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武侯区分公司 610000
摘要:我国软土地基的类型是多样的,且地基处理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逐渐变得成熟。就实际的施工情况来看,地基处理技术要考虑地基类型以及结合实际的工程施工的要求来科学选择,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确定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财力、物力、人力的基础上构建出优质质量的公路路基。为此,本文重点分析了软土地基技术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公路施工;应用
人们出行中常见的交通工具载体就是公路,建设高质量的公路也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也能为国家经济建设提高更加新鲜的血液[1]。但是考虑到当前不同地区的土质条件不同,因此公路路基施工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如软土路面等,为此,研究者要深入研究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我国当前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就实际的工程施工来看,当前很多技术也能被灵活应用。
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常见的问题
1.1处理施工问题时存在盲目扩大的现象
在公路施工中,为了能保证施工质量能通过后期的审核,因此在日常的施工中并未考虑软土地基有无盲目扩大的问题,没有详细分析问题的严重程度,也没有进一提出解决措施,而是最大化的分析问题,无法保证复杂的施工安全性,这也表现出技术人员专业性不强的表现。与此同时,盲目的将处理现象扩大也会出现施工资金的浪费,无论是从物力或者是人力方面来说也都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
1.2构建对应性的地理形式与方案设计
在软土结构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施工方式就是高密度处理软土层。这可以通过机械振动与挤压的形式完成,也可以在施工地基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加固,如混凝土、钢筋以及桩基础。但是考虑到软土结构层次的不同,要科学实施不同的施工方案。比如说土质环境中存在较多的水,如果运用振密法以及挤密法,比较多的水分经过振动与挤压中会逐渐向附近的环境渗透,就会出现周边环境结构不稳定的情况,也会对公路的后期应用存在很大的影响[2]。
1.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理论与实践不同步
就实际的施工技术来看,通常都是在实践中总结理论,且在构成理论之后又应用到实践中,促进技术逐渐进步。就实践的施工来看,实践要比理论更加优先,也要保证理论与实践的同步,指挥实践工作的顺利完成。但是分析目前我国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现状,并没有造成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情况,因此也落后于实践造作能力,使其滞后了软土地基的进步。
2.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
2.1应用固结排水技术
固结排水技术通常是应用于比较饱和的黏土地基以及有机质黏土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固结排水的排水系统由垂直排水砂垫层以及水平排水构成,该排水系统能保证软基迅速牢固,使得地基空隙排水的距离变小,使得排水边界得到改善。应用该方法处理软基问题时要注意,假若其具有较强的渗透性能,又或者是土层比较薄弱且与地表表面比较接近时,才不需要设立垂直的排水体,仅用砂垫层铺在地表表面。通常来说,水平砂垫层需要的厚度为50cm,且以中砂或者是粗砂为主[3]。路基两侧与水平砂垫层相比要窄1米左右,同时也要保证排水的通畅。保证垂直排水通畅,通常使用塑料排水板,连接水平砂垫层以及垂直排水层,在此之后铺上厚的砂垫层排水体以及铺设一定的横坡。运用固结排水的方式解决了软土地地基问题,同时也能提高了其牢固性,该方法应用时的设备也比较简单。
2.2应用深层软基处理技术
袋装砂井法、塑料排水板以及挤密砂桩法都属于深层的软基处理技术。在应用挤密砂桩法时用类似的沉管灌注桩的方法与机械,结合振动与冲击也能将砂挤入土中最终形成挤密砂桩。挤密砂桩的应用实际上就是起到固结地基的作用,促进地基承载力与抗剪强度不断提高,将地基的沉降量以及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减少[4]。而在应用袋装砂井法时要将袋装的砂袋投入到套管井当中,并于填塞密实之后拔出套管,在顶面铺设一层水平的垫砂层,如此也会使软基内的水分因为上部填土路基的荷载作用将砂与水平垫层联通起来,最终也能形成排水通道。排除了软基内的水分之后也能起到排水的作用。
2.3应用强夯技术
强夯技术主要是借助重物用力敲击地面,使得地面变得更加平坦与坚硬,这也是解决软土地基行之有效的方式。应用强夯技术也能有效解决地基捣实与坚硬的问题,使得地面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也能有效杜绝因为重物挤压地面导致发生坍塌的问题。但是在夯实地基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也会影响附近的居民,因此该方法仅适用于居民覆盖率较低的地区。在应用这一技术时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的顺序进行,通过逐层夯实到最后一层的夯实,如此也能将残留坑填满。通过应用该方法也能导致夯坑表面的涂层比较松散,且结束工作之后也应尽可能的将夯实的力度逐渐减少。一般来说,在夯实的过程中要考虑剧烈震动的问题,施工过程中要保持与附近的建筑物在10~15米的距离左右,如此也能避免破坏周围建筑物的构造[5]。若相关的设备设施会对周边的建筑产生不良的影响,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若施工过程中加入了帮扶性的手段也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又能保证软土地基的牢固。
2.4应用抛石挤淤技术
最早应用抛石挤淤技术就是应用于一些沼泽地以及盆地的公路施工。该方法排水能力不强,且应用于这种恶劣的地质比较明显的缺点就是需结合抽水设备有效开展抽水工作。长期下去也会导致坚硬泥土的数目不断降低。为此,因为无法满足于当前现代工程建设的要求,因此还要重视添加的碎石质量。在应用该技术时也要注意严格要求石块的半径,同时在应用时要考虑从中心逐渐扩大到外圈,并在中心填充石块。在填充的过程中要向上形成顶尖的形态,扩大底部,以此起到节约施工建设成本的作用。一旦填充工作的需求得到满足时,用压路机做好夯实工作。因此也要不断加入石块,以此保证地基的稳固。
2.5应用换填法
在处理软土地基时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换填法。该方法指的是用强度较高且各方面性能较好的材料将地基中原有的软土替换,在换填的过程中并做好压实工作,保证其密度与标准的要求相符合。通常情况下这一技术主要是应用于一些浅层的地基,如杂填土以及淤泥质土,同时也适用于一些路面低洼处[6]。此外,该方法同样也可以应用于替换膨胀的土壤,也能将其中已经湿馅了的黄土,避免出现地基沉降的情况。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对各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当前加固处理软土地基也是公路施工应面对的重要问题。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能够良好地促进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坚.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6):51-51.
[2]段崇峰.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 科技视界,2014(10):306-306.
[3]田健.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 低碳世界,2015(34):134-135.
[4]葛峰.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 交通世界,2016(11):64-65.
[5]邓黎明.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 四川水泥,2015(4):295-295.
[6]姜树栋,宋新岩.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 工程建设,2017,49(6):79-80.
论文作者:李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技术论文; 地基论文; 土地论文; 也能论文; 公路论文; 夯实论文; 方法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9期论文;