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家族企业的定量评价及对策_国企论文

浙江省家族制企业的定量评价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浙江省论文,定量论文,家族论文,评价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浙江省家族制企业已构成浙江经济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在全国位居前列,在全省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1年底,浙江私营企业达20.88万户,总数位居全国第三,其中资产上亿者达108家。那么,浙江省家族式企业有何优势?其发展趋势如何?值得我们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探讨研究。

一、浙江省家族制企业成本效益与规模经济评价

(一)家族制企业成本效益评价

所谓家族制企业是以主要经营权与所有权是否合一来认定的。浙江省个体私营企业90%以上为家族制企业,全部非国有企业总量中至少60%以上为家族制企业。研究浙江省非国有企业及私营企业的现象对家族制企业有足够的代表性。

浙江省家族制企业的发展是否有其成本效益优势,如何从更深层次上来认识,对正确评价家族制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工业企业是浙江省经济的主导产业,同时浙江省家族制企业主要分布在工业,因此我们采用工业企业有关指标来说明。

表1 浙江省工业企业部分主要指标

表中指标根据浙江非国有经济年鉴2000 2001及浙江省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到

1、从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看,1995年—2001年的六年中,非国有单位效益明显优于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非国有制单位效益优势明显。从2000年和2001年看,集体单位相对于国有单位也有一定的效益优势。

2、从销售成本率(销售成本/销售收入)看,非国有单位有较明显的销售成本优势,集体单位和国有单位相比较则不具有销售成本优势。假设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销售利润之间的差额主要为管理费用,则总的趋势表示了非国有单位明显的管理成本优势。

3、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人数)相对较低。如,2000年,私营企业劳动生产率仅为34747元/人,而同期国有企业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分别是70552元/人和54164元/人。说明私营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因此,浙江省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应该是基于家族制企业的经营优势(业务的快速扩张),同时,也是基于一定的效益优势,说明其发展主要由于资金使用效率高,经营优势明显;同时,家族制企业的效益优势还来源于管理上的成本优势,特别是从2001年的情况看,家族制企业的高效益同明显的销售成本优势减弱形成对比,可见家族制企业的管理成本优势明显而交易成本则不明显。

(二)企业规模经济效应评价

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纯粹意义和人治管理形态的家族制企业有其特定的企业组织优势。以下数据说明不同规模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收入水平,但都有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

表2:浙江省不同组织类型私营企业的经营增长状况

表2部分数据摘自王祖强、汪水波《浙江省不同组织类型私营企业发展的比较研究》

从表中数据直接反映出规模经济规律:当企业规模较小时采用纯粹意义上的家族制企业组织形式更能体现其效益,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以有限责任公司这种更高级的家族制企业模式更能体现规模经济效应。这同时验证了规模效益的表象:企业规模扩充势必会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代理成本。在企业规模不大、市场范围有限、管理技术要求不高的创业阶段,家族制企业模式选择符合管理学最小代理成本原则。

二、浙江省家族制企业财务状况评价

本部分分析采用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虽然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总量占全部工业企业的一半左右,而家族制企业经济总量占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24%左右。但是从企业数量来看,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中60%为家族制企业,因此,我们认为数据具有代表性。

(一)资产和负债状况评价

从资产的流动性来看,1999-2001年浙江省规模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流动资产在全部工业企业中流动资产所占的比率分别为66.55%,71.75%和86.65%;而同期的规模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总资产在全部工业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是59.52%、65.57%和82.47%,这表明在整体资产的构成上,非国有企业拥有的流动资产相对比重高于国有企业,也即,浙江非国有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要优于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流动性水平。

从负债状况看,1999年、2000年和2001年负债总额的数据表明,浙江省全体工业企业的负债总额中规模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所占的比重分别达62.77%、67.32%和83.69%。这说明浙江非国有企业通过负债筹资的整体规模大于浙江国有工业企业。如果进一步比较1999年和2000年及2001年长短期债务的数据可知,浙江非国有工业企业流动负债在全体工业企业流动负债中居于主体地位,其比率分别达到68.99%、74.41%和89.05%。并且,浙江非国有工业企业的长期负债在全体工业企业中的份额在1999年和2000年分别是42.71%和43.84%,到2001非国有工业企业长期负债的份额为64.01%。这些数据表明,浙江非国有企业无论是长期债务还是短期债务,在全部工业企业中所占的比重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浙江非国有企业的长、短期债务规模均大于国有工业企业。这主要原因是浙江省各级政府较早地关注和解决家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规模以上的家族制企业给予较为宽松的贷款政策所致。

