4章 个案分析 |
4.1 对B同学的案例研究 |
4.1.1 第一题的理解过程分析 |
4.1.2 第二题的理解过程分析 |
4.2 对W同学的案例研究 |
4.2.1 第一题的理解过程分析 |
4.2.2 第二题的理解过程分析 |
4.3 对L同学的案例研究 |
4.3.1 第一题的理解过程分析 |
4.3.2 第二题的理解过程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第一题和第二题对比分析 |
5.1.2 三位同学理解过程对比分析 |
5.2 给教师的建议 |
5.2.1 在每个理解阶段建立合适的“脚手架” |
5.2.2 让比和比例的概念性质贯穿整个单元 |
5.2.3 尝试采用一题多解 |
5.2.4 注意分数、除法、比和比例的对比教学 |
5.2.5 以学生为中心 |
5.3 给学生的建议 |
5.3.1 建立比和比例的知识网络 |
5.3.2 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 |
5.4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学术演讲集《理论物理学八讲》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翻译项目介绍 |
1.1 项目承接 |
1.2 语言特征 |
第2章 研究背景 |
2.1 科技翻译研究 |
2.2 术语翻译研究 |
第3章 术语翻译的可读性 |
3.1 时效性 |
3.2 术语意识 |
第4章 术语翻译的层次性 |
4.1 术语的关联度 |
4.2 术语的前后统一 |
4.3 术语的级阶统一 |
第5章 翻译实践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书目(非直接引用) |
附录二:术语表 |
附录三:翻译原文及译文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六年级学生符号意识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石家庄市两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2.1.3 总结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2.2.2 SOLO分类理论 |
3 概念界定与评价框架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符号和数学符号 |
3.1.2 意识 |
3.1.3 数学符号意识 |
3.2 评价框架 |
3.2.1 数学符号的感知(FG) |
3.2.2 数学符号的运算(FY) |
3.2.3 数学符号的推理(FT) |
3.2.4 数学符号的表达(FB)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目的与对象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对象 |
4.2 学生调查过程 |
4.2.1 测试卷的编制与调整 |
4.2.2 测试卷具体题目分析 |
4.2.3 测试卷的评分细则 |
4.3 教师调查过程 |
4.3.1 教师问卷设计 |
4.3.2 教师访谈提纲设计 |
4.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1 信度分析 |
4.4.2 效度分析 |
5 调查结果的分析 |
5.1 测试结果整体分析 |
5.2 测试结果各层次题目分析 |
5.2.1 数学符号的感知层次题目分析 |
5.2.2 数学符号的运算层次题目分析 |
5.2.3 数学符号的推理层次题目分析 |
5.2.4 数学符号的表达层次题目分析 |
5.3 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差异性分析 |
5.3.1 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学校差异分析 |
5.3.2 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性别差异分析 |
5.4 教师问卷数据分析 |
5.4.1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5.4.2 访谈结果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教学建议 |
6.2.1 教师方面 |
6.2.2 学生方面 |
6.3 教学设计研究与实施 |
6.3.1 “符号意识”课题研究 |
6.3.2 “教学目标”设计研究 |
6.3.3 课题一:小数的初步认识 |
6.3.4 课题二:用字母表示数 |
6.3.5 课题三:生活中的负数 |
7 不足、思考与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思考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后记(含致谢) |
(8)高中排列组合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1.1 文献研究法 |
1.4.1.2 课堂观察法 |
1.4.1.3 调查问卷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
2.1 教学的理论基础 |
2.1.1 教学的前期准备 |
2.1.1.1 教师课前教的准备 |
2.1.1.2 学生课前学的准备 |
2.1.2 教学内容分析 |
2.1.2.1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
2.1.2.2 学生方面数学学习内容 |
2.1.3 教学方法的选择 |
2.1.3.1 教师的教学方法 |
2.1.3.2 学生的学习方法 |
2.1.4 教学原则 |
2.1.4.1 教师的教学原则 |
2.1.4.2 学生的学习策略 |
2.1.5 教学设计与实施 |
2.1.5.1 教师的教学设计 |
2.1.5.2 教师的教学实施 |
2.1.5.3 学习计划与实施 |
2.1.6 教学评价与反思 |
2.1.6.1 教师教的评价 |
2.1.6.2 学习评价 |
2.1.6.3 教学反思 |
2.1.6.4 学习反思 |
2.2 关于课型理论的概述 |
2.2.1 课型的内涵 |
2.2.2 数学课型的分类 |
第3章 排列组合的内容分析 |
3.1 教科书内容分析 |
3.1.1 两个基本的计数原理 |
3.1.2 排列组合的概念 |
3.2 排列组合问题的分类 |
3.2.1 解决排列与组合问题的常见方法 |
3.2.2 排列与组合问题的基本题型 |
3.3 历年真题分析 |
第4章 排列组合的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4.1 调查设计 |
4.1.1 调查对象及其选取 |
4.1.2 调查方法 |
4.2 排列组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4.2.1 教师关于排列组合的教学过程的特点 |
4.2.2 高中学生学习排列组合的基本特点 |
第5章 排列组合的课型分类教学设计与实施 |
5.1 排列组合的概念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
5.1.1 概念课 |
5.1.2 概念课教学特征及注意事项 |
5.1.2.1 教学特征 |
5.1.2.2 教学注意事项 |
5.1.3 概念课的基本环节与原则 |
5.1.3.1 基本环节 |
5.1.3.2 概念课基本原则 |
5.1.4 概念课的教学策略 |
5.1.5 概念课教学实施案例 |
5.2 排列组合的原理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
5.2.1 原理课 |
5.2.2 原理课教学特征以及注意事项 |
5.2.2.1 教学特征 |
5.2.2.2 教学注意事项 |
