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日本现代建筑的学习,从空间形式、结构技术、细部构造、材料运用等方面来浅析日本现在建筑艺术的创作源泉,从而对我国现代建筑艺术创作的产生借鉴。
关键词:日本 建筑艺术 空间形式 结构技术 构造细节 材料
1、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与成就
1920年之后,通过日本五代建筑师的不懈努力,日本建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众所周知,目前日本已有7位建筑师获得了被建筑界誉为诺贝尔奖的普利策建筑奖,仅次于美国。其中代表人物有丹下健三、桢文彦、安藤忠雄、伊东丰雄、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代表作品为代代木体育馆、代官山集合住宅街区、光之教堂、仙台媒体中心、21世纪当代艺术博物馆等。不仅如此,日本还有许多其他建筑师,他们的作品同样得到了世界建筑设计界的认可。通过这些优秀建筑师和优秀作品可以看出,日本现代建筑的成就、建筑艺术的水准之高。本人认为,日本现代建筑之所以取得很高的成就,在于日本建筑师对于建筑艺术的不但融合与创新,创新的源泉来源于对空间形式的研究、对结构技术的重视、对细部构造的推敲、对材料的运用。
2、创作的源泉
2.1空间形式的研究
日本的建筑师非常注重对空间形式的研究,一直不停的探索新的空间形式,日本建筑中的室内空间,尤其是建筑的公共部分,却显得和外部空间十分的和谐与连贯,也就是说“灰空间”就是日本建筑中一种非常有特色的空间。所谓“灰空间”是指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建筑内外的界限,并将两者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1] 例如,从伊东丰雄的仙台媒体中心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仙台媒体中心在外部空间上,底层和城市相连,形成城市广场的一部分,供市民互动。[2] 在内部空间上,取消墙体的分割,宽松的设计和创造可以使人们享受更多自由行动的空间,各种活动在这里都能得到很好的安排和融合,成为密不可分的连续整体。
2.2结构技术的重视
结构设计的立足点在于力学,建筑设计的立足点则在于美学。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建筑师为追求美学设计的完美,尽可能利用装修手段将结构隐藏起来,但是近几十年来,建筑结构所体现的理性和技术的美感重新被认识,结构造型设计也就应运而生了,日本近年来的建筑中大面积玻璃的使用,使得建筑在实现对透明性追求的同时也大面积暴露了建筑的结构和设备。建立在理性的技术基础上注入感性的建筑思维的结构造型设计在日本当代建筑设计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体现了对现代空间造型技术的认同。[3]
1964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获得巨大成功从远处眺望代代木体育馆仿佛是两轮明月拼接而成在阳光下散发着金属般的光芒。采用高张力缆索为主体悬索屋顶结构创造出带有紧张感和灵动感的大型内部空间,同时将建筑设计中审美与实用进行了巧妙的完美结合。可以看出,日本建筑师创造出了全世界著名的优秀建筑,不仅体现了对结构技术的重视,更体现了对结构技术的探索和革新。[4]
2.3细部构造的推敲
相信大家都听过细节决定品质,建筑的细部构造的好坏对建筑艺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方面,日本现代建筑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对自己作品的细节都非常关注,笔者曾经在日本旅游的过程中观察到,日本的建筑底部都非常干净,没有过多的店招、没有过多的店招、没有暴露的水管,精致整洁,体现出很好的设计感,同时在日本很多建筑物的消防救援窗都标注的很清晰,给人一目了然,这个很小的方面仅仅反映了他们对细节的重视。细节是一小见大的艺术,也是人性化的体验,日本住宅设计中细节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切为了人来展开,从人的使用角度考虑,推敲每一个使用细节,例如专门的储藏空间、无障碍的设施、卫生间内婴儿的座椅等。对工艺的追求,应该是每个建筑是的责任,这样才能创造更美好的建筑(图1)。
2.4材料运用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影响下,现代建筑过于追求简洁明快,这样的造型容易丧失材料的质感,近年来在日本,材料自身所蕴含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被重新认识并成为建筑创作的源泉之一,设计材料也呈现多元化的形式,比如浅色的木材可以给人带来温馨的感觉,并让人重新认识传统文化;钢结构建筑则再现了自身的硬度和金属精巧细致的质感。另外,在材料技术方面,各种高技术复合材料的使用也是当代建筑界的新特征之一,钛合金、碳素纤维等均以其轻质和高强度向建筑界提出了新的可能性,减轻了施工工序和建筑费用。日本建筑设计大师安藤忠雄很好的诠释了日本建筑是对新材料的运用和探索,通过对清水混凝土的运用,创造出了神圣、纯净、清澈、震撼的光之教堂。[5] 妹岛和世对玻璃外墙等材质的运用,让建筑感觉轻而且飘浮。 对材料的运用,使得日本建筑师创造出了不同感觉、不同特点的建筑,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
3、 综述
从日本的建筑取得的成就我们也可以看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和发展。我们的建筑不仅要符合时代的要求,更要具有发展的前瞻性,只有通过对空间、结构技术、构造细节、材料运用方面着手,去研究、探索、发现才能创造出形式、功能、结构、美观、人性化的和谐统一的完美建筑!清水混凝土
参考文献
[1]http://blog.sina.com.cn/s/blog_c11996b30101fzm4.html
[2]http://www.doc88.com/p-5327303793370.html
[3]http://www.todayonhistory.com/lishi/201603/33337.html
[4]陶金.浅析日本经现代建筑设计思潮及特点[J].文艺生活,2011(07);105-107
[5]http://it.dgzx.net/personalweb/20072/cloris/works1.html
[4]图片均来至于网络。
作者简介
张林(1981-),男,安徽宣城人,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论文作者:张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日本论文; 建筑论文; 空间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师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