(二)整体经营状况评价

借助杜邦财务分析系统我们计算了以下主要的财务比率。

1、盈利能力明显高于国有企业

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中,权益净利率是最具综合性的,该指标所代表的是企业的所有者当期的投资回报率,它同时会受到企业的销售获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的综合影响。从1999年和2000年的数据来看,非国有企业权益净利率的平均水平是国企的两倍。这意味着单位投资注入浙江非国有企业(主要是家族制企业)的回报水平远远高于投资于浙江的国企。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能力在1999年和2000年均高于国企。

表3 浙江省非国有工业企业和国有企业基本财务指标的比较

说明:(1)表12所列指标的基础数据来源于2000-2001年“浙江省统计年鉴”,“浙江省非国有经济统计年鉴”和2002年

(2)财务指标计算中净利润的数据由利润总额的数据代替。因为在假定国有和非国有企业所得税负整体相当的前提下,不会影响到这一指标在比较中的代表性。”

2、资产营运能力强于国有企业

资产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对资产的管理效率,通常采用各项相关资产的周转指标来反映企业运用资产产生销售收入的能力。本文对企业资产营运能力加以评价的指标是:综合性较强的资产周转率和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的流动资产周转率。

首先,从综合运用资产产生销售收入的能力来看,浙江非国有企业在1999年、2000年和2001年的资产周转率分别是国有企业的1.6倍、2.1倍和1.92倍。这表明浙江家族制企业运用总资产创利的能力强于国企。

其次,从流动资产的运营效率来看,非国有企业在1999年到2001年的资产周转率分别是国有企业的1.4倍、1.3倍和1.4倍。这一比较结果,一方面说明非国有企业在流动资产上占用的资金少于国有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快于国企。另一方面,由于浙江非国有企业在流动资产周转率上的优势略低于其在总资产周转率上的优势,这就意味着浙江非国有企业在长期性资产的周转速度上快于国企,非国有企业的长期性资产的运营效率较高。

3、偿债能力相对弱于国有企业

由于企业权益乘数的高低和负债水平直接成正比,所以企业的负债程度越高则权益乘数越大,相应地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也越明显。浙江非国有工业企业在1999年-2001年的权益乘数分别是2.49、2.42和2.28,均高于浙江国有企业的该项指标值(2.18、2.1和2.06)。这表明浙江非国有负债水平高于国有企业,相应地所获得的财务杠杆对收益的放大效应也更明显。这也是以浙江家族制企业为代表的浙江非国有企业在综合盈利能力(权益利润率)的比较中的优势大于其在资产盈利能力(资产利润率)的原因。

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相比较得出流动比率反映的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在相同的行业中,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从1999年-2001年的比较来看,浙江非国有企业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02、1.06和1.09,而浙江国有企业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21、1.14和1.38,这一比较结果说明浙江国有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于浙江非国有企业。

通过上述分析说明,浙江家族制企业在充分运用负债经营正向效应的同时,不可忽视负债的财务风险。尤其是由短期偿债能力不佳可能引致的偿债危机,这对于资本不够雄厚的浙江省家族制企业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浙江省家族制企业风险评价

(一)交易成本优势弱化

家族制企业在创业阶段成本优势十分明显,为其积累资本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壮大,成本优势明显减弱。前文计算表明,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成本率低于国有企业;但是,从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税看,浙江省非国有及非国有控股企业(9.46元)劣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2.9元),这反映出非国有及非国有控股企业存在管理成本低和交易成本高的问题(当然,这里还应考虑到相关税收特别是增值税的影响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国有企业赋税重,而私营企业股份合伙制企业、集体企业等企业竭力避税的情况)。