5.2.3 原理课的基本环节与原则 |
5.2.3.1 基本环节 |
5.2.3.2 基本原则 |
5.2.4 原理课的教学策略 |
5.2.5 原理课教学实施案例 |
5.3 排列组合的练习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
5.3.1 练习课 |
5.3.2 练习课教学特征及注意事项 |
5.3.2.1 教学特征 |
5.3.2.2 教学注意事项 |
5.3.3 练习课的基本环节与原则 |
5.3.3.1 基本环节 |
5.3.3.2 基本原则 |
5.3.4 练习课的教学策略 |
5.3.5 练习课教学实施案例 |
5.4 排列组合的专题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
5.4.1 专题课 |
5.4.2 专题课的教学特征及注意事项 |
5.4.2.1 教学特征 |
5.4.2.2 注意事项 |
5.4.3 专题课的基本环节与原则 |
5.4.3.1 基本环节 |
5.4.3.2 教学原则 |
5.4.4 专题课的教学策略 |
5.4.5 专题课教学实施案例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教学建议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9)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协作知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理由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理由 |
1.2 概念界定 |
1.2.1 知识建构 |
1.2.2 协作知识建构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 |
2.1.1 协作知识建构研究现状 |
2.1.2 信息技术课程与协作知识建构的融合现状 |
2.2 国外研究 |
2.3 发展趋势 |
3 协作知识建构的认知工具 |
3.1 数课平台简介 |
3.2 数课平台教学方案设计 |
3.2.1 数课平台前期准备 |
3.2.2 内容设计原则 |
4 教学方案设计 |
4.1 教学目标的确定 |
4.2 教学对象的确定 |
4.2.1 学习共同体的组成策略 |
4.2.2 学习共同体确定原则 |
4.3 教学内容的选择 |
4.4 课程活动设计 |
4.4.1 协作知识建构活动设计依据 |
4.4.2 协作知识建构活动策略设计 |
4.4.3 协作知识建构活动过程设计 |
5 协作知识建构行动研究过程 |
5.1 行动研究的总体规划 |
5.2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实施 |
5.2.1 课前准备 |
5.2.2 实施过程 |
5.2.3 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 |
5.3.1 课前准备 |
5.3.2 实施过程 |
5.3.3 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5.4 第三轮行动研究 |
5.4.1 课前准备 |
5.4.2 实施过程 |
5.4.3 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5.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5.1 平台数据分析 |
5.5.2 研究结论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高中数学“新题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 |
1.3.1 改善高中数学现有题型的不足 |
1.3.2 促进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统计分析法 |
1.5 理论基础 |
1.5.1 波利亚的解题理论 |
1.5.2 弗里德曼的解题理论 |
1.5.3 教育考试与评价理论 |
1.6 概念界定 |
1.6.1 数学试题 |
1.6.2 数学“新题型” |
1.6.3 数学试题设计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高中数学“新题型”的研究综述 |
2.2 高中数学“新题型”设计的研究综述 |
2.3 高中数学“新题型”测试的研究综述 |
第3章 高中数学“新题型”的设计 |
3.1 高中数学“新题型”设计的时代背景 |
3.1.1 高中数学考试题型演变的过程 |
3.1.2 高中数学考试题型存在的问题 |
3.2 高中数学“新题型”设计的基础理念 |
3.2.1 试题设计的原则 |
3.2.2 试题设计的技术 |
3.3 高中数学“新题型”设计的参考借鉴 |
3.3.1 借鉴高中数学新题型的研究成果 |
3.3.2 借鉴自主招生数学科考试的题型 |
3.3.3 借鉴国内外人才选聘考试的题型 |
3.3.4 借鉴国外相关数学科考试的题型 |
3.4 高中数学“新题型”设计的案例分析 |
3.4.1 选择论述题 |
3.4.2 多空填空题 |
3.4.3 纠错说理题 |
3.4.4 推理分析题 |
3.4.5 名词解释题 |
3.4.6 策略开放题 |
3.4.7 数学作文题 |
第4章 高中数学“新题型”的测试 |
4.1 “新题型”测试的前期工作 |
4.1.1 “新题型”测试的标准制定 |
4.1.2 “新题型”测试的对象选择 |
4.2 “新题型”测试的数据分析 |
4.2.1 “新题型”测试的难度分析 |
4.2.2 “新题型”测试的区分度分析 |
4.3 “新题型”测试的相关评价 |
4.3.1 “新题型”测试的看法分析 |
4.3.2 “新题型”测试的样例分析 |
4.3.3 “新题型”测试的适应分析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关于阶乘的一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随机点积图上子图数量的极限定理[D]. 肖云辉.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2]《C君带你玩编程》慕课字幕英译实践报告[D]. 刘凡.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HPM视角下教学设计连贯性影响因素研究[D]. 张晓.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适用于不同水分条件的植物蒸腾机理模型研究[D]. 刘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六年级学生理解比、比例的个案研究[D]. 李娜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学术演讲集《理论物理学八讲》翻译实践报告[D]. 葛依凌.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7]六年级学生符号意识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石家庄市两所小学为例[D]. 赵丹丹.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高中排列组合教学研究[D]. 乌兰托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3)
- [9]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协作知识建构研究[D]. 杨海燕.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10]高中数学“新题型”的研究[D]. 林裕长.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