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降损方法论文_任会,曹养军

农村电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降损方法论文_任会,曹养军

山东省鄄城县供电公司 山东菏泽 274600

摘要:农村线损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组织、管理和技术全方位开展工作。农村电网降损过程,是电力部门技术管理的具体体现。也是反映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科学合理规划的总体展示。通过实际线路架设,变电设施的布置,理论线损的计算对不明消耗范围的控制,技术分析合理调控供电网络调压,制定电网规划和电容补偿方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电网线损管理;问题;降损方法

1 线损及其相关概念

1.1 线损

线损是电网电能损耗的简称,是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电力用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营销各环节中所产生的电能损耗和损失。具体指在一定时间内,电流流经电网中的电力设备(从用户计费电能表开始至用户所有电力设备,不含用户计费电能表)时所产生的有功、无功电能和电压损失,习惯上常指有功电能损耗。

1.2 线损率

线损率是指有功电能损失与输入端输送的电能量之比,或有功功率损失与输入的有功功率之比的百分数。

线损率=(线损电量/供电量)×100%=(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1-售电量/供电量)×100%

1.3 线损电量

线损电量是指从发电厂主变压器的一次侧(不包括厂用电)至用户电能表上所有电能损失。由于线损电量具有不能直接计量的特殊性,所以通常是通过供电量与售电量相减计算出来的,即:线损电量=供电量-售电量。

2 农村电网线损的主要原因

2.1 农村电网线路布局不合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较多,这也使我国农村电网覆盖的面积较为广泛。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由于输电线路在布局上缺乏合理性,这也导致供电过程中电力资源存在着一定的损耗现象。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电网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些电网设置缺乏合理性,电能在输送过程中存在着迂回的情况,近电远供的现象较为常见,从而导致电力资源损耗的加剧。

2.2 对线损理论计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多供电企业不能认识到线损理论计算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往往只是把线损计算当成一种形式和流程。这就致使很多线损计算并不能满足实际应用所需的精度要求,难以落实到实际应用中,且无法符合实际参考的标准。此外,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比较陈旧,无法满足新时代对速率和质量的要求,亟待创新计算方法。

2.3 部分农村地区用电超过10kV的线损问题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为了能够减少农村地区用电危险事故的发生,我国供电部门特别针对农村地区进行电网的改造和调整,调整方式就是将整个农村供电保障在10kV以上。为了能够适应10kV配电网,政府部门在很多地区增加大量的变压器;在正常情况下,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活人数的限制,所以对于电量的需要较少,这种需求量较少造成负载较低,相对于整个大供电量方式而言,是对线路的巨大损坏,而且超过10kV的电压本身也对整个线路存在巨大损坏作用,根据国家导线电压要求,我们应该积极注意农村地区的电压供给情况,要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农村地区的电压供给情况,降低负载压力,减少线损程度。

2.4 较低的电网负荷率

对于居民生活用电和乡镇企业用电为农网电力的主要负荷,电网通常有着较低的负荷率,在用电低谷和用电高峰的两个时期中有着较大的变化幅度,同时,季节的变化还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和制约着电网负荷的变化。当电网负荷在经济负荷阶段中时,线损率就会非常低。一旦将经济负荷超过,用电低谷与高峰有着较大的差距时,相应的就会增加线损率,早晚高峰为农村两大用电高峰期,而季节高峰中,春灌秋收又为两个重要的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农村电网线损率降低的具体措施探讨

3.1 科学制定线损率指标

线损率是一个波动的指标,在运行的电力系统中,线损率受到如下几个因素的影响:电网结构的变化、负荷的变动、电网设备参数的变动、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和分布的变动。这些变动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例如某个时期负荷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而其他三种变动速度则落后于负荷的增长,那么这个时期线损率将增大),为此应该在参照最近若干年统计线损和理论线损的基础上,根据上述四个因素的变动来确定季度、年度短期线损率指标

3.2 平衡低压三相负荷,减少电能损耗

低压电网中由于各种单相负荷的接入,三相负荷往往很不平稳,使变压器和低压线路产生的损耗大大增加。在输送相同功率的情况下,三相负载不对称造成的变压器和线路的损耗比对称运行要高得多,不平衡度越大,损耗越大。

3.2.1相线和中性线截面相同时功率损耗的计算

单相二线制供电时,IX=IN=I,则ΔP1=2I2R;两相三线制供电时,IX=IN=I/2,则ΔP2=3×(I/2)2R=3/4I2R。

三相四线制平衡供电时,负荷平均分配到三相上,则每相电流为I/3,中性线电流IN=0,则ΔP3=3×(I/3)2R=1/3I2R。根据以上关系式可得出:ΔP1/ΔP2=2・1.167倍,ΔP1/ΔP3=6倍,ΔP2/ΔP3=2・55倍。由此可见,中性线和相线截面相同的三相四线制供电,三相负荷不平衡时,线损要增加2~6倍。

3.2.2中性线截面是相线截面的1/2时功率损耗的计算

中性线截面是相线截面的1/2时,中性线电阻就是相线电阻的2倍。单相二线制供电时,ΔP1=I2R+2I2R=3I2R;两相三线制供电时,ΔP2=2(I/2)2R+(I/2)2× 2R=I2R;三相四线制平衡供电时,ΔP3=3×(I/3)2R=1/3I2R;可得:ΔP1/ΔP2=3倍,ΔP1/ΔP3=9倍,ΔP2/ΔP3=3倍。以上计算说明,在中性线截面是相线截面1/2的三相四线制供电情况下,当三相负荷分配不平衡时,线损要增加3~9倍。

3.3 加强抄核收管理,做好降损工作

为了线损统计的准确性,供电尖专门制订抄表管理制度,严格按规定的抄表日期、抄表路线认真、按时对考核表、用户表计的电量电度进行抄录,做到线路准确、抄表到位、录入及时。做到“情况明、计量准、按时抄、全部收、服务好”,有效地堵塞发生错计、漏抄现象。增加会计学抄核收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抄核收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确保抄表及时准确,核算细致无误。

3.4 对输配电线路的改造工作不彻底

在目前的电网改造工作中,个别单位都注重对6kV电压等级以上的主线进行改造,但没有对380V的低压线路进行相应的改造,导致线路改造工作情况不彻底,投入运行中的部分低压线路过于陈旧,同时输配电线路过长,电能在进行输送的过程中,会造成较大的电能损耗,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给电网线损的管理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

4 结语

线损率是评价供电企业技术经济标准的重要指标,考察一个供电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和设备运行状况往往是通过对企业的线损率方面进行考察。市场经济正在不断深入发展,电力行业也在逐渐提高开放程度,行业竞争在电力企业显得格外激烈,想要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与经济效益,就要降低线损率。开展“两改一同价”工作以后,彻底改造了农村高、低压电力网络,农村电网焕然一新,用电量需求得以满足,但电路线损率一直居高不下,给农村电网管理造成了很多困难。总之,农村电网线损率得降低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黄钦源.农村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策略[J].科技资讯,2014,06:126-127.

[2]季崇参.农村电网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5,24:78-79.

论文作者:任会,曹养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农村电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降损方法论文_任会,曹养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