(二)筹资风险

浙江省家族制企业的筹资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企业筹资困难,造成所筹资金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对资金的需求所造成的风险,特别是规模以下的中小家族制企业由于筹资渠道和企业资产有限,无法提供银行所需的资产和信用担保,所以经常会面临这方面的风险。另一个是规模以上的家族制企业管理者为了确保其对企业的控制权,在筹资时会尽量避免采用股权分散化的股票筹资方式,而尽可能采用负债融资方式。上述统计数据表明,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负债比例要大于国有企业的负债比例。这虽然能发挥企业的财务杠杆作用,但也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同时,这种单一的筹资方式也不利于企业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反而会削弱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一些家族制企业由于无法偿还到期的大量债务,不得不宣告破产解散。

(三)投资风险

企业投资主要有两种方式,即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作生产性投资,如为生产新产品进行的投资、为开辟新市场进行的投资等等,间接投资又称金融性投资或证券投资,主要为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浙江省家族制企业的投资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强带来的直接投资风险。

应该说,浙江省大部分家族制企业在近几年来的技术创新活动并不活跃。从整个“九五”期间来看,65%以上的企业没有技术创新活动;对于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而言,其中35%的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投入不到其销售收入的3%,超过5%的不到25%。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家族制企业存在短期行为,因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冒然进行技术创新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利益有很大不确定性。因此,绝大部分创新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当前产品的质量。(如表所示)

表4:不同企业技术创新目的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省非国有经济统计年鉴2001年版整理得到

表5:不同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向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省非国有经济统计年鉴2001年版整理得到

相比较而言,在资金投向上,同期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用于新产品开发的费用占全部技术创新资金的46.33%,明显高于私营企业。在这一方面,家族制企业还有待大力提高。

(四)经营风险

家族制企业尤其是小规模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如:(1)存货积压的风险。在台州地区抽样调查的177家私营企业中,有33家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小于1,即该企业存货在1年里周转次数不满1次,另外,还有相当一小部分企业存货周转率较低,存货问题已经是台州私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引起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散、小、低”导致无序竞争激烈。台州共有企业89000家,大中企业62家,2000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仅70家。台州大多数私营经济以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块状经济形式存在,使同类产品的竞争趋向激烈。由于这些企业同为低水平企业,能够竞争的只有价格,因而往往互相压价,一直到无利可图,于是便偷工减料,直到该产品信誉扫地,在市场上难以立足,因此导致许多企业存货积压严重。在调查的23家国有企业中存货周转率也普遍较低。可见如何进行有序竞争,是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所共同关心的问题。(2)坏帐的风险。在台州地区抽样调查的177家私营企业中,有57家的应收帐款周转率小于1,存在着较严重的呆帐、坏帐问题,也即存在应收帐款无法收回的风险。在家族制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往往采取赊销的方式进行。而赊销的应收帐款会占用企业大量资金,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有时会产生大量坏帐,给企业带来倒闭的风险。

(五)家族制企业“人治”特征所带来的制度风险和管理风险

所谓“人治”指的是围绕企业的核心人物及其建立关系网为主要特征治理企业的一种管理模式。家族制往往是由家族中的某一核心人物发起建立,因而家族制企业的经营运作也往往围绕这一核心人物进行,而且与其他企业的交往也往往围绕家族成员的个人关系而展开的。这种管理特征必然限定在个人业主制企业制度,在企业初创或规模较小的时候,具有经营机制灵活,管理权集中,决策迅速的制度资源优势。但业主制反过来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对内缺乏制度性的建设,对外形成封闭性(不能有效的吸纳社会资金)束缚。家族制企业的制度缺失会使企业承受较高的经营成本和管理成本,对外的封闭性则要承受高融资成本。同时这种“人治”模式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听取各方面的建议进行制度创新,从而阻碍企业发展。此外,一旦家族制企业的核心人物退出企业,或者家族成员间的个人关系恶化,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风险。许多改革开放之初创业成功者已经消失或从头再来就是例证。

此外,还有经营者队伍整体素质的低下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以及家族制企业信用与道德风险等。

四、浙江省家族制企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树立品牌意识,降低交易成本。

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浙江乃至中国制造成本低的优势谁都可以利用,而交易成本高则对我国本土企业的一大隐患。正如经济学家吴敬琏所言:品牌是把一种产品的质量、服务能力等方面的信息用一种集约的形式传达到顾客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办法,其目的是降低顾客搜寻产品信息的成本;品牌的创立和管理恰恰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非常重要的办法。创品牌要企业、政府形成合力。对企业而言关键是要使企业的所有部门和所有员工都能以快速满足顾客需求作为工作的核心,这需要企业家全面改善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不能仅看作是某个部门的事情。对政府来说,名牌战略也非常重要。一个地区如果没有一批名牌,就很难说它经济实力很强;政府不能取代市场对名牌的认定功能,政府所能做的事情只是改善市场环境,给企业搭建平等竞争的平台。

(二)继续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机制。

小规模家族制企业融资难归根到底是体制和制度问题,因此不能仅靠出台一些政策来解决,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家族制经济的内生性融资机制:一是积极稳妥地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如台州等地区创立的金融社区服务模式。为规避金融风险,可按市场化原则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并相应组建存款保险机构。二是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政府应鼓励做大的家族制企业上市融资,避免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靠银行贷款这单一的融资形式带来的偿债风险。同时,积极发展能为家族制企业等非国有企业提供有效融资服务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和柜台交易市场。

(三)加快建立新型投资体制。

最大限度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投资竞争。让资本雄厚的家族制企业参与大型基础设施和资金技术要求高的项目建设,率先退出低水平的无序竞争,这样可以减少和逐步消灭浙江各地因生产同类产品而进行无序竞争带来的经营风险。

(四)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点。

无论是创品牌还是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均需要技术创新。浙江家族制企业起家的产品多以小商品和零配件为主,表现为轻小加的特点。过去的成本优势也主要源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低技能劳动力的低工资。而这是根据短缺经济的市场产业发展水平和自身创业条件所做出的最有利于参与市场竞争的选择。但是这种进入壁垒低所需资金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使许多靠低劳动力成本的家族制企业失去原有优势,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成为必然的选择,而关键是靠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是模仿),这同样是规避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为此家族制企业必须克服短期行为:如目前浙江省家族制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和技术短缺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短期行为所致。一方面,家族制企业急于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却没有给人才一个稳定的保障体制。大多数家族制企业员工没有医疗保障、事故保障,也没有养老保障,这就很难吸引人才。虽然国有企业工资收益不如家族制企业,但是拥有大量人才,其中的缘由就是有稳定的保障机制,使得员工没有后顾之忧,而这是家族制企业所缺乏的。因此,家族制企业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建立稳定合理的保障体系,吸引人才。

(五)尽快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

家族制企业创建初期采用家长式管理模式,以血缘和亲友关系代替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内部关系和市场契约关系。在企业规模较小时,由于契约成本和管理成本的低下使得这种管理模式较有效。但是随着企业成长壮大,其无效管理和管理成本均会上升。因此由家族管理向制度管理就成为必然的趋势。正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华人企业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国有所言:合理的治理结构成为家族企业永续发展的关键。

(六)根据企业发展不同阶段逐步实现产权多元化。

家族制企业产权变化往往要经历以下过程:家族某一成员立业,按照所出资本取得完全的产权及其收益,即单一产权阶段;家族精英参股,除了实物或者货币资本外,投入的可以是人力资本或者社会资本,产权初步多元化;产权流动导致家庭成员全面介入,产权进一步多元化;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调整产权结构。浙江省家族制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阶段调整产权结构,以免产权过于单一而抑制企业的发展。

(七)发展中介服务机构。

如: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技术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通过信息咨询服务提高企业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开发能力,通过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专利技术和技术交流、技术专业化服务,通过法律咨询为企业权益保障提供法律支持。总之,各级政府都要重视家族制及其他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动态,加强规划和引导,落实明确、有效的鼓励和引导措施,创造和优化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

标签:;  ;  ;  ;  ;  ;  ;  

浙江省家族企业的定量评价及对策_